Workflow
品高股份(68822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品高股份品高股份(SH:688227)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4亿元[3] - 营业收入为1.04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97%[21] -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14.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72万元,增幅1.97%[65] - 营业收入为104,142,671.57元,同比增长1.97%[77][7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至1.026亿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9,776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192] 净利润和亏损(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857.06万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789.83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9.83万元,同比下降46.18%[2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9.8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5.39万元,降幅46.18%[65] - 净利润为-19,903,008.01元,亏损同比扩大35.78%[18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98,304.15元,亏损同比扩大46.16%[189]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438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811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亏损[19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200.66万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333.24万元人民币[2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33.24万元,同比下降40.78%[2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33.2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5.84万元,降幅40.78%[65] 现金流表现(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5亿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23.85万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23.85万元,同比下降92.7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0,238,461.08元,同比多流出92.79%,主要因项目采购付款增加[77][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5,024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2,606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1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834.2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负2749.29万元扩大75.8%[1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2,114,647.67元,同比多流出4,547.68%,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理财[77][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至-3.628亿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主要由于3.34亿元投资支付[1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63亿元,主要由于新增3.5亿元投资支付[198][1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14亿元,主要由于偿还债务1.04亿元[1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6.25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4.3倍[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2,542,847.50元,同比增长17.24%,主要因轨道集成业务及安全服务采购增加[77][78] - 销售费用为13,082,123.39元,同比增长25.84%,主要因职工薪酬及市场宣传费用增加[77][78] - 研发费用为25,947,311.77元,同比增长29.58%,主要因信创领域核心产品研发投入加大[77][79] - 财务费用为-5,499,712.34元,同比下降224.90%,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77][78] - 营业总成本为135,193,000.18元,同比增长8.96%[188] - 营业成本大幅上升21.2%至6,313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5,208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192] - 销售费用激增64.7%至1,285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780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192] - 研发费用增长33.1%至2,164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1,625万元人民币(2021半年度)[192] 研发投入(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92%,较上年同期增加5.31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92%,同比增加5.31个百分点[25]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594.73万元同比增长29.58%[51] - 研发投入总额为2594.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92%[51] - 研发投入2594.73万元,同比增加29.58%[68]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公司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8元[3] - 公司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8元[3] - 公司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6%[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下降9.63%[2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下降9.63%[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2022半年度)对比-0.10元/股(2021半年度)[19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人民币13.21亿元[3] - 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1.28亿元[3] - 总资产为16.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13.1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7456.93万元,同比下降2.36%[24] - 总资产为168824.33万元,同比下降13.17%[2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7456.9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22.67万元,降幅2.36%[65] - 货币资金为536,658,067.61元,同比下降53.95%,主要因闲置资金投资管理及支付上市发行费[81] - 应收账款为290,930,984.50元,同比下降7.78%,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81] - 预付款项为15,622,084.74元,同比上升924.25%,主要因集成项目设备采购预付款增加[81] - 短期借款为51,052,000.00元,同比减少44.51%[185] - 合同负债为92,533,473.55元,同比增长12.85%[185] - 资产总计为1,689,130,488.70元,同比减少13.69%[185] - 负债合计为279,152,301.32元,同比减少46.07%[18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65亿元减少6.28亿元(降幅53.9%)[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31亿元人民币,期初为零[18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5亿元减少0.24亿元(降幅7.6%)[1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2.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0亿元增加0.43亿元(增幅22.8%)[18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94亿元减少2.73亿元(降幅16.1%)[18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92亿元减少0.41亿元(降幅44.6%)[18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1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91亿元增加0.25亿元(增幅27.5%)[18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亿元减少0.34亿元(降幅23.1%)[182]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40亿元减少6.29亿元(降幅55.2%)[184] - 母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2.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2亿元增加0.35亿元(增幅20.4%)[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5,220万元人民币(2022半年度)对比期初1.149亿元人民币[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6亿元,较期初11.31亿元减少55.3%[199] 应收账款和坏账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5011.67万元,其中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2403.47万元,占比35.43%[73]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为5918.57万元,其中全额计提坏账的金额为818.28万元[73] 业务线表现 - 云计算收入为7234.67万元,在总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69.47%[67]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承担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和1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4] - 公司承担7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和多项市级重点科技项目[34] - 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4] - 公司2021年2月获得私有云IaaS服务一级证书[34] - 公司2022年2月获得2021私有云服务领军企业称号[34] - 公司2022年5月获得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34] - 公司2022年7月获得品高云信创解决方案年度优秀方案[34] - 公司在政务、轨道交通、公安和运营商等行业落成有影响力的标杆示范项目[35] - 公司自主可控异构云资源管控技术支持六类国产芯片单一集群混合部署[37] - 公司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空间管控技术单云集群可达千台物理主机规模[37] - 七层负载均衡最大连接数可达280万[38] - 七层负载均衡每秒处理请求数可达65万[38] - 四层负载均衡最大连接数可达160万[38] - 弹性容器集群网络与计算性能损耗小于2%[38] - Kubernetes集群扩容时间5分钟内[39] - Kubernetes集群缩容冷却时间10分钟内[39] - 高性能计算集群支持Intel至强Phi、NVidia GPGPU、FPGA及寒武纪NPU等加速设备[39] - 裸金属服务实现虚拟机与物理整机的统一交付管理[39] - 分布式云平台提供异构资源统一API接口并兼容AWS接口[39] - 云平台通过Intel ICR高性能计算集群能力认证[39] - 云虚拟磁带库技术单磁带库支持1500个磁带和3.5PiB容量[40] - 虚拟存储弹性文件服务技术可按需扩展到PB级容量[40] - 容器化大数据集群技术将大数据虚拟化性能损耗控制在3%以内[42] - 云数据湖技术支持7种以上主流大数据计算引擎[42] - 云数据湖技术访问性能提高30%[42] - 多模态数据共享技术支持4种数据共享技术[42] - 多模态数据共享技术支持亿级数据的秒级共享和接入[42] - 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异构云资源管控技术已与六类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芯片及整机完成适配并取得互认证明[46] - 基于SDN的Underlay云网络管控技术对比物理主机吞吐量折损率低于1.2%[46] - 基于SDN的Underlay云网络管控技术支持单集群1,024台物理机,单云支持16,000台物理机[46] - 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空间管控技术支持单云集群10万台云主机[46] - 基于元模型的多模型框架建模技术支持DoDAF、UML、OPM、ToGAF等4种建模标准和52种以上业务模型模板[45] - 异构计算引擎统一管控技术支持Greenplum、Hadoop、Spark、Kafka、Hbase、MongoDB等多种大数据引擎的统一监控管理[45] - 基于元数据驱动与前后端容器交付的低代码应用开发技术支持PC、安卓、iOS、平板等4种终端类型和钉钉、微信、聆客等3种移动应用平台[45] - 跨安全域间透明合规的服务网关技术支持HTTP、WebSocket协议的跨域安全互访[45] - 对象存储多数据中心同步及就近访问技术支持跨数据中心跨机房数据同步和智能路由就近访问[43]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技术支持原始数据上链、哈希上链、存证上链等3种上链方式[43] - 七层负载均衡服务最大连接数可达280万[48] - 七层负载均衡服务每秒处理请求数可达65万[48] - 对象存储网络路径优化技术使访问性能提高30%[48] - 容器技术对比物理机网络性能计算性能损耗小于2%[48]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个软件著作权267个[49]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2个[49]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获得数4个[49]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267项[68] - 公司获得ITSS私有云服务能力一级认证为全国9家获证云厂商之一[64] - 公司云产品支持全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具备高兼容性[64] 研发项目与投入详情 - 在研项目"面向国产计算平台的强实时云操作系统研发"累计投入金额292.98万元[52] - 支持低代码构建多租户企业级应用的支撑服务软件研发项目预算1600万元,本期投入337.64万元,累计投入1118.54万元[53] - 支持集团多租户和多端应用接入的全栈云原生应用支撑软件研发项目预算1700万元,本期投入561.72万元,累计投入1520.12万元[53] - 基于大数据、VR和ACT技术的心理健康智能管理平台研发项目预算450万元,本期投入52.61万元,累计投入52.61万元[53] - 面向边缘计算的应用构建与运行一体化云平台研发项目预算500万元,本期投入386.68万元,累计投入386.68万元[53] - 面向多元算力融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云平台研发项目预算4275万元,本期投入685.37万元,累计投入685.37万元[53] - 面向专属信息化的智能高效运营云服务平台研发项目预算1225万元,本期投入49.18万元,累计投入49.18万元[53] - 汽车工厂孪生建模系统研发项目预算65万元,本期投入16.61万元,累计投入59.73万元[54] - 智能试制平台研发项目预算195万元,本期投入103.08万元,累计投入192.68万元[54] - 地铁智慧安检项目2.0预算384万元,本期投入76.92万元,累计投入252.64万元[54] - 支持多运行时的XCreator企业级敏捷开发平台研发项目预算120万元,本期投入43.66万元,累计投入43.66万元[55]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调增:项目1增加150万元至400万元[60] 项目8增加20万元至65万元[60] 项目9增加15万元至195万元[60] 项目11增加184万元至384万元[60] - 私有云设施设备投入金额980,000.00元[56] - 已完成产品研发项目:工业数字孪生系统[58] 城轨行业IOT平台[60] - 已实现应用项目:智慧安检系统[59] 数字人民币地铁乘车应用[59] 双码合一二维码乘车管理系统[60]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6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8%[6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42.46万元平均薪酬12.45万元[6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本科117人占比71%[62] 专科42人占比26%[62] 硕士研究生5人占比3%[6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85人占比52%[62] 30-40岁57人占比35%[63] 40-50岁20人占比12%[6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110749.04元[27]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半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8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48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17亿元人民币[148]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5.69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91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33.57%[148]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3388万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比例5.95%[148] - 信息技术创新云平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02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68%[148] - 专属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05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40%[148]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8157亿元,其中品高大厦建设项目已投入1.7779亿元,进度达63.14%[14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6000万元,实际投入422.45万元,进度为7.04%[149]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1.7394亿元,其中募投项目1.622亿元,发行费用1173.47万元[151] - 批准使用不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