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晟智能(68821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瑞晟智能瑞晟智能(SH:688215)2022-08-25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原文提取和主题分组。以下是分组结果: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1亿元[12] - 营业收入为1.26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0%[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42%[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7.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85%[19][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30.77万元[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36.36万元[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40.63%[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40.63%[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72.7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6%,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5元[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61458万元同比增加5090%[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10万元同比减少3942%[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45万元同比减少7185%[71]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26,145,841.83元,同比增长50.90%[81][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10万元,同比减少39.42%[8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9%至12.61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12.61亿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9.4%至774.10万元[18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0.6%至0.19元/股[189]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7.7%至783.94万元[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93,019,915.02元,同比增长85.75%,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量增加[83][84] - 研发费用9,675,690.70元,同比增长26.97%[84]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67.57万元,较上年同期762.05万元增长26.97%[52]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67%,较上年同期9.12%下降1.45个百分点[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67%,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19]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67.7%至12.02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5.8%至9.30亿元[18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5%至1.08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5%至8,166.73万元[18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0%至9,675.69万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8%至-210.60万元[188]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45.5%至-340.92万元[188]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5.2%至162.53万元[19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500.36万元[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85.2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7.2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852,687.90元,同比下降747.25%[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0.2%达97.85亿元[1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44.85亿元同比下滑747.2%[195]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41.9%达34.15亿元[195] - 收到的税费返还激增1901.5%至1.28亿元[19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36万元同比下滑139.2%[1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至141.46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140亿元[19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39.02亿元同比增长34.0%[19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3.8%至47.51亿元[1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5.92亿元较期初增长103.6%[19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00.83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199] 业务表现与行业定位 - 公司是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智能物料传送、仓储、分拣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下游主要集中于服装、家纺、家居等缝制行业[2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悬挂生产系统、智能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智能非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生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等[26][27][28][29][30] - 智能悬挂生产系统是缝制企业智能工厂物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公司开发了多种类型包括S50型、S70型、S80型、S100型、S200等[27] - 智能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能同时分拣运输多类服装,多类款式、颜色、尺码等,实现自动识别和高速自动配对分拣[28] - 生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包括MES系统,提供智能订单管理、智能计划排程、智能工时管理等11个功能模块[29] - 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能在火灾发生触发系统后的数秒内自动开启,及时排放烟雾[30] - 公司合作品牌包括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安踏、海澜之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40] - 公司具备从面料库到成品库的全套智能物料传送、存储、分拣装备研发生产能力[40] - 公司为服装、家纺、家居品牌提供整厂智能化解决方案[40] - 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销售收入增长[71] - 截至7月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3亿元人民币[71]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自动控制及算法、机械机构、网络通讯及电子部件、信息管理软件四大技术领域[42] - 自动控制及算法技术领域包含载具轨道控制、多路径寻优算法等12项核心技术 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及仓储分拣系统[42] - 机械机构技术领域开发了带指夹载具、皮带式链传动装置等7类载具与驱动技术 支持不同物料稳定夹持与输送[43] - 分拣线自动落料技术通过三级调速实现物料准确落入分拣台车中心 应用于直线垂直式交叉带分拣机[43] - 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具备货位管理及入出库控制功能 针对服装企业特点开发[43] - OHT小车调度算法实现路径最优的连续执行指令 受小车数量限制同一时间只能执行1个任务[43] - 多级桥接优选算法在有多条通路时按规则选取最优桥接 实现多设备协同管理[43] - 柔性齿条传动技术具有轻质、耐磨、无需润滑特性 支持轨道三维立体布局[43] - 输送线衣架放行技术实现载具高可靠分流 支持高速分拣作业[43] - 分布式控制技术杜绝集中控制导致的数据涌现象和数据丢失问题[42] - 公司持续开发智能工厂数字孪生系统和整厂物联技术[41] - 高端PLC核心部件仍大量采用国外品牌产品[38]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6项核心技术包括伸缩对夹载具、双层篮子载具、防火消防摆轨机构等[45] - 公司子公司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26.97%[50] - 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28项[4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申请知识产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4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授权知识产权3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专利3项,著作权1项[47]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5项,获得授权22项[47] - 公司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13项,获得授权301项[47] - 公司累计申请外观设计专利95项,获得授权92项[48] - 公司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23项,获得授权23项[48] - 基于西门子平台的P400分拣控制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0.50万元,本期投入8.23万元,累计投入75.81万元[52] - G300型控制主板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万元,本期投入2.59万元,累计投入18.48万元[52] - 智能分拣H523高速运输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62.50万元,本期投入27.90万元,累计投入27.90万元[53] - 智能分拣H1004高速运输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3.90万元,本期投入36.92万元,累计投入36.92万元[53] - P400分拣控制系统已完成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产品定型,并申请专利1项[52] - G300型控制主板研发已完成产品开发和产品测试[52] - 智能分拣H523高速运输系统样机已进入搭建实施阶段[53] - 智能分拣H1004高速运输系统已完成垂直提升上架站设计,目前开发单轨道运输结构[53] - 智能分拣L52轮式运输系统研发投入142.50万元,占预算38.89%[54] - 瑞晟智能项目管理系统研发投入80.00万元,占预算45.87%[54] - 智能分拣控制从站主板研发投入80.00万元,占预算23.24%[54] - 智能吊挂S182运输系统研发投入162.80万元,占预算62.05%[55] - 智能吊挂S98链条式方轨运输系统研发投入168.00万元,占预算48.50%[55] - 智能吊挂S60铝臂式方轨运输系统研发投入168.00万元,占预算46.28%[55] - 智能分拣H50伸缩装车研发项目预算62.10万元,实际投入60.58万元,完成进度100%[56] - 基于SaaS平台的线外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72.00万元,实际投入42.07万元,完成功能开发并进入部署试用阶段[56] - 基于SaaS平台的仓库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72.00万元,实际投入39.82万元,完成功能开发并进入部署试用阶段[57] - 新一代G3交互终端研发项目预算53.00万元,实际投入23.58万元,已完成系统详细设计并进入编码阶段[57] - 10.1寸配套智能平板终端研发项目预算104.00万元,实际投入39.43万元,已完成系统详细设计并进入编码阶段[57] - 智能分拣H50伸缩装车研发项目通过增加控制节点提升线体使用效率,解决轨道变形问题[56] - 基于SaaS平台的线外管理系统实现跨平台部署,支持PC、平板、电视、PDA等多终端应用[56] - 基于SaaS平台的仓库管理系统以RFID/条码技术为核心,实现可视化仓储管理和库存优化[57] - 新一代G3交互终端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支持员工登录、衣架刷卡查询、产量效率查询等功能[57] - 10.1寸智能平板终端满足低功耗需求,增加外设传感器,支持P2P通信和工艺资料查询功能[57] - 智能车流转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0万元,累计投入91.09万元,完成进度246.88%,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58] - 空中悬挂OHT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20万元,累计投入58.73万元,完成进度160.43%,车体重量减重约60%[58] - 空中悬挂OHT系统空中轨道减重约50%,轨道重量由10.5kg/m降至约5.005kg/m[58] - 空中悬挂OHT系统车体重量轻量化至目标值约89%,由100kg降至约89kg[58] - 空中悬挂OHT系统车体尺寸缩小至目标值约89%,由1.7m1.2m1.4m变为约1.11m0.73m0.4m[58][59] - 轻型料箱库项目预算100万元,累计投入54.53万元,完成进度54.53%,可将楼板最小承载力要求降至500kg/㎡[59] - 智能墙系统研发项目预算380万元,累计投入71.68万元,完成进度71.68%,最大分选速度达2.5秒/个[59] - 服装折叠机研发项目预算16.6万元,累计投入4.72万元,完成进度24.31%,折叠速度达5秒/件[59] - 衣服清整机研发项目预算4.2万元,累计投入6.47万元,完成进度6.47%,达到预期目标[59] - 全自动叠衣机研发投入16.6万元,可替代3-4人工作量[60] - 清绒拍绒一体机研发投入20万元,可替代2-3人工作量[60] - 电动滑轨天窗研发投入33万元,实际投入32.01万元[60] - 加厚型天窗型材研发投入47万元,实际投入47.8万元[60] - 带反馈大推力推杆研发投入30万元,实际投入27.78万元[60] - 大功率四分区消防控制箱研发投入35万元,实际投入6.92万元[61] - 报告期在研项目28项申请知识产权26项获得授权知识产权36项[72]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6%[6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807.8万元,平均薪酬为8.33万元[63]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硕士以上7人占7.22%,本科53人占54.64%,专科36人占37.11%[6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44人占45.36%,31-40岁40人占41.24%[63][64]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97人占员工人数的16%[69] 生产与供应链模式 - 公司生产模式包括自加工、直接对外采购、委托加工、部件组装及固件写入、项目现场硬件安装、软件安装等6个环节[32]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各品类零部件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供应商考核[33] - 公司主要以直接销售模式销售产品,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市场区域向东南亚、南亚等区域扩展[34]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制造业规模以上单位生产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15年43,866元上涨至2018年53,927元,涨幅22.94%[36] - 2018年就业人口同比下降0.07%[36]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目标[36] -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智能化率将大幅提升[36] - 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存在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壁垒[39] - 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用工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71]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影响短期利润[7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9.50亿元[12]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6.35亿元[1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17,935.83万元,较2021年末的12,765.41万元增加[78]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02.98%至1.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03%升至19.25%[87] - 应收账款增长40.50%至1.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31%升至28.30%[87] - 存货增长36.20%至1.06亿元,因生产备货增加[87] - 在建工程增长45.05%至5869.68万元,因基建项目投入增加[87] - 合同负债增长34.66%至5295.16万元,因产销规模扩大预收款增加[89] - 应交税费增长487.17%至892.61万元,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余额增加[89] - 使用受限货币资金609.09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90]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2,762,303.08元,较期初68,038,422.01元下降81.2%[17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80,715,935.06元,较期初78,951,397.17元增长2.2%[179]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23,793,182.24元[17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7,204,899.95元,较期初6,526,674.62元增长10.4%[179]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58,696,811.28元,较期初增长45.0%[180]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52,951,630.23元,较期初增长34.7%[18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633,761,895.94元,较期初增长5.8%[18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9,824,806.02元,较期初增长136.2%[18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6,085,107.16元,较期初下降26.1%[183]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323,500,000.00元,较期初增长34.0%[183]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5,826,408.32元,较期初下降76.2%[184]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