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97%至1.334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0%至1595.84万元[2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5.56%至177.66万元[2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33,397,697.67元,同比下降45.97%[102]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5.84万元,同比下降64.30%[100] - 2020年公司收入13,339.77万元,同比下降45.97%[84][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5.84万元,同比下降64.30%[84][88] - 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11,350.04万元[85][89] - 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80.68万元、24,689.81万元、13,339.77万元[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51万元,同比下降12.48%[63] - 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减少,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减少[6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57%至1404.17万元[118]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7.24%至5559.24万元,占智能物流系统成本比例71.92%[108][109] - 安装技术服务成本同比下降84.56%至160.31万元,占智能物流系统成本比例降至2.07%[108][109] - 相关业务成本同比激增80.36%,其中制造费用暴增401.04%[108][109]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的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3.06%至150.99万元[108] - 管理信息系统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2.18%,制造费用增长71.17%[108]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71.92%,同比减少2.12个百分点[110] - 直接人工成本占比同比增加4.95个百分点[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01%至1.2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68%至7729.82万元[105] - 悬挂生产系统收入同比下降36.91%至9329.72万元,毛利率减少3.66个百分点至38.22%[105]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收入同比暴跌95.22%至243.03万元,毛利率减少22.09个百分点至18.16%[105] - 管理信息系统收入同比增长75.36%至675.71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27.02个百分点至76.51%[105][106] - 公司产品涵盖自动控制算法、机械机构、网络通讯及信息管理软件四大技术领域[58] - 公司为安踏同安工业园智能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悬挂系统[55] - 公司中标工信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数字化车间集成-服装服饰)[56] - 公司悬挂生产系统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公司仓储与分拣系统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公司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优秀解决方案[56] -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了一项行业标准[56] - 公司合作品牌包括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HM等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55] - 公司智能悬挂仓储分拣系统主要与奥地利科纳普和德国杜克普等境外供应商竞争[134] - 公司智能非悬挂仓储分拣系统面临今天国际、音飞储存、东杰智能等国内上市公司竞争[134] - 公司从事智能非悬挂仓储业务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地位[135] - 公司是少数能自行研发生产从面料库到成品库全套智能物料传送存储分拣装备的竞争者[135] 各地区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同比下降38.10%[23] -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同比下降82.12%[23] - 国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2.12%至877.18万元,但毛利率提升3.18个百分点至46.85%[105] - 内销同比下降38.10%,外销同比下降82.12%[84][88] - 公司2020年内销同比下降38.10%,外销同比下降82.12%[100] - 销售网络覆盖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福建、东北、西部及中部省份[44]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显著提升5.03个百分点至13.13%[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13%,同比增加5.03个百分点[63] - 申请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62] - 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9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62] - 软件著作权新增2项,累计22项[62] - 报告期内公司共进行25个研发项目[62] - 研发人员数量为9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4.03%[7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126.35万元,平均薪酬为12.11万元[74] - 研发投入金额为2151.1万元,资本化金额为1750.998938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904.648983万元[72] - 公司拥有37项核心技术、319项专利(含6项发明专利)及22项软件著作权[76] - 另有7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76]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9人(9.68%)、本科59人(63.44%)、专科25人(26.88%)[7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1-40岁50人(53.76%)、30岁及以下27人(29.03%)[74] - 研发流程包含可行性评估、成本效益分析及技术开发项目计划书审核机制[45] - 载具技术实现2次/秒高频变轨[59] - 基于Ethercat总线的控制模块实现大容量传输[59] - 分拣线条码识别技术可消除衣物塑料包装反光影响[60] - 故障动态自检技术应用于各产品的工控系统[59] - 智能悬挂生产系统升级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9.2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53.7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3.75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迷你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8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4.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4.4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加强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3.4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3.1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53.19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无尘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4.9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3.9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3.99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挂装整体化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6.3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61.4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1.47万元人民币[65] - 单巷道多穿梭车型立体仓库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20.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99.7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99.79万元人民币[66] - 智能轮式挂装分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650,000元,实际支出1,599,561.15元,完成率96.94%[67] - 智能挂装存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35,000元,实际支出586,530.39元,完成率56.67%[67] - 悬挂式智能分拣仓储系统升级研发项目预算1,300,000元,实际支出1,261,026.54元,完成率97.00%[67][68] - 离散制造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900,000元,实际支出858,705.69元,完成率95.41%[68] - 主S78-E板研发项目预算540,000元,实际支出495,563.32元,完成率91.77%[68] - 基于loomgate的织机监控系统研发项目预算760,000元,实际支出759,268.5元,完成率99.90%[68] - 纺纱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810,000元,实际支出769,318.77元,完成率达95%[69] - 印染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20,000元,实际支出1,023,582.2元,超支0.35%[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预算490,000元,实际支出440,616.16元,节省10.1%[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研发项目预算700,000元,实际支出829,865.57元,超支18.55%[69] - 纺纱行业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软件成果[69] - 印染行业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软件成果[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硬件系统[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项目已完成并形成1台样车[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项目实际支出中202,181.67元为当期投入[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通信距离达200米以上[69] - 智能穿梭车并联拣选仓储系统研发项目预算900,000元,实际支出521,568.8元,完成系统1套[70] - 智能分拣高速动态扫码系统研发项目预算474,000元,实际支出483,608.98元,实现每分钟60件以上扫描效率,误码率低于0.2%[70] - 重载堆垛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预算627,000元,实际支出624,245.27元,运行速度提升30-40%[70] - 智能AGV叉车研发项目预算637,000元,实际支出645,119.41元[71] - ZT1300清绒机研发项目预算137,000元,实际支出146,863.73元,产品已投入市场,一机可替代4人劳动强度[71] - CW1200床笠拷橡筋机研发项目预算136,000元,实际支出100,940.2元,产品已投入市场,一人可操作五台设备[71] - 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预算526,000元,实际支出541,938.19元,完成半自动儿童口罩生产线样线1套[71] - 另一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预算800,000元,实际支出293,235.67元,形成产品出售[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截至2020年末境内未执行合同金额约6,500万元[86] - 境外未执行合同金额约57万美元[87] - 公司在手未执行完毕合同金额约6,800万元[87] - 公司将对中层管理人员实施每年1-2次的管理能力培训计划[141]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目标[48] -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智能化率将大幅提升[50] -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双重竞争压力[135] - 服装生产模式向多品类小批量转变导致生产运输频次增加管理复杂度加大[136] - 大多数服装企业信息系统未与生产系统打通导致无法实时对接物料物流数据[137] -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137] - 国家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138] - 制造业规模以上单位生产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015年43,866元上涨至2018年53,927元,上涨22.94%[50] - 2018年就业人口同比下降0.07%[48] 生产与运营 - 生产流程实现单件流模式,通过RFID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51] - 硬件生产包含定制化机加工(切割/钻孔)、部件组装及固件写入[42] - 供应商管理采用信息库筛选机制,按质量/交货期/服务指标进行动态调整[43]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自加工型材、注塑件定制化采购及供应商动态管理(每年至少考核一次)[43] - 智能物流系统要求供应商具备机械设计、信息技术及行业工艺经验等多类型人才[52] - 智能物流装备具有高度定制化特点,需具备总体规划及系统集成能力[5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120] - 公司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44,364.17元,同比下降65.01%[102] - 总资产同比增长164.31%至5.244亿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49.31%至4.306亿元[2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774.23%至2.44亿元,占总资产46.46%[12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9257.89%至5411.39万元[124] - 公司2020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644.90万元[95] - 公司2018-2020年应收账款分别为8,103.92万元、10,540.22万元、10,644.90万元[9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1,531,309.58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020,000.00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当期减少511,309.58元[3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至3.71百万元,同比增长17.39%[12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新增40.00百万元,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26] - 应付账款大幅增长至44.43百万元,同比上升71.12%,主要因募投项目建设费用增加[126] - 预收款项降为0元,同比减少100%,因新收入准则调整至合同负债[126] - 合同负债新增21.79百万元,因新收入准则重新分类预收款项[126] - 应付职工薪酬降至3.18百万元,同比下降64.39%,因支付上年度薪酬[126] - 应交税费降至1.22百万元,同比下降71.58%,因缴纳期初税款[126]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浙江瑞峰增资190.00百万元实施募投项目[128][129] - 工业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4.77百万元[130] - 研发及总部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37百万元[130] - 境外资产为0元,占总资产比例0%[75] 非经常性损益与特殊项目 - 债务重组损益为-368,155.85元[31]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为-1,350,000.00元[31]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47,502.40元[3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773.58元[3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001,881.00元[31] - 所得税影响额为-2,721,944.30元[3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181,836.98元[31] - 汇兑损失146万元[24] - 汇兑损失146万元[85][89] - 公司2020年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858.16万元[95] - 其他收益1858.16万元,占利润总额99.31%[122] - 信用减值损失649.66万元,占利润总额34.72%[122] - 公司涉及专利诉讼可能需支付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合理费用35万元[9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583.6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36%[111][11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704.7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9.75%[114][117]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率为40.76%[96] - 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01%至1.2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68%至7729.82万元[105] - 悬挂生产系统收入同比下降36.91%至9329.72万元,毛利率减少3.66个百分点至38.22%[105]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收入同比暴跌95.22%至243.03万元,毛利率减少22.09个百分点至18.16%[105] - 管理信息系统收入同比增长75.36%至675.71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27.02个百分点至76.51%[105][106] - 国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2.12%至877.18万元,但毛利率提升3.18个百分点至46.85%[105]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00.6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37.64%[6] - 公司总股本为4004万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6]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893.37万元[6] - 公司2020年度拟以总股本40,04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149] - 预计派发现金股利总额6,006,000元占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7.64%[149] - 2019年现金分红3,003,000元占当年净利润的6.72%[151] - 2018年现金分红6,006,000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3.62%[151]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配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48]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49]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49]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49]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且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分红[148] - 现金分红条件要求当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148] - 公司承诺每年按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
瑞晟智能(688215)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