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安世纪(6882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信安世纪信安世纪(SH:688201)2022-04-1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02%至5.246亿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63%至1.541亿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5%至9393.55万元人民币[22]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4.92%至12.087亿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42.70%至10.264亿元人民币[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7.52%至1.8055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8.76个百分点至17.98%[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至19.15%[2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2,460.44万元,同比增长26.02%[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12.69万元,同比增长43.63%[33] - 资产总额120,865.36万元,同比增长104.92%;股东权益总额102,642.57万元,同比增长142.70%[33] - 营业收入为5.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2%[84] - 营业成本为1.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3%[84][85] - 销售费用为9550.5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2%[84][86] - 研发费用为1.0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5%[84][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393.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5%[84][86]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16.57%至14.18亿元,其中金融行业成本占比最高为49.8%,金额7.06亿元[94] - 政府机构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2.38%至3.09亿元,占比提升至21.77%[94] - 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成本9.76亿元,占总成本83.25%,同比增长9.76%[94] - 其他业务成本同比激增84.02%至1121万元,技术服务成本增长56.8%至1254万元[94]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6.16%至9.3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提升至65.61%[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15%至1亿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及人员薪酬增长[104] - 货币资金增长26.96%至1.06亿元,应收账款增长42.65%至2.44亿元[107][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流出5.75亿元,主要因购买办公楼所致[105] - 公司对外投资总额为人民币300万元,比年初增加人民币60万元,增幅20%[111] 收入和利润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2.666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50.8%[2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对利润影响金额为520.64万元人民币[28][30] - 金融保险行业收入2.9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76.38%[88] - 信息安全产品收入4.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3%[88][90] - 华北地区收入1.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8%[88][90] - 直销模式收入2.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0%[88][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15%,客户五为新增客户[97][99][10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100,482,386.19元,同比增长23.15%[62][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15%,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63] - 工资、统筹及其他福利支出为207.9484百万元[166] - 利息支出为0.5694百万元[1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8.33%,政府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7.84%[33]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身份安全、通信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产品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80%以上[76] - 通信安全系列产品提供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访问控制、安全代理加/解密及性能优化功能[39] - 动态密码系统(NetPass)生成每隔30秒或60秒变化一次的动态密码[39] - 统一安全管理及运维审计平台(NetFort)提供集中运维管理及全面审计功能[39] - 车联网安全认证管理系统(V2X SCMS)为V2X终端设备提供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39] - 应用安全网关(NSAE)全面支持SSL/TLS协议并提供负载均衡功能[39] - SSL VPN网关(NetGate/AG)提供远程安全接入及数据传输加/解密功能[39] - 应用安全防火墙(NetWAF)采用64位SpeedCore多核处理架构提供威胁防护[39] - 签名验签服务器(NetSign)支持不同CA证书验证及CRL/OCSP有效性验证[39] - 移动令牌APP每30秒或60秒生成一次动态密码且仅一次有效[39] - 云密码服务平台(CCypher)采用密码超融合架构整合虚拟化计算与密码功能[39] - 公司产品包括云密码服务平台(ICMC)、安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CSSP)、统一管理中心系统(IMC)和密码安全可视化监管系统(NetCVM)[40] - 信息安全产品生产量5180台,同比增长49.49%[91]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400家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超过30家外资和中国台资银行[73] - 公司为湖南、湖北、山西、贵州等省市提供政务系统集中建设密码支撑[51] - 公司与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达成合作,为其数控机床生产提供密码产品[51] - 公司产品覆盖金融、政府和企业领域,在银行业保持优势地位并拓展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泛金融领域[50]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1.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8%[88][90] - 公司在全国设立6个大区和27个办事处,覆盖金融、交通、人社、烟草等重点行业[43] - 公司在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设立营销和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7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取得36项发明专利,涉及同态加密、隐私计算等领域[33] - 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近70%,形成产研协同人才格局[35] - 产品全面适配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多款通过金融信创实验室认证[34] - 公司2021年取得3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累计专利达120项[41] - 公司取得7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软件著作权达146项[41] - 公司已具备CMMI L5软件成熟度模型能力[41] - 公司获得36项发明专利,包括《数据库日志记录方法、检测方法》和《通信的方法、装置、路边设备和存储介质》等[49] - 公司牵头或参与编制3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正式获批发布[5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网络密钥安全派生与协同签名技术,拥有相关专利ZL201610183456.5等12项专利[54] - 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行为分析鉴别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810439227.4[54] - 公司拥有网络传输加密与处理技术相关专利ZL201610648971.6等10项专利,应用于NSAE应用安全网关等5类产品[55] - 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特征的加速负载分发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911061545.2,应用于NetOpti应用交付系统等6类产品[55] - 云架构密码分发与权限控制技术拥有专利ZL201510059803.9等5项专利,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55] - 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技术已获授权专利ZL200910181164.8,应用于NetCert证书认证系统等5类产品[56] - 移动威胁态势感知技术拥有专利ZL201611199027.3等4项专利,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56] - 高性能动态可配置API网关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910498661.4等2项专利,应用于NetCert证书认证系统等3类产品[56] - 基于时序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监控技术使存储空间减半,查询速度极大提升[57] - 高效安全的容灾和集群技术支持最大256个虚拟服务站点和128,000并发用户[58] - 远程安全接入技术通过软件虚拟化实现单个硬件设备支持256个虚拟服务站点[58] - 高性能网络产品架构技术采用SpeedStack专利实现快速TCP/IP协议栈和应用代理[58] - 智能流量学习和应用识别技术可精准判断攻击流量并封堵攻击源头[58] - 零信任边界安全保护技术通过URL和内容改写无缝透明代理保护后台应用[58] - 时序数据库技术相比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减少50%[57] - 容灾技术通过硬件安全产品密钥运算卡同步技术保证产品高性能和稳定性[57] - 网络产品架构技术已获得ZL201210317104.6等多项专利授权[58] - 智能流量学习技术已获得ZL201210293426.1等多项专利授权[5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36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0个[60]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7个,累计软件著作权146个[60] - 报告期内新增其他知识产权获得数44个,累计其他知识产权获得数46个[60]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申请总数93个,获得总数90个[60] - 累计知识产权申请总数352个,获得总数312个[60] - 网络设备虚拟化平台管理技术对应多项授权专利,包括ZL201210241073.0等[59] - 网络虚拟化平台性能优化技术对应专利申请ZL201710063559.2等[59] - 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3.2亿元,本期投入1.945亿元,累计投入1.945亿元[64] - 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439亿元,本期投入7418.81万元,累计投入7418.81万元[64] - 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本期投入占预计总投资比例60.78%[64] - 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项目本期投入占预计总投资比例51.55%[64]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未发生重大变动[64] - 信息安全产品升级涵盖身份认证系统、智能交通认证系统及通信安全产品[64] - 新一代安全研发聚焦移动安全认证平台和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升级[64] - 产品技术目标支持十亿级别证书与密钥存储[64] - 研发应用场景覆盖物联网、车联网、数字货币及期货基金等领域[64] - 研发方向全面支持国产算法与国际标准协议[64] - 研发人员数量30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1.79%[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5,035,720.29元,平均薪酬276,090.00元[6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4.16%(博士1人、硕士44人、本科246人)[68]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53.57%(165人),30-40岁占比37.66%(116人)[68][69] - 累计取得专利120项(发明专利100项)及软件著作权164项[70] - 主持或参与44项国家/行业标准编制,已发布18项[70] - 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密码应用行为全链路追溯[66] - 单台设备SSL连接处理性能达18KTPS[66] - 新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技术研发项目[66]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系列产品适配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20项其中2021年新增专利39项[1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全国性营销网络纵向深耕行业横向拓展区域进行市场拓展[118] - 公司将持续跟进银行客户新业务及系统扩容对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119] - 公司将加大对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国密改造项目的推广力度[119] - 公司计划在政企领域拓展交通、烟草、社保、财政、法院等客户需求[119] - 公司2022年将加强研发机制完善,推进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5实施[116] - 公司将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方式加大研发技术人才引进[117]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选项为“否”[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存在季节性波动下半年占比高于上半年并集中第四季度[78] - 各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增幅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79] - 公司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与日常经营相关[82] - 金融、政府和企业客户IT投资预算可能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82] - 公司面临产品迭代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核心竞争力风险[76]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露风险[77] - 集成商销售模式占比增加可能导致丧失部分终端客户风险[78]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存在受限情况[10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42.9%[123] - 第二届监事会成员由3人增至5人,职工代表监事4人占比80%[123]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伟持股23,400,000股,年薪73.04万元[130]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翊心持股8,700,000股,年薪66.79万元[130] - 董事兼财务总监丁纯持股8,700,000股,年薪57.26万元[130] - 独立董事金海腾、张诗伟、袁连生年薪均为5万元[13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6月3日召开,议案通过率100%[12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1月1日召开,议案通过率100%[125] - 报告期内无董事持股变动[130] - 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等渠道维护投资者权益[124] - 张庆勇2021年11月1日任高级副总裁,2023年10月28日薪酬102.26万元[132] - 汪宗斌2017年10月13日任总工程师,2023年10月28日薪酬67.96万元[132] - 蒲亚梅2021年11月12日任助理总裁,2023年10月28日薪酬116.41万元[132] - 张蕻葆2017年10月13日任管理中心经理,2023年10月28日薪酬22.57万元[132] - 贝少峰2020年5月任子公司研发总监,2023年10月28日薪酬71.20万元[132] - 蒋明贵2021年11月12日任网络安全委员会副主任,2023年10月28日薪酬34.66万元[132] - 胡进2017年10月13日任副总裁,薪酬62.51万元[132] - 乔海权2017年10月13日任研发总监,薪酬40.43万元[132] - 刘金华2017年10月13日任研发总监,薪酬54.37万元[132] - 李伟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34] - 王翊心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134] - 丁纯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134] - 余力自2017年11月起担任财通创新董事总经理[134] - 金海腾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4] - 张诗伟自2018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4] - 袁连生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公司职务[134] - 独立董事年度薪酬为5万元人民币[13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定后报董事会审议[138] - 非独立董事不在公司领取董事薪酬,按行政职务领取岗位薪酬[138] - 监事会人员不在公司领取监事薪酬,按行政职务领取岗位薪酬[138] - 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根据具体职务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13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38] - 余力于2021年9月辞任公司董事[136][137] - 余力在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136] - 王翊心在天津恒信世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36] - 金海腾在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3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12.14万元[139]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94.32万元[139] - 公司董事余力离任,张庆勇被选举为新董事[140]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6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4次[14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等议案[146]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4,922,908.5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28%[153] - 公司以总股本93,127,7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含税)[153] - 公司建立了战略性薪酬管理制度,包括差异化薪酬策略和创新绩效导向的奖金激励制度[150] - 公司2021年制定了以内部培训为主的年度培训计划,强化职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151] - 公司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并将ESG列入管理层考核内容[161] - 公司报告期内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将薪酬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挂钩[156] - 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覆盖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157] - 公司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明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议程序[158] - 员工持股人数为107人,占员工总数14.52%[171] - 员工持股数量为982.98万股,占总股本10.56%[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