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3%[23] - 营业收入为104,747.56万元,同比增长31.33%[34] - 营业总收入104,747.56万元,同比增长31.33%[91][92][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63.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63.14万元,同比下降42.5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63.14万元,同比下降42.54%[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96.24万元,同比下降22.37%[3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股,同比下降44.08%[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6%,同比下降5.89个百分点[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41万元人民币[2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631,442.12元[1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75,043.47万元,同比增长38.55%[92][94] - 销售费用4,724.61万元,同比增长59.92%[92] - 研发费用4,190.47万元,同比增长30.08%[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9.92%至4724.61万元,主因销售团队扩张[11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08%至4190.47万元,因加大技术创新投入[110] - 环保行业毛利率28.36%,同比下降3.75个百分点[96] - 环保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66.45%至5.003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55.50%升至66.67%[99][100] - 分包成本同比下降6.66%至1.35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26.79%降至18.05%[99][100] - 工业废水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激增192.90%至1.503亿元,人工成本增长142.41%[100] - 有机垃圾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3.18%至2.979亿元,分包成本增长16.94%[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0.8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改善74.6%[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0.86万元,较上年改善[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从-1.048亿元收窄至-2660.86万元[1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0.24%至8291.58万元[112] - 总资产为2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6%[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73,661,498.64元减少至15,005,378.27元,变动额为-158,656,120.37元[32] - 应收款项融资从16,574,470.00元减少至10,801,984.60元,变动额为-5,772,485.40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91.36%至1500.5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0.70%[115] - 应收账款增长52.27%至4.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20.34%[115] - 在建工程激增1006.72%至3895.93万元,主要因募投项目建设[115] - 无形资产增长595.90%至9954.21万元,因购买土地使用权[115] - 短期借款暴增2055.00%至2.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9.78%[115] - 长期借款增长75.36%至1000万元[116] - 递延收益增长46.87%至3122.90万元,因未达标政府补助增加[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89,676.43万元,同比增长33.54%[96][97] - 委托运营业务收入14,965.81万元,同比增长20.64%[96][97] - 环境整体解决方案在手未确认收入为6.45亿元[34] - 公司聚焦煤炭行业生产废水处理业务和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业务形成工业废水业务板块[41] - 煤炭行业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井水煤泥水煤矿生活污水及其他生产废水[41] - 工业园区废水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处理难度大且排放标准不断提高[41] - 公司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54] - 公司在矿井水零排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5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51,478.36万元,占总收入49.19%[96][97]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0%,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总额为4190.47万元,同比增长30.08%[6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0%,较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66]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190.47万元[66]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66] - 研发投入总额为5720.71万元[74]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343.18万元[74] - 研发投入费用化金额为3543.18万元[74] - 研发团队人数同比增加34.57%[35] - 研发人员数量为109人,同比增长34.57%[7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228.6万元[7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0.45万元[77] - 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为12.88%[77]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55.05%[78] -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6件[34] - 公司在投研发项目共计15项[35] - 软件著作权新增3件[35] - 公司2021年新获得授权专利共计29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6件[60] - 公司2021年新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116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05件[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软件著作权11件[60] - 公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6项[64] - 公司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64]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5项[64]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9项[64]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1项[64] - 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5项[64] - 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5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9项,共计44项[197]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5项[197] - 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规模500.21万元,本期投入121.76万元,累计投入846.31万元[70] - 村镇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技术与移动式装备开发项目总投资规模540万元,本期投入236.7万元,累计投入351.04万元[70] - 垃圾运输处置与过程污染物减量及控制技术项目总投资规模645.5万元,本期投入283.89万元,累计投入478.47万元[70] - 高负荷厌氧系统内高效撬装式三相分离器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总投资规模270万元,本期投入206.65万元,累计投入206.65万元[72] - 高浓有机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装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950万元,本期投入387.88万元,累计投入387.88万元[72] - 工业废水粉末活性炭吸附协同微界面湿式氧化处理技术开发项目总投资规模320万元,本期投入325.78万元,累计投入325.78万元[72] - 高负荷浸没式超滤技术及其特种清洗技术开发项目总投资规模370万元,本期投入343.66万元,累计投入343.66万元[72] - 基于环流式的高效布水与曝气及消泡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规模360万元,本期投入551.6万元,累计投入551.6万元[72] - 晶种法芒硝液相制碳酸钠工艺研发投入290万元[73] - 生化过程高效充氧冷却系统技术开发投入300万元[73] - 2021年公司共计获得专利29件和软件著作权3件[79] - 公司在研项目数量为15项[80] 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已掌握高效高抗冲击生物强化废水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电化学预处理分盐资源化等技术工艺[41][42]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效抗污堵MBR系统+纳滤+反渗透技术智能两级DTRO膜处理技术等9项关键技术[42] - 公司掌握高效抗污堵MBR系统+纳滤+反渗透技术,通过脉冲式管式膜清污技术改善膜系统抗污能力[59] - 公司开发智能两级DTRO膜处理技术,实现全自动运行降低运营强度[59] - 公司研发电化学+生物强化耦合深度处理技术,提高渗滤液特征污染物处理能力与效率[59] - 公司拥有低耗蒸发技术,通过高效压缩机应用和二次蒸汽能量重复利用提高能效[59] - 公司掌握分盐资源化技术,通过集成膜过滤预处理实现废水中的盐分高效分离及回收利用[59] - 公司开发渗沥液精准导排抽出协同处理技术,实现填埋场内部介质无损伤三维成像[59] 生产与营销模式 - 公司生产模式分为单元技术装备生产和可移动式处置设备生产两种类型[46] - 公司营销模式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三种方式[47][48] - 公司服务模式以提供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以委托运营模式和BOT模式为辅[49]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分类并属于科创板节能环保板块[50] - 环保行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持续增长[50] - 2020年环境污染投资总额达到10638.9亿元[51] - 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目标为80万吨/日[51][57] - 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目标65%[51][57] - 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目标94%[58] - 有机固废热解技术可产出高价值清洁燃气和燃油[56] - 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推动市场空间加速开启[58] - 垃圾分类政策推动全产业链模式优化[57] -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等新技术提供环境治理新思路[56]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2021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存在前瞻性陈述风险涉及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等不构成实际承诺[6]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224.55万元人民币[2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7.12%,总额3.888亿元,无关联交易[103][10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1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66%[106][108] - 公司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和奖项[82] - 公司具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资质[83] - 公司项目类型多样且环保项目数量逐年增长[81] - 公司核心竞争力风险包括技术升级迭代带来的竞争[85]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87] - 公司业务存在资金投入大和项目周期长的特点[87] - 公司应收账款债务方主要为大型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87] - 公司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款项催收[87] - 公司2022年严格落实预算制度并加强整体预算控制[127] - 公司2022年通过优化供应商体系和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127] - 公司2022年以品牌效应推动业务发展并提高市场占有率[128] - 公司2022年将加速拓展战略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129] - 公司2022年持续投入人员和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129] - 公司2022年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并维护投资者关系[130] - 公司2022年合理配置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规模比例[130] - 公司2021年新增员工104人[129]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性能和工艺流程效率[12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及红筹架构公司治理情况[140] - 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7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7]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178] - 公司上市前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179] - 员工持股人数为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0%[189] - 员工持股数量为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189] - 报告期内召开2次业绩说明会和2次投资者说明会[194] - 公司共有正式党员47名和预备党员3名[193] - 公司通过官网设置投资者关系专栏[194] - 公司借助新媒体开展4次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194] - 公司设有安全质量部负责安全质量管理系统[191] - 公司组织供应商评审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军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200] - 刘军承诺在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200] - 刘军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200] - 刘军承诺任期届满前离职时在任期内及届满后六个月内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200] - 刘军承诺若公司上市后六个月内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200] - 刘军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票价格不低于公司股票发行价[200] - 刘军承诺若违反买入卖出间隔六个月规定则收益归公司所有[200] - 相关股份限售承诺自2019年4月8日起长期有效[200] - 报告期内承诺事项均按期严格履行未出现违约情况[200] - 公司未披露具体发行价数值及实际持股数量等量化数据[200]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北京时代桃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45%股权[12] - 公司于2021年11月7日终止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撤回申请文件[154] - 设立多家合资子公司包括万博斯创(持股51%)、万德斯环保节能科技(持股51%)等[118][119] - 控股子公司盘锦万德斯实现净利润376.07万元,营业收入921.88万元[122] - 参股公司万德斯(曹妃甸)实现净利润711.02万元,营业收入6509.63万元[12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军持股8,353,786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2.01万元[14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宫建瑞持股3,580,194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24万元[141] - 董事兼副总经理袁道迎无持股变动,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2.94万元[141] - 董事兼副总经理陈灿无持股变动,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34万元[141]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差异显著,离任独立董事报酬5.14万元,新任独立董事报酬1.89万元[141] - 核心技术人员戴昕(监事)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5.64万元[14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范凯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24万元[14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量保持11,933,980股不变[141][143]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591.45万元[143] - 董事厉永兴在关联方获取报酬,未从公司领取报酬[14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69.45万元[148]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70.89万元[148] - 董事刘军在万德斯投资、汇才投资、合才企管等股东单位担任执行董事或执行事务合伙人[144] - 董事厉永兴在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合伙人及投资总监[144] - 董事厉永兴在江苏随易信息科技、科盛环保科技、上海小寓信息科技等10家其他单位担任董事职务[145] - 高级管理人员陈灿在环保有限、上海万德斯、邯郸万德斯等6家其他单位担任总经理或监事职务[145] - 高级管理人员徐斌在池州万德斯担任总经理并在宿迁聚才企管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46] - 独立董事安立超在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担任教授[145] - 独立董事彭征安在南京鹏宇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所长[145] - 独立董事冀洋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担任副教授[145]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会议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7日至8日召开,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实施主体、地点、方式及延期议案[136]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4月21日至22日召开,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等九项议案[136]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5月24日至25日召开,审议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等二十一项议案[136][138] - 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0月8日至9日召开,审议通过
万德斯(68817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