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方科技(68815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有方科技有方科技(SH:688159)2022-05-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4] - 公司2021年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仍有小幅亏损[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61%至10.25亿元人民币[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改善82.73%至-1,296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营业收入102,455.82万元,同比增长78.61%[33] - 净利润为-1,397.49万元,同比亏损收窄81.38%[3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78.61%[92][9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296.40万元,同比变动82.73%[92] - 物联网无线通信行业营业收入1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61%[97]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51亿元,同比增长78.61%[80] - 公司净利润仍为亏损但亏损金额大幅度减小[80] - 公司2021年收入对深圳市景森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额为5,666.93万元,较2020年506.85万元增长1,018.07%[116] - 公司2021年对江西台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为3,035.25万元,该客户2020年无交易记录[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同比增长幅度较小[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幅度较小[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6.09个百分点至9.15%[22] - 研发投入9,374.17万元,同比增长7.25%,占营业收入比例9.15%[33][36]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8.67亿元,同比增长76.71%[93] - 公司2021年确认高通返利金额5,221.79万元,冲减当期营业成本[92]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7,856.28万元,同比下降10.11%[93] - 公司2021年财务费用1,295.65万元,同比增长75.40%[93] - 研发投入9374.17万元同比增长7.25%[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15%较上年下降6.09个百分点[54]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1517.89万元占研发投入比重16.19%[54] - 财务费用12,956,524.83元,同比增加75.40%,主要因借款增加[120][121] - 研发费用78,562,779.75元,同比下降10.11%,因部分研发投入资本化[120][121] - 物联网行业直接材料成本8.099亿元占总成本93.37%同比增长80.37%[108] - 无线通信模块直接材料成本6.277亿元占该品类成本93.35%[110] - 直接材料成本占各类产品总成本比重均超93%[112] -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增加,研发职工薪酬和测试认证费等亦有增加[80] 毛利率 - 公司2021年毛利率同比增长幅度较小[4] - 公司整体毛利率15.33%,同比增加0.91个百分点[97][104] - 无线通信模块收入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29%,毛利率14.60%[97][104] - 无线通信终端收入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3%,毛利率21.13%[97][104] - 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收入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96%,毛利率26.69%[97][104] - 其他产品收入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30%,毛利率12.34%[97][104] - 境外收入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03%,毛利率15.97%[98] - 境内收入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44%,毛利率15.25%[98] - 管道云项目毛利率为31.18%(350.77/1125.60)[6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7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68%[21]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8,671.85万元,同比变动5.68%[92] - 公司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781.01万元,同比变动129.02%[93] - 公司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463.40万元,同比下降89.08%[9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71.85万元[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7,810,124.62元,同比改善129.02%,因工程款和投资款减少[123] 各业务线表现 - 智慧能源领域收入大幅增长推动整体营收提升[22] - 智慧能源领域收入同比增长66.71%[34] - 车联网领域收入同比增长74.94%[35] - 商业零售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21.09%[35] - 智慧能源领域收入5.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71%,占营业收入53.59%[101] - 商业零售领域收入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09%[99][101] - 无线通信模块生产量达1757.41万个同比增长15%[106] - 无线通信模块销售量达1791.31万个同比增长36%[106] - 无线通信模块库存量105.91万个同比下降24%[106] - 无线通信终端生产量43.35万个同比增长80%[106] - 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库存量3.75万个同比增长94%[10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无线通信模块在印度市场排名第一[46] - 境外收入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03%,毛利率15.97%[98] - 境内收入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44%,毛利率15.25%[98] - 海外物联网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公司重点开拓欧洲北美亚洲市场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扩大销售规模[148] 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同比增长15.76%至15.02亿元人民币[21] - 应收账款增加导致总资产增长[23] - 总资产达150,232.48万元,同比增长15.76%[33] - 公司应收账款价值为50469.7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4.95%[85] - 应收账款504,697,392.69元,同比增长73.96%,因第四季度销售增长[126] - 预付款项24,991,954.29元,同比增长247.73%,因芯片材料紧缺提前采购[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50,177,397.26元,同比下降72.73%,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126] - 投资性房地产增加至5337.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55%[128] - 在建工程减少80.60%至437.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松山湖研发中心部分完工[128]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51.62%至3673.5万元人民币,因计提坏账及存货跌价准备[128]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62.56%至2.73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18.18%[128] - 应付账款增长51.48%至2.93亿元人民币,反映四季度采购材料增加[128] - 其他流动负债激增481.97%至2195.2万元人民币,因待开票销项税额增加[129] - 境外资产规模达6550.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36%[131]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人员318人,占比达61%[36]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60项和软件著作权7项[53] - 专利授权数量较2020年增长167%[53] - 累计获得专利65项和软件著作权87项[53] - 高通平台5G通信模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085.57万元,已投入879.04万元,资本化金额407.12万元[56] - 展锐平台5G通信模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523.13万元,已投入2,767.81万元,资本化金额722.25万元[58] - 两个5G模组研发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12,608.70万元,已投入3,646.85万元,资本化金额合计1,129.37万元[58] - 高通平台5G项目资本化投入中人工成本318.71万元占比78.3%,材料55.95万元占比13.7%[56] - 展锐平台5G项目资本化投入中人工成本545.73万元占比75.6%,费用121.32万元占比16.8%[58] - 接入云智慧城市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20.95万元,已投入594.98万元,资本化金额302.14万元[59] - 接入云项目资本化投入全部为人工成本302.14万元占比100%[59] - 高通平台5G项目费用化已投入金额471.92万元,占已投入总额的53.7%[56] - 展锐平台5G项目费用化已投入金额2,045.56万元,占已投入总额的73.9%[58] - 接入云项目费用化已投入金额292.84万元,占已投入总额的49.2%[59] - 管道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分析中人工成本为86.39[60] - 管道云项目总收入为1125.60,总成本为739.30,毛利为350.77[60] - 展锐平台5G模块研发项目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63] - 高通平台5G车规级模块研发项目于2020年12月1日启动[63] - 接入云项目研发于2020年7月立项,2021年2月28日形成初始版本[63] - 管道云项目研发于2020年6月立项,2021年5月31日形成初始版本[63] - 展锐平台5G项目资本化金额为722.25万元[65] - 高通平台5G项目资本化金额为407.12万元[65] - 接入云项目资本化金额为302.14万元[65] - 管道云项目资本化金额为86.39万元[65] - 5G无线通信模块和解决方案项目预计总投资22,210.51万元,本期投入2,107.43万元,累计投入3,646.85万元[68] - 高速率LTE-V2X无线通信模块和解决方案项目预计总投资8,237.20万元,本期投入1,101.13万元,累计投入3,503.97万元[68] - 4G及NB无线通信模块和解决方案项目预计总投资8,547.43万元,本期投入3,413.80万元,累计投入9,169.94万元[68] - 研发项目资本化需满足技术验证通过、完成试产可批量生产、获得市场订单三个条件[65] - 无形资产经济效益主要覆盖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及政府公务等领域[64] - 研发支出按项目人员工时量分配人力成本,专项费用直接按项目分摊[64]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318人,较上期减少80人,研发人员占比61%[76]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7680.19万元,人均薪酬24.15万元,同比增长27.8%[76] - 物联网管理云平台研发投入1712万元,实现百万台终端集中管理[70] - 低功耗物流资产追踪终端研发投入878万元,支持多模式定位功能[71] - LTE无线通信模块研发投入4520万元,覆盖全球多频段网络[72] - 车载AI智能整机研发投入930万元,ADAS和DMS识别率达95%[73] -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应用研发投入1125.6万元,实现城域级物联感知[74] - 智能电子学生卡研发投入220万元,具备三重高精度定位功能[75] - 研发项目总投入9374.16万元,涉及11个重点研发方向[73] - 研发人员结构以本科为主(233人),30岁以下员工占比44.7%[76] 供应链与采购 - 公司采购国产基带芯片来自展锐、翱捷、锐石等国内芯片厂商[43] - 公司进口采购海外基带芯片和存储芯片来自高通、JSC等境外芯片厂商[43] - 公司生产通过委外加工方式实现,委外加工厂商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区[43] - 半导体芯片等原材料供应持续紧张导致毛利率较高的海外高端车联网业务未能恢复正常[80] - 汽车半导体芯片供应紧缺,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会进一步缓解[84] - 公司许多芯片原材料最终来源主要为境外厂商,如高通、恩智浦等[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52,688.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5.41%[118][119] - 最大供应商恆智科技采购额22,924.41万元,占比24.11%[119]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4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97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114] - 最大客户北京智芯微电子销售额1.352亿元占比13.19%[11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涵盖2G/3G/4G/5G/NB/eMTC等多种通信制式[4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智慧能源(电力、水务、燃气)、车联网前装、商业零售等领域[41] - 公司无线通信终端包括4G智能OBD、应急车灯、物联感知设备等产品[41] - 公司在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模块出货量占国家电网用采招标采购量50%以上[46] - 公司研发采用IPD(集成产品开发)项目系统管理[44] - 公司提供从2G到5G及低功耗广域到低延时高速率的无线通信模块产品 覆盖智慧能源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商业零售等领域[148] - 海外高端车联网市场提供智能OBD AI行车记录仪应急车灯等产品 智慧城市园区社区地产物业市场提供物联感知设备及管理终端[148] - 为政府部门和产业物联网客户提供端加云解决方案 重点布局新型智慧城市领域并提供智慧城市物联感知平台[149] - 物联网通信产品应用于智慧能源车联网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商业零售等十几个垂直行业 基于云管端架构提供解决方案[149] - 公司无线通信模块毛利率因4G技术成熟和5G技术发展存在持续下降风险[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5] - 2021年度公司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188] - 公司预期2022年营业收入将维持高增长态势,资金需求量较大[188] - 公司拟利用留存未分配利润挖掘数字城市、海外车联网等细分市场机会[188] - 2022年将深度拓展海外电力欧美高端车联网两轮电动车等现有业务 并重点开拓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新兴业务[151] - 公司密切关注汽车半导体芯片原材料供给情况 采取措施保证供应链安全性以确保在手订单顺利交付[151] - 公司有针对性地充实优化研发团队 购置先进平台设备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151] - 顺应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发展趋势 推出更多型号无线通信模块和终端[151] - 有针对性地充实销售和管理队伍 推进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并利用资本市场资源降低财务费用[151]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1年8月变更为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汇德大厦1号楼4401室[14]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汇德大厦1号楼43-44楼[14] - 公司向156名员工授予641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9]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平均拥有10年以上的通信行业从业经验[79] - 公司掌握并精通五项核心基础技术,开发了十多项核心应用技术[79]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慷持股4,666,454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9.16万元[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魏琼持股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37.87万元[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杜广持股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37.59万元[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增国持股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42.16万元[156]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张楷文持股508,2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34.15万元[156] - 独立董事徐小伍、曾明、陈会军税前报酬均为4.8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熊杰税前报酬总额为35.15万元[156] - 财务总监李银耿税前报酬总额为29.58万元[158] - 核心技术人员兼研发总工程师肖悦赏税前报酬总额为36.26万元[158] - 核心技术人员兼副总裁郭建林税前报酬总额为43.97万元[158] - 魏琼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17年4月起兼任副总经理[160] - 杜广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160] - 张增国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17年4月起兼任副总经理[160] - 张楷文2021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15年8月至2021年任副总经理[160] - 钟志伟2020年起担任公司董事[160] - 喻斌2018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60] - 徐小伍2017年7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0] - 曾明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0] - 陈会军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2] - 熊杰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62] - 贺降强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62] - 黄丽敏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计划部PMC专员[162] - 黄雷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62] - 李银耿自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