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林杰(68811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思林杰思林杰(SH:688115)2022-08-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44.6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8.74万元,同比增长38.13%[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72.65万元,同比增长23.41%[20] - 基本每股收益0.89元/股,同比增长11.25%[20] - 稀释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增长4.00%[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921.58万元,同比增长44.6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8.74万元,同比增长38.13%[25] - 报告期营业收入16,921.58万元同比增长44.66%[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8.74万元同比增长38.13%[6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21.58万元,同比增长44.66%[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08.74万元,同比增长38.13%[85] - 营业收入1692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4,947.21万元同比增长102.95%[68] - 研发费用3,129.67万元同比增长39.86%[70] - 营业成本4947.21万元,同比增长102.95%,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88] - 研发费用3129.67万元,同比增长39.86%,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88] - 销售费用867.36万元,同比增长132.56%,主要因人员薪酬及市场推广费增加[88] - 财务费用-622.58万元,主要因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88] - 营业成本494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200] - 研发费用31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200] - 财务费用为-623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45.29万元,同比改善[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8亿元,同比增长304.72%[20] - 总资产13.85亿元,同比增长273.04%[20] - 资产总额138,525.11万元比上年度期末增加273.04%[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849.09万元比上年度期末增加304.72%[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768.31万元,同比增长4182.29%,主要因公开发行股票募得资金[88]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0.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2.31%,同比增长1,104.66%[90] - 应收款项增长至2.49亿元,占总资产17.98%,同比增长55.88%[90] - 无形资产激增至2,545万元,同比增长2,405.53%,主要因取得土地使用权[90] - 资本公积大幅增加至10.86亿元,占总资产78.39%,同比增长772.56%[91] - 实收资本增至6,667万元,同比增长33.34%[91]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390万元,同比增长1,836.55%[90] - 应交税费增至1,954万元,同比增长116.84%[90]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至186万元,同比减少67.73%[9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0.83亿元增长1105%[19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60亿元增长55.8%[191] - 存货期末余额为0.4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0.34亿元增长21.7%[19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13.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3.22亿元增长312%[191] - 资产总计期末为13.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3.71亿元增长273%[191] - 资本公积期末为10.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24亿元增长773%[193] - 实收资本期末为0.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0.50亿元增长33.3%[19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43亿元增长15.4%[193] - 应交税费期末为0.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0.09亿元增长117%[1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为0.21亿元人民币,期末为零[19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98709万元,较期初增长1696%[19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4944万元,较期初增长56%[196] - 流动资产合计133779万元,较期初增长338%[196] - 资产总计141425万元,较期初增长284%[197] - 实收资本增至6667万元,较期初增长33%[198] - 未分配利润15475万元,较期初增长80%[198]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技术 - 公司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检测方案拓展至模组检测环节[25] - 新产品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仪实现规模销售[25] - 电源系列模块输出电压范围通常为直流2V至24V[28] - 数字万用表模块直流电压测量范围为-5V至5V,直流电流测量范围为200μA至2mA[28] - 电子负载系列模块输入电压通常为直流0.5V至24V,输入电流通常为直流1mA至10A[28] - 电子负载电压测量精度为0.1%加0.5mV,电流测量精度为0.1%加0.5mA[28] - 音频测试模块输出/输入信号位宽为24bit,输出带宽50kHz,输入最大带宽75kHz[28] - 电池仿真系列模块输出电压通常为直流0.5V至15V,输出电流通常为直流1mA至4A[29] - 电池仿真电压输出精度为0.1%加0.5mV,输出纹波及噪声小于10mV[29] - 信号源系列模块DA转换位宽16bit,信号最大带宽10MHz@-3dB[29] - 综合测试仪SG2336精度等级达0.01%,支持最多24通道并行测试[32] - 公司模块化产品通过控制器搭配功能模块销售,客户可自行设计信号转接底板[29] - 智能相机可对数据点直径20~100微米的微小二维码进行读码解码[33] - 智能相机单目型号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产品类型数量自动清点统计及表面缺陷识别[33] - 智能相机双目型号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上多类型产品识别分类定量测量及商业楼宇人流统计与分析[33] - ACE视觉平台特别适用于工业生产线处理数据量较大的应用场景[33]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创新 - 微型化模块热设计技术可降低模块温度5℃-10℃[45] - 噪声抑制技术将模拟信号采集底噪降低1dB至3dB[45]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知识产权18项[45] - 阻抗测量精度从0.1%提升至0.05%[46] - 高带宽数据缓存技术实现最大吞吐率达18GB/s[46] - 信号功率测量精度提高10%[47] - 总谐波失真测量精度提升3dB至5dB[47] - 音频信号频率测量精度提高至0.1Hz[47] - 电源恒流/恒压输出稳定度提升5%至10%[47] - 采样数据压缩技术减少10%到30%数据量[47] - 傅里叶变换加速技术将处理时间降低至1ms以下[47] - 射频模块嵌入式软件V1.0支持高速信号链路质量分析[46] - 电池模拟单元嵌入式软件V3.0.4用于高精度电源控制[47] - 可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优化FPGA资源使用效率并提高计算加速精度[48] - 测试用例管理技术通过图形化工具生成测试用例和管理测试计划[48] - 可扩展设备管理技术将产线设备驱动形成可扩展插件用于设备管理和控制[48] - 配置脚本生成技术通过图形化操作将定制化设备程序转化为跨系统可执行脚本[48] - 测试数据分析技术为生产测试数据提供统计分布波形可视化和缺陷关联分析[48] - 工业自动化软件控制技术拥有12项软件著作权包括运动控制嵌入式软件和测试平台管理软件[48] - 嵌入式模块可视化软件编程技术用于可视化配置功能模块和FPGA参数[48] - 测试测量仪器固件集成编译技术支持云端编译生成与硬件匹配的固件[49] - 嵌入式测试仪器驱动融合技术统一仪器模块驱动接口实现灵活适配[49] -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拥有6项专利包括条形码扫描装置和基于AI的条码解码方法[49] - 研发投入总额为3129.67万元,同比增长39.86%[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50%,同比减少0.63个百分点[53]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51] - 报告期内新增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52] - 累计软件著作权数量为82项,报告期内新增获得5项[52] - 研发人员数量达178人,同比增长17.88%,占公司总人数53.78%[6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2717.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61]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5.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61] - 三年及一期累计研发费用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21.81%[63] - 研发人员178人占员工总数53.78%[63]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达74.02%[66] 业务线表现:研发项目投入 - 电池保护板测试仪器研发项目已投入166.43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55] - 电池保护板测试平台研发项目已投入225.75万元,总投资规模380万元[55] - 传输阻抗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已投入224.04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55] - 蓝牙射频测试设备研发项目已投入124.09万元,总投资规模300万元[55] - 数字眼图测试方法研究项目已投入116.56万元,总投资规模250万元[55] - LCR阻抗测量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25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18.2万元,投入进度达47.28%[56] - 软板FPC特性阻抗测试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15.17万元,投入进度达57.585%[56] - 可配置化多功能综合测试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05.39万元,投入进度达35.13%[56] - 智能仪器模块通用调测校准平台研发项目总投资25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05.42万元,投入进度达42.168%[56] - 模块化仪器软件界面工具研发项目总投资18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04.22万元,投入进度达57.9%[56] - 自动化测试管理软件平台升级开发项目总投资22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33.77万元,投入进度达60.8%[56] - 多通道LCR测试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93.81万元,投入进度达46.905%[56] - 无线耳机SiP封装测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141.42万元,投入进度达47.14%[56] - 高密度连接器检测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79.72万元,投入进度达39.86%[56] - 蓝牙键盘测试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8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87.52万元,投入进度达48.62%[56] - 研发总投入预计规模为6.454亿元人民币,累计已投入3.35156亿元人民币[58] - 基于AI视觉检测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5.54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68亿元人民币,占总投资84.48%[57] - 高速数据采集卡研发项目投入8750万元人民币,占17000万元总投资的51.47%[57] - USBC线测试技术研发项目投入8700万元人民币,占16000万元总投资的54.38%[57] - 自动化测试设备研发项目投入1.1239亿元人民币,占3亿元人民币总投资的37.46%[57] - 工业控制器研发项目投入1.2634亿元人民币,占3亿元人民币总投资的42.11%[57] - 多光谱传感器项目投入2520万元人民币,占27000万元总投资的93.33%[57] 运营与市场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35] - 公司外协加工环节主要为PCBA加工包括SMT贴片和DIP插件等工序[36]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方式由销售部负责新客户开拓和老客户维护市场部负责媒体宣传展会展示及技术需求对接[36] - 公司属于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自主研发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自动化检测[38]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5亿台同比增长5.7%[40] - 2022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预计达7.1亿部[41] - 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1.69亿台同比增长3.2%[41] - 2021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2846万台同比增长21.8%[41] - 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5.33亿台同比增长20%[42] - 2021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近1.4亿台同比增长25.4%[42] - 苹果公司2021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1.618亿台市占率30.3%[4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6] - 公司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详细阐述经营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4] - 公司负责人周茂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劳仲秀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马丽清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 公司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54]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53]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53]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97.92万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43.59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36.09万元[24]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7.55万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112.25万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为-0.71万元[24] 风险因素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6272.63万元,主要因客户回款速度变慢[80] - 报告期末存货净额4094.07万元,存在存货跌价风险[82] - 毛利率70.76%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6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8%,同比下降11.60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50%,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2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0.94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75亿元人民币[16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14亿元人民币,占调整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的21.95%[160] - 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983.71万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的7.44%[16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25.78万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的10.74%[160] - 补充运营资金项目累计投入5200.49万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的40.00%[160]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1.25亿元人民币,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89%[16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3953.42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为7.69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25亿元人民币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89%[16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115.54万股,占总股本的76.73%[17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667万股,总股本从5,000万股增至6,667万股[17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15,514,605股,占总股本比例23.27%[171] - 保荐机构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转融通借出200,000股,占其跟投股份666,800股的30%[17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620户[176] - 周茂林持有15,727,700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5年9月14日[173] - 珠海思林杰持有8,802,800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5年9月14日[173] - 刘洋持有5,905,450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9月14日[174] - 启创天瑞持有4,799,500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3月14日[174] - 鸿盛泰壹号持有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