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3.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5%[2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4%[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63.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5%[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96.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3%[41]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3.79万元[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4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2.74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股,同比下降5.77%[28]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14亿元,较上年增长21.84%[15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3.79万元,同比下降6.55%[15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84%至514,294,401.72元,主要因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提升覆盖率[157][1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03%至320,559,427.65元,受收入增长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157][158]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246.98%至15,203,883.99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及可转债利息计提[157][158] - 研发费用投入3009.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5%[4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42%至2,388.24万元[18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59%至5,455.27万元[185]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46.98%至1,520.39万元[1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45%至3,009.51万元[185]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总额32,055.94万元,同比增长25.03%[171] 各业务线表现 - 新签订单金额9.06亿元人民币[42] - 火电行业相关产品收入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25548.75万元、17072.69万元和32883.83万元[75] - 公司火电行业产品市场份额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约为2.32%~4.26%、1.55%~2.85%和2.98%~5.48%[75] - 设备及系统集成和工程承包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9%[137] - 电力行业销售额3.29亿元,占营业收入63.9%[155] - 钢铁行业销售额1.61亿元,占营业收入31.4%[155]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61%至32,883.83万元,但毛利率下降4.53个百分点[161] - 工业废污水处理设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3%至36,074.45万元,毛利率微降0.28个百分点[161] - 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7%至37,478.22万元,毛利率下降0.45个百分点[162] - 工业废污水处理设备产销量均同比增长39.22%,库存量为零[164][165]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同比激增503.07%至12,730.12万元,但毛利率下降5.73个百分点[161][1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15亿元[8]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8]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619.93万元[8] - 现金分红占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比例为30.78%[8] - 拟每10股转增4股[9] - 转增后总股本将增加至1.51亿股[9] - 公司总股本为1.08亿股[8][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5%,同比增加0.34个百分点[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4%,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为5.13%,2020-2022年持续下降(7.99%→6.41%→5.13%)[148] - 综合毛利率为37.67%,2020-2022年持续下降(40.35%→39.26%→37.67%)[145] - 报告期内中标首个零排放处理BOT项目[49] - 2022年实施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49] - 公司研发投入费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64]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116] - 项目收款周期通常需要2-3年质保期1-2年[137] - 若性能验收未通过,单项指标违约金为合同金额0.5%-1%,多项指标累计不超过10%[14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7.98万元人民币[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2,579,787.79元,同比改善但仍为负值[157][15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10.40%至344,782,895.19元,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57][1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7,257.98万元,较上年改善[1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3,585.68万元[18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34,478.29万元,同比增长310.40%[186] 资产和债务状况 - 总资产为1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5%[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7%[27] - 公司总资产1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5%[41] - 资本公积余额为4.63亿元[8] - 应收账款净值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6.55%,占资产总额35.04%[143]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82,低于行业水平[143] - 一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52.86%,账龄结构呈变长趋势[143] - 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33,250.00万元[46] - 货币资金增长35.41%至2.0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81%,主要因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到账[1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激增8,758.82%至1.506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89] - 固定资产大幅增长324.28%至2.675亿元,主要因在建工程转固[189] - 在建工程减少75.70%至3,842万元,主要因转固影响[189] - 短期借款增长52.61%至1.948亿元,因订单增加导致流动资金需求上升[190] - 应付票据激增181.81%至1.157亿元,因加大票据支付比例[190] - 应付债券新增2.819亿元,主要因可转债成功发行[190] - 受限资产总计2.691亿元,包括货币资金4,289万元质押及1.782亿元固定资产抵押[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506亿元,本期购买4.577亿元、出售/赎回3.088亿元[19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5%,同比增加0.34个百分点[29] - 研发费用投入3009.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5%[4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30,095,123.42元,同比增长29.45%[1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5%,较上年增加0.34个百分点[114] - 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资本化比例为0%[114]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20项[79] - 公司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和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9] - 公司折流式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79] - 公司磁混凝污水处理集成设备被纳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79] - 公司研发的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集成设备被纳入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26批和第29批[80]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82][83] - 电子絮凝技术相关5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83] - 电子絮凝技术无需投加药剂且运行成本大幅降低[84] - 电子絮凝技术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84] - 电子絮凝技术可应用于含煤废水、脱硫废水及电镀废水等工业领域[83] - 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核心依赖永磁体技术发展[85] - 永磁体磁场强度提升至0.5T-1.0T推动磁混凝技术发展[85] - 公司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86]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87] - 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被纳入2021年江苏省重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26批)[88] - 超导磁介质可高效吸附SS、COD、TP及藻类污染物,并抑制重金属渗出[89] - 超导磁介质投加设备可长达十天补料一次,大幅降低劳动强度[90] - 公司开发磁介质混凝沉淀系统软件V1.0,实现设备云端数据上传与远程操控[90] - 超导磁介质处理出水重金属离子含量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90] - 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通过蒸发结晶或烟气蒸发工艺实现[91] - 蒸发结晶工艺存在预处理成本高、能耗高、副产杂盐等问题[91] - 烟气蒸发工艺存在挂壁、结垢、腐蚀等技术瓶颈[91] - 高难废水蒸发结晶零排放处理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92] - 蒸发结晶技术相关软件著作权2项[92]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蒸发结晶相关发明专利5项[93] - 高难废水烟气蒸发零排放处理工艺已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93]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烟气蒸发相关发明专利2项[94] - 低温循环烟气蒸发工艺已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94]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低温循环烟气蒸发相关发明专利5项[95] - 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技术已获实用新型专利8项[98] - 电催化氧化技术相关软件著作权4项[98] - 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6] - 公司拥有7项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发明专利,涵盖PCB有机废水、重金属络合废水、含氰废水、化学镍废水、油墨废水、电镀废水处理及高效催化臭氧氧化金属基陶瓷膜制备技术[99][100] - 公司折流式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技术壁垒[100] - 低能耗清洗技术通过1项发明专利(ZL201110074565.0)和1项软件著作权实现膜清洗能耗降低[102] - 水压式中水回用技术拥有1项发明专利(ZL201110074560.8)和1项软件著作权,采用PVDF平板膜降低系统能耗[102] - 网格搅拌絮凝反应技术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647035.0和ZL202122696329.4)及1项软件著作权[102] - 高密度原水处理技术拥有1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147168.5)和3项软件著作权,可减少排污及加药量[102] - 自动刮泥技术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646309.4和ZL202022834914.1),适用于原水预处理等系统[102] - 新型组合式集水技术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ZL201220645634.9等专利号[104] - 动态混合技术拥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ZL201220646147.4等专利号[104] - 电化学循环水在线除垢技术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ZL201922174880.8等专利号[104] - 报告期内新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1件[110]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美国专利1件,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83件,软件著作权46件[110] - 智能型高难度废水蒸发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108] - 高浓度有机废水微电解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106] - 可移动式车载高浊度废水净化处理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106] - 立式同轴紧凑型可拆卸电子絮凝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108] - JY-EP纳晶电极超氧化绿色处理技术获得发明专利2项[109] - 低阻力短程连续刮泥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108] - 公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8项,累计达83项[113]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达46项[113]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项,累计达9项[113]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32项[113]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09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672.03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额的72.1%[120] - 超导磁混凝高难工业污水处理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600万元,本期投入908.13万元,累计投入908.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6.8%[119] - 模块化装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662.28万元,累计投入662.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5.2%[119] - JY-EP纳晶电极超氧化绿色处理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累计投入947.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4.7%[12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6.33%,较上期增加2人[12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58.18万元,平均薪酬23.83万元,同比增长10.3%[12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6.5%,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46人[123]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46个,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6] - 公司研发的"超导磁介质混凝水处理集成设备"被纳入《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125] -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制定团体标准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均已发布实施[125] 客户与供应商 - 新增客户47家[4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2,869.5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3.91%[174] - 第一大客户安阳钢铁项目合同金额10,390.00万元,销售毛利率40.33%[177] - 安钢煤气发电项目合同金额1,116.00万元,销售毛利率40.26%[177] - 前五名客户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6,649.55万元,确认收入17,036.10万元[17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763.1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15%[183] - 供应商A为新增供应商,采购额3,475.23万元占比9.91%[184] 子公司与投资 - 2022年新设成立南通京源新能源及邯郸京源环保智慧水务两家子公司[173] - 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下降33.19%至2,987万元[194] - 江苏京源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4963.96万元,净利润亏损38.28万元[199] - 广东京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4540.52万元,净利润亏损254.49万元[199] - 邯郸京源环保智慧水务有限公司总资产3860.80万元,净利润亏损5.68万元[199] - 南通京源新能源总资产600.09万元,净利润亏损0.06万元[199] - 南通锦润新能源总资产425.76万元,净利润盈利3.13万元[199] - 海安汇仁新能源总资产242.32万元,净利润盈利5.73万元[199] - 广东华迪新能源总资产7692.37万元,净利润盈利23.69万元[199] - 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总资产1306.40万元,净利润亏损91.11万元[199] - 河南省华石环境科技总资产1183.21万元,净利润亏损4.69万元[199] 股权激励 - 授予限制性股票350.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0,729.35万股的3.26%[44] - 2021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300.00万股,激励对象34人[44] - 报告期内对16名骨干及管理人员授予50.00万股限制性股票[44] - 确认2021年限制性股票计划股份支付661.79万元[44]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为2021年4月29日[44] - 公司股本总额为10,729.35万股[44]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授予350万股占股本10,729.35万股的3.26%[132] - 2021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300万股激励对象34人[132] - 报告期内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50万股激励对象16人[13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2021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为713.8亿元[66] - 2021年全国工业废水处理总量为301.4亿吨[66] - 2021年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8亿吨/日[66] - 2021年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涉水工业企业共有75,276家[66] - 2021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达到625.08亿立方米[70] - 2021年城市污水排放总量比2020年增加53.72亿立方米[70] -
京源环保(68809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