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19年营业收入7.307亿元,同比下降0.7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9.75万元,同比增长7.04%[21][24] - 扣非归母净利润4699.03万元,同比增长9.65%[21][24] - 公司2019年营业总收入730,714,061.69元同比下降0.77%[11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1,097,546.94元同比增长7.04%[117] - 营业利润74,635,612.39元同比下降4.89%[117] - 公司营业收入为7.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7%[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10万元,同比增长7.04%[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99万元,同比增长9.65%[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677,709,542.36元同比下降0.41%[11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89%[11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5%[117]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01%[117] - 营业成本为5.6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119]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至417.43万元,同比激增399.41%,主要系瑞松科技园专项贷款利息费用化[120] - 研发费用增长8.89%至3189.39万元[1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31,893,860.42元[97] - 直接材料成本为4.80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4.52%[127] - 直接人工成本为2369万元,同比增长14.67%[127] - 制造费用为6430万元,同比下降18.47%[127] - 研发费用3189万元,同比增长8.89%[132] - 财务费用417万元,同比增长399.41%[1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05%[2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5.05%至1.012亿元,主要因加强项目回款管理[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90.65%至505.95万元,因股权投资减少及银行贷款缩减[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12亿元,同比增长45.05%[1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13.081亿元,同比增长5.38%[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95亿元,同比增长13.62%[22][24]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30,815万元,较期初增长5.38%[94] - 货币资金增长15.33%至2.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27%[135] - 预付账款大幅减少37.64%至3077万元,因原材料预付款项减少[135] - 其他应收款激增96.16%至1560万元,系保证金及往来款项增加[135] - 固定资产暴增990.88%至2.56亿元,因瑞松科技园转入固定资产[135] - 在建工程减少67.87%至7997万元,因瑞松科技园转入固定资产[136] - 预收款项增长72.45%至6208万元,因项目前期预付款增加[136] - 短期借款下降22.35%至9880万元[136] - 应付票据减少22.53%至1.53亿元[136] - 长期借款增长10.78%至1.5亿元[137] - 受限资产总额4.05亿元,含货币资金4002万元及固定资产2.13亿元[13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智能制造领域,产品应用于汽车、3C、机械等行业[34] - 主要产品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工作站及配件销售[36] - 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业务采取以销定产和订单式生产模式,主要客户为大型汽车制造商[50] - 公司机器人工作站业务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主要客户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机械加工企业[51] - 公司机器人配件销售业务覆盖范围广,客户数量多且合同金额小,采用材料采购成本加成定价[52] - 机器人工作站业务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71.12%[122] - 汽车焊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112] -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直接材料成本3.495亿元,同比下降10.33%[128] - 机器人工作站直接材料成本9347万元,同比增长54.46%[128]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长91.52%,主要受益于马自达项目及一般工业领域增长[124] - 华中地区收入5835.93万元,同比下降77.11%,因广汽三菱等项目完工[1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与技术 - 公司长期服务丰田、本田、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生产线[34] - 在汽车焊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业务扩展至电梯、摩托车、船舶等行业[35][38] - 公司掌握电梯生产自动铆接、自动涂胶等关键技术,实现生产工艺无人化[42] - 公司为客户设计建造的国际品牌手机电池精密装配机器人生产线采用模块化柔性线体设计,装配精度达到微米级[44] - 公司为摩托车电动车生产线设计的焊接系统实现百分百全位置全角度焊接,显著降低成本[45] - 公司机器人工作站由1-2台多关节型点焊弧焊机器人组成,广泛应用于汽车3C机械电梯摩托车等行业[47] - 公司采购分为标准品物料采购和非标制造物料采购,采购价格一般为市场价格[53] - 公司采用矩阵式生产管理模式,重大合同订单由项目经理主管并协调各部门[54] - 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产业链包括零部件生产商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55] -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技术密集度高,涉及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智能测量等多项技术领域[57] - 机器人生产线需满足客户对精度位置轨迹节拍稳定性等技术和工艺要求[58] - 数字化智能工厂是工业机器人下游行业特别是汽车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59]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将推动产业链新发展[67] - 公司以机器人技术焊接技术和智能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158] - 公司研发重点转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应用[159] - 公司计划拓展新能源车辆、新材料焊接和高铁等新增长领域[161]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欧洲国家并计划扩大海外市场份额[162] - 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开展国际品牌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163] - 公司计划聘请院士和引进海外高端技术人才与大学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生[164][1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36%,同比增加0.21个百分点[23] - 多轴伺服白车身定位技术降低能源消耗30%以上[71][72] - 白车身高速输送系统技术大大缩短工件搬运时间[71][72] - 柔性高速滚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及滚边质量[71][72] - 机器人仿真离线应用技术实现更高精度及效率[71][72] - 自动化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生产效率[71] - 钣金件机器人自动装配技术实现生产无人化[71][72] - 白车身柔性高速智能化总拼技术实现多车型自动化焊接与输送[71][72] - 高质高效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应用于中厚板焊接领域[72] - 数字化工厂集成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与数字化制造系统[69] - 焊接工艺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参数优化[68] - 公司采用直线行走机构和变位机翻转结构、激光跟踪技术、仿真和变形控制技术解决焊接技术难点,实现高效高质焊接效果[73] - 公司在汽车领域针对高强钢焊接进行工装设计和工艺优化,减少焊接变形并提高焊接速度和稳定性[73] - 公司在汽车电子和3C行业开发高精度柔性装配生产线技术,应用于汽车音响喇叭、半导体后封装和IC叠装等产品[73] - 公司研发的焊接数据库系统可进行任务级路径规划、根据传感器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并实现焊接质量预测和数据学习优化[73] - 公司在汽车、摩托车和电梯等领域形成模块化设计技术标准,保证设备适应不同客户生产要求[73] - 公司开发机械执行机构、电气控制和PC控制等软硬件标准模块化技术,在不同行业推广应用[73] - 公司在线视觉智能引导定位技术识别精度高,支持多品牌机器人接口,通过3D视觉实现机器人精确寻迹[73] - 公司涂胶系统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结合,可自动判断涂胶质量特征参数[73] - 公司开发激光焊接模块化标准化技术,包括激光焦距自动定焦、功能模块化搭配和智能焊缝质量监测系统[73] - 公司根据激光功率差异从内部防护角度设计安全性方案[73] - 研发投入总额为3189.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6%[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4.19%[78] - 新申请境内发明专利19项,获得批准2项[75] - 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批准25项[75] - 新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认证4项[75] - 汽车白车身地板机器人柔性生产线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75] - 开发了全自动高速高精度电池装配与检测系统,生产节拍效率提升明显[74] -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通过工艺仿真实现智能化焊接[74] - 开发了轻量化搅拌摩擦焊工艺及装备解决方案,包括机器人型、静龙门型、动龙门型等系列化产品[74] - 汽车白车身门盖自动化装配线实现高节拍、高稼动率、多车型柔性共线生产[76] -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远程云服务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96.7万元,本期投入196.14万元,累计投入464.16万元[80] - 数字化虚拟调试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本期投入48.4万元,累计投入57.6万元[80] - 机器人自适应焊接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7.86万元,本期投入191.1万元,累计投入544.48万元[80] - 数字化工厂工艺规划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30万元,本期投入196.33万元,累计投入719.04万元[81] - 轻量化材料连接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04.7万元,本期投入889.31万元,累计投入1067.54万元[81] - 多层多道焊自动工艺规划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52.5万元,本期投入55.82万元,累计投入258.8万元[81] - 研发投入总额为7575.32万元人民币[8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2412.17万元人民币,占研发投入总额的31.8%[83] - 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4.2%[8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7.94万元人民币[85] - 公司拥有专利权235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87] - 在申请中专利权123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87] - 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项[87]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硕士10人占8.4%,本科66人占55.46%,大专及以下43人占36.14%[8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20-29岁61人占51.26%,30-39岁51人占42.86%[85] - 设计人员78人,占员工总数15.9%[97][90] - 公司重点研发基于工业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焊接云服务系统[159] - 公司研发数字化虚拟调试技术以减少现地调试工作量并降低项目风险[160] - 公司开发焊接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通过视觉传感和电弧声信号实时监测焊缝质量[160] - 公司采用PDM/PLM和数字双胞胎技术进行数字化仿真建模实现工艺规划[160] - 公司研究基于多目视觉的焊接跟踪与在线检测技术采用激光主动与被动视觉结合方法[160] - 公司研发机器人高精度高速度柔性装配技术通过力矩传感器实现自适应装配[160] - 公司针对轻量化材料如钛合金和碳纤维研发激光连接及搅拌摩擦焊工艺技术[1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与市场 - 工业机器人重点下游领域包括汽车制造3C电子电梯及高铁等行业需求持续扩大[59][66] - 国内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已达国外同等水平[63] - 国内厂商在成本渠道技术工艺理解服务响应能力方面具备优势[67] - 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跨学科应用项目经验生产工艺和供应商准入四大技术壁垒[60][61][62] - 2018年中国机器人销量14万台,全球占比33%,保有量57.5万台,全球占比23%[147] -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销售额260亿元,集成市场规模1,100亿元[147] -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140台,全球平均99台,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93.5亿美元[147] - 2019年1-1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8.69万套[147] - 广东省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并鼓励广州深圳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152] - 佛山市对国六标准排放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152] - 广州市促进汽车消费措施预计拉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152] - 美国德国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计划2025年将制造成本降低18%至33%[155] - 3C自动化生产规模化投资预计2020年二三季度集中释放[1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治理与荣誉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八次获得广汽丰田设备供应商品质优良奖并于2017年获最高奖品质优秀奖[64] - 公司获批广州市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并荣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最佳供应商奖[64] - 公司被评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64] - 公司于2020年2月17日完成科创板挂牌上市[10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436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占比较高[10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15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6.81%[129][13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88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8.26%[131] - 整体毛利率22.18%,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5%,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23]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5] -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212万元[5] - 现金分红占公司2019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9.85%[5] - 现金分红总额暂按总股本6736.0588万股计算[5] - 公司总股本为6736.0588万股[5] - 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不送红股[5] - 2019年现金分红金额为12,124,905.84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9.85%[178] - 2018年及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均为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0%[178]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10%[174]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80%[174]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40%[174]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20%[174] - 重大现金支出指未来12个月内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50%或超过5,000万元[175] - 重大现金支出亦指未来12个月内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审计总资产的30%[175] - 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董事会全体董事过半数及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表决同意[175] - 利润分配政策修改需经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76]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80] -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80] - 若上市后六个月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180] - 其他股东(柯希平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81] - 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及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1] - 所有承诺方均同意按监管机构要求对锁定期安排进行修订并执行[180][181] - 报告期内所有承诺均得到及时履行,无未完成情况[180][181] - 公司管理人员及监事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82]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股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82] - 实际控制人承诺若公司未盈利,自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83] - 第4和第5会计年度内,实际控制人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实际控制人每年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25%[183] - 持股5%以上股东
瑞松科技(688090) - 2019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