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下降7.9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20.83万元,同比下降210.47%[21]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5034.11万元同比下降7.90%[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33]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2.503亿元,同比下降7.90%[104][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104] - 无人机行业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3.1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7.90个百分点[112] - 无人机系统收入1.65亿元,同比下降21.24%,毛利率52.11%,同比下降6.07个百分点[112][113] - 无人机服务收入5049.19万元,同比增长99.43%,但成本激增123.76%,毛利率降至12.64%[112][113] - 国外销售收入2869.87万元,同比增长62.14%,但成本暴涨200.34%,毛利率下降23.97个百分点[112][113] - 经销模式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61.30%,但成本增长122.95%,毛利率下降15.61个百分点[1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424亿元,同比增长16.64%[107][109] - 销售费用7065.84万元,同比增长34.51%[107] - 研发费用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107] - 销售费用7065.84万元同比增长34.51%[128] - 管理费用4131.96万元同比增长28.95%[128] - 研发费用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128] - 财务费用-88.9万元同比下降207.48%[128] - 直接材料成本1.09亿元,同比增长9.72%,占行业总成本比例76.83%[116] - 制造费用成本1959.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8.00%[116] - 无人机服务外购服务成本3222.61万元,同比激增197.96%[116][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53.0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1] - 总资产为8.66亿元,同比增长103.0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95亿元,同比增长138.64%[21] - 总资产86562.19万元较期初增长103.08%[33]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69524.32万元较期初增长138.64%[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53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26万元[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811.58万元同比增长1963.36%[131] - 货币资金30173.94万元同比增长143.12%占总资产34.86%[133] - 在建工程14860.23万元同比增长294.43%占总资产17.17%[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704.55万元当期变动产生投资收益4.45万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67,045,466.97元[138]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2,283,983.58元[138]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5%,同比增加7.09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4343.03万元同比增长55.70%占营业收入17.35%[34] - 研发投入总额为4343万元,同比增长55.70%[74] - 费用化研发投入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74] - 资本化研发投入737万元,资本化比重为16.97%[7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5%,同比增加7.09个百分点[74] - 研发人员数量149人,同比增长27.35%[8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2544万元,同比增长55.26%[83]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7.08万元,同比增长22.00%[83] - 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累计拥有48项[34] - 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8项[71] - 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25个,获得20个[73]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9338万元,本期投入4343万元[78] - 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累计投入2419万元[78] - 研发周期从12个月以上缩短到6个月以内,理论设计指标与实际测试结果偏差值小于10%[85] - 公司复合材料机体制造成本降低50%[5] - 公司实现多品种无人机柔性生产线快速生产[5] - 公司研制分布式飞控导航系统架构和云管控系统取得重大进展[70] - 公司掌握高强度复合材料湿法铺叠及低温固化工艺,采用高分子夹心拓扑结构局部加强技术[88][89] - 积累近20种型号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平台,包括尾座式、倾转动力式、复合动力式等[85] 业务表现和产品发展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27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5] - 全年订单总额同比增长33.39%其中国内订单增长19.24%海外订单增长195.47%[35] - 无人机总产量570套,同比下降9.81%,销量425套,同比下降15.67%[114] - 公司拥有最大起飞重量7-100kg级别的8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42] - 产品载荷能力0.8-20kg,航时1-10小时[42] - 公司2015年率先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59] - 公司产品具备大载重、长航时、垂直起降、携带简便特点[59] - 公司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60] - 公司推出CW-15II、CW-25E、CW-40等垂直起降无人机新品[60] - 公司产品CW-25H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成功交付[70] - 公司发布CW-40无人机,具备大载荷、长航时及垂直起降能力[70] - 公司完成新型大载重无人机设计,2022年将完成样机生产测试[70] - 公司激光雷达系统CW-25ELiDAR应用于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70] - 拥有八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产品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05千克,航时覆盖1~10小时[86] - 公司为国内上千家用户单位提供产品及服务,覆盖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防务等领域[87] - 拥有已授权专利191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66项[95] - 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土建工程完工,一期装修工程接近尾声[39] - 公司采用直销+经销销售模式[52] - 核心工序自主生产,非关键工序采用外协加工[50] 市场趋势和行业环境 - 工业无人机行业增速30%以上[55] - 未来10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10亿美元[56] - 2030年无人机市场价值预计达到920亿美元[56] - 十四五期间无人机运行小时数目标2025年达到250万小时[57] - 2021年民用无人机年飞行量超过1000万飞行小时,与运输航空飞行量相当[63] - 无人机年飞行量比传统有人通航飞行量高出一个数量级[63] - 工业无人机应用从测绘与地理信息、电力巡检拓展至矿山、环保、森林消防、应急、公安、水利等场景[61] - 无人机运营服务需求增长,用户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获取数据成果[63] - 无人值守机库在2021年快速发展,应用于电力巡检、环境治理、智慧城市等领域[65] - 垂直起降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领域保持高度行业关注[66] - 无人机海外出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张[61] - 无人机系统与大型信息化系统融合,成为治理智慧化的重要信息采集入口[61] - 工业无人机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存在众多规模偏小的企业,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份额或售价下降[97] - 无人机行业保持30%以上的增速[144] 公司合作和项目进展 - 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发布5G网联无人机解决方案[37] - 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建立矿用无人机研究中心[37] - 公司与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签署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协议[37] - 公司产品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38] - 公司中标工信部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71] - 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0年)[69] - 公司在电力巡检、环保巡查等业务领域巡检服务规模持续增长[64] - 公司持续加强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控与导航系统、航电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积累[66] - 公司参与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无人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199] - 公司利用无人机遥感手段进行排查工作[199] - 公司利用纵横大鹏无人机开展航测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高清遥感影像数据[199] - 公司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监测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红树林景区[199] - 公司对红树林的长势和动态变化进行监测[199]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无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公司前身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8日[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11] - 公司参股公司为武汉讯图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员工总数595人,其中研发人员149人[39] - 报告期内新增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团队69人[39] - 公司是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驾驶员培养规模首位[4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27.5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208.67万元[26][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收益601.46万元[26]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00] - 部分子公司适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以内部分按5%实际税率征收[10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144.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56%,其中四家为新客户[119][121][12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073.2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16%[123][125]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9549.26万元占比34.14%[125] - 全资子公司大鹏无人机受让四川松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137] - 新设立海南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137] - 主要子公司大鹏无人机总资产282,652,917.89元,营业收入233,024,006.37元,净亏损26,715,897.05元[140] - 主要子公司纵横智能设备总资产193,260,533.91元,营业收入189,916,283.45元,净利润2,038,633.14元[140] - 主要子公司深圳纵横营业收入4,723,238.24元,净亏损4,910,488.61元[140] - 主要子公司四川纵横营业收入13,521,593.03元,净利润1,143,999.17元[140] - 主要子公司纵横融合营业收入10,688,011.07元,净利润3,116,366.30元[140] - 公司2021年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共审议通过14项议案[153] - 公司2021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次[171] - 公司所有董事(任斌、王陈、周华林、王仁平、杨智春)均亲自出席全部9次董事会会议,无人缺席[171] - 公司董事以通讯方式参加会议次数较高,任斌、王陈、周华林、杨智春各7次,王仁平8次[171] - 公司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2次[17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成员为王仁平、任斌、杨智春[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成员为王仁平、任斌、杨智春[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为杨智春、王陈、王仁平[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成员为任斌、王陈、杨智春[173]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2021年度对外借款及担保授权议案[169]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续聘2021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控审计机构议案[169]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74]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7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7]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8] - 公司员工总数595人,其中母公司126人,主要子公司469人[180]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162人,销售人员215人,技术人员149人,财务人员14人,行政人员55人[180]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4人,硕士73人,本科221人,本科及以下297人[181]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22,296小时[184]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764,876.70元[184]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8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80%[187]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40%[187]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20%[187] - 报告期内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现金分红方案[190] - 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93] - 公司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197] - 募投项目采用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设计[198] - 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危险废物[196]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保事故[195] - 公司2021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宜[200] - 公司纵横大鹏无人机频繁现身于暴雨、山火、防汛、禁渔等一线现场[200] - 公司用无人机助力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200] - 公司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应急救援效率[200] - 公司努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200] 管理层和董事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持股20,502,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6万元[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陈持股13,668,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陈鹏持股6,03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万元[156] - 董事会秘书兼常务副总经理李小燕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9.2万元[156] - 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王利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6.8万元[156] - 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原波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财务总监刘鹏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副总经理郭睿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独立董事王仁平年度税前报酬总额8万元[15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自2021年7月2日至2024年7月2日[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薪酬40,200,00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0股[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在公司领取津贴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在公司关联方领取报酬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龄分布在31至32岁之间[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任职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关联方任职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取报酬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关联方领取报酬情况均为否[157] - 杨智春自2019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9] - 陈鹏自2010年4月起联合创办纵横有限并任监事会主席[159] - 陈晨自2018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59] - 付江自2018年7月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9] - 李小燕自2017年5月起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59] - 王利光自2015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159] - 原波自2020年2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中心总监[159] - 刘鹏自2017年12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59] - 郭睿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担任富士康成都中央人力资源处处长[159] - 李小燕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任北化股份(002246)董事会秘书[15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33万元人民币[16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7万元人民币[16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66] - 郭睿被聘任
纵横股份(68807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