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36,885.79万元,同比增长5.8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41.31万元,同比增长6.44%[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07.97万元,同比下降41.25%[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51%,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1.04元/股,同比下降11.11%[2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0%,同比下降4.88个百分点[2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688579亿元,同比增长5.8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41.31万元,同比增长6.44%[34]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99.32万元,同比增长7.99%[34] - 研发投入3138.24万元,同比增长6.95%,占收入比重8.51%[35] - 政府补助329.18万元(2021年),对比943.5万元(2020年)下降65.1%[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41.99万元(2021年),对比687.79万元(2020年)下降6.7%[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75万元(2021年),对比亏损479万元(2020年)实现扭亏[28] - 公司营业成本为190.192百万元,同比上升6.17%[118] - 公司营业收入为368.8579百万元,同比上涨5.81%[121]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8.19%,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121] - 销售费用为53.2658百万元,同比上升13.93%,其中薪酬支出上涨16.63%[118] - 管理费用为23.131百万元,同比上升10.61%,职工薪酬上涨13.05%[118] - 研发费用为31.3824百万元,同比上升6.95%[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0797百万元,同比下降41.25%[1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5352百万元,上年同期为-167.4783百万元[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9053百万元,上年同期为345.8529百万元[120]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366.0698亿元,营业成本为189.679亿元,毛利率为48.19%,但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124] - 境外地区收入同比下降11.19%至51.4156亿元,毛利率为44.56%,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124] - 实验室耗材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6.49个百分点,因公司增加了低毛利率的标准耗材品类[127] - 销售费用5326.58万元,同比增长13.93%[145] - 管理费用2313.1万元,同比增长10.61%[145] - 研发费用3138.24万元,同比增长6.95%[145] - 财务费用-111.29万元,同比减少133.84万元[1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07.97万元,同比下降41.25%[1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53.52万元,上年同期为-16747.83万元[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实验分析仪器、消耗件与服务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91.10%,收入额同比增加8.80%[23] - 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00%[23] - 新行业核工业核素分析业务实现收入551.35万元[117] - 医疗行业营业收入为40.4651百万元,同比增长36.26%,毛利率增加3.17个百分点[122] - 医疗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6.26%,疾病控制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0.38%,主要受益于疫情相关需求增长[126] - 水循环冷却器收入同比增长20.36%,医疗水循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5.00%,主要与瓦里安合作及市场恢复有关[127] - 全自动电热消解仪收入同比增长38.58%,因专利诉讼胜诉及新产品D-MASTER推出[128] - 吹扫捕集仪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8.65%,因收回代理权及推出国产PT1000、PT2000型号[128] - 快速溶剂萃取仪收入同比下降25.50%,因阶段性环保调查项目结束[128] - 实验分析仪器-自产产品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8.13%至8,309.2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43.81%[136] - 代理产品成本同比下降2.33%至5,110.05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6.94%[136] - 医疗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8.20%至2,042.2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0.77%[136] - 疾病控制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6.70%至2,504.6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3.20%[136] 各地区表现 - 分地区中,东北大区收入同比增长60.50%至35.1212亿元,西南大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6.15%至42.9249亿元[124][129] - 境外地区收入同比下降11.19%至51.4156亿元,毛利率为44.56%,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124] - 境外资产23630.45万元,占总资产26.48%[1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增加研发投入以推动多款新产品进入市场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产品和新一代样品前处理产品[169] - 公司拟拓宽医疗医药半导体核环保等新应用领域目前这些行业份额相对较小[170] - 公司在美国设有研发生产基地将提升美国子公司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并加强美国生产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能力[171] - 公司计划提升国内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并加大美国地区的市场宣传力度[171] - 公司拟加大对欧洲合作伙伴的支持以推动中国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71] - 公司计划加强香港地区的销售团队以提升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额[17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51%,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3138.24万元,同比增长6.95%,占收入比重8.51%[35] - 研发人员增加20人[35] - ICP-Q-TOF-MS研发项目获400万元政府补贴,已到账200万元[36]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1个和软件著作权2个,累计专利85个和软件著作权29个[38] - 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8个、软件著作权31个及商标40个[3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138.24万元,同比增长6.95%[9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1%,较上年增长0.09个百分点[90] - 新增授权专利21个,累计授权专利达85个[86] - 新增软件著作权2个,累计软件著作权达29个[86] - 新增商标13个,累计商标达40个[86] - 实用新型专利新增14个,累计达63个[87] - 外观设计专利新增6个,累计达17个[87] - 发明专利新增1个,累计达5个[87] - 公司成功推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产品[85] - 自动化高通量热解吸技术最多可处理102位样品[85] - 研发人员数量10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2.7%[9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995.77万元平均薪酬19.76万元[9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bMS 3000[11] - 公司产品覆盖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并拓展半导体及制药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40][41] - 公司ICP-MS质谱仪推动半导体领域业务拓展,强化无机元素检测产品线[41] - 公司与瓦里安医疗建立合作,加大医疗检测领域投入[44] - 全自动消解仪获2021年BCEIA金奖,多项产品获"中国好仪器"奖[38][48]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过3万家[49] - 公司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核心分析测试仪器产品线[50][51] - 样品前处理仪器包括全自动固相萃取仪(SPE1000)等超过15种主要产品类别[53][54][55] - 分析测试仪器包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9100系列)和大型循环水冷却器[55][56] - 耗材产品通过Empore品牌覆盖固相萃取盘/柱/孔板等品类,萃取介质结合率达90%[58][59] - 2018年收购3M旗下Empore品牌固相萃取产品生产设备与技术[59] - 代理意大利Milestone公司微波消解仪(ETHOS UP)及超级微波消解系统(UltraWAVE)等产品[60][62] - 公司样品前处理产品线齐全,主导产品包括全自动样品前处理平台、凝胶净化系统等7类核心设备[70] - 公司通过收购3M分离膜技术扩展蛋白质分离和放射性元素检测应用[74] - 公司开发多款可联用分析测试仪器的样品前处理设备[76] -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技术可降低误差概率并减少溶剂用量[72] - 分析测试仪器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沿大型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携式手持式精细化方向演进[77] - 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提高分析物回收率有效分离干扰组分[83] - 全自动凝胶净化技术按分子体积分离样品去除大分子基质和小分子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83] - 全自动浓缩技术支持加热膜加热涡旋式氮吹最多64通道并联使用实现自动化动态液位检测[83] - 全自动溶剂萃取技术使用有机溶剂在高温高压下萃取样品[83] 生产与销售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客户分为终端客户和非终端客户[63] - 经销协议外产品销售计入直销收入,贸易类客户收入划归直销[64] - 公司采用自主加工与外协加工结合模式,核心技术环节自主完成[65] - 销售人员较2020年增加11人,并实施销售体系精细化改革[41] - 分销售模式中,贸易类客户收入占比最高达208.6323亿元,同比增长6.5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124][1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8,126.6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2.20%[141] - 最大客户销售额2,798.4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64%[14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614.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7.64%[142][144]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5185.0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9.5%[144] 产能与库存 - 循环水冷却器生产量同比增长22.82%至2,890台,销售量同比增长12.53%至2,676台,库存量同比增长35.11%至508台[132] - 医疗循环水冷却器系统生产量同比增长76.16%至266套,销售量同比增长68.87%至255套[132] - 全自动电热消解仪生产量同比增长55.00%至62套,销售量同比增长30.95%至55套,库存量同比增长100.00%至14套[132] - 微波消解仪生产量同比增长48.00%至74套,销售量同比增长70.00%至68套,库存量同比增长46.15%至19套[132]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科技总资产9256.72万元,营业收入11184.08万元,净利润1222.14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工程净资产为负132.50万元,净利润为负478.67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香港总资产10709.93万元,净利润736.88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美国总资产5932.66万元,净利润为负141.82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CDS公司总资产6987.86万元,净利润440.72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建设营业收入1862.57万元,净利润149.11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帕兹营业收入1271.77万元,净利润160.10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天津总资产7848.53万元,净利润为负151.49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上海总资产5372.56万元,净利润85.77万元[160]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23,450,0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78%[5] - 公司总股本为67,000,000股[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莱伯泰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1]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334.60万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500万元,当期产生收益747.87万元[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年末余额为7500万元[158] - 在建工程4099.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5.16%[151] - 公司2021年召开了3次股东大会5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173] - 公司2020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74]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175]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以实施募投项目[175] - 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克持有公司股份27,310,27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0.66万元[179] - 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于浩持有公司股份1,893,65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7.13万元[179] - 核心技术人员兼副总经理黄图江持有公司股份581,9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3.62万元[179] - 核心技术人员兼副总经理邓宛梅持有公司股份581,9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2.93万元[179] - 核心技术人员兼副总经理丁良诚持有公司股份476,3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1.70万元[179] - 董事丁明玉未持有公司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7.14万元[179] - 董事于晓峰未持有公司股份[179] - 所有独立董事(武沂、孔晓燕、祝继高)均未持有公司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均为6.00万元[17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2,063,37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965.07万元[180] - 所有持股均通过股东公司间接持有,无直接持股[180]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70.80万元[189]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94.28万元[189]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4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0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增加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以实施募投项目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对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借款以实施募投项目的议案》[19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关于新设立全资子公司购买房产的议案》[190]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5次会议,其中现场会议4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1次[192]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预算及募集资金使用等多项议案[19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薪酬方案等议案[196] - 所有董事2021年董事会出席率100%,无缺席情况[19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1年10月8日审议通过收购控股子公司剩余股权等2项议案[191]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6日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等3项议案[191]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祝继高、孔晓燕、胡克等3人[193]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武沂、孔晓燕、于浩等3人[19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孔晓燕、祝继高、丁明玉等3人[193] - 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胡克、于晓峰、武沂等3人[194] - 报告期内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197] 人力资源 - 研发人员增加20人[35] - 公司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46] - 销售人员较2020年增加11人,并实施销售体系精细化改革[41
莱伯泰科(68805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