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为13796.28万元,同比下降53.2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99.20万元,同比下降570.5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85.98万元,同比下降4441.07%[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股,同比下降575%[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股,同比下降52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7%,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1%,同比下降6.23个百分点[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70.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41.07%[20]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3,796.28万元,同比下降53.24%[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99.20万元,同比下降570.52%[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85.98万元,同比下降4,441.07%[90]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3,796.2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24%[96] - 营业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53.24%[104][1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99.2万元,同比下降570.52%[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20%,同比增加24.44个百分点[19] - 研发费用为5476.86万元,同比增加37.59%[106] - 研发投入总额为6788万元同比下降7.07%[66]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5477万元同比增长37.59%[66]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311万元同比下降60.55%[66]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9.32%较上年同期下降26.18个百分点[66] 各业务线营业收入及毛利率 - 智慧环保业务营业收入为11,952.39万元,毛利率26.32%[91] - 智慧城市业务营业收入为1,817.81万元,毛利率38.36%[91] - 数据运营服务营业收入为11,189.98万元,毛利率25.77%[91] - 感知及平台建设营业收入为2,199.37万元,毛利率40.54%[91] 资产和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56.10万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5578.72万元,同比下降5.08%[18] - 总资产为169044.36万元,同比下降9.03%[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亿元[106] - 货币资金为1.47亿元,同比下降58.77%[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9亿元,同比增加37.98%[108] - 预付款项为2522.76万元,同比增加80.49%[108] - 存货为6192.92万元,同比增加61.63%[108] - 在建工程为2138万元,同比增加230.13%[108] - 无形资产为1.34亿元,同比增加61.23%[108] 研发项目投入与进展 - 云链平台V2.0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217,600元,本期投入2,243,641.77元,累计投入10,764,737.40元,累计投入占比达95.96%[69] - IoT物联网平台V2.0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8,850,100元,本期投入3,908,724.91元,累计投入17,631,854.68元,累计投入占比达93.54%[69] - 海东青时序数据库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649,900元,本期投入1,585,312.77元,累计投入6,581,099.10元,累计投入占比达98.97%[69] - AI算法和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8,570,100元,本期投入5,373,264.89元,累计投入47,738,100.40元,累计投入占比达98.29%[69] - 数字孪生平台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9,090,599元,本期投入2,187,243.96元,累计投入9,373,961.30元,累计投入占比达49.10%[70] - 数据安全管理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475,000元,本期投入2,229,710.13元,累计投入14,028,934.07元,累计投入占比达46.04%[70] - 非分散红外(NDIR)气体传感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747,000元,本期投入795,467.02元,累计投入2,145,926.54元,累计投入占比达45.20%[70] - 机房智能机器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922,500元,本期投入218,022.40元,累计投入1,922,681.55元,累计投入占比达65.80%[70] - AI算法项目已产出软件著作权15个,专利10个,模型累计研发82个,自动化平台1个[69] - 数字孪生平台已完成V1.2版本发布,正在进行V1.3版本产品设计,并完成像素流部署方案测试[70] - 服务器密码机基本功能开发进度达40%[71] - 智能建筑IOT平台项目预算投入4,985,700元,累计投入1,682,561.7元,累计收益3,923,422.74元[71] - 数字佳华平台V2.0项目预算投入7,328,000元,累计投入1,339,594.75元,累计收益5,030,270.73元[71] - 生态环境物联网平台(车载系统)V2.0预算投入852,700元,累计投入12,291.57元,累计收益803,775.2元[72] - 微精灵项目预算投入7,187,450元,累计投入1,962,997.35元,累计收益6,723,681.11元[72] - 生态环境大数据孵化平台预算投入39,384,800元,累计投入8,684,738.14元,累计收益31,364,069.15元[72] - 软件工程计价软件项目预算1,800,200.00元,累计投入1,106,213.55元,完成V2.0版本开发并申请3项软著[73] - 智能终端系统项目预算7,570,950.00元,累计投入4,297,867.16元,完成边缘系统基础版本功能开发[73] - 烟气治理岛智慧运行管控平台项目预算9,414,012.00元,累计投入3,202,738.01元,完成产品1.0版本开发并申请2项软著[74] - 烟气治理平台目标实现脱硫模型优化效率至少5%提升[74] - 工业网关项目预算2,013,625.00元,累计投入1,195,707.24元,完成2个型号样机开发并申请2项软著[74] - 移动AI分析仪2.0项目预算1,880,000.00元,累计投入821,119.12元,完成算法移植并申请1项软著[74] - 车载环境监测项目预算2,522,100.00元,累计投入1,187,650.38元,完成空气质量检测仪降本版开发[74] - AI云平台项目预算为2302.05万元,累计投入1115.53万元,预算执行率48.5%[75] - 碳链V2.0研发项目预算为1019.35万元,累计投入564.77万元,预算执行率55.4%[75] - 生态环境双碳云图项目预算为1041.46万元,累计投入425.88万元,预算执行率40.9%[76] - 智能仪表采集终端研发项目预算为118.94万元,累计投入48.84万元,预算执行率41.1%[76] - 生态云链市场项目预算为1025.22万元,累计投入127.22万元,预算执行率12.4%[76] - OBD盒子V2版本完成功能迭代改版优化并进入产品开发阶段[75] - 碳链管理平台包含5大子系统,其中4个已发布并持续迭代优化[75] - 环保一张图平台覆盖全国3000+点位的污染源监管治理场景[76] - 智能仪表终端实现小批量试制,支持红外/OCR双模式数据采集[76] - 生态云链市场搭建SaaS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与分销体系[76] - 碳码服务器系列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及市场推广阶段,总投资额为1,430,700.00元[78] - 合川智慧园区SaaS聚合平台已完成市场调研并对接10家服务商,总投资额为1,127,160.00元[79] - 工业信息系统数据网关软件已完成市场调研和产品规格定义,总投资额为475,000.00元[79] 核心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AI算法和系统研发拥有5项核心技术,其中报告期内新增集成式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1项[31] - AI算法模型训练技术累计研发优化模型82个,其中报告期内新增高空抛物检测、攀爬检测、睡岗检测和集成式空气质量预报预警4个模型[32] - 跨硬件AI推理技术累计支撑跨硬件平台模型部署48个,支持GPU/NNIE/Ascend等AI芯片类型[32] - 依托5项核心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3项,申请中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74项[33] - AI云平台拥有6项核心技术,其中报告期内新增策略引擎技术和视频片段事件技术2项[35] - 公司主导编制的环保物联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已进入报批环节[31] - 多帧投票技术通过提高帧率分析能力,有效减少AI模型误检漏检,提升输出结果准确率和召回率[36] - 资源动态调度技术可根据算力使用情况动态调整模型服务实例,实现最小资源满足计算需求[36] - 模型编排调度技术通过配置编排原子模型服务,降低业务场景研发成本并提升算力资源使用率[36] - 云服务接口技术采用轻量级协程实现高并发微服务,具备多租户横向扩展能力[36] - 公司拥有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38] - 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拥有4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其中1项为2022年报告期内新增[40] - 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中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1项[42] - 商用密码服务安全平台拥有3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其中1项为2022年报告期内新增[44] - 新增策略引擎技术通过规则策略实现AI事件实体过滤,提升运营审核率和覆盖率[37][40] - 新增视频片段事件技术通过直播流缓存和追踪,以较小资源代价输出视频片段为AI事件提供存证[37][40] - 多帧投票技术通过提高帧率分析(每秒多帧)和加权投票,提升AI分析结果准确率和召回率[40] - 基于零信任的SDP系统通过白名单访问控制和内网隐身技术减小网络被攻击面[41][44] - 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密码钥匙符合国家商密标准,已获得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41][43] - 国密算法FPGA加速技术对SM2/SM3/SM4算法进行硬件级实现,提供高速密码运算[45][46] - 时间序列索引技术使存储空间仅为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1/5至1/10,对比MySQL、Oracle、Hbase分别降至1/6.4、1/6和1/5.6,环境监测领域存储成本降低1/6[48][50] - SQL优化技术使时序数据写入和查询性能达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2-5倍[48] - 预计算聚合查询优化算法在性能测试中提升查询性能30倍[49] - 分布式计算引擎实时性为Spark的1.35倍、MapReduce的2.02倍[52] - 底层网络协议在5%丢包率环境下性能达TCP的1.28倍、UDP的1.22倍[52] - 公司累计拥有17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时序数据库9项+IoT平台8项)[47][51] - 时序数据库领域累计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及4项专利申请[49] - IoT平台领域累计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及2项专利申请[55] - 高性能网关技术支持百万设备并发接入[52] - 有损压缩技术通过旋转门算法降低磁盘存储成本并提升查询效率[49][51] - 高性能网关技术具备百万设备并发接入能力[56] - 分布式计算引擎实时性是Spark的1.35倍,是MapReduce的2.02倍[56] - 底层网络协议在5%丢包率下性能为TCP的1.28倍,UDP的1.22倍[56] - 公司拥有7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其中区块链跨链子系统为新增技术[56] - 支持硬件加密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已通过华为鲲鹏技术认证[59] - 基于K8S的区块链管理平台支持多云及混合云跨云同链部署[58][59] - 开放平台技术为上游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存证、审批、溯源等能力[58] - 区块链跨链子系统可实现多源同构区块链的跨链融合[58][59] - 依托核心技术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3项[58] - 申请中的专利数量为3项[58]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64]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17项商标1项累计拥有知识产权915项[64] - 公司拥有4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核心技术包括新增的数据溯源检索技术[60][61] - 边缘端IoT流式处理技术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网络带宽费用和存储成本[60] - 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引擎支持接入Modbus等众多协议和设备[60]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36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4.85%[8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558.75万元,人均薪酬7.48万元[84]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0.28%(1人)、硕士14.68%(53人)、本科69.25%(250人)[8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45.15%(163人)、30-40岁49.31%(178人)[82]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近三年保持技术竞争力[85] - 公司通过CMMI5级认证、ISO27001和ISO20000体系认证[85]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总资产111,570.75万元,净利润1,042.38万元[116] - 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19,664.39万元,净利润亏损440.90万元[116] - 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17.60万元,净利润亏损548.29万元[116] -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4,208.08万元,净利润亏损1,318.96万元[116] - 罗克佳华(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32,964.36万元,净利润亏损1,349.24万元[116] 管理层与治理变动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廖强与吴强因个人原因离职[118] - 公司选举陈京南为副董事长及副总经理,刘克龙为董事,任永平为副总经理[11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20] - 公司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作废相关限制性股票[121] - 公司因2021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审计意见终止股权激励计划[197] 市场竞争与风险因素 - 新冠疫情导致智慧城市业务项目周期延长且签单量减少[96] - 公司处于业务转型期,向平台化产品及物联网大数据服务转型[95] - 积极开拓双碳市场,但相关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政策不确定性[99] - 应收账款呈逐年上升趋势,存在信用减值风险[101] - 面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在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压力[101]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较高,属智力密集型行业[97] - 智慧环保领域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98] - 研发投入存在产业化失败风险,可能影响公司利润[101] - 存在客户单一风险,尤其在智能脱硫运营领域[99]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980.78万元[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17.56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金额为1986.78万元[2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大气环境AI大数据体系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55,871,266.99元,投入进度88.97%[175] - 城市人工智能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0,247,000元,投入进度100.35%[175] - 云链数据库共享交换平台升级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144,882.25元,投入进度100.97%[175] - 环境智能传感器升级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106,142.57元,投入进度100.71%[175] - 城市新基建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1,123,815.03元,投入进度43.66%[176] - 物联网云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625,233.93元,投入进度8.36%[17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9,300,000元,投入进度100%[176] - 公司变更物联网云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部分资金用途,将不超过100,000,000元超募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77][178][180] -
佳华科技(688051)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