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光股份(688010) - 2023 Q2 - 季度财报
福光股份福光股份(SH:688010)2023-08-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4.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6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6.61万元人民币[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42元/股,同比下降133.61%[2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11.63万元,同比减少3.59%[59]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22万元,同比下降132.67%[5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9%至3.03亿元人民币[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96%,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22]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5682.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9.51%[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020.08万元,同比增长13.57%[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6%,同比增加1.50个百分点[4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57%至3020.08万元人民币[69]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5.74%至870.95万元人民币[69] - 固定资产折旧及长期资产摊销较上年同期增加[59] - 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加[59]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造成研发费用增加[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4万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1.74万元人民币[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64亿元人民币[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增长61.46%至2.23亿元人民币[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下降85.02%至6345.70万元人民币[74]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大幅增长118.59%至1.29亿元人民币[74] - 短期借款减少13.03%至3.98亿元[75] - 应付票据下降52.89%至620.24万元[75] - 应付账款减少39.72%至1.09亿元[7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幅下降79.78%至2500.37万元[75] - 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1.38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23亿元,增长61.5%[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末的4.24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6345.7万元,下降85.0%[194]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3.37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96亿元,下降12.4%[194] - 存货从2022年末的3.70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3.90亿元,增长5.5%[194] - 在建工程从2022年末的5923.0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29亿元,增长118.6%[194]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的4.57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98亿元,下降13.0%[196] - 应付账款从2022年末的1.82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09亿元,下降39.7%[19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2年末的1.24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500.4万元,下降79.8%[196] - 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末的4.06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93亿元,下降3.1%[197]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28.10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5.58亿元,下降9.0%[194][196] - 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79.17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66.30百万元,增幅达110%[1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末的353.49百万元大幅减少至58.63百万元,降幅为83%[199]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275.45百万元减少至232.49百万元,降幅为16%[199] - 其他应收款从2022年末的401.37百万元增加至481.45百万元,增幅为20%[199] - 存货从2022年末的67.96百万元增加至84.17百万元,增幅为24%[199]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1248.08百万元减少至1085.50百万元,降幅为13%[199]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1036.18百万元减少至1024.06百万元,降幅为1%[200]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2284.26百万元减少至2109.55百万元,降幅为8%[200]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的307.27百万元减少至247.19百万元,降幅为20%[200]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末的493.28百万元减少至327.80百万元,降幅为34%[200]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专利764项其中发明专利349项[3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39] - 公司透射式望远镜头的最大口径达700mm,最大相对孔径达1:0.8[41] - 公司变焦光学系统最大变焦倍数大于60x,最长焦距达2000mm,最高像素达1.5亿[42] - 公司多光谱共口径镜头最大口径提升至200mm,最长焦距达800mm,光谱范围涵盖可见光到中波红外[42] - 公司光学元件加工技术中镜片形状误差达0.1um,表面粗糙度达1nm[42]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镜片面形精度最佳达PV<0.2um,粗糙度达Ra<3 nm[42] - 公司金属反射碗加工口径达125mm,面形精度达PV<1.2um[42] - 公司玻璃压铸技术实现面型误差<0.2um,表面粗糙度<5nm,偏心<30″[42] - 公司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成米级透射式望远镜设计并投入生产[41] - 公司透射式望远镜头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1] - 公司多光谱共口径镜头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2] - 公司新申请专利22项,获得授权专利82项[45]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45] - 棱镜加工技术实现90度角度公差<5″,面精度1/20λ[43] - 镀膜技术全介质高反膜<99%,漂移量<1nm,均匀性<5nm[43] - 完成800万像素车载除冰、除雾镜头研制[45] - 完成1200万像素前视镜头研制[45] - 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349项,申请数697项[45] - 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395项,申请数549项[4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6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16%[5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738.38万元人民币[5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6.5158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研发人员263名[57] 业务线表现:研发项目 - 多光谱共光路光学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958,085.34元,累计投入6,315,708.16元,处于装调阶段[4] - 精密光学玻璃模压工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本期投入1,015,710.44元,累计投入5,500,385.72元,目标月产5万片以上[6] - 一种面部识别镜头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1270万元,本期投入5,085,708.89元,累计投入9,723,373.14元,处于装调阶段[15] - 一种长焦车载镜头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本期投入1,730,092.73元,累计投入4,031,544.80元,处于研发阶段[13] - 一种超广角车载镜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本期投入1,038,481.74元,累计投入2,685,464.76元,处于装调阶段[16] - 大靶面宽光谱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1,953,150.31元,累计投入4,581,518.94元,处于产品试制阶段[14] - 一种大靶面变焦安防监控镜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1,811,793.61元,累计投入3,367,661.02元,处于装调阶段[17] - 固定焦距光学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1,641,406.68元,累计投入4,252,156.83元,处于装调阶段[12] - 超高清智能图像追踪识别安防监控镜头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8,139,440.45元,本期投入112,733.79元,已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1] - 非制冷长波红外小像元系列定焦镜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47万元,累计投入5,900,077.65元,已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3] - 研发项目总预算金额为3.068亿元人民币[53] - 研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9586.13万元人民币[53] - 基于微透镜聚能效应的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研发项目预算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53] - 短波红外变焦光学成像系统研制项目预算金额为1700万元人民币[52] - 超短焦微型投影关键技术研制项目预算金额为1530万元人民币[52] - 高分辨率中长波红外变焦镜头的研发项目预算金额为492万元人民币[52] - 高反射金属膜反光碗镀膜工艺研究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337.3万元人民币[52] 业务线表现: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3年中国计划实施近70次宇航发射有望刷新纪录[35] - 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35] -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37] - 预计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6000亿元[37] - 安防镜头市场竞争加剧高性价比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市场进一步集中[36][40] - 车载摄像头需求从后视向侧视环视前视内视等多方位拓展[36] - 光学镜头向高分辨率大倍率超广角小型化大光圈方向发展[40] - 投影镜头向超短焦超高清自动对焦小型轻量化技术方向发展[40] - 公司客户涵盖中国科学院及各大集团下属科研院所、企业[58] - 公司与全球安防设备公司形成长期稳定合作[58] - 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0、IATF-16949、CE、RoHS等认证[58]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减少100%至0元[80] - 结构性存款投资减少3.59亿元至6345.70万元[82] - 私募基金投资产生亏损33.67万元[85] - 主要子公司福光光电科技净利润亏损581.36万元[86] - 福光天瞳光学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及净利润419.21万元[86] - 福建福光数智信息科技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占70%份额,净利润亏损77.78万元[87] - 福州行合光学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占100%份额,净利润亏损3.92万元[87] - 深圳小象光显主营业务收入4419.39万元,占41%份额,净利润亏损416.48万元,同比减少250.35万元[87] - 福建省星云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121739.15万元,占8%份额,净利润2292.96万元,同比增加2096.2万元[87] - 北京小屯派科技主营业务收入8400.33万元,占25%份额,净利润亏损592.68万元,同比减少297.26万元[87] - 四川中科朗星主营业务收入3876万元,占8.51%份额,净利润亏损620.22万元,但同比增加424.27万元[87] - 福光天瞳主营业务收入24584.11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958.21万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050.63万元[87] - 星云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21299.4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681.92万元[87] - 公司参与设立福锐星光创业投资基金,总认缴出资额1亿元,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比10%[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支付福锐星光出资款946.5万元[1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59] - 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及折旧摊销增加[66] - 公司出口销售采用美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6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林春生因退休离任[93] - 公司副总经理何武强因岗位变动辞去职务[93] 募集资金使用 - 全光谱精密镜头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45亿元,投入进度82.29%[157] - 精密镜头产业化基地技改整合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045万元,投入进度84.36%[158] - AI光学感知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821万元,投入进度55.12%,实现收入4.92万元[158] - 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加工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4亿元,投入进度69.08%[158] - 棱镜冷加工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20万元,投入进度98.92%,实现收入346.94万元[158]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9.7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18亿元[157]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4.93亿元,整体投入进度52.51%[157] - AI光学感知器件项目节余募集资金5326.28万元[159] - 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加工实验中心项目节余募集资金5778.75万元[160] - 超募资金小计2.4亿元,累计投入620万元,投入进度2.58%[158] - 棱镜冷加工产业化建设项目结余募集资金2638.16万元[161] - 终止全光谱精密镜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6663.85万元[162] - 新投资项目精密镜头产业化基地技改整合项目投入募集资金9537万元[162] - 精密镜头产业化基地技改整合项目结余募集资金882.31万元[16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额度30000万元[165]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43000万元[166] - 报告期末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3860万元[166]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情况[7] - 公司报告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信息已按规定进行脱密处理[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58号[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何文波[15] - 公司网址为www.forecam.com[15] - 公司电子信箱为zhengquan01@forecam.com[15] - 公司于2023年4月26日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并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95] - 公司于2023年6月27日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的股份登记工作[95] - 公司研发激励对象包含参与核心发明专利占公司核心发明专利25%及以上的研发部门成员[96] - 公司研发激励对象需满足入职满三年且实际承担研发工作的部长级以上人员[96]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7.826万股[171][176] - 权益分派后总股本增至16099.8315万股[172] - 2023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0242元[173]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107户[177] - 第一大股东中融(福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2,162,784股,占比27.48%[180] - 第二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1,729,638股,占比20.68%[180] - 第三大股东常州启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6,950,715股,占比4.53%[180]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报告期内减持2,270,362股[180] - 福州市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内减持299,669股[180] - 自然人股东郭明良报告期内增持407,158股[180]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1,511,050股,占比0.99%[181] - 董事、监事及高管报告期内因回购注销合计减持174,180股[186]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15,940股[183]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租赁马尾区厂房及配套用房,月租金及管理费42.94万元,其中厂房28.81万元,配套用房14.13万元[149] - 报告期内租赁关联交易涉及金额172.86万元[151]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福光天瞳提供担保金额1.070709亿元,担保期限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