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746亿元,同比增长14.82%[23] - 营业收入67,464.03万元同比增长14.8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3.88万元,同比下降11.7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52.83万元,同比下降53.99%[23] - 营业利润5,053.82万元同比下降14.4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03.88万元同比下降11.72%[3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62.91万元[26] - 营业收入为674,640,293.22元,同比增长14.82%[88]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3,797.73万元同比增长35.82%[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497,624,609.89元,同比增长14.95%[88] - 研发费用为52,504,092.82元,同比增长9.21%[88] - 管理费用为71,721,243.40元,同比增长32.96%[88] - 财务费用为17,642,427.11元,同比增长137.90%[88] - 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2,736.52万元[37] - 财务费用增加1,022.66万元[3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96%至7172.12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7.9%至1764.24万元[104] - 直接材料成本33581万元,占总成本68.25%,同比增长19.60%[96] - 非定制光学镜头直接材料成本28650万元,同比增长40.39%[96] 分红和回购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9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624,125.93元[5] - 拟派发现金红利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25%[5]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120,066股,累计支付资金总额为5,750.30万元[42] - 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合计派发现金1362.41万元[166] - 现金分红金额占2021年净利润比例为30.25%[166] - 公司回购股份212.01万股,支付总额5750.30万元[167] - 含股份回购的现金分红比例达157.92%[167]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7.34万元,同比下降65.10%[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73,350.51元,同比下降65.10%[8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1%至2897.34万元[10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6.90亿元,同比增长15.16%[2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82.19%至27536.3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24%[110] - 存货同比增长68.67%至33006.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27%[110]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2640.12%至11086.65万元,主要因新增对外投资[110]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1.12%至40835.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5.18%[111]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261,554,046.60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657,808.30元(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654,808.30元及ETC保证金3,000.00元),固定资产受限24,497,596.36元[113]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7,699,700.00元,系银行承兑汇票[117] 业务线表现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66714万元,同比增长14.21%[92] - 非定制光学镜头收入53192万元,同比增长27.88%,毛利率22.51%[92] - 境外收入31163万元,同比增长45.30%,毛利率42.11%[92] - 非定制光学镜头生产量1908.23万套,同比增长45.89%[93] - 非定制光学镜头库存量413.14万套,同比增长108.95%[93] - 光学元件及其他生产量1094.69万套,同比增长67.83%[93] - 境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7,596,200元[88] 研发投入和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8%,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5,250.41万元占营业收入7.78%[37] - 研发投入总额为5250.41万元,同比增长9.21%[6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8%,较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66] - 公司新申请专利98项,获得授权专利55项(含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62] - 发明专利累计申请611项,累计获得256项授权[63] - 实用新型专利累计申请490项,累计获得323项授权[64] - 公司共拥有60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6项(约42.6%)、实用新型专利323项(约53.7%)、外观专利22项(约3.7%)[41] - 公司拥有60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6项,较2020年新增专利55项,新增发明专利24项,同时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50] - 公司共拥有60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6项[196] - 实用新型专利323项,外观专利22项[196] - 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196] 在研项目 - 在研项目"智能视觉化监控系统研制"本期投入435.16万元,累计投入559.66万元[69] - 在研项目"超高清单图像追踪识别安防监控镜头研制"本期投入1042.25万元,累计投入1162.30万元[69] - 高清无热化车载环视镜头项目预计总投资484万元,本期投入416.86万元,累计投入596.73万元,处于量产及持续改进阶段[70] - 低成本零温漂广角监控镜头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64万元,本期投入148.72万元,累计投入220.51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70] - 高精度塑胶光学镜片应用分析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141.43万元,累计投入379.39万元,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70] - 降低镜头鬼影镀膜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50万元,本期投入311.27万元,累计投入771.56万元,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70] - 非制冷长波红外小像元定焦镜头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47万元,本期投入283.23万元,累计投入283.23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71] - 中长波红外电动系列镜头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54万元,本期投入244.75万元,累计投入244.75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71] - 多光谱共光路光学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244.75万元,累计投入244.75万元,处于工艺验证阶段[71] - 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均为0元,处于前期研发阶段[71] - 精密光学玻璃模压工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96.1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96.17万元人民币[72] - 玻塑混合镜头塑胶镀膜工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8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92.6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92.65万元人民币[72] - 超星光系列塑胶摄像镜头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6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6.5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602.30万元人民币[72] - 大靶面小型化高清变焦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2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94.74万元人民币[72] - 黑光系列高精度高清摄像镜头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3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2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339.50万元人民币[72] - 研发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250.41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2亿元人民币[73] 技术能力 - 棱镜加工实现90度角度公差<5″,其他角度公差+/-30″~+/-3′,平行度<30″,面精度1/20λ[40] - 非球面压铸玻璃模压技术实现面型误差<0.2um,表面粗糙度<5nm,偏心<30″[40] - 透射式凸非球面镜片加工口径达150mm,红外材料非球面镜片加工口径达170mm[40] - 公司在大变倍比变焦镜头、大口径透射镜头方面拥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50] - 公司透射式望远镜头最大口径达700mm,最大相对孔径达1:0.8,承担一米级望远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5] - 公司变焦光学系统最大变焦倍数大于60倍,最长焦距达2000mm,完成10K超高清连续变焦镜头设计[56] - 公司多光谱共口径镜头最大口径200mm,最长焦距800mm,光谱范围涵盖可见光到中波红外[56] - 公司小型化定变焦非球面镜头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56] - 公司光学元件加工技术表面粗糙度达0.1um至1nm,处于国内先进水平[56] - 公司模具制造镜片面形精度最佳达PV<0.3um,粗糙度达Ra<3nm,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6] - 公司金属反射碗加工口径125mm,面形精度PV<1.2um,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6] - 公司玻璃压铸技术面型误差<0.2um,表面粗糙度<5nm,偏心<3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6] - 公司棱镜加工技术实现90度角度公差<5″,平行度<30″,面精度1/20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6] - 公司镀膜技术全介质高反膜<99%,漂移量<1nm,整炉均匀性<5nm[56] - 公司完成一亿像素超高清连续变焦镜头设计,大幅提升变焦镜头分辨率[60] - 公司研制轻量化特种一体机变焦镜头(22x、30x、36x),重量减轻20-30%,应用于无人机领域[60] - 公司完成最长焦距达1100mm的红外变焦镜头研制[60] - 公司完成大口径双光谱(可见光与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设计,突破双光谱原仅应用于定焦镜头的限制[60] - 公司完成玻璃非球面和塑料非球面混合架构镜头研制,匹配大靶面(1/1.2英寸)感光芯片,保持小型化和轻量化[60] - 公司完成F1.0光圈小倍数玻塑混合一体机镜头研制,实现F1.0恒定光圈(夜间全彩成像)并保持小型化和轻量化[60] - 公司完成玻璃非球面和塑料非球面混合架构环视镜头研制,实现200万像素全高清分辨率,F1.6大光圈,低杂散光[61] - 公司完成超高清系列全玻前视镜头研制,适用于多种尺寸感光芯片,均可实现4K(800万)像素,产品具有无热化设计,光圈达F1.7[61] - 公司完成千万像素系列镜头研制,提高分辨率和检测精度,具备低杂散光、无热化、小型轻量化等优势[61] - 公司通过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加工实验中心项目,突破非球面压铸、红外镜片加工、非球面玻璃镜片加工、球面镜片高精度加工、紫外镜片加工等各类高精度加工技术[61] - 棱镜加工技术实现90度角度公差<5角秒,平行度<30角秒,面精度1/20λ[62] - 非球面压铸玻璃模压技术实现面型误差<0.2μm,表面粗糙度<5nm[62] - 透射式凸非球面镜片加工口径达150mm,红外材料非球面镜片加工口径达170mm[62] - 公司全球首创大口径大视场透射式光学系统设计与加工技术[179] - 公司镜片加工精度达纳米级[179] 市场和行业趋势 - 2021年全球共实施146次航天发射任务(历史新高),发射航天器1846个(历史新高)[46] - 2021年中国执行55次航天发射任务(世界首位)[46] - 安防镜头市场中变焦镜头销量占比2019-2021年分别为20.1%、18.8%、19.0%,预计2025年将上升至25.1%[54] - 分辨率4K及以上镜头销量占比2019-2021年分别为12.9%、13.1%、10.20%,预计2025年将上升至16%[54] - 分辨率720P-960P及以下镜头销量占比2019-2021年分别为7.3%、7.7%、8.2%,预计2025年将下降至4%[54] - 人工智能创造商业价值2018年达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0%,预计2022年达3.9万亿美元[49] - 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预计2022年超过4万亿元,用户数达2亿[53] - 安防镜头市场竞争加剧,高性价比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市场进一步集中[48][54] - 车载摄像头需求从后视向多方位拓展,ADAS等新技术推动创新应用[48] - 光电系统作为前端感知环节将受益于装备智能化趋势[48][51] 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分为定制产品(应用于国家航天任务)和非定制产品(含安防/车载/红外镜头等)[43] - 定制产品采用订单驱动采购模式,非定制产品基于销售预测采购[44] - 销售模式为直销,定制客户涵盖中科院及军工集团院所[45] 投资活动 - 成立合资公司福建青云智联,公司持股51%,实缴出资510万元[98] - 公司投资设立福建青云智联信息科技,出资510万元持股51%,注册资本3,000万元[115] - 公司投资设立福建福光数智信息科技,出资350万元持股70%,注册资本1,000万元[115] - 公司以828万元受让福建福星安光电科技46%股权[115] - 公司以810万元受让苏州至臻精密光学4.50%股权[115] - 公司认购北京小屯派科技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25%[115] - 公司认购四川中科朗星光电新增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8.5%[116] - 权益投资湖北三赢兴56,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350,000元[117] - 权益投资苏州至臻8,1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90,000元[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27,868.63元[3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440,000.00元[32]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175.59万元[37]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126万元,占总销售额32.80%[10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2126.2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2.8%[101] - 客户5为新进入前五大客户,销售额3094.17万元,占比4.59%[101][10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4429.0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0.05%[102][103] - 供应商4和供应商5为新进入前五大供应商[104]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5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80%[7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777.61万元人民币,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3.51万元人民币[77]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119人,专科57人,高中及以下72人[7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41人,30-40岁77人,40-50岁31人,50-60岁5人,60岁及以上2人[7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对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信息采用代称、打包或汇总等方式进行脱密处理[8] - 公司采用代称打包或汇总方式对涉密信息进行脱密处理[127] - 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2]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和上交所网站为信息披露媒体[130]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会议[13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13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13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24日召开[13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19日召开[13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3日召开[13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0月25日召开[132] - 所有股东大会议案均获审议通过无否决议案[133] - 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股份回购方案[149] - 2021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0次会议,其中通讯方式召开8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次[152]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及预算、续聘审计机构等[154][155] -
福光股份(6880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