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8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9%[14]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0%[15] - 稀释每股收益0.1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0%[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5%,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3%,同比增加0.05个百分点[1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0%至183.83亿元[56]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营业收入138.64亿元,同比增长26.41%[58] - 系统交付服务收入70.84亿元,同比增长40.70%[58] - 海外业务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29.18%,毛利率40.47%提升3.50个百分点[59] - 公司净利润为2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5%[14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147] - 营业收入为168.09亿元人民币,营业成本为142.51亿元人民币[14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8.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7.72亿元人民币增长6.19%[138]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0.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7.37亿元人民币增长11.16%[138]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6%至141.20亿元[5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93%至3.11亿元[5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71%至9.55亿元[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0.80%至6.48亿元[56] - 销售费用3.11亿元,同比减少13.93%[60] - 研发费用6.49亿元,同比增加0.80%[61] - 财务费用为-1.88亿元,主要受益于2.02亿元利息收入[145] - 研发费用6.49亿元,同比增长0.8%至6.43亿元[145] - 财务费用为负17.9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15.65亿元人民币[149] - 研发费用为6446.15万元人民币[149] - 所得税费用为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9%[14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6亿元人民币[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9.11亿元同比扩大156.15%[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77.52亿元同比转负[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6.54亿元同比转正[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91亿元,同比增加6.65亿元[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7.75亿元,同比增加33.44亿元[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3.5%至156.28亿元(2022年半年度)[1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负扩大至-10.91亿元,同比减少156.2%[1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5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现金增加19.68亿元[1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44.40亿元,较期初减少17.9%[15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20.8%至14.82亿元[15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70.9%至1902.5万元[153][1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6.54亿元(2021年同期为-5.92亿元)[154] - 收到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07.5%至3.74亿元[15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3.7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5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4.4%至6.16亿元[1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4.79亿元变为-16.38亿元,同比下降442%[1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42.1%,从35.06亿元降至20.30亿元[15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37.3%,从25.49亿元降至15.98亿元[1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74%,从12.56亿元降至3.27亿元[15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19.88亿元(上年同期为0)[15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4.5%,从135.90亿元降至88.98亿元[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0.8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7亿元进一步恶化[15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下降31.8%,从3.71亿元降至2.53亿元[15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47.3%,从0.85亿元增至1.25亿元[155]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正向0.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0.13亿元有所改善[15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4.54亿元,同比减少11.00%[64] - 应收账款215.60亿元,同比增长8.59%[64] - 合同负债80.21亿元,同比增长10.81%[64]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4.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9.83亿元人民币下降11.01%[13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15.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8.54亿元人民币增长8.60%[139]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395.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73.18亿元人民币增长5.98%[13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45%,较上年度末58.35%上升1.10个百分点[138] - 流动比率为1.42,较上年度末1.48下降0.06[138] - 速动比率为0.71,较上年度末0.77下降0.06[138] - 利息保障倍数为72.31,较上年同期140.99下降68.68[138] - 公司总资产从10894.26亿元增长至11272.19亿元,增幅3.47%[140][141] -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从178.21亿元下降至144.89亿元,降幅18.73%[142] - 应收账款从19.50亿元下降至17.34亿元,降幅11.08%[142] - 其他应收款从65.69亿元大幅增长至88.24亿元,增幅34.33%[142] - 合同负债从72.38亿元增长至80.21亿元,增幅10.81%[140] - 短期借款从7.56亿元增长至10.90亿元,增幅44.15%[14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3.29亿元增长至4.46亿元,增幅35.70%[140] - 长期借款从31.28亿元增长至34.94亿元,增幅11.71%[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355.47亿元微增至4372.84亿元,增幅0.40%[141] - 开发支出从2.13亿元增长至2.71亿元,增幅26.88%[140] - 公司总资产为514.5亿元,较上年末的509.51亿元增长0.97%[143] - 长期股权投资达173.19亿元,较上年末的171.97亿元增长0.7%[143] - 合同负债11.04亿元,较上年末的11.23亿元下降1.7%[143] - 应付账款44.42亿元,较上年末的43.36亿元增长2.4%[143] - 未分配利润20.59亿元,较上年末的18.25亿元增长12.8%[144] 研发投入与活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1%,同比减少0.13个百分点[15] - 研发投入总额为755,279,166.1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22%[33]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48,574,665.76元,同比增长0.80%[33]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06,704,500.35元,同比下降6.04%[3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1%,较上年同期减少0.13个百分点[33]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4.13%,较上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3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27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1.65%[44]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5971亿元人民币,平均薪酬为8.42万元[44]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37.24%(1,590人),本科占比56.98%(2,433人)[44] - 35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9.06%(2,522人)[45] - 公司4300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占员工总数21.65%[50] - 研发人员中38.76%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0] - 研发支出增加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66]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在中国拥有3,521项注册专利[21]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覆盖中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精准分析[24]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提高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23]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通过综合工程化软件设计平台提高软件集成质量[23]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通过国际功能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为各类安全控制产品提供基础软硬件平台[23]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实现轨道区段占用空闲检查通过钢轨向列车传递控制信息等安全核心功能[23] - 道岔转换技术攻克大号码道岔转换同步技术等重大难题创建国际领先的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23] - 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技术攻克高清视频码流分转发并发读写等难题实现铁路三级平台统一贯通[24] - 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基于LTE-M/R实现多种业务数据传输融合满足铁路运营业务无线宽带化需求[24]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技术突破复合路网客流精细化预测等技术提高区域总体运输能力[24] - 轻型轨道交通智能运输与控制技术以云计算为依托设置统一轨道交通云平台实现信息深度互联智能融合[24] - 新增专利申请596件,授权专利319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3521项[31]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缩短典型站施工安装及设备调试时间80%以上[26][27]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26件,累计申请数达3511件[32]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3件,累计获得数达2128件[32] - 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119件,累计获得数达1608件[32] - 公司拥有超过3,500项注册专利[47] 项目投资与进展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805.49万元[36] - 基于全电子产品的城轨列控系统"三化"研究项目累计投入2,246.52万元[36]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项目本期投入1,354.82万元,累计投入7,373.01万元[37]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本期投入1,307.35万元[37]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项目本期投入2,819.96万元,累计投入6,978.24万元[38] - 智能客运分析系统项目预算965万元,已投入143.33万元,累计投入633.44万元,完成7种算法开发[39] - 基础性技术研究项目预算6,084万元,已投入1,020.31万元,累计投入3,567.26万元[39] - 普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算7,420.54万元,已投入64.66万元,累计投入4,485.3万元[40]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感知技术研究项目预算2,021万元,已投入225.76万元,累计投入1,537万元[40] - 列控联锁一体化开发项目预算14,199.21万元,已投入2,257.15万元,累计投入10,314.3万元[40]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项目预算2,390万元,已投入427.37万元,累计投入1,531.28万元[40] - 欧洲五国车载系统集成开发项目预算1,148万元,已投入187.18万元,累计投入516.3万元[41] - 地铁智能运维开发项目预算7,030.77万元,已投入1,287.73万元,累计投入5,200.85万元[41] - 高速磁浮系统研究项目预算1,525万元,本期投入25万元[43] - 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项目预算5,130.04万元,本期投入1,066万元[42] - 轨旁目标控制器开发项目预算7,424.27万元,本期投入1,175.73万元[42] 市场与业务表现 - 高铁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生命周期为10-15年[19] - 公司保持国内高铁控制系统领先地位,为95%以上已开通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46] - 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新招标项目中占据50%左右市场份额[4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286.66亿元同比下降11.81%[51]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75.11亿元同比增长2.28%[51] - 城轨领域新签合同额64.71亿元同比下降1.04%[51]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0.56亿元同比下降92.08%[51]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146.28亿元同比下降18.38%[51] -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1440.08亿元[51] - 高铁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定在65%左右[51] - 城轨信号系统斩获全国半数以上市场份额[52]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下降[55]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门槛提高[55]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8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8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认定无变动[79] - 公司完成第四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管职务调整[78] - 通号集团延长内资股限售期6个月至2023年1月21日[93] - 通号集团承诺避免与中国通号主营业务构成同业竞争[93] - 通号集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并确保定价公允[94] - 通号集团承诺不会利用控股地位谋求优于第三方的条件[95] - 中国通号承诺严格履行利润分配政策[93] - 中国通号承诺对未履行的公开承诺采取约束措施[95] - 通号集团承诺对未履行的公开承诺采取约束措施[96] - 通号集团承诺因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归中国通号所有[96] 融资与担保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9.53亿元人民币[10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58.11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担保总额为58.11亿元人民币[104]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3.29%[10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42.92亿元人民币[104] - 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105.3亿元人民币[105]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3.54亿元人民币[10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7.42亿元人民币[105] - 累计投入进度为45.8%[105]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17亿元人民币[105]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7.12亿元,投入进度为37.22%[106]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6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仍为46亿元[106]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已实现区域协同运输服务系统在重庆示范应用[106] - 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5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仍为25亿元,但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0[111] - 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983.71万元,投入进度为16.61%[11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9.8亿元,投入进度为100%[11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批准额度不超过27亿元[1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管理产品余额为2.7亿元,累计获得利息收入2835万元[117]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中,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投入12.45亿元[11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金额包含活期利息2565.76万元[113] - 公司发行中期票据21中国通号MTN001债券余额为28亿元人民币,利率3.32%[133] - H股募集资金总额91.04亿元已使用83.72亿元剩余7.32亿元[72][7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604,426,424股A股,占总股本62.37%[12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1,967,737,950股H股,占总股本18.58%[124][1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95,126,515股A股,占总股本0.90%[124][126] - 招商银行旗下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有76,832,205股A股,占总股本0.73%[124][126]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3,507,192股A股,占总股本0.60%[124][126] -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通号(68800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