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通号(68800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9%[11] - 营业收入17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9%[48][49] - 营业总收入增长至17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18.41亿元[123]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微增0.2%至17.80亿元[126]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7%[12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7.77亿元人民币[14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65亿元人民币[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3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5%[48][50] - 营业总成本增至15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121] - 营业成本增至13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21] - 研发费用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2%[48][5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1%至6.43亿元[1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9%至3.62亿元[12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2%至9.82亿元[123]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2%至2.51亿元[123] 各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板块收入128.2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8.10%,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51] - 铁路业务收入8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3%[51][52] - 城市轨道业务收入35.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51][52] - 海外业务收入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04%,毛利率36.97%,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51][52] 各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收入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04%,毛利率36.97%,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51][52]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7.02亿元,同比增长31.27%[44] 新签合同额表现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签外部合同额325.07亿元,同比增长0.92%[44]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73.44亿元,同比下降54.86%[44]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65.40亿元,同比增长8.81%[44]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7.02亿元,同比增长31.27%[44]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179.21亿元,同比增长90.70%[44]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额1374.31亿元[4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4%,较上年同期4.09%增加0.15个百分点[12] - 研发投入总额为7.57亿元,同比增长26.58%[31]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43亿元,同比增长26.12%[3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9.3%[3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4%,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3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5%,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31] 研发项目和进展 - 自主研发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已基本完成并开展示范应用[21]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951万元,本期投入845.12万元,累计投入6,941.86万元[32] - 动态间隔列控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验证项目已完成试验线三台轨道车装车及静态调试,并完成试点站设备施工及调试[33]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3319万元,已投资849.83万元,完成试验用厂房改造方案和应答器及BTM电磁干扰现场测试[33]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研制及应用项目总投资4576万元,已投资1416.2万元,完成平台研制并开展试验点试验[34] - 基于全电子产品的城轨列控系统"三化"研究项目总投资2430.93万元,已投资219.18万元,完成基于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室内测试和杭海城际现场试验[34]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11500万元,已投资1169.47万元,完成高铁运行图自动调整功能优化和黄台站、徐州站CTC3.0现场应用[34][35]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总投资21337万元,已投资511.86万元,完成主要控制设备详细设计和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仿真验证[35] - 新型列控系统开发项目总投资6276万元,已投资1201.27万元,完成新型列控系统成套装备开发和现场动态试验[35] - 列车全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项目总投资6054万元,已投资896.87万元,完成用于深圳20号线的首版基线软件发布和TACS系统自主化系统通用产品开发[35][36] - 智能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系统项目总投资1392万元,已投资402.8万元,完成视频列车追踪系统及视频客户端安全加固软件开发[36] - 智能制造产线研究项目总投资7387.8万元,已投资978.81万元,完成机柜配线自动测试台、ICT自动化测试系统、智能料仓等装备投产[36] - 普速铁路列控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7420.54万元,已投入4031.54万元[37] - 列控联锁一体化项目总投资9770.8万元,已投入6199.25万元[37]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项目总投资2390万元,已投入539万元[38]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感知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1021万元,已投入737.38万元[37] 知识产权与专利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394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达2,955项[28] - 公司在中国拥有2,955项注册专利[23] - 公司拥有超过2900项注册专利[41] - 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357个,获得169个,累计获得885个[29] - 实用新型专利本期新增申请163个,获得200个,累计获得1,914个[29] - 软件著作权本期新增申请124个,获得103个,累计获得1,501个[29] 核心技术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9项自主研发技术[24][25] -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24]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提高了列车运行准点率、停车准确性及乘坐舒适度[24]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24]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24]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实现数字化运维[25]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通过国际功能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等级认证[25] 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总数422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1%[3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3.68亿元,平均薪酬8.71万元[39]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37.86%(博士1.3%+硕士36.56%)[39] - 35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61.69%(2607人)[39] - 公司研发人员超4200人,占员工总数近21%[43] - 研发人员中超过三分之一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3] 市场地位与占有率 - 高速铁路控制系统市场综合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20] - 核心产品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超120条[20] - 2021年上半年地铁信号控制系统中标率53.33%(8个/15个项目)[41] - 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项目抢占全国超50%市场份额[44] 行业数据 -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545.5公里[18] - 2021年预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18] - 全国高速铁路站后"四电"工程开标里程同比下降超50%[4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2.5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负97.21亿元有所改善[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4.62亿元[48][5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6.2%[1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21%[48][5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2%[1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5.92亿元人民币,同比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48][54]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9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流入3.49亿元[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8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128] - 收到税费返还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12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6%[132]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7.9%[1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至负1.1777亿元,同比变化为负2.5102亿元[1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9484亿元,同比减少7.9948亿元[1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5.19%至215.5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00%[56] - 应收账款增加3.77%至189.7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61%[56]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减少38.33%至13.754亿元[56] - 存货增加20.60%至30.020亿元[56] - 合同资产增加7.99%至389.2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11%[56] - 长期应收款大幅减少52.92%至39.476亿元[56] - 开发支出大幅增加75.78%至2.447亿元[5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激增2,184.50%至46.586亿元[56] - 应付账款为461.23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47.059亿元增长3.2%[116] - 合同负债为68.1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8.322亿元下降0.2%[116] - 短期借款为0.39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916亿元下降92.0%[116] - 长期借款为21.94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9.956亿元增长10.0%[116] - 货币资金减少至171.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6%[118] - 应收账款减少至18.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3.2%[118] - 其他应收款增加至87.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5.2%[118] - 资产总计增至520.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7%[119] - 负债合计增至190.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4%[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77.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6%[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5.901亿元,同比增长3.78%[134]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1.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93%[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1.6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25.635亿元下降0.9%[117] - 未分配利润为111.10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5.129亿元下降3.5%[117]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17.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0.2%[120]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1.18亿元人民币[137][13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1.18亿元人民币[140] - 未分配利润减少4.0214亿元至111.107亿元[135]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071.37万元至负1.7698亿元[135] - 专项储备减少2375.90万元至2.8246亿元[135] - 盈余公积保持15.9796亿元不变[135] - 资本公积微增24.53万元至159.6455亿元[135] - 永续债规模保持28亿元不变[135] - 实收资本保持105.8982亿元不变[13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4.10亿元人民币[137]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0.39亿元人民币[139]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负4,768.51万元人民币[139]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377.0万元人民币[139]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975.81万元人民币[13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08亿元人民币[139]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05.90亿元人民币[137][138][13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63.56亿元人民币[138][139]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05.90亿元人民币[140][142] - 其他权益工具余额为28.00亿元人民币[140] - 资本公积余额为163.56亿元人民币[140] - 未分配利润为21.50亿元人民币[14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2.27亿元人民币[14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529.84万元[1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975.04万元[14] - 债务重组损益为26.82万元[14] -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275.57万元[1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362.53万元[1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892.25万元[14] 关联交易 - 公司从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购买产品/材料累计发生金额为19.3741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13,000.00亿元的14.9%[99] - 公司向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劳务累计发生金额为351.3685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60,000.00亿元的58.6%[99] - 公司向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销售产品/材料累计发生金额为8.2507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3,000.00亿元的27.5%[99] - 公司从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接受服务累计发生金额为0.3647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5,000.00亿元的0.7%[99] - 公司向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出租房屋/固定资产累计发生金额为0.2676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1,500.00亿元的1.8%[99] - 公司从关联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承租房屋/固定资产本年暂未发生交易,年度预计金额为0.50亿元[9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3.54亿元人民币[103]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56亿元人民币[103]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0.01亿元人民币[103]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6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0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21.91%[103] - 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5亿元人民币,尚未投入[103] - 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0.14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4.6%[10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为27亿元人民币,获得现金管理利息1.78亿元人民币[104] - H股募集资金已使用83.72亿元,剩余7.32亿元待使用[60]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6,191户[107]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604,426,424股,占比62.37%[109]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967,737,950股,占比18.58%[109] - 招商银行华夏上证科创板50 ETF持股64,593,761股,占比0.61%[109]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3,507,192股,占比0.60%[10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7,266,099股,占比0.45%[109] -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 ETF持股35,044,711股,占比0.33%[109] -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188,000股,占比0.32%[109] - 广东恒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3,677,500股,占比0.22%[109] - 中电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3,677,500股,占比0.22%[109]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0,589,819,000股[142] - 2015年H股发行筹资额约112.76亿港元[141] - 2019年科创板A股发行筹资额105.30亿元人民币[14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于2021年3月5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郭永宏为非执行董事[61][62] - 公司于2021年6月11日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利润分配等议案[61][62] - 王嘉杰因年龄原因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63]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4] - 通号集团持有中国通号A股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的承诺持续履行中[75] - 中国通号2019-2021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持续有效且严格执行[77] - 通号集团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自2019年4月15日起持续有效[77][79] - 通号集团承诺避免与中国通号及其控股企业竞争业务,若违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