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58%[2]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9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41%[2]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01%[2]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32%[2]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26%[2] - 公司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同比下降21.57%[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2.80亿元,同比增长208.41%[15] - 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67.32%[1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192.8亿元,同比增长208.3%[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8亿元,同比增长67.3%[27] - 基本每股收益2.05元/股,同比增长66.7%[2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36亿元,同比增长35.5%[37] -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7717万元转为亏损5532万元[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4.5%至173.42亿元[25]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3.9%至4亿元[2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9.0%至19.58亿元[37]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171.6%至1.42亿元[37] 现金流表现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0.7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利息收入达5306万元[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25.2%至164.12亿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10.8%至5.10亿元[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至-29.10亿元[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69.2%至35.59亿元[31][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28.77亿元,去年同期为负3.94亿元[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0.58亿元,去年同期为正3.32亿元[4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68亿元,同比增长93.3%[4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90.7%,从25.85亿元增至49.30亿元[21]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169.3%,从18.43亿元增至49.64亿元[21] - 存货较年初增长87.0%,从16.68亿元增至31.19亿元[21] - 短期借款较年初增长280.7%,从5.02亿元增至19.10亿元[22] - 应付票据较年初增长90.1%,从43.76亿元增至83.22亿元[22]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38.1%,从28.15亿元增至38.87亿元[22]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10.6%,从19.24亿元增至21.29亿元[22]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63.1%至16.91亿元[23]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78.5%至165.42亿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由407万元大幅增至15.61亿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7.1%至21.90亿元[32]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65.4%至5.88亿元[33]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91.0%至3.91亿元[33]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83.7%至26.74亿元[3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67.1%至9.70亿元[3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87.1%至8.07亿元[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17亿元,较期初减少13.4%[42] - 负债合计增长66.6%至48.06亿元[3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1.3%至43.49亿元[36] - 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245.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6.82%[5] - 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4.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28%[5] 业务运营和出货量 - 第三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超过30%[13][15] - 9月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超过11000吨,为全球首家单月破万吨企业[13][15] - 四季度高镍正极销量预计环比增长约60%[13][15] - 锰铁锂9月出货量超过200吨,现有年产能6200吨[17] - 钠电正极材料9月出货量超过10吨,现有年产能约1.5万吨[18] - 韩国基地当前已投产5000吨/年产能,预计明年出货量超过1万吨[19] 产能规划和扩张 - 2023年锰铁锂产能规划达10万吨/年[17] - 2023年底钠电材料产能计划建成3.6万吨/年[18] - 韩国忠州基地预计2023年底建成5万吨/年产能,2024年底建成10万吨/年产能[19] 其他重要事项 - 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持股129,000,000股,占总股本28.61%[11]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计划投入约37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19]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造成其他综合收益损失3610万元[27]
容百科技(688005) - 2022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