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汇科技(688004)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博汇科技博汇科技(SH:688004)2021-08-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至1.1316亿元人民币[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7%至1541.17万元人民币[21][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10%至1442.35万元人民币[21][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6万元,同比增长10.70%[104][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1万元,同比增长4.37%[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2万元,同比增长17.10%[10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131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0222亿元增长10.7%[182] - 净利润为1541.17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476.68万元增长4.4%[183] - 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同比增长4.3%[186]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41.17万元,同比增长4.4%[1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5035万元,同比下降0.76%[105] - 销售费用2395万元,同比增长18.14%[105] - 研发费用2114万元,同比增长8.94%[10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114.48万元,同比增长8.94%[72] - 研发费用21,144,793.83元,同比增长8.94%[87] - 研发费用为2114.4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940.94万元增长8.9%[182] - 销售费用为2394.92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027.25万元增长18.1%[182] - 营业成本为4813.24万元,同比下降5.1%[186] - 研发费用为1852.64万元,同比下降4.5%[186] - 信用减值损失256.01万元,同比扩大22.6%[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至-6096.02万元人民币[2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96万元,同比下降26.33%[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70万元,同比增长187.93%[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096.02万元,同比扩大26.3%[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9670.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10亿元[1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5571.58万元,同比扩大15.5%[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67.41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同比下降2.60%至7800.99万元人民币[21]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1.62亿元,占总资产20.81%,同比增长37.3%[109]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3063.55万元,占总资产3.93%,同比增长850.86%[109]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442.1万元,占总资产0.57%,同比下降56.49%[110] - 货币资金为4.8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4.6亿元增长4.5%[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1.3亿元降至0元,减少100%[174] - 应收账款为1.62亿元,较2020年末的1.18亿元增长37.3%[174] - 存货为4019万元,较2020年末的3441万元增长16.8%[174] - 流动资产总额为7.32亿元,较2020年末的7.81亿元减少6.3%[174] - 固定资产为3064万元,较2020年末的322万元增长851.4%[174] - 应付账款为3868万元,较2020年末的4190万元减少7.7%[174] - 合同负债为442万元,较2020年末的1016万元减少56.5%[174] - 应付职工薪酬为577万元,较2020年末的1384万元减少58.3%[174] - 未分配利润为1.93亿元,较2020年末的1.91亿元增长0.6%[174] - 货币资金余额为4.77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4.511亿元增长5.8%[178] - 应收账款余额为1.56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1.145亿元增长36.7%[1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1.303亿元降至0元,减少100%[178] - 合同负债为442.10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1005.51万元下降56.0%[179] - 固定资产为3056.19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318.10万元大幅增长860.8%[179] - 总资产为7.80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7.982亿元下降2.3%[1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覆盖广播节目电视节目IPTV节目移动互联网节目等各类主流视听业务[41] - 公司形成博汇画面云和博汇乐课两大产品线分别面向视听空间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行业[43][44]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视听业务运维平台媒体内容安全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三大领域[40] - 公司智能运维产品线包括信号采集板卡拨测系统监测探针多画面监测系统等[41] - 公司智慧监管产品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监管各类传播媒介内容[42] - 公司媒体内容安全业务服务各级广电局监测中心客户[42] - 公司信息化视听产品应用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武警人防办高校等单位[43] - 传媒安全业务群形成八大解决方案,覆盖广电/电信运营商及新媒体平台[87] 各地区表现 - 国防军工用户覆盖山东、辽宁、四川、湖北等省份并向区县级渗透[89] - 新增陕西省级武警用户合作单位及军队行业多家研究机构合作[89] - 教育行业用户覆盖北京、山东、青海等9省市,新增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院校合作[90] - 公司参与30多个省级广播电视局监管平台建设包括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42]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69%[22] - 公司拥有19项专利和19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 - 公司采用双引擎编码架构,浅压缩算法实现4:1压缩比和视频传输延迟不大于8毫秒[52] - 公司IP信令分析技术相比传统机顶盒检查方式效率提升至少数十倍[53] - 公司网络视听数据采集技术形成两项发明专利(ZL201711173735.4和ZL201910416413.0)[50] - 公司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形成一项发明专利(ZL201610027676.9)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51]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形成两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582987.8和ZL201921369896.5)[52]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形成三项发明专利(ZL201310280990.4、ZL201410090002.4和ZL201610027551.6)[53] - 公司视听数据处理技术群包含视听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三大核心技术[50] - 公司采用高并发分布式视听数据采集集群技术处理海量视听节目信息[50] - 公司广播电视信号采集平台实现各类信号实时多路并发采集[51] - 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实现最大延迟2帧(25帧为1秒)准实时检索,相比传统分钟级或秒级方案显著提升[55] - 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使视频图像特征数据量仅64bit,音频特征数据量仅344bit,大幅减少计算和传输时间[55] - 音视频一致性比对支持最大30秒自动同步,远高于同行业几秒或十几秒水平[55] - 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覆盖率达100%,工作效率成倍提升[56]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切换最大延时不超过50ms[58] - 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10微秒以内,优于传统一帧以内同步精度[60] - 超高清视频大屏展示技术支持3840x2160至7860x4320分辨率信号适配[61] - 公司拥有围绕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共计至少7项(含已授权及在审)[55][56][58] - 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实现逐帧实时监测,避免跳帧漏帧[57] - 智能切换技术保障流媒体不间断输出,实现节目无感替换[58] - 公司4G/5G无线网络音视频传输技术解码器缓存仅2~3帧视频数据,相比传统技术的500毫秒(约12帧)缓存大幅降低延时[63]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实现行数据压缩、压缩比4:1,视频数据点对点传输延迟不大于8毫秒[67] - 公司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中一帧图像的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一秒音频的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67] - 公司嵌入式架构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TS、HLS、RTMP、RTSP等流媒体协议自动识别接入及H.265等6种视频格式自动识别解码[63] - 公司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嵌入式采集板卡实现一对多采集能力,并嵌入信号测量模块进行三层质量分析[65]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技术通过流水线作业使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显著降低处理延时[67]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掌握终端与平台的完整交互过程,包括登录鉴权、节目单请求等[67] - 公司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通过磁盘预分配存储方法基本实现"随录随取"[67] - 公司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建立6类基础特征数据库(政治人物库、明星人物库等)实现高速内容审核[67] - 公司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具备传输层、编码层、图像层等多参数关联分析能力[67]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96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70]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获得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70] - 公司核心技术切换技术最大延时不超过50毫秒[68] - 公司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68] - 4G/5G无线网络传输解码器仅缓存2-3帧视频数据[68] - 公司支持4K和8K超高清视频格式[68] - 报告期内新获得3项发明专利,新增11项专利申请[92] 研发项目与投入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18203亿元,累计投入4.30158亿元[77] - 全媒体融合监管-视听新媒体监管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1.1036亿元,累计投入1.10897亿元[75] - BHIP211智能显控面板项目预计总投资8473.3万元,累计投入7930.6万元[75] - 分布式画面云跨域调度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8391.4万元,累计投入8295.4万元[75] - 超低延时分布式指控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7054.1万元,累计投入6729.6万元[75] - 乐课教学云平台-教学督导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7850万元,本期投入1348.5万元[75] - 乐课云课堂互动教学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6124万元,累计投入5124.2万元[75] - 指通数据全息管理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2891.5万元,累计投入2497.8万元[7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6人,占总员工比例41.13%[80]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748.57万元,人均薪酬12.95万元[80]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目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29] - 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目标超50%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增长率超200%[29] - 5G大带宽性能助力超高清视频普及低时延提升交互体验[30] - 媒体深度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在多省份推进(2021-2023年)[30] - 智慧广电工程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方案[33] - 教育新型基建目标2025年形成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34] - 超高清直播技术在欧洲杯、建党百年、奥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广泛应用[29] - 5G+文化旅游领域推动4K/8K视频及AR/VR沉浸式内容开发[29] - 智慧广电战略覆盖吉林广西等十余省份结合5G/4K/8K/AI等技术[32] - 教育信息化要求实现"校校通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33] - 公司参与制定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及广电总局IP音视频标准[91] - 成为信创工委会会员单位,获批河南省5G视听监测监管实验室及北京智慧广电实验室[9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忠武[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娜,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1-3层[16]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耿思翔,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1-3层[16] - 公司股票简称博汇科技,代码688004,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8] - 财务总监李余杰因个人原因离任[120] - 公司于2021年5月10日聘任陈贺为新任财务总监[120] - 核心团队司龄超十年,通过股权激励绑定骨干员工[8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2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8] - 机构股东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129]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机构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9] - 机构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29] - 机构股东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持有股份总数[129] - 自然人股东郑金福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130] - 自然人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0] - 自然人股东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30]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条件触发,自然人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0] - 所有股东减持行为需遵守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法规要求[129][130] - 股东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29][130] - 机构股东北京数码视讯科技等承诺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31] - 自然人股东陈恒、杨秋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33] - 高级管理人员王荣芳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延长锁定期[133] - 所有承诺人若违反减持承诺则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31][133] - 减持行为需符合《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减持实施细则规定[131][133] - 减持前若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则发行价相应调整[131][133] - 未足额缴纳减持收益前公司有权暂扣现金分红及股份转让[131][133] - 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所持公司股份总数[131][133] - 机构股东包括宁波晨晖盛景嘉泰股权投资基金等有限合伙企业[131] - 锁定期届满后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13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总数的25%[134] - 核心技术人自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34][136] - 通过博聚睿智间接持股的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上市后36个月内不得转让间接持股[136] - 通过博聚睿智间接持股的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间接持股总数的25%[136] - 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时需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36] - 公司股价稳定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37]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最近一年归母净利润的50%[137]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上限为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139] - 回购或增持终止条件包括股价连续3日高于每股净资产[137][139] - 股东大会通过回购决议需2/3以上表决权同意[137] - 董事会需在触发条件后10日内召开会议[137] - 控股股东未履行增持义务时将从现金分红中扣留[139]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增持义务将从税后薪酬中扣留[139] - 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上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137] - 控股股东增持价格不高于上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139]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价格不高于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40]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或津贴的50%[140] - 增持终止条件: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高于近一年审计每股净资产[140] - 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140]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40] - 证券违法违规认定后1个月内启动回购程序[140]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承担招股书真实性法律责任[141] - 欺诈发行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新股回购[141] - 董事/监事/高管离职不影响承诺履行[141] - 回购股份包含全部新股及派生股份[140] - 公司将在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