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孚股份(60393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三孚股份三孚股份(SH:603938)2023-03-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64.83亿元同比增长65.6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23.13%[24] - 扣非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22.36%[24] - 基本每股收益2.74元同比增长122.7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18%同比增加14.99个百分点[25] - 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64,832.10万元,同比增长65.64%[61][62][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82.98万元,同比增长123.13%[6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716.80万元,同比增长122.36%[61]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8亿元人民币[1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55,804.29万元,同比增长47.17%[62][63] - 研发费用为10,969.49万元,同比增长56.41%[62] - 销售费用为1,942.70万元,同比增长36.28%[62] - 原材料成本10.57亿元占总成本71.87%同比上涨57.25%[69] - 硅系列产品原材料成本4.12亿元同比上涨40.87%占该产品总成本76.74%[70] - 能源动力成本1.33亿元同比上涨59.07%主要受价格上涨及产销量增加影响[69] - 人工成本4247.7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0.64%[69] - 研发费用109.695百万元同比增长56.41%[7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14%[7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3亿元同比增长85.89%[24]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0亿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316.47万元,同比增长85.89%[6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79.94万元,同比增长850.86%[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3.165百万元同比增长85.89%[79] - 货币资金310.405百万元同比增长45.42%[80] 业务线表现 - 硅系列产品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93.19%毛利率60.28%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66] - 钾系列产品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9.79%但毛利率18.74%同比下降7.97个百分点[66] - 三氯氢硅产品产销率99.39%[34] - 高纯四氯化硅产品产销率97.79%[34] - 氢氧化钾产品产销率100.18%[34] - 高纯四氯化硅销量23,646吨同比上升42.41%[36] - 高纯四氯化硅价格同比上涨51.34%[36] - 电子级三氯氢硅稳定交付17吨TANK罐包装产品[37] - 公司氢氧化钾产品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出口份额[48] - 硫酸钾产量28294.54吨同比下降69.54%销售量36997.08吨同比下降57.12%[67] - 高纯四氯化硅产量24180.72吨同比增长31.54%销售量23646.39吨同比增长42.42%[67]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49,556.62万元,同比增长71.41%,毛利率41.07%[104] - 公司是唯一具备规模化供应PCVD光纤芯棒用高纯四氯化硅的生产企业[118] - 公司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在中国行业内市场占有率达到约45%[45] 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7.85%毛利率63.28%同比提升24.94个百分点[66] 销售模式表现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20.34亿元同比增长114.65%毛利率45.15%同比提升7.08个百分点[66]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203,442.3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4.65%[105] - 经销渠道营业收入46,114.26万元,同比下降9.25%[105] 产能和项目进展 - 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2022年11月进入试生产[39] - 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预计2023年4月建设完成[39] - 硅烷偶联剂二期年产73,000吨项目2022年进入试生产[40] - 公司年产500吨电子级二氯二氢硅及年产1000吨电子级三氯氢硅已于2020年11月投产[46] - 三氯氢硅产能利用率106.44%[101] - 高纯四氯化硅产能利用率82.42%[101] - 氢氧化钾产能利用率128.49%[101] - 硫酸钾产能利用率28.29%[101] - 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产能利用率2.11%[101] - 电子级三氯氢硅产能利用率1.78%[101] - 硅烷偶联剂中间体产能利用率69.02%[101] - 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产能利用率11.31%[101] - 气相二氧化硅产能利用率72.89%[101] - 新建三氯氢硅项目试生产时间1.5个月[99] - 2023年公司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及7.22万吨扩建项目将投产[117][124] - 投资建设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162] - 通过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氯丙烯项目[162] - 扩建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投资总额7,526.52万元[109] -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156]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氯丙烯项目[156] 供应链和采购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10.964百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29%[7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64.754百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6.13%[73] - 金属硅粉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0.42%,采购量22,746吨,耗用量22,294.65吨[102] - 氯化钾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69.67%,采购量148,930.57吨,耗用量126,449.23吨[102] - 电力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6.83%,采购量234,125,960.91度[103] - 天然气采购价格同比上涨30.59%,采购量5,889,664.42立方米,耗用量5,816,394.34立方米[103] - 公司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三氯氢硅生产用氯化氢内部供应[5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三孚纳米净利润4329.97万元[116] - 子公司三孚新材料净亏损3311.8万元[116] 行业和市场趋势 - 截至2022年底中国5G基站总数达231.2万个,较上年末净增88.7万个[45] - 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比例升至21.3%,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45] - 中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45] - 2021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约55.76万吨,占全球比重72.9%[47] - 2021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量占全球比重67.5%[47] - 中国功能性硅烷生产企业达40多家[47] -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保守280GW或乐观330GW 中国新增装机保守95GW或乐观120GW[117] - 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3.2%[120] - 2022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4763.5亿元 同比增长16.1%[120] -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达14425亿元[120] - 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从2002年2.5万吨增至2021年55.8万吨 年均复合增速17.8%[121] - 预计2023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76.2万吨 产量53.8万吨[12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孙任靖先生[13] - 董事会全勤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2022年召开股东大会5次 采用网络投票保障中小股东权利[136] - 董事会由7名成员构成 其中独立董事3人[137]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 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共享银行账户情形[140]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9项议案包括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和财务决算报告[141]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建设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14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闫丙旗、宋晓阳、石瑛[15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闫丙旗、石瑛、刘嵚[159] - 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孙任靖、万柏峰、石瑛[15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下属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154] - 公司内部董事、监事薪酬根据股东大会决议确定,高级管理人员按公司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领取薪酬[154]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6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61] - 战略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62] - 公司2022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9次[158] - 所有董事均亲自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58] - 公司控股股东及相关方承诺均得到及时履行[200] 高管薪酬和持股变动 - 董事长孙任靖持股从7673.7万股增至1.074亿股增幅40%因权益分派转增[146] - 总经理万柏峰持股从69.672万股增至97.5408万股增幅40%因权益分派转增[146] - 副总经理董立强持股从9.341万股增至12.2774万股因权益分派转增及个人减持8000股[146] - 董事长孙任靖2022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9.79万元[146] - 总经理万柏峰2022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4.01万元[146] - 副总经理董立强2022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3.41万元[146] - 副总经理刘嵚2022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1.79万元[146] - 三位独立董事2022年各自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26万元[146] - 公司高管及监事持股变动中,周连会持股增加37,364股至130,774股,增幅40%[147] - 陈治宏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30,000股,持股增至100,774股,增幅7.9%[147] - 张文博与魏跃刚作为监事,持股均增加6,628股至23,198股,增幅40%[147]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增加31,071,860股至108,846,510股,增幅39.9%[147] - 报告期末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90.99万元[155] - 孙任靖在股东单位唐山元亨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至2025年8月1日[152] - 刘默洋曾担任唐山元亨科技有限公司监事,于2022年8月23日离任[152] - 石瑛在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北中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3] - 闫丙旗在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并在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3]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5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6] - 2022年度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10.05%[6]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195,216,58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3,577,251.76元[147] - 2021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4股,共计转增78,086,632股,分配后总股本增至273,303,212股[147]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515.84万元人民币[169][173] - 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0.05%[169][170][173] - 公司总股本为2.73亿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5元人民币[169][173] - 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3.83亿股[169] - 公司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要求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8] 资产和投资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1亿元较期初增加2.58亿元[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310百万元同比增长496.15%[80] - 应收账款135.253百万元同比增长74.66%[80] - 长期借款318.468百万元同比增长114.46%[81] - 未分配利润1.521百万元同比增长79.83%[81] - 投资设立三孚(天津)化工科技,投资金额10,000万元,持股100%[107] - 合资设立河北文丰三孚化工科技,投资金额25,000万元,持股50%[107] 研发和创新 - 公司研发实施低能耗四氯化硅精馏提纯装置降低蒸汽使用量[197] - 公司2023年设立集团培训中心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127]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要产品三氯氢硅、高纯四氯化硅、氢氧化钾及硫酸钾面临充分市场竞争风险[128] - 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 价格波动将影响产品毛利率[129] - 出口收入以美元结算为主 汇率波动影响经营业绩[130] - 属于化工行业存在安全生产风险 需持续投入安全设施[131][132] - 面临环保政策收紧风险 环保投入增加可能降低盈利水平[133] - 技术优势是核心竞争力 面临技术流失和创新能力不足风险[134] 环保和社会责任 - 环保投入资金2852.80万元人民币[179] - 生产废水COD排放浓度低于117.45mg/L[180] - 生产废水氨氮排放浓度低于18.36mg/L[180] - 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8.6mg/m³[180] - 公司2022年年度核定排放总量为COD 27.876吨 氨氮 0.973吨 二氧化硫 3.366吨 氮氧化物 9.835吨[182] - 三孚电子材料实测污染物浓度COD 117.45mg/L以下 氨氮 18.36mg/L以下 氯化氢 5.14mg/m³以下 排放总量COD 0.2082吨 氨氮 0.0261吨[183] - 三孚纳米材料实测污染物浓度COD 27mg/L以下 氨氮 0.483mg/L以下 颗粒物 2.0mg/m³以下 氯气 4.3mg/m³以下 氯化氢 5.9mg/m³以下 排放总量COD 0.184吨 氨氮 0.006吨[184] - 三孚新材料实测污染物浓度化学需氧量 83mg/L以下 氨氮 11.4mg/L以下 氮氧化物 26mg/m³以下 非甲烷总烃 9.77mg/m³以下[185] - 三孚新材料2022年排放总量COD 3.7038吨 氨氮 0.0497吨 氮氧化物 1.6506吨 非甲烷总烃 0.2313吨[186] - 公司核定排放总量COD 16.774吨/年 氨氮 1.678吨/年 氮氧化物 4.393吨/年 非甲烷总烃 5.7302吨/年[186] - 三孚硅业排放总量COD 3.3156吨 氨氮 0.4658吨 二氧化硫 0.1774吨 氮氧化物 2.2069吨[181] - 三孚电子材料核定排放总量COD 1.628吨 氨氮 0.163吨[183] - 三孚纳米材料核定排放总量氨氮 0.07吨/年 COD 3.52吨/年[184] - 各子公司均完成排污许可证取得及变更工作 其中三孚新材料2022年完成两个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192] - 公司对外捐赠及物资折款总额为9.98万元[198] - 公司未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198] - 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95] - 公司未披露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环保情况[196] - 公司未披露保护生态及履行环境责任相关信息[197] - 公司采取减碳措施包括改造硫酸储罐电伴热和循环水泵[197] - 公司公开危险废物及一般固废产生情况[195] 审计和法律合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唐山市南堡开发区希望路512号(实际办公地点未变)[18] - 主要产品包含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氢氧化钾(液钾/固钾)及硅烷偶联剂等[13] - 报告期定义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4] - 公司股票简称三孚股份,代码603938,于上交所上市[21] - 公司员工总数1,219人,其中母公司486人,主要子公司733人[164] - 生产人员666人,占比54.6%[164] - 技术人员199人,占比16.3%[164]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267人,占比21.9%[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