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5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89%[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52.37%[21] - 医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51.34%[21] - 营业利润率为24.70%,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3.53元/股,同比增长53.48%[20] - 营业收入为8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7%[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2.4%至83.12亿元,2021年同期为54.55亿元[104] - 净利润同比增长57.1%至17.33亿元,2021年同期为11.03亿元[10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5.1%至16.43亿元,2021年同期为10.59亿元[106] - 营业利润为1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109] - 净利润为1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109] - 基本每股收益为3.53元/股,同比增长53.5%[1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费用率由上年同期11.51%下降至9.24%,降低2.27个百分点[21] - 管理费用率由上年同期7.35%下降至6.22%,降低1.13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为45.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6%[35] - 销售费用为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5%[35] - 管理费用为5.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3%[35] - 研发费用为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4%[35] - 财务费用为-124,569.0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21%[3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7.2%至45.99亿元,2021年同期为29.26亿元[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9%至3.04亿元,2021年同期为2.25亿元[10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3%至7.68亿元,2021年同期为6.28亿元[104]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88.7%至3.19亿元,2021年同期为1.69亿元[106] - 信用减值损失为2503.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4%[109]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5%[11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8.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1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21%[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2%[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21.4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79%[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11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83.6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8.0%[1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3.73亿元,同比增幅达500.5%[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71亿元,较期初增长21.8%[1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748万元,同比减少95.3%[11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000万元,而去年同期无借款收入[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应收账款增加至70.99亿元,同比增长52.17%[38]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4.67亿元,同比增长108.93%[38] - 未分配利润达58.83亿元,同比增长38.75%[3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53亿元增长18.9%[9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0.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65亿元增长52.2%[98] - 存货期末余额为3.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5亿元增长4.7%[98]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8亿元增长17.9%[98]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6.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76亿元增长4.5%[9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3亿元增长14.5%[98] - 公司总资产从1075.09亿元增长至1374.30亿元,增幅27.8%[99][100] - 应付账款从22.83亿元增至32.99亿元,增长44.5%[99] - 未分配利润从42.40亿元增至58.83亿元,增长38.7%[100] - 货币资金从12.90亿元增至15.71亿元,增长21.8%[101] - 其他应收款从17.54亿元增至29.58亿元,增长68.7%[101] - 长期股权投资从10.85亿元增至11.27亿元,增长3.9%[102] - 流动负债从37.28亿元增至50.33亿元,增长35.0%[9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63.04亿元增至80.35亿元,增长27.5%[100] - 合同负债从1.32亿元降至1.19亿元,减少9.8%[99] - 母公司总资产从45.60亿元增至60.99亿元,增长33.7%[101][102]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81.5%至34.49亿元,2021年同期为19.01亿元[103]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增长40.3%至56.23亿元,2021年同期为40.06亿元[103] - 未分配利润增加16.43亿元,推动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至83.29亿元[115][116] - 实收资本增加20.5万元至4.66亿元,主要来自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115] - 资本公积增长至14.43亿元,增幅4.8%,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15][1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244万元[115] - 少数股东权益增长至2.93亿元,增幅34.1%[115][116] - 实收资本从年初4.59亿元增至期末4.63亿元,增加312.37万元[117][118] - 资本公积从年初9.24亿元增至期末11.20亿元,增加1.96亿元[117][118]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2.99亿元增至期末32.06亿元,增加9.07亿元[117][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7.87亿元增至48.92亿元,增加11.05亿元[117][11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8.77亿元增至50.29亿元,增加11.52亿元[117][11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9.01亿元增至34.49亿元,增加15.48亿元[12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0.06亿元增至56.23亿元,增加16.17亿元[120]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4.59亿元增至4.63亿元,增加312.37万元[122][123] - 资本公积从9.48亿元增至11.47亿元,增加1.99亿元(增长21.0%)[122][123] - 未分配利润从8.05亿元增至17.89亿元,增加9.84亿元(增长122.2%)[122][12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3.20亿元增至35.05亿元,增加11.86亿元(增长51.1%)[122][123] 业务表现:服务网络和覆盖 - 公司为全国超过23000家医疗机构提供外包及科研技术服务[25] - 公司提供近3200项检验项目服务[25] - 公司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了43家中心实验室[25]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26] - 公司提供六大类近80类检验技术服务[25] - 公司建立2000多个物流服务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700多个城市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28] - 公司物流构建省内标本快速流通2/4/8h服务圈及跨省24h医疗冷链物流服务网[28] 业务表现:技术平台和认证 - 医学检验服务涵盖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学、细胞学、病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9] - 公司通过ISO9001和ISO15189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10] - 检验技术平台包括理化检验、色谱质谱检验、基因组学检验等先进检测方法[10] - 公司持有47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测报告获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27] - 公司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总量1765件其中发明专利158件软件著作权438件[27] 业务表现:多元化业务 - 业务范围除临床检验外,还涉及司法鉴定、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10] - 公司开展B2C业务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健康检测服务[10] - 病理诊断业务涵盖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等专业服务[10] - 公司参与新冠肺炎(COVID-19)检测工作,具备相关检测能力[10] - 公司已成功开展食品卫生检测、临床试验研究CRO、司法鉴定、健康体检等多元化业务[26] 业务表现:研发和创新 - 公司共发布新研发项目243项[32] -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队伍近500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0名海内外知名专家200余人[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引进医学背景数字化研发学科技术等关键岗位及硕博人才近300人[28] - 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级疾病联盟数量突破20个[29] - 公司组建近200人的数字化转型团队[2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无[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3]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3]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3] - 公司无重大风险提示[3] - 公司备查文件包含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5] -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列入备查文件目录[5] - 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广州金域检验、福州金域、贵州金域等[8] - 公司拥有超过40家子公司和医学实验室,覆盖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9][10] - 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45人授予657万份股票期权[49] - 2020年第一次行权登记1,603,000股股票期权[49] - 2021年第二次行权第一次登记1,347,500股股票期权[49] - 2022年第二次行权第二次登记205,000股股票期权[49] - 公司总股本由465,586,275股增加至465,791,275股,新增205,000股[87] - 新增股份占变动前总股本比例约为0.04%[87]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123,698股,占总股本比例0.67%[8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462,667,577股,占总股本比例99.33%[87] - 股份变动源于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次行权[88] - 报告期内增发205,000股导致每股收益及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被摊薄[8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500户[90] - 控股股东梁耀铭持股74,191,907股,占比15.93%,其中3,123,698股为限售股[9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1,730,109股,占比15.40%,报告期内减持8,294,481股[91] - 广州市鑫镘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6,042,650股,占比7.74%[91] - 控股股东梁耀铭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12.37万股,限售期至2024年4月9日[9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流通股7173.01万股,占比15.4%[92] - 实际控制人梁耀铭通过四家关联企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50.1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18.7%[92] - 董事汪令来报告期内通过股权激励行权增加持股16.5万股,期末持股达28.81万股[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发行股本总数4.66亿股[124] - 公司注册资本为4.66亿元[12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共25家[125] 风险提示和承诺 - 公司提示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延期及民营机构坏账风险[4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48]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70] - 公司承诺连续三年现金累计分红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70] - 控股股东梁耀铭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69] - 梁耀铭等股东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70] - 圣域钫等股东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71] - 郝必喜等高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71] - 控股股东梁耀铭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73] - 梁耀铭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72][73] - 全体董事及高管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以保障公司利益[73] - 公司承诺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75]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和侵占公司利益[75] - 激励对象承诺若信息披露违规将返还股权激励收益[75] - 关联交易承诺遵循市场独立第三方价格标准[73] - 控股股东承诺承担因违反填补回报承诺造成的损失[75] - 董事及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73] - 非公开发行股份锁定期自2021年4月9日起计算[73] - 公司股价稳定预案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79][80] - 公司股份回购单次资金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80] - 公司股份回购单次不超过总股本的2%[80] - 公司年度回购资金上限为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50%[80] - 实际控制人增持单次资金不超过其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20%[80] - 实际控制人年度累计增持资金不超过其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60%[80]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范围为上年度税前薪酬总和的20%-60%[8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作为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上限[80] - 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80] - 增持股份价格不高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80]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本期危险废物处置量为737.21吨[53] - 广州金域医学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水量为30立方米/天[55] - 广州金域医学废水处理设施数量为1套且运行正常[55] - 公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持有环评批复[57]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60][62] - 公司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保持下降趋势[65] - 2021年公司首次参与CDP碳披露项目获得B级管理级别评分[65] - 物流车队购置及租赁新能源汽车作为冷链运输车辆[65] - 天津金域医学实验室灯具改造后年节约电量约20000度[65] - 灯具改造相当于年减排约18000吨二氧化碳[65] - 灯具改造产生年经济效益约15000元[65] -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显著提高处理效能[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乡村振兴重点县产业帮扶实验室达93家[66] - 报告期内在23家实验室持续投入产业帮扶[66] - 实验室医疗污水通过24小时不间断处理系统预处理达标排放[64] - 广州金域公益基金会向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捐赠爱心物资价值200万元[67] - 公司联合基金会为七省市近100家医院提供近6000例免费地贫筛查和基因检测服务[67] - 广州金域公益基金会捐出耳聋基因及遗传代谢病检测项目惠及超600个家庭[67] 会计政策和税务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持续经营[128][129]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31]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3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34] -
金域医学(603882)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