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斯康达(603803) - 2023 Q2 - 季度财报
瑞斯康达瑞斯康达(SH:603803)2023-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752.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3871.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19]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22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人民币7.71亿元同比下降20%[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3752万元[31]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965,806,291.54元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771,211,320.29元,减少194,594,971.25元(下降20.2%)[9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3%,从9.32亿元降至7.52亿元[101] - 净利润转亏为负,从3022.41万元盈利降至3752.14万元亏损[9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52.14万元亏损,去年同期为3045.30万元盈利[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3680.75万元亏损,去年同期为3462.41万元盈利[9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去年同期为0.07元/股[99]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79.9%,从2846.97万元降至573.13万元[102] - 综合收益总额为-3,681万元[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3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至人民币1.27亿元[3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8%至人民币8494万元[3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0%至人民币428万元[3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至人民币1.41亿元[39]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降低80%,主要因上年同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本期影响减小[4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主要因武汉研发中心战略投入及人工成本增加[40]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1.5%,从9.20亿元降至8.14亿元[9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1%,从5.76亿元降至4.49亿元[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从1.36亿元增至1.41亿元[9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9.6%,从2092.94万元降至427.79万元[9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5.53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22亿元有所改善[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负人民币1026万元上年同期为负人民币1.22亿元[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960,675,728.66元,同比增长5.7%[104] - 收到税费返还9,878,950.73元,同比下降74.9%[1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81,835,804.05元,同比下降14.7%[10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513,643,249.62元,同比下降37.5%[104] - 支付给职工现金314,836,769.53元,同比增长24.9%[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55,278.33元,较上年-122,213,827.03元改善91.6%[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633,492.64元,同比扩大125.5%[10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0,181,479.13元,同比转负[10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29,605,658.34元,较期初下降34.1%[10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249,933.17元,同比转正[10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30.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93亿元,较上年末9.96亿元下降30.43%,主要因偿还短期借款[4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34亿元,较上年末8.52亿元下降13.83%,主要因加强清收管理[43] - 存货期末余额8.11亿元,较上年末8.66亿元下降6.35%,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减少[4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08亿元,较上年末0.79亿元增长36.91%,主要因安徽工厂建设投入[4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78亿元,较上年末6.33亿元下降40.33%,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43] - 货币资金为6.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96亿元减少3.03亿元或30.4%[89] - 应收账款为7.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52亿元减少1.18亿元或13.8%[89] - 存货为8.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66亿元减少0.55亿元或6.4%[89] - 短期借款为3.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33亿元减少2.55亿元或40.3%[90] - 应付职工薪酬为1.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0亿元减少0.80亿元或32.0%[90] - 资产总计为30.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73亿元减少4.34亿元或12.5%[89][90] - 流动负债合计为10.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96亿元减少4.28亿元或28.6%[90]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末的3,473,138,182.47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038,633,576.02元,减少434,504,606.45元(下降12.5%)[91] - 公司总负债从2022年末的1,521,555,600.94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134,739,963.11元,减少386,815,637.83元(下降25.4%)[91]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874,836,171.68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568,982,218.17元,减少305,853,953.51元(下降35.0%)[93]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的633,110,190.87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77,754,777.12元,减少255,355,413.75元(下降40.3%)[9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末的584,274,557.25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522,439,287.91元,减少61,835,269.34元(下降10.6%)[91] - 公司存货从2022年末的872,503,042.76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806,514,867.54元,减少65,988,175.22元(下降7.6%)[94]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790,307,533.56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675,364,864.01元,减少114,942,669.55元(下降14.5%)[93]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2年末的229,632,614.39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124,410,976.30元,增加894,778,361.91元(增长389.7%)[94]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从2022年末的215,738,362.03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45,540,273.51元,减少70,198,088.52元(下降32.5%)[9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73,322.73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904,581.09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813,318.34元[23]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332,694.06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508,665.49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88,614.05元[23] 业务线表现 - 无线业务订单金额增长超过100%[31] - 国际业务销售订单同比增长11%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35] - 公司产品线覆盖超过3000余种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29] - 2023年上半年千兆用户占比超两成[28] - 10G PON端口数超2千万[28]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业收入的10%[29] 资产风险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24.16%,存在坏账风险[50]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26.70%,存在跌价风险[51] - 受限资产总额3.3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0.63亿元为保函保证金,固定资产1.79亿元和无形资产0.96亿元用于抵押借款[44] 所有者权益和股本变化 - 公司实收资本从4.34亿元增加至4.36亿元,增长150万元[111][112] - 资本公积由7.73亿元增至7.90亿元,增加1,768万元[111][112] - 库存股从5,104万元增至5,679万元,增加647万元[111][112] - 其他综合收益从-120万元改善至-49万元,增加71万元[111][112] - 未分配利润从5.84亿元降至5.22亿元,减少6,184万元[111][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19.52亿元降至19.04亿元,减少4,769万元[111][112]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918万元[111] - 利润分配减少2,431万元[111][112] - 2022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1,613万元,2023年同期改善至-491万元[111][112]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2,598,948,639.69元[116] - 综合收益总额为5,731,309.06元[11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9,562,758.75元(其中实收资本增加1,500,000元,资本公积增加18,062,758.75元)[116] - 对股东的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24,313,831.19元[116]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减少4,770,763.38元[116] - 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8,469,656.08元[118]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435,675,557.00元[116]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795,323,342.09元[11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11,985,307.18元[116] - 库存股期末余额为56,787,800.00元[116] - 公司总股本由434,175,557股增至435,675,557股[81] - 授予限制性股票1,500,000股[81] - 公司注册资本为434,175,557.00元,股份总数434,175,557股[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13,12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421,055,557股[120]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513,070,304.58元,其中股本421,055,557.00元,资本公积725,513,679.61元[119] - 期末盈余公积为202,223,368.34元,未分配利润为1,164,277,699.63元[11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前四大股东任建宏、李月杰、朱春城、高磊各持股3869.33万股,占比均为8.91%[84] - 股东冯雪松报告期内减持432.71万股,期末持股830.30万股,占比1.91%[84] - 股东张荣华报告期内减持37.00万股,期末持股500.00万股,占比1.15%[84] - 实际控制人李月杰和朱春城直接持有瑞斯康达9.19%股份[66] - 李月杰和朱春城承诺自2022年4月21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66] - 股份限售承诺期限至2023年10月21日[6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025户[82] 承诺事项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67] - 回购价格不低于公告前30个交易日股票每日加权平均价的算术平均值[67] - 公司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6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未履行赔偿义务则所持股份不得转让[67] - 公司承诺对未履行承诺负有个人责任的董事及高管采取减薪或停薪措施[67] - 公司长期承诺招股说明书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67] - 公司承诺因不可抗力导致承诺无法履行时将及时披露原因并提出替代方案[67] - 承诺人未履行承诺时需在10个交易日内停止领取薪酬[69] - 承诺人未履行承诺时需以当年及后续年度税后工资作为履约担保[69] - 承诺人未履行承诺时在履行前不得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69]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2023年计划向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原材料金额上限为2800万元[74] - 报告期内与苏州易锐光电科技实际关联交易发生额为270.23万元[7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9,320,377.90元[7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53,796,897.05元[78]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53,796,897.05元[7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83%[78] - 关联方担保金额为0元[78] - 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担保金额为0元[78] - 担保总额超净资产50%部分金额为0元[78] -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不适用[70] - 公司违规担保情况不适用[70] 法律和监管事项 - 公司于2023年6月1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36号)[73] - 全资子公司深蓝迅通与富申实业买卖合同纠纷案被法院驳回起诉[71] - 全资子公司深蓝迅通与环球景行买卖合同纠纷案被法院裁定中止诉讼[71] 子公司和合并范围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包含13家子公司,包括深圳瑞斯康达、北京比邻信通等[121]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公司经营业务营业周期较短,采用12个月作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26]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27]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31]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3]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3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3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8]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中对应部分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依次使用第一层次(活跃市场报价)、第二层次(可观察输入值)和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输入值[142]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多项金融工具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43] -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公司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143] - 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43]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45]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49]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8.00%[149]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49]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49]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49]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49] - 其他应收款按账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47]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量风险[148]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47][148] - 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发出存货计价[155]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30年,年折旧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