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65806291.54元,同比增长2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53005.07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72258145.15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177935.62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73743520.20元[19]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上年同期为-1.83元/股[21] - 稀释每股收益0.07元/股,上年同期为-1.83元/股[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上年同期为-1.84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上年同期为-33.52%[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6,580.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45万元,同比实现由亏转盈[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至9.658亿元[32][3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9.6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7.93亿元增长21.8%[84] - 公司净利润为3022.4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7.7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85] - 营业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21.9%[88]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去年同期为-1.83元[86] - 综合收益总额3462.41万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76亿元[86] - 母公司净利润2846.97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675.97万元[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至5.759亿元[32][3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至1.202亿元[32][3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至6159.59万元[32][33]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318%至2092.94万元(因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32][3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至1.360亿元[32][33] - 营业总成本为9.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其中营业成本5.76亿元同比增长22.9%[84] - 研发费用达1.3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23亿元增长10.5%[84] - 财务费用2092.94万元,较去年同期500.66万元增长318.1%[84] - 研发费用1.27亿元,同比增长4.1%[88] - 财务费用2032.04万元,较去年同期254.91万元大幅增长697.3%[88] - 利息费用605.1万元,较去年同期707.09万元下降14.4%[8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业收入的10%[27] - 销售商品境内收入以客户签收时间和合同签署时间孰晚作为收入确认时点[167] - 销售商品境外收入在办妥出口报关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确认收入[167] - 提供服务收入按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比例确定履约进度确认收入[168] 各地区表现 - 东南亚及北拉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40%[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订单执行和毛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39] - 半导体芯片等原材料面临结构性紧缺[39]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56] - 公司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5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5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未履行赔偿义务前不得转让所持股份[56] - 公司承诺未履行承诺事项时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58] - 公司承诺未履行承诺事项时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5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未履行承诺事项时将停止领取薪酬[58] - 公司承诺通过加快募投项目建设等措施填补即期回报[5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213827.03元,上年同期为-243230799.68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至-1.222亿元(上年同期为-2.432亿元)[32][3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9.09亿元同比增长3.3%[91] - 收到税费返还3940.85万元同比增长171.8%[9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22亿元同比改善49.8%[9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398.43万元同比扩大29.5%[92]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4.43亿元同比增长11.1%[9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9857.56万元同比增长6.2%[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85亿元同比下降4.5%[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06亿元同比扩大48.1%[9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74亿元同比大幅扩大671.7%[94]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4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9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23%至6.173亿元[3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7%至5.211亿元[35] - 公司应收账款为人民币8.48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3%[39]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9%[4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03亿元人民币下降23.16%[7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33亿元人民币增长15.81%[78] - 存货期末余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85亿元人民币增长13.01%[7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0亿元人民币增长27.03%[78]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154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2亿元人民币下降84.95%[78] - 流动资产合计25.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57亿元人民币增长0.74%[78] - 资产总计31.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39亿元人民币增长0.70%[7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43亿元,较期初6.08亿元减少27.1%[8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15亿元,较期初7.18亿元增长13.6%[81] - 存货期末余额9.98亿元,较期初8.85亿元增长12.7%[8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5.21亿元,较期初2.60亿元增长100.4%[8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03亿元人民币下降23.2%[182] -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为5.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37亿元人民币下降8.1%[182] - 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9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66亿元人民币下降80.8%[182]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642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204万元人民币下降10.9%[184] - 银行承兑票据期末余额为95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710万元人民币下降64.8%[184] - 商业承兑票据期末余额为5467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493万元人民币增长21.7%[184]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89,441.21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01,280.00元[23]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790,243.83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75,069.45元[2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3,841.68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19,566.02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71.25元[23] 减值损失和准备 - 公司已对应收账款计提足额坏账准备[39] - 公司对积压淘汰产品计提足额存货跌价损失[40] - 信用减值损失为-1048.39万元,较去年同期-4.36亿元改善95.6%[85][88] - 资产减值损失为-414.57万元,较去年同期-3.3亿元改善87.4%[85][89]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27]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8.00%[127]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27]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27]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27]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27]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2.72亿元人民币,其中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2.81亿元,计提比例100%[194]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43亿元,综合计提比例14.41%[194] - 1年以内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89亿元,计提坏账准备3494万元,计提比例5%[196] - 5年以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677万元,计提坏账准备4677万元,计提比例100%[196]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423,933,238.62元,其中本期计提131,868,628.61元[199] - 本期坏账准备转回金额30,513.40元[199] 应收账款明细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五名合计426,038,381.55元,占总应收账款余额比例33.48%[199] - 富申实业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59,941,150.00元,占比20.43%,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99] - 中国移动终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81,519,576.02元,占比6.41%,坏账准备5,933,350.46元[199] - 中国移动上海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33,970,172.67元,占比2.67%,坏账准备1,709,642.81元[199] - 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5,510,232.09元,占比2.00%,坏账准备1,933,269.39元[199] - 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5,097,250.77元,占比1.97%,坏账准备1,356,684.63元[199] - 前五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合计270,874,097.29元[199]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82572496.7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0] - 总资产3161054866.6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8.83亿元,较期初18.43亿元增长2.2%[80]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的-16,131,345.77元改善至期末的-6,654,212.37元,增加9,477,133.40元[97]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514,735,119.48元增长至期末的545,188,124.55元,增加30,453,005.07元[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1,842,642,358.23元增长至期末1,882,572,496.70元,增幅2.16%[9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843,563,267.27元增长至期末1,883,264,503.30元,增幅2.15%[97]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920,909.04元减少至期末692,006.60元,降幅24.9%[97]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373,198,442.62元[98] - 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685,663,311.79元[98]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83,784,380.37元[98]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83,784,380.37元[9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74,641,128.54元[99] - 未分配利润减少818,574,256.42元(降幅58.6%)[99]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股份支付减少资本公积4,533,364.29元[99] - 对股东分配利润46,316,111.27元[99]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降至1,873,435,599.94元(较期初下降30.2%)[99] - 母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135,808,043.55元[101]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28,469,656.08元[101] - 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增至1,164,277,699.63元(较期初增长2.5%)[101]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13,070,304.58元[101] - 实收资本为421,055,557.00元[102][103] - 资本公积从702,563,860.42元增加至713,658,675.75元,增长1.58%[102] - 未分配利润从1,162,021,593.44元减少至1,098,945,775.20元,下降5.43%[10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485,630,761.27元下降至2,433,649,758.36元,减少2.09%[102]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6,759,706.97元[102]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6,316,111.27元[10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4,535,630.27元[102] - 注册资本421,055,557.00元与股份总数一致[10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2年6月8日聘任魏建强为副总经理[44] - 公司于2022年6月28日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46] - 实际控制人李月杰和朱春城直接持有公司9.19%的股份[54] - 实际控制人承诺自2022年4月21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54] - 公司总股本由421,055,557股增至434,175,557股[67] - 授予限制性股票13,120,000股[67] - 被激励对象人数为363名[67]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8,427户[68]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月杰、朱春城,变更日期为2022年4月21日[72] - 任建宏、李月杰、朱春城、高磊并列第一大股东,各持有3869.33万股,占比9.19%[71] - 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64.22万股,占比3.00%,报告期内减持420万股[71] -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13家[104] 重大事项和承诺 - 报告期内公司有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1] - 报告期内履行的及尚未履行完毕的重大担保情况适用[6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8641.02万元人民币[6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641.02万元人民币[64]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8641.02万元人民币[64]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4.59%[64]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公司营业周期以12个月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10]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1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1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1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损失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1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0]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较高者[12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分三个层次: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122]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特定金融工具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23] - 公司对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信用调整实际利率折现[124] - 公司对租赁应收款采用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24] - 公司以账龄作为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组合的分类依据[126] - 公司对应收银行承兑汇票按票据类型组合计量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127]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30年 年折旧率3.17%-4.75%[144] - 生产及电子设备折旧年限3-10年 年折旧率9.50%-31.67%[144]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4年 年折旧率23.75%[144] - 持有待售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孰低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4
瑞斯康达(603803)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