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信息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0]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通泰香港、纽威集团与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王保庆、陆斌、程章文、席超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并于2022年6月17日和7月7日完成过户手续[4] - 席超持有公司16.23%的股份,共计121,564,91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49,460,000股[12] - 王保庆持有公司16.23%的股份,共计121,564,91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60,570,000股[12] - 陆斌持有公司16.23%的股份,共计121,564,91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51,110,000股[12] - 程章文持有公司16.23%的股份,共计121,564,91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38,800,000股[12] - 纽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0%的股份,共计14,981,240股[1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价值驱动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1.42%的股份,共计10,603,701股[12]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价值发现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1.35%的股份,共计10,084,500股[12]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7011组合持有公司1.24%的股份,共计9,325,374股[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21.70万元,同比增长2.46%[66] - 公司2022年利润总额为54,854.94万元,同比增长26.61%[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11.63万元,同比增长23.49%[66]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402,598.38万元,同比增长2.38%[71] - 工业阀门业务营业收入为4,025,983,784.72元,毛利率为30.29%,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72] - 阀门产品营业收入为3,770,474,071.80元,毛利率为30.81%,同比增长1.84个百分点[72] - 零件产品营业收入为176,066,079.31元,毛利率为39.74%,同比增长7.52个百分点[72] - 公司研发费用为176,419,949.82元,同比增长17.42%[6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2,930,516.54元,同比下降18.61%[67]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0.50亿元,主要系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所致[7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达到40.2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销售增长[87]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2%,主要由于成本减少[87]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72%,主要由于销售增长导致相关费用增加[87]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42%,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8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1%,主要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87]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2.4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净流入增加和固定资产投资减少[88] - 公司2022年内销营业收入为16.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46%,外销营业收入为2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5%[90] - 公司2022年生产阀门71.18万套,同比增长0.51%,销售阀门71.22万套,同比增长8.32%[92] - 公司2022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6.8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6.75%[94]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2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9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8.09%[9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3亿,同比下降18.61%[102]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800,356,391.71元,占总资产的11.48%,同比增长82.48%[103] - 存货期末数为2,085,092,509.96元,占总资产的29.91%,同比增长35.32%[103] - 应付账款期末数为1,099,678,201.08元,占总资产的15.78%,同比增长33.39%[103] - 合同负债期末数为210,401,443.79元,占总资产的3.02%,同比增长80.56%[10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数为302,163,112.07元,占总资产的4.33%,同比增长11,124.55%[104] - 销售费用为355,839,828.44元,同比增长18.72%[109] - 研发费用为176,419,949.82元,同比增长17.42%[109] - 2022年银行存款增加82.48%[118] - 2022年租赁资产减少33.91%[118] - 2022年应交所得税增加46.69%[118] - 2022年公司订单增加35.32%[136] - 2022年预收货款增加80.56%[136] - 2022年已背书未到期且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增加109.15%[136] - 2022年租赁资产减少34.74%[1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2.45亿[135]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交付40"300LB大口径高温吹扫三偏心蝶阀,设计温度高达683℃,填补了国内空白[25] - 公司液氢阀门实现研发和订单突破[30] - 公司进一步提升上游产业链研发、生产及供货能力[21] - 公司高性能平板闸阀开发取得进展[26] - 公司中线蝶阀成功通过美国UL认证,认证范围涵盖3寸到20寸,拓展了水系统处理阀门市场[31] - 公司核电阀门斩获核1级闸阀、截止阀、轴流式止回阀合同订单,开启核电高端市场[32] - 公司承接法国ITER核聚变工程项目新订单,产品涵盖电动/气动/手动截止阀、球阀、蝶阀、调节阀和止回阀[32] - 东吴机械成功入围中国石化2022年度安全阀框架全部四个标段[33] - 公司铸造厂取得ISO9001、CE-PED、AD2000、核安全1级等资质认证,铸件被多家船级社批准[38] - 公司锻造厂取得ISO9001、CE-PED、AD2000等资质认证,为石油、天然气、化工、风电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38] - 公司卡套式旋塞阀成功突破密封、扭矩、制造等难题,形成新产品系列并实现订单突破[51] - 公司成套管汇设备在2022年实现多个业绩突破,设计和制造能力获得国际知名客户高度认可[57] - 公司完成了大口径高温三通快速换向切断阀的样机设计和制造,性能指标达到预期[11] - 公司通过Norsok认证,助力开拓高附加值的锻件市场[20] - 公司完成了液氢阀门的产品研发试制,通过了液氮温区的试验,并形成了液氢阀专用的产品及工艺[111] - 公司完成了核级双闸板平行座(W型)闸阀样机的研制和鉴定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111] - 公司完成了重水堆高氚回路低泄漏小口径核级手动球阀国产化样机的研制,4台样机的设计、制造及鉴定试验均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111] - 公司完成了高压大口径硬密封紧急切断阀的设计、有限元模拟验证等设计开发工作,并完成了阀门的零件采购及生产制造和所有的测试[111] - 公司完成了大口径三角圈阀座的设计、生产制造及测试,达到高压气阀座测试无可见泄漏的密封性能[111] - 公司完成了40"150LB超低温阀门国产化样机的试制,并通过国产化鉴定,密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1] - 公司完成了API 6D短型平板闸阀的样机设计和制造,并通过了API 6D标准要求的各项型式试验,阀门密封性能可靠[111] - 公司完成了新型轴流式止回阀的样机设计和制造,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预期,远高于API598和BS6364规定的要求[111] - 公司完成了大口径高压力波纹管阀门的样机研制,通过相关试验满足设计最大背压3.45MPa的要求[113] - 公司完成了2500m水深6"Class2500硬密封侧装式固定水下液控球阀型式试验研制,并取得了DNV的COC证书[113]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以阀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为主营业务,坚持中高端阀门产品的定位[123]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创新和科学可持续的技术研发体系,巩固在管线、炼化、LNG、海工、化工等阀门领域的竞争优势[123]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份额预计从2022年的29%增加到2025年的35%,清洁能源将取代化石燃料成为主要发电能源[140] - 公司计划通过自动化设备投入和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中高端阀门生产规模[144] - 公司将继续提升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加快募投项目的建设与投产[144]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强化市场、生产、质量、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理念[146] - 公司推行质量文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抵御外部风险[147] - 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升现场EHS管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149] - 公司出口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汇兑损失,影响经营业绩[153] -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大,全球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对海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54] - 公司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形成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方案[178] - 受国际宏观经济影响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国内整体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将对公司未来毛利润产生一定影响[181]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拓宽了产品系列,提高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产品组合的能力[181]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面临市场开拓等风险,可能导致部分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181] 公司治理与高管变动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699.05万元[17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决策程序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定,并根据任职情况和绩效考核确定[17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实际支付情况与年报披露的数据相符[173]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股东大会的议案全部审议通过,不存在否决议案的情况[184] - 公司董事长王保庆于2022年12月28日离任,新任董事长为鲁良锋[186] - 公司董事陆斌、程章文、席超、姚炯、黄强、席酉民、娄贺统、陈国龙、郝如冰、陈斌、毛广武、卫瀚森均于2022年12月28日离任[186] - 新任董事长鲁良锋于2022年12月28日上任,任期至2025年12月27日[186] - 新任董事黎娜、冯银龙、吴真林于2022年12月28日上任,任期至2025年12月27日[186] - 程章文自2002年起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并兼任纽威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190] - 席超自2002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并兼任纽威数控装备(苏州)有限公司董事[190] - 姚炯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董事,曾担任纽威数控装备(苏州)有限公司外销部经理[190] - 黄强自2017年起担任中菊(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董事[190] - 席酉民自2008年起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现任公司独立董事[191] - 娄贺统自1984年起担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现任公司独立董事[191] - 陈国龙自2018年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苏州苏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191] - 郝如冰自2018年起担任纽威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91] - 陈斌自2009年起担任公司监事,现任纽威工业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1] - 毛广武自2017年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现任公司机加工厂厂长[191] 客户关系与市场拓展 - 公司开办纽威阀门培训基地,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培训课程,增强客户长期合作信心[22] - 公司与全球多家能源行业客户及合作伙伴制定了长期合作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商务、产品、技术等主题的交流活动[22] - 公司探讨碳中和阀门、区块链、弹性供应链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课题,加深与客户在多领域的探讨与合作[23] - 公司完成2021年碳排放核查认证,为后续节能减碳提供数据支持[32]
纽威股份(60369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