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9%[20] - 基本每股收益1.28元/股,同比增长30.6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2%,同比增加2.16个百分点[21] - 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296.68亿元同比增长31.28%[31]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1亿元同比增长30.61%[3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8%[78][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1%[78] - 智能电动床产品营业收入为2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4%[82] - 境外市场营业收入为2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3%[82] - 智能电动床营业收入为2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4%[111] - 床垫营业收入为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111] - 自有品牌营业收入为2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0%[114] - 大宗业务营业收入为2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1%[116] - 线上销售营业收入为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2%[116]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金额2019年237,266.73万元、2020年207,810.70万元、2021年275,412.72万元[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5%[80] - 家具制造业毛利率为35.65%,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82] - 家具制造业材料成本15.88亿元,同比增长36.35%,占总成本比例85.67%[83] - 家具制造业制造费用1.35亿元,同比增长80.58%,主要因400万张智能电动床项目投产折旧增加及会计准则变化[83][86] - 销售费用2.70亿元,同比增长23.98%,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及广告宣传费增加[91] - 研发费用为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4%[80] - 研发投入1.4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77%[92] - 财务费用3452万元,同比下降31.39%,主要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91] - 智能电动床毛利率为36.35%,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111] - 床垫毛利率为36.61%,同比下降4.51个百分点[111] - 线上销售毛利率为33.21%,同比下降6.30个百分点[1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72%[20]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亿元环比大幅转正[23]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88.82万元出现负值[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0.72%至1.4855亿元[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38.18%至-3.9784亿元[9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88.76%至2.0118亿元[96] 资产和负债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3.49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66%升至7.76%,同比增长264.24%[96] - 存货增加至7.86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73%升至17.44%,同比增长70.93%[96] - 短期借款激增至3.50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29%升至7.77%,同比增长3209.15%[96] - 受限资产总额4.366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525亿元为借款抵押[101] 业务线表现 - 智能电动床生产量142.97万张,同比增长30.65%[83] - 智能电动床销售量147.68万张,同比增长31.28%[83] - 智能电动床销售数量为147.68万件,同比增长31.28%[112] - 床垫销售数量为8.44万件,同比增长21.05%[112] - 公司与泰普尔国际续签3年期电动床产品制造和供货协议[38] - 公司嘉兴智能工厂一期年产400万张智能电动床项目正式投产[40] - 公司越南工厂于2019年底投产 墨西哥工厂于2021年顺利投产[40] - 400万张智能电动床总部项目二期计划总投资105,000万元[42] - 项目二期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套传感器生产能力[42] - 项目二期将具备24,000张电动床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42] - 公司检测中心总投资超1,000万元 占地2,000余平米[45] - 公司产品具备Zero G模式、休闲模式、按摩功能及智能止鼾等核心功能[64] - 公司通过传感器实现睡眠健康监测 提供推力闹钟及睡眠统计报告服务[66] - 公司自2005年起专注智能电动床领域 掌握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59][67] - 公司产品具备缓压性、贴合性与支撑性三大优势 床垫软硬度划分10等级[62] - 公司拥有专利748项,其中发明专利124项[71] - 报告期内获得124项发明专利(含100项境外专利)及281项实用新型专利[95] - 公司推进年产400万张智能床总部项目(二期)建设[122] - 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加速推进海绵及弹簧床垫项目落地生产[12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125] - 开展非接触式生理体征传感器技术研究,提高传感器准确性[126] 地区表现 - 公司通过子公司奥格莫森美国和南部湾国际主导北美市场销售[60] - 北美市场保持与舒达席梦思(SSB)、泰普尔丝涟(TSI)合作并创建自有品牌Dawn House[122] - 欧洲市场力争创销售历史新高[123] - 中国市场发力智能电动床市场,推出分级床垫和分级枕头产品[123] - 境外资产规模达17.82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53%[98] - 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2019年96.07%、2020年94.69%、2021年95.58%[131] - 美国市场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19年85.40%、2020年82.52%、2021年84.44%[131][134] 客户和销售渠道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4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74%[87] - 公司是Tempur Sealy和Serta Simmons两大北美床垫巨头的主要供应商[38] - 泰普尔丝涟业绩增速一度超过70%[38] - 公司与北美前四大床垫品牌舒达席梦思、泰普尔丝涟建立长期合作[60] - 公司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智能电动床供应商[60] -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2019年83.27%、2020年79.71%、2021年75.74%[130] - 对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2019年41.78%、2020年47.16%、2021年49.66%[1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智能电动床行业在欧美处于快速成长期 其他地区处于导入期[58] - 2021年美国智能电动床销量占比13.87% 较2020年增长0.4个百分点[56] - 2021年美国智能电动床平均售价401.08美元 固定床平均售价91.45美元[56]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主营业务成本与毛利率产生影响[137] - 国际物流运费高企影响海外市场成本结构[139] - 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以美元结算的外销收入[133] - 智能电动床和床垫被美国加征关税税率由10%提高至25%[134] - 公司通过越南、墨西哥生产基地应对国际物流风险[13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共有独立董事3名符合相关规定[14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和5次监事会会议[146][147] - 2021年公司披露临时公告33篇保障股东知情权[148] - 董事长唐国海持股从3577.07万股增至4829.04万股增加1251.97万股[150] - 总经理黄小卫持股从1455.70万股增至1965.20万股增加509.50万股[150] - 监事会主席徐建春持股从1991.17万股增至2688.09万股增加696.91万股[150] - 董事监事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387.63万元[150] - 总经理黄小卫获得最高税前报酬242.60万元[150]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均为5-6万元[150] - 公司董事监事持股变动均因2019年年度权益分派[150]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87.63万元[155] - 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7次[158] - 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季度及年度报告[16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议案[162]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子公司增资及合资设立议案[163] - 所有董事全年应参会8次,实际出席率100%,无缺席或连续两次未参会情况[158]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2021年总员工数为2,886人,其中生产人员1,814人(占比62.8%),技术人员461人(占比16.0%),行政人员382人(占比13.2%),销售人员182人(占比6.3%),财务人员47人(占比1.6%)[165] - 员工教育程度分布:硕士及以上49人(占比1.7%),本科429人(占比14.9%),大专407人(占比14.1%),高中及以下2,001人(占比69.3%)[166] - 母公司员工2,391人,主要子公司员工495人,无劳务外包人员[165][169] - 公司研发人员461人,占总人数比例19.28%[93]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公司股票2,116,294股,占总股本比例1.02%[174] - 员工持股计划成交总金额54,955,922.59元,成交均价25.97元/股[174] - 员工持股计划信托计划总规模不超过1亿元[173]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自2021年3月12日起12个月[174] - 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比例分别为50%、25%、25%[174] - 72名核心骨干人员参与员工持股计划[174] 分红和资本运作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共计派发现金总额1.12亿元人民币[5] - 拟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8股,转增后总股本为3.58亿股[5]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12,027,890.80元[170]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358,489,251股[170]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公司被评为2021年浙江省绿色低碳工厂[51] - 2021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超过278.20万元[180] - 光伏发电系统年累计发电量达600多万度[182] - 光伏发电系统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000多吨[182] - 2021年安环部共进行42场环境类培训,总培训人次1072人[180] 承诺和合规事项 - 控股股东智海投资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42个月内有效并已严格履行[187] - 实际控制人唐国海、唐颖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42个月内有效并已严格履行[1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8个月内有效并已严格履行[1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限售股已于2021年4月29日完成上市流通[190]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末持股总数的25%[191] - 实际控制人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9]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91]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承诺事项均得到严格履行[187] - 因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自动延长限售期6个月[188] - 实际控制人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8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末所持公司股票总数的25%[192] - 公司承诺若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股份回购计划[193]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将依法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19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因信息披露违法导致的投资者直接损失赔偿责任[195]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申请文件真实性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96]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管理不侵占公司利益不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19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摊薄即期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96] - 公司承诺若未能履行承诺将冻结自有资金用于赔偿投资者损失[197]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能履行承诺期间持有股份不得转让[19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未能履行承诺将停止领取薪酬并用收入抵扣赔偿[199]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ERGOMOTION,INC.实现营业收入22.702亿元,净利润4709.6万元[100] - 子公司SOUTH BAY INTERNATIONAL,INC.营业收入4.3316亿元,净亏损1516.26万元[100] - 控股子公司ERGOMOTION,INC.总资产110,246.04万元,净资产15,191.81万元,营业收入227,021.60万元,净利润4,709.60万元[119] - 控股子公司SOUTH BAY INTERNATIONAL,INC.总资产32,076.65万元,净资产-8.00万元,营业收入43,316.32万元,净亏损1,516.26万元[119] - 截至2021年末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数量为16家,新增3家[117][118] 非经常性损益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99亿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349万元[25]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15亿元[2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产生利润影响1451.94万元[28]
麒盛科技(6036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