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霸股份(60351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立霸股份立霸股份(SH:603519)2022-08-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下降1.4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9.66%[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521.15万元同比增长25.53%[22] - 基本每股收益1.19元同比增长495%[21] - 稀释每股收益1.19元同比增长49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79%同比增加26.18个百分点[2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5%至7.34亿元,较上年同期7.45亿元减少1,198万元[103] - 营业利润同比激增527%至3.69亿元,去年同期为5,874万元[103] - 净利润同比增长509%至3.17亿元,去年同期为5,202万元[103][104] - 基本每股收益大幅提升至1.19元/股,去年同期为0.20元/股[104][108]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降1.7%至7.32亿元[10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629亿元[123] - 公司本期净利润变动额为2.0976亿元[123] - 公司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1,962,770.18元[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38,951,539.26元同比下降1.49%[36] - 销售费用2,105,348.95元同比下降62.57%[36] - 财务费用-12,773,445.37元同比下降859.06%[36]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至6.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7.0%[103] - 研发费用保持稳定为2,185万元,同比微增0.7%[103] - 财务费用大幅改善,从支出168万元转为收入1,277万元,主要受利息收入影响[10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757%至5,142万元,反映盈利规模扩大[10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7%至1809万元[11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转正[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860,793.61元同比大幅改善[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8.7%至4.54亿元[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128万元改善至1.22亿元[11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激增140%至1.07亿元[1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22%至1.41亿元[111]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较去年同期-1170万元大幅改善[114]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601万元正向影响[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6.51万元,去年同期为-3359万元[11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0.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49%[22] - 总资产16.1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54%[22] - 长期股权投资544,777,129.42元同比增长117.46%[39] - 应收款项融资75,687,994.94元同比增长50.07%[39] - 应付票据341,305,859.31元同比增长52.69%[3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193亿元,较期初1.773亿元增长23.7%[9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546亿元,较期初2.210亿元增长15.2%[95] - 存货期末余额1.391亿元,较期初1.191亿元增长16.8%[9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5.448亿元,较期初2.505亿元增长117.5%[95] - 流动资产合计9.620亿元,较期初9.314亿元增长3.3%[9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0.838亿元,较期初0.908亿元下降7.7%[95] - 公司总资产从1,293.77亿元增长至1,611.32亿元,增幅24.6%[96][97] - 非流动资产大幅增加,从3.62亿元增至6.49亿元,增幅79.2%[96] - 应付票据从2.24亿元增至3.41亿元,增幅52.5%[96] - 合同负债从749.14万元降至238.42万元,降幅68.2%[96] - 未分配利润从4.24亿元增至6.35亿元,增幅49.6%[9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51亿元增至5.45亿元,增幅117.2%[100] - 货币资金从1.77亿元增至2.19亿元,增幅23.7%[100] - 应收账款从2.21亿元增至2.53亿元,增幅14.5%[100] - 存货从1.19亿元增至1.39亿元,增幅16.8%[100] - 递延所得税负债新增4,326.18万元[96][101] - 合并未分配利润增加2.11亿元至3.18亿元[116]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2366亿元[123]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2598亿元[123] - 公司实收资本为2.6633亿元[123] - 公司资本公积为4513.04万元[123] - 公司盈余公积为9085.92万元[123] - 公司2021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6945亿元[118] - 公司2021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081亿元[118]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期末余额为266,327,839.00元[125][127]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77,023,110.82元[12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68,384,898.21元[12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35.5万元[22]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51,906,603.48元[23] - 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295,176,001.29元[2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135,665.53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31,894.42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43,791,951.76元[23] - 投资收益显著增长至2.9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0万元[103] 投资和股权投资 - 间接持有拓荆科技449.1298万股股份[38] - 公司于2021年3月出资3000万元投资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嘉兴君锋持有其2.48%股权[44] - 公司全资子公司立霸创投于2021年10月投资1500万元于广东泽盛基金,该基金持有硅谷数模0.88%股权[44] - 公司通过嘉兴君励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拓荆科技7.39%股权[80] - 关联方盐城东方投资开发集团通过燕舞半导体产业基金持有拓荆科技2.11%股权[80] - 共同投资嘉兴君励基金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80]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立霸贸易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资产2338.02万元,净利润86.01万元[45] - 控股子公司立霸创业注册资本10000万元,总资产1489.75万元,净亏损3.02万元[45] - 公司持有立霸贸易(无锡)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133] - 公司持有无锡立霸创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133] - 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148]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2年1-6月全国粗钢产量5.27亿吨同比下降6.5%[29] - 6月粗钢产量9,073万吨环比下降3.3%[29] - 6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22.52较年初下降7.0%[30] - 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3,389亿元同比下滑9.3%[30] - 主要原材料钢板成本占比超70%,2022年上半年钢材价格震荡下跌[46] 公司业务和产品 - 公司上半年开发PCM新产品58项VCM新产品14项[33] - 公司产品出口收入占比近30%,面临汇率波动风险[47] - 公司通过协商调整产品价格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46] - 公司在家电用复合膜领域实现多个系列产品自主设计和制造[46]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2022年4月董事张振国离任,孙为军当选新任董事[53][54] - 2022年4月监事许荣伟离任,聂伟虎当选新任监事[54] - 控股股东卢凤仙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68] - 控股股东卢凤仙承诺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68] - 控股股东卢凤仙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价格[68] - 股东蒋达伟作出与控股股东相同的股份减持承诺[68] - 股东蒋达伟承诺长期持有公司股票[69] - 股东蒋达伟若减持A股股票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69] - 股东蒋达伟若违反减持承诺需支付减持价与发行价差价作为补偿[69] - 股东蒋达伟若违反减持承诺所持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69] - 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持股低于5%除外)[69] - 公司承诺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70] - 公司承诺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将不得进行公开再融资[70] - 公司承诺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将调减或停发相关责任人薪酬[70] - 公司控股股东卢凤仙承诺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不得转让股份[70] - 公司控股股东卢凤仙承诺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71]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不当干预经营[72][74] - 关联交易承诺遵循市场公允价值原则[7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8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057户[85] - 第一大股东卢凤仙持股69,039,049股,占比25.92%[87] - 第二大股东盐城东方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8,813,319股,占比22.08%[87] - 公司注册资本自2018年5月转增后变更为221,939,866.00元[129] - 公司2021年5月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股,总股本增至266,327,839.00元[130] - 公司2021年半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为44,387,973.00元[125] 利润分配 - 公司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每10股送红股0股 每10股派息0元 每10股转增0股[56]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0653亿元[123]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4,387,973.20元[125] 环境保护 - 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为120mg/Nm³ 低于200mg/Nm³的国家标准限值 未超标[59] - 公司二甲苯排放浓度为70mg/Nm³ 未超标[59] - 公司引进三套RTO蓄热裂解-分子筛耦合装置处理VOCs废气[61] - 公司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良好 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6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66] 法律和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76]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76] - 报告期内未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5] - 报告期内未发生违规担保行为[75] - 报告期半年报未进行审计[76]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企业合并对价资产或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5]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45]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45]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转入当期投资收益[146] - 为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147] - 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51]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2] - 处置股权取得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2]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涉及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15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56]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资本化原则处理[15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无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未偿付本金利息的支付[16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为目标[162]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163]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在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改变时进行[1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61] - 购入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信用调整后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61] - 公司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条件包括:主要为近期出售、作为可辨认金融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且有短期获利模式、或属于衍生工具[164] - 公司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及股利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64] - 混合合同在特定条件下可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但嵌入衍生工具不对现金流量产生重大改变或类似合同明确不需分拆的情况除外[165]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1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中,除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其余均计入当期损益[168]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8] - 财务担保合同在初始确认后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计量[16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金融资产转移且满足终止确认规定[17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为现时义务解除,或通过实质性修改合同条款替换原金融负债时确认新金融负债[171] - 金融资产转移时,公司评估保留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分别采用终止确认、继续确认或按继续涉入程度确认相关负债的处理方式[172]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174]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 针对限售资产需扣除无法出售的风险补偿金额[175] -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175]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三类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 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76] - 应收款项运用简化计量方法 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76]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78]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78] - 已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并按摊余成本计算利息收入[178] - 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假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180] - 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现金流量能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8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 未相互抵销[184] - 应收票据按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85] - 应收账款按销售货款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采用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186] - 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191]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192]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94] - 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95]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确定[196] - 控制类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199] - 联营/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99] - 长期股权投资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账面价值[200] -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