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0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8%[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82元/股,同比增长32.8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89%,同比增长1.73个百分点[19] - 2021年营业收入493,931.60万元同比增长67.0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446.34万元同比增长33.17%[24] - 营业收入493,931.60万元同比增长67.05%[43][4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446.34万元同比增长33.17%[43] - 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493,931.60万元,较2020年增长67.05%[184] - 营业收入49.39亿元,较2020年29.57亿元增长67.0%[197] - 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6%,从7.76亿元增至10.22亿元[198] - 净利润同比增长33.2%,从6.64亿元增至8.84亿元[19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8%,从1.37元/股增至1.82元/股[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49,030.10万元同比增长81.35%[45][46] - 研发费用154,945,424.05元同比增长47.96%[4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7.96%至1.5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4%[58][59][6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4.13%至8,843.53万元,主要因员工薪酬及咨询费增加[5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9.19%至6,908.16万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58] - 公司总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91.81%,金额达31.5亿元,同比增长84.11%[53] - 臂式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激增199.11%至12.47亿元,占总成本92.57%[53] - 营业成本34.90亿元,较2020年19.25亿元增长81.3%[197] - 研发费用1.55亿元,较2020年1.05亿元增长47.9%[197]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0.4%,从19.31亿元增至34.83亿元[199]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7.2%,从1.06亿元增至1.56亿元[199] - 母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4.6%,从3537.55万元增至6528.76万元[200] - 母公司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5.0%,从2201.94万元降至1872.32万元[20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5.0%,从1.09亿元增至1.37亿元[198] 各业务线表现 - 臂式产品产量4,356台同比增长137.25%[26] - 臂式产品销售收入164,568.20万元同比增长191.00%占比34.61%[26] - 臂式产品销量3,954台,其中电动臂式产品占比58.17%[29] - 臂式产品销售收入164,568.20万元,同比增长191.00%[29] -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收入1,645,681,983.70元同比增长191.00%[47][48] -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收入2,846,520,528.63元同比增长32.21%[47][48] - 臂式产品毛利率18.16%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47][49] -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生产量同比增长137.25%至4,356台,销售量同比增长182.63%至3,954台[50][51] -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销售量同比增长27.53%至44,112台,库存量同比增长18.82%至12,200台[50] - 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库存量同比激增549.40%至1,617台,生产量同比增长121.74%至4,978台[50][51]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277,676.09万元同比增长36.86%[25]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197,872.23万元同比增长149.44%占比41.61%[25]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197,872.23万元,同比增长149.44%[29] - 中国境外收入1,978,722,341.50元同比增长149.44%[47][48] - 海外市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872.23万元,同比增长149.44%[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480,792,122.95元用于年产4,000台高位高空平台项目[27] - 公司推进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建设[78] - 公司通过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79][82] - 公司加速零部件国产化工作以优化供应链并节省成本开支[79][82] - 臂式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但利润率不高可能影响综合毛利率[84] - 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导致产品成本上升[82] - 美国"双反"税率执行对美国市场开拓及盈利能力造成影响[81] - 海外市场面临海运费价格大幅上涨和集装箱短缺等不利因素[85] - 应收账款增加可能面临延期收款或坏账风险[86] - 租赁行业集中度提升可能对公司销售产生影响[87] - 公司加大非贸易摩擦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以减少"双反"影响[81] - 公司通过增加电动款臂式产品销售比例改善产品利润率[84] 现金流和资产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1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67%[18] - 总资产为9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4%[18] - 总资产957,446.96万元同比增长63.1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7,816.88万元同比增长59.67%[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3,661,724.56元同比下降58.10%[45] - 收到的税费返还大幅增加至1.4376亿元,同比增长253.64%[6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至35.1375亿元,同比增长59.34%[6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至2.3095亿元,同比增长48.09%[62] - 货币资金增至35.1433亿元,占总资产36.71%,同比增长195.11%[64] - 应收账款增至16.2019亿元,占总资产16.92%,同比增长154.76%[64] - 短期借款增至4.4935亿元,占总资产4.69%,同比增长1,396.12%[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0.5亿元,同比下降84.85%[64] - 合同负债减少至0.1794亿元,同比下降73.95%[6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至13.2374亿元,同比增长160.95%[63]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63.1%至95.74亿元(2021年)对比58.69亿元(2020年)[192][193] - 流动资产同比增长78.3%至73.94亿元(2021年)对比41.47亿元(2020年)[192]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207.1%至32.01亿元(2021年)对比10.43亿元(2020年)[194]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6.4%至17.32亿元(2021年)对比7.03亿元(2020年)[194] - 存货同比增长44.9%至13.33亿元(2021年)对比9.20亿元(2020年)[194] - 短期借款激增1396.3%至4.49亿元(2021年)对比0.30亿元(2020年)[192]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50.6%至11.91亿元(2021年)对比7.91亿元(2020年)[1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59.7%至59.78亿元(2021年)对比37.44亿元(2020年)[193]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59.8%至23.74亿元(2021年)对比9.14亿元(2020年)[19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36.5%至28.36亿元(2021年)对比20.78亿元(2020年)[193] - 2021年总资产85.5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52.23亿元增长63.9%[195][196] - 流动资产66.50亿元,较2020年36.64亿元增长81.5%[195] - 净利润未分配利润27.38亿元,较2020年20.13亿元增长36.0%[196] - 资本公积23.73亿元,较2020年9.13亿元增长159.8%[196] - 短期借款4.49亿元,2020年无短期借款[195] - 合同负债1916.81万元,较2020年6880.75万元下降72.2%[195] - 投资性收益1464.89万元,较2020年3671.36万元下降60.1%[197]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收窄29.7%,从-468.65万元改善至-329.57万元[198] - 浙江鼎力应收账款余额为167,251.7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232.51万元[187] - 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为150,121.46万元,计提减值准备615.10万元[187] - 货币资金余额为3,514,333,230.83元,较上年增加约195%[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50,000,000.00元,较上年减少约85%[191] - 应收账款余额为1,620,191,873.61元,较上年增加约155%[191]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17,801,753.70元,较上年增加约39%[191] - 预付款项余额为41,912,077.91元,较上年增加约30%[191] - 其他应收款余额为4,087,975.17元,较上年减少约29%[191] - 存货余额为1,387,177,645.14元,较上年增加约47%[191] 股利分配和股东回报 - 以总股本506,347,87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40元人民币,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72亿元人民币[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14]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有重大支出时最低40%[115]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115] - 利润分配政策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一次[11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树根持股230,564,600股年度内无变动[92]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512.33万元[9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树根税前报酬为93万元[92] - 财务负责人王美华税前报酬为55.5万元[92] - 董事会秘书梁金税前报酬为55万元[92] - 独立董事傅建中、王宝庆、瞿丹鸣税前报酬均为6.55万元[92] - 中鼎投资持有公司股份58,589,180股,持股比例为12.07%[96]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合计512.33万元[100] - 董事兼总经理许树根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3,254,046股,占中鼎投资股权39.69%[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水金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003,750股,占中鼎投资股权3.42%[97] - 董事于玉堂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839,700股,占中鼎投资股权3.14%[97]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王美华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558,472股,占中鼎投资股权2.66%[97] - 董事许荣根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558,472股,占中鼎投资股权2.66%[97] - 监事周民间接持有公司股份837,825股,占中鼎投资股权1.43%[97] - 监事向存云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558,472股,占中鼎投资股权2.66%[9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2,138户,较上年末增加[170] - 第一大股东许树保持有230,564,600股,占比47.49%[17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1,785,136股,占比12.73%,为第二大股东[171] - 德清中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8,589,180股,占比12.07%,为第三大股东[171] - 非公开发行对象包括泓德基金(2,617,524股)、南方基金(2,169,680股)等机构投资者[167] - 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树根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5.53%[175][178] - 德清中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57%[175][178] - 许树根持有德清中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9.69%股权[172] - 招商银行泓德睿泽混合基金持有3,053,165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 中国工商银行民生加银质量领先混合基金持有2,474,471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 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持有2,430,590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 GIC PRIVATE LIMITED持有2,230,745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 交通银行工银瑞信物流产业股票基金持有2,121,111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基金持有1,823,424股人民币普通股[172]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专利272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海外专利5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37] - 自动化生产线每7分钟下线一台剪叉式产品,每30分钟下线一台臂式产品[38] - 电动剪叉产品最大工作高度突破32米,载重达1000kg[37] - 公司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9项[37] - 公司率先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为全球首家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产品制造商[37] - 公司推出业内首款三年质保全交流剪叉系列高空作业平台[40] - 公司入选2020年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名录,并荣登2021智能制造创新TOP50榜单[38] - 电动剪叉产品最大工作高度32米,最大载重1,000kg[29][31] - 公司为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大载重电动臂式全系列产品制造商[29][31][34] - 产品覆盖80多款规格,臂式最大工作高度30.3米,最大荷载454kg[31]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10强[32] - 公司位列2020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业20强前十名[72]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系列产品制造商[72] - 公司研发人员240人,占总人数13.59%,其中专科占比59.58%[61] - 公司已全面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132] - 公司拥有100%自动焊接生产线[133] - 公司使用全流程自主可控的"鼎力智慧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实现对车间水、电、热、气等能源动力的集中动态监测和数字化管理[133]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3.42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57%[66] - 绿色动力总资产3627.04万元,净资产3282.44万元,营业收入3514.34万元,净利润0.23万元[71] - 上海鼎策总资产160202.09万元,净资产41774.32万元,营业收入10634.32万元,净利润3535.39万元[71] - Magni总资产15598.22万元,净资产8426.84万元,营业收入25914.58万元,净利润2044.67万元[71] - CMEC总资产13889.61万元,净资产2513.87万元,营业收入23247.29万元,净利润104.60万元[71] - 德清力冠总资产6073.66万元,净资产379.41万元,营业收入3846.11万元,净利润85.74万元[71] - Dingli Machinery UK Limited总资产3749.48万元,净资产151.43万元,营业收入3777.72万元,净利润121.94万元[71] - TEUPEN总资产1937.90万元,净资产679.30万元,营业收入3630.50万元,净利润134.60万元[71] 市场销售和客户 - 直销模式主营业务收入占比70.19%,经销模式占比29.81%[31] - 融资租赁销售期限主要为3年,银行按揭期限为2年[32] - 分期付款销售尾款期限为2-18个月[32]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3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62.28%,总额达30.76亿元[56]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966,010.62元其中政府补助28,122,984.68元[22] 融资和资本活动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480,792,122.95元用于年产4,000台高位高空平台项目[27] - 公司非公开发行2086.23万股新股,发行价格71.90元/股
浙江鼎力(60333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