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贝电气(60332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迪贝电气迪贝电气(SH:603320)2022-08-0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5.1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6.76万元同比下降52.95%[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844.55万元同比下降49.68%[16]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下降52.6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4%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64万元,同比下降5.1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7万元,同比下降52.59%[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845万元,同比下降49.68%[27]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3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5.61亿元人民币下降5.2%[88] - 营业利润为2693.59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5894.61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4.3%[88]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3,375,353.55元,同比下降52.8%[8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67,609.90元,同比下降52.9%[89] - 利润总额为27,197,803.57元,同比下降53.8%[89]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26,143,633.97元,同比下降39.5%[9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52.6%[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微增0.12%至4.72亿元,因铝锭/端子/塑壳等原辅料价格大幅上涨[29]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2.29%至985.51万元,主要因办公资产折旧增加[29] - 营业总成本为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88] - 研发费用投入为1874万元[24] - 研发费用为17,620,479.49元,同比增长0.8%[92] - 所得税费用为3,822,450.02元,同比下降59.1%[8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81.42万元同比上升211.48%[1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81万元,同比增长211.48%[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11.48%至4981.42万元,因客户货款回收增加及原材料采购支付减少[29][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814,238.37元,同比增长211.5%[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61.6%,从1418万元增至5129.7万元[9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9%,从2.27亿元增至2.93亿元[99]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5,243,648.73元,同比增长626.0%[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85.1%,从3885.6万元增至6032.5万元[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68.8%,从1.01亿元降至3152.7万元[99]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70%,从1.38亿元降至490万元[9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99.8%,从1303万元增至2603万元[97]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77.8%,从6856万元降至2813万元[97]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51.7%,从1.06亿元增至6980万元[97]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从-9万元转为正收益56.9万元[100]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7.69%至2.78亿元,占总资产22.3%[31]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69.22%至6243.53万元,因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 - 合同负债同比激增313.08%至126.62万元[31]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81.64%至330.04万元,因原材料预付款增加[3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78,451,041.13元较期初增长27.7%[80] - 应付债券余额214,233,196.44元[8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5.5%[8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8%[85] - 存货期末余额2.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2%[8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50万元人民币,与期初持平[8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9293.5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9%[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3%[82] - 负债合计4.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5%[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1.2%,从1.05亿元增至1.38亿元[100] 业务表现 - 报告期内各类压缩机电机销量为765万套,去年同期为810万套[2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9%至5.32亿元,主要因销售量减少[29]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压缩机电机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冰箱和空调压缩机电机[115] 子公司和投资 - 子公司迪贝智控报告期净亏损151万元[3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56399.30元[19] - 境外资产规模7.0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057%[33] 股东和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500户[63] - 可转债转股导致股份总数增加7,569股至130,017,736股[61][62] - 迪贝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2,176,109股占比47.82%为第一大股东[65] - 吴储正持股21,447,423股占比16.50%为第二大股东[65] - 嵊州市迪贝工业炉有限公司持股3,096,498股占比2.38%[65] - 金元顺安元启基金增持759,800股至0.58%持股比例[65] - 钱佳平增持636,050股至744,790股占比0.57%[65] - 陈玉麒增持540,700股至555,570股占比0.43%[65] - 浙江卧龙创业投资减持40,000股至412,330股占比0.32%[65] - UBS AG增持304,586股至340,631股占比0.26%[65] 可转债 - 迪贝转债期末持有人数为9,262人[71] - 前十名转债持有人中李怡名持有24,866,000元占比10.83%[71] - 丁碧霞持有15,924,000元占比6.93%[71] - 中国工商银行旗下基金持有13,370,000元占比5.82%[71] - 报告期转债转股额106,000元[73] - 尚未转股余额229,680,000元占比发行总量99.89%[74] - 累计转股数17,736股占转股前总股本0.0136%[74] - 最新转股价格调整为13.80元[76]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损益440.30万元[18]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61873.44元[19] - 所得税影响额为255430.27元[19]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43204.31元[19] 分红和分配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42]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1]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6,003,489.40元[105] - 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13,000,731.50元[107]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量约196万千瓦时[48] - 光伏发电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9.24吨[48] - 光伏发电项目减少标煤用量686.05吨[48] - 光伏发电项目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5.68吨[48] - 光伏发电项目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1.55吨[48] - 屋顶光伏装机容量为4兆瓦[48] - 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46] 公司治理和风险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60万元人民币[5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60万元人民币[59]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160万元人民币[59]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0.20%[59]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及大额债务逾期情况[55]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4]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55] - 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及资产收购类关联交易[56][57] - 公司承诺未来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将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53] - 公司担保事项中无反担保及关联方担保[59]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首次权益第一个锁定期于2022年7月21日届满[43] 所有者权益 - 公司实收资本从130,010,167.00元增加至130,017,736.00元,增加7,569.00元[103][105] - 资本公积从42,164,331.34元减少至42,144,880.98元,减少19,450.36元[103][105] - 其他权益工具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减少19,450.36元[103] - 未分配利润从382,489,174.43元减少至379,753,294.93元,减少2,735,879.50元[103][1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84,043,579.49元减少至781,402,840.53元,减少2,640,738.96元[103][105] - 少数股东权益从1,750,392.87元增加至1,858,136.52元,增加107,743.65元[103][10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85,793,972.36元减少至783,260,977.05元,减少2,532,995.31元[103][10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3,267,609.90元,少数股东贡献107,743.65元[103]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增加95,140.54元[103] - 公司实收资本由130,007,245.00元增至130,007,528.00元,增加283.00元[107][108] - 资本公积从188,313,755.84元增至188,317,590.82元,增加3,834.98元[107][108] - 未分配利润由323,823,785.15元增至360,273,594.33元,增加36,449,809.18元,增幅11.3%[107][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718,392,761.11元增至754,845,954.30元,增加36,453,193.19元,增幅5.1%[107][108] - 综合收益总额为49,450,540.68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贡献97,167.76元[10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20,441,214.14元增至756,991,575.09元,增加36,550,360.95元,增幅5.1%[107][108] - 少数股东权益由2,048,453.03元增至2,145,620.79元,增加97,167.76元,增幅4.7%[107][108] - 其他权益工具减少733.97元至42,171,120.61元[107][108] - 专项储备及盈余公积保持稳定,分别为34,076,120.54元[107][10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13,018,228.62元,较期初减少3,576,173.38元(降幅0.5%)[111]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11,585,114.47元,较期初减少3,671,313.92元(降幅1.2%)[111]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2,332,175.48元[111] - 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89,724,727.68元,较期初增加24,021,308.32元(增幅9.0%)[112]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7,022,039.82元[112] - 公司实收资本由期初130,010,167.00元增加至期末130,017,736.00元,增幅0.006%[111] - 公司于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2500万股,总股本增至1亿股[113]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期末余额188,243,961.02元,较期初增加107,021.90元[111] - 2020年公司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转增股份30,001,397股[114] - 2020年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5,848股,年末总股本130,007,245股[114] - 2021年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2,922股,年末总股本130,010,167股[114] - 2022年上半年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7,569股,6月末总股本130,017,736股[114]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8家子公司,较上年无变化[116]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118]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2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22]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含所有受控子公司,内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125]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0]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计量日即期汇率折算[130] - 外币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31] - 外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按业务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131] - 外币利润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31] - 金融资产分为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及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34]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134] - 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融资[13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6] - 金融负债分类为摊余成本计量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类[140]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优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活跃市场报价),其次第二层次(可观察输入值),最后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143] - 权益工具投资在有限情况下(近期信息不足或公允价值估计范围广)可使用成本代表公允价值最佳估计[143] - 金融资产和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利且计划净额结算时以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44] -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区分取决于能否无条件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145] - 金融工具利息、股利等属于金融负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属于权益工具部分作为权益变动处理[146] - 应收票据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判断标准通常为逾期超过30日[147]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评级分组以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148]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按整个存续期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49] - 应收账款按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担保物类型等风险特征分组评估[150] - 应收账款采用账龄特征模型通过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151] - 应收款项融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52] - 应收款项融资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差异可能确认为当期利得或损失或递延处理[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直至终止确认[153] - 其他应收款按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分别计量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154] - 其他应收款以组合为基础按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等共同风险特征分组评估[154] - 存货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或至完工成本确定[155] - 合同资产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其他因素的收款权利[156] - 合同资产逾期超过30日通常表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58] - 合同资产以组合为基础按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等共同风险特征分组评估[158]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减记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60] - 持有待售处置组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增加时以前减记金额可恢复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商誉和划分为持有待售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162] - 持有待售处置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按除商誉外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比重比例增加账面价值[162]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负债利息和其他费用继续确认[162]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合营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9] -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按应享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69]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调整账面价值净损益份额以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确认[169]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