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流股份(60330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应流股份应流股份(SH:603308)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9999311142亿元,同比增长14.4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57653803亿元,同比增长45.4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10.941525万元,同比增长45.46%[2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999.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57.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42%[37] - 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14.46%[3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46%至10.9999亿元(2021年半年度:9.6101亿元)[118] - 净利润同比增长54.43%至1.3930亿元(2021年半年度:0.9020亿元)[1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42%至1.4658亿元(2021年半年度:1.0080亿元)[122] - 公司净利润为8406.14万元,同比增长118.4%[129] - 营业利润达9340.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8%[1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研发费用14,852.26万元,占营收比为13.5%,较上年同期增长23.25%[37] - 研发费用1.21亿元,同比增长23.25%[3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77%至6.8569亿元(2021年半年度:6.0271亿元)[1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25%至1.4852亿元(2021年半年度:1.2050亿元)[122]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41.45%至0.6687亿元(2021年半年度:0.4727亿元)[122] - 研发费用4958.24万元,同比增长2.0%[129] - 财务费用1587.75万元,同比减少51.7%[1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航空航天新材料及零部件实现营业收入30,059.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00%[37] - 核能新材料及零部件实现营业收入14,780.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7%[37] - 高端装备零部件实现营业收入58,166.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6%[3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53521832亿元,同比增长1569.36%[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9.4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69.36%[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4亿元,同比增长1569.2%[131][13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0.94亿元,同比增长30.2%[13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6.86亿元,同比增长61.6%[13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3.91亿元,同比增长25.0%[135] - 收到的税费返还7291.66万元,同比增长131.8%[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29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99.3%[1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03.64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331.68万元[1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1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1%[140]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14.9%[14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11.4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15亿元[143]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增长40%[2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增长40%[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增长5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6%,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7%,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2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0%至0.21元/股(2021年半年度:0.15元/股)[1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09.267588280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43%[22] - 货币资金95.5亿元,同比增长96.99%,占总资产比例8.74%[41] - 持有待售资产179.98亿元,同比增长209.99%,主要因政府收储所致[41] - 预付款项11.01亿元,同比增长350.93%[41] - 长期借款43.32亿元,同比增长135.04%[41] - 长期应付款123.69亿元,同比增长33.23%,主要因政府收储补偿款所致[4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85亿元增长96.9%[10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13亿元增长16.0%[10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4亿元增长350.8%[104] - 存货期末余额为11.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70亿元下降6.2%[104] - 持有待售资产期末余额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1亿元增长209.8%[104]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6.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48亿元下降23.4%[104]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8.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86亿元增长21.4%[104] - 资产总计从96.33亿元增长至109.27亿元,同比增长13.4%[110] - 短期借款从24.08亿元增至29.36亿元,同比增长21.9%[107] - 应付票据从1.13亿元大幅增至4.43亿元,同比增长292%[107] - 长期借款从1.84亿元增至4.33亿元,同比增长135.2%[107] - 长期应付款从9.28亿元增至12.37亿元,同比增长33.2%[107] - 使用权资产从1307.52万元增至1893.18万元,同比增长44.8%[107] - 开发支出从3.02亿元降至2.84亿元,同比下降6.1%[10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9.36亿元微增至40.03亿元,增长1.7%[110]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7.20亿元增至12.44亿元,同比增长72.7%[115] - 母公司应付票据从5.30亿元增至11.04亿元,同比增长108.3%[115]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37.83%至33.7155亿元(2021年半年度:24.4604亿元)[118] - 长期应付款同比增长26.79%至5.7808亿元(2021年半年度:4.5596亿元)[1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20亿元,同比增长165.0%[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0.2%[1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9.36亿元人民币,其中未分配利润11.69亿元[146]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61,979,425.72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7,467,122.78元[26]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5.56%至0.6198亿元(2021年半年度:0.4259亿元)[12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应流投资持股数量为185,824,982股,占总股本27.20%[95] - 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基金持股数量为34,154,622股,占总股本5.00%[95] - 霍山衡邦投资持股数量为30,760,225股,占总股本4.50%[95] - 国泰大健康股票基金持股数量为18,712,728股,占总股本2.74%[95] - 农银汇理工业4.0基金持股数量为16,665,479股,占总股本2.44%[95] - 控股股东应流投资质押股份数量为83,860,000股[9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537户[95] - 控股股东应流投资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86亿股,占比27.2%[97] - 董事林欣持股数量增加7.66万股至112.44万股[100] - 高管杜超新增持股7.60万股[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废钢、废不锈钢、镍等合金材料,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经营业绩稳定性产生影响[50] - 公司部分产品出口销售,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英镑和欧元,汇率变动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50] - 公司产品应用在航空、核电、油气、资源及国防军工等高端装备领域,市场覆盖欧美为主的40多个国家[50] 环境信息 - 公司属于合肥市市级环境重点监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60] - 公司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锅炉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60] - 公司废水污染物执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排放浓度符合要求[60] - 公司危险废物委托合肥市安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60] - 公司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符合要求无超标现象[60] - 应流铸业年产12000吨精密铸件生产线项目环评及环保验收已获批复[69] - 公司厂界噪声昼间控制在55.1至57.8分贝夜间控制在45.0至47.7分贝符合2类标准[64] - 应流铸业厂界噪声昼间控制在61.8至63.6分贝夜间控制在51.8至54.3分贝符合3类标准[68] - 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检测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73] - 公司已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分别为340106-2022-035L和342427-2018-007-L[70] - 公司卡特彼勒项目及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环评与环保验收分别于2013年及2011年获批复[69] - 公司危险废物委托合肥市安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63] - 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交由安徽霍山恒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利用[63][68] - 公司污水处理站出水浓度满足一级排放标准并安装COD氨氮pH在线监测[67] - 公司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超标排放现象[6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74] - 公司无其他应公开环境信息[74] - 公司无重点排污单位环保情况需说明[74] - 公司无环境信息披露后续进展变化[74] - 公司无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相关信息[74] - 公司报告期内未采取碳减排措施[74] - 公司无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相关事项[74] 承诺和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76]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严格履行关联交易承诺[79] - 公司及控股股东持续履行招股说明书真实性承诺[79][82]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37-48个月期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10%[85] - 控股股东承诺49-60个月期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15%[85] - 实际控制人杜应流承诺全额承担住房公积金补缴损失[85]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分配不转增,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56]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的487,962,086.00元增加至期末的683,146,921.00元,增长195,184,835.00元[153][156]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2,131,424,992.29元减少至期末的1,936,240,157.29元,下降195,184,835.00元[153][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的32,698,889.45元减少至期末的23,128,733.34元,下降9,570,156.11元[153][156] - 专项储备从年初的39,461,729.65元增加至期末的44,276,255.15元,增长4,814,525.50元[153][156]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年初与期末均为85,265,067.66元[153][156]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1,006,689,880.34元增加至期末的1,046,979,434.87元,增长40,289,554.53元[153][156]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的526,684,462.40元减少至期末的516,366,691.11元,下降10,317,771.29元[153][1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4,307,248,932.75元增加至期末的4,332,465,085.38元,增长25,216,152.63元[153][156] - 综合收益总额为80,630,945.33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00,796,853.19元,少数股东部分为-10,595,751.75元[15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69,680,985.94元[150] - 实收资本为683,146,921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158][163] - 资本公积为1,986,766,347.34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158][163]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19,838,261.75元减少至期末19,002,569.19元,减少835,692.56元(下降4.2%)[158][163] - 专项储备从年初10,769,449.17元增加至期末11,416,564.06元,增加647,114.89元(增长6.0%)[158][16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528,853,835.56元增加至期末543,234,211.18元,增加14,380,375.62元(增长2.7%)[158][16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3,314,597,260.48元增加至期末3,328,789,058.43元,增加14,191,797.95元(增长0.4%)[158][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83,225,669.00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贡献84,061,361.56元[15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69,680,985.94元,占未分配利润变动的主要部分[158]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749,226.80元,使用1,102,111.91元,净增加647,114.89元[16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5月20日召开,决议于2022年5月21日披露[55] - 主要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实现净利润4122.33万元[49] - 境外资产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3%[44] - 综合收益总额1.31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损益为负727.32万元[146] - 公司注册资本683,146,921.00元,股份总数683,146,921股,均为流通股份[166]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15家子公司如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和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等[168]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前提[169] - 公司报告期内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疑虑[170] - 营业周期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76]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77] - 合并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编制[17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83]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4]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5]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财务担保合同及以摊余成本计量四类[188]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92]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计入当期损益的差额计算涉及账面价值与对价[194]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96]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量损失准备[196] - 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信用调整实际利率折现确认损失准备[197] - 租赁应收款及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97]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7]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97] - 资产负债表日通过比较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200]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损失准备抵减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