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增长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33%至7.768亿元人民币[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1.40%至3.711亿元人民币[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166.79%至3.451亿元人民币[1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25.58%至0.97元/股[1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7.768亿元,同比增长45.3%[116] - 公司净利润达到3.704亿元,同比增长142.0%[117] - 净利润为93,633,014.40元,同比增长251.5%[121] - 营业利润为108,480,329.18元,同比增长246.5%[12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9.43%至5.455亿元人民币[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493,427.60元,同比增长169.4%[1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24,855,228.02元,同比增长54.0%[12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64,718,980.32元,同比增长40.7%[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9.2%至3.763亿元[1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6.1%至2.564亿元[12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134.8%至3.37亿元[1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1%[61] - 财务费用为-8560.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3.93%[61] - 财务费用呈现负值-8561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6868万元大幅增加[116] - 研发费用支出2548万元,同比增长16.6%[11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16,831,691.46元,同比增长47.1%[12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同比增长24.71%至106.467亿元人民币[15] - 货币资金减少8.5%至38.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35.69%[62] - 存货大幅增长186.66%至20.08亿元,主要因收购带来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增加[62][63] - 生产性生物资产激增949.42%至7.78亿元,因收购数量增长及公允价值增加[63] - 在建工程增长94.13%至2.47亿元,主要因广州昭衍项目增加[63] - 合同负债增长42.53%至13.86亿元,反映业务增长[63] - 其他应付款暴涨2,204.22%至12.85亿元,主要因暂估未付收购款[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4.73%至3.08亿元,因理财产品赎回[63] - 负债合计大幅增加至22.259亿元,较期初6.908亿元增长222.2%[11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8.01亿元,较期初41.54亿元减少8.5%[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8亿元,较期初6.81亿元减少54.7%[110] - 存货期末余额20.08亿元,较期初7.01亿元增长186.5%[11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34亿元,较期初1.08亿元增长24.2%[11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47亿元,较期初1.27亿元增长94.2%[110] - 生产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7.78亿元,较期初0.74亿元增长949.2%[110]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853.71亿元增长至期末1064.67亿元,增幅24.7%[111][112] - 合同负债从期初9.72亿元大幅增长至期末13.86亿元,增幅42.6%[111] - 其他应付款从期初0.56亿元激增至期末12.85亿元,增幅达2204%[111] - 非流动资产从期初272.26亿元增长至期末423.52亿元,增幅55.6%[1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713.62亿元增长至期末739.83亿元,增幅3.7%[112] - 货币资金从期初37.41亿元减少至期末31.57亿元,降幅15.6%[113] - 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8.60亿元大幅增长至期末28.35亿元,增幅229.7%[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6.81亿元减少至期末2.73亿元,降幅59.9%[113] - 存货从期初1.67亿元增长至期末2.03亿元,增幅21.4%[113] - 母公司总负债从期初6.59亿元增长至期末22.26亿元,增幅237.9%[1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97,259,505.84元,同比下降9.6%[1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1,251,684.55元,同比改善39.7%[1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9.7%至16.163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9.1%至31.571亿元[126]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由负转正至1955万元[126]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227,454,729.00元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381,642,192.00元,增幅67.8%[130][132] - 资本公积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249,804,268.45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5,584,056,008.96元,增幅达2135.4%[130][131] - 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669,201,659.08元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1,335,030,578.67元,增幅99.5%[130][13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1,224,899,092.29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7,398,296,481.53元,增幅达503.8%[130][131]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实收资本43,365,600.00元并增加资本公积5,241,855,516.17元[13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46,317,424.10元[131] - 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的利润分配金额为94,787,115.15元[131][132] - 少数股东权益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734,936.01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7,486,444.19元[130][132] - 其他综合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29,063,134.69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44,831,434.38元,增幅54.3%[130][131] - 库存股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9,915,527.00元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34,692,906.52元,增幅250%[130][13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的381,246,492.00元增加至期末的381,642,192.00元,增加395,700.00元[134][135]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5,520,283,234.17元增加至期末的5,560,034,721.63元,增加39,751,487.46元[134][135] - 减:库存股从年初的3,934,695.52元增加至期末的34,692,906.52元,增加30,758,211.00元[134][135]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的47,311,639.21元增加至期末的52,546,999.99元,增加5,235,360.78元[134][135]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570,158,119.90元减少至期末的526,542,397.18元,减少43,615,722.72元[134][13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6,602,493,963.80元减少至期末的6,573,502,578.32元,减少28,991,385.48元[134][135] - 综合收益总额为98,868,375.18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633,014.40元[134]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37,248,737.12元[135]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73,779,707.03元[136]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411,762,545.25元[136]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70,820,329.00元[137] - 资本公积为5,514,910,192.66元[137] - 未分配利润为343,614,806.86元[13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224,973,068.86元[137] - 减:库存股为8,241,175.82元[137] - 其他综合收益为44,578,088.09元[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达71.362亿元[12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至3.892亿元[128]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至11.012亿元[128] - 所有者投入资本同比减少99.4%至1012万元[128] 非经常性损益 - 百克生物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赎回收益为421.2万元人民币[17] - 政府补助为465.3万元人民币[17] - 收购产生负商誉1,436.7万元人民币[17]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未实现收益1.204亿元人民币[1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653,191.46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14,366,738.89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8,816,474.76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03,738.33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额为1,899,466.41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净额为25,998,653.66元[21]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351亿元,同比增长46.8%[117] - 信用减值损失为77,527.60元,同比下降29.4%[121] - 资产减值损失为316,622.36元,同比由负转正[121] 业务表现与订单 - 公司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为核心业务包括安全性评价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筛选[27] -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涵盖安全药理学单次给药毒性重复给药毒性毒代动力学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试验[27] - 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提供早期临床试验(临床Ⅰ期及BE试验)结合生物样本分析业务形成一条龙解决方案[29] - 实验模型供应以保障公司内部需求为主兼顾国内相关行业需求从事繁殖和销售业务[29] - 临床业务提供早期临床试验服务包括临床Ⅰ期及BE试验[33] - 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超41亿元人民币[57] - 境内公司承接订单金额超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50%[58] - 海外子公司BIOMERE承接订单近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58][60] - 昭衍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0%创历史新高[60] - 临床服务板块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54] - 临床样本检测板块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承接的CGT订单同比实现翻倍增长[51] 产能与设施扩张 - 公司拥有北京和苏州两个GLP实验室通过国内及多国GLP认证海外子公司Biomere于2019年通过美国FDA检查[29]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拥有超过10万平方米的实验设施[39] - 公司可以同时开展数以千计的体内及体外实验[39] - 公司新建实验基地具备超过1.5万只大动物饲养能力[48] - 苏州昭衍II期工程约20000平米设施建设推进中[50] - 苏州昭衍8000多平米设施I期工程于2022年1月投入运营[50] - 公司实验模型系统可同时开展近千个试验项目[47] - 广州昭衍安评基地2022年底完成基建工作[50] - 公司在无锡建设国内领先放射性药物评价中心[50] - 梧州昭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模型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40,000万元,首期投资20,000万元,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余额6,979.99万元[68] - 昭衍(广州)新药研究中心药物非临床研究基地项目投资规模预计36,000万元,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余额11,879.86万元[68] 技术与能力建设 - 公司建立了针对眼科药物、吸入途径给药的非临床评价能力[36] - 公司建立了针对单克隆抗体、干细胞、CAR-T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产品的评价能力[36] - 公司通过27年发展建立了非临床药理毒理学评价行业优势[39] - 公司实验模型业务致力于打造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动物疾病模型创建[34] - 公司针对眼科药物开发干眼模型近视眼模型视网膜渗漏模型等技术[52] - 公司建立中枢神经系统颅内置管技术和脑电遥测平台[52] 行业与市场前景 - 预计2024年全球CRO市场规模将达到960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8.9%[22] - 预计2024年全球药物安全性评价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12.5%[22] - 预计2024年中国CRO市场规模达222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6.5%[23] - 预计2024年中国实验模型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8.1%[26] - 60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制正式实施[36] - 未来3-5年内早期临床需求量预计呈现井喷式增长[37] - 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38] 研发与项目进展 - 2019年至2021年新增生物药约970个、化学药约730个、中药30余个非临床研究项目[41] - 已开展超过100余个重大新药创制及其他国家计划支持的创新药物项目[42] - 开展抗体药物超300个评价项目[42] - 近3年完成国外申报项目数超过480个[42] 质量与认证 - 2005年7月首次通过NMPA GLP认证并多次通过定期检查[43] - 2009年7月和2013年9月通过美国FDA GLP检查[43] - 2016年10月通过韩国MFDS GLP检查[43] - 2021年12月通过日本PMDA GLP检查[43] - 2008年10月通过AAALAC认证并多次通过检查评估[44] - 2015年10月通过OECD GLP认证[44] 人力资源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专业服务团队规模达2600余人较2021年底增加近500人[49] 投资与收购活动 - 收购广西玮美生物100%股权,对价9.75亿元,已支付3.22亿元[66] - 收购云南英茂生物100%股权,对价8.29亿元,已支付4.56亿元[67] - 境外资产5.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55%[65] - 公司参与昭衍生物B+轮优先股发售预付投资款5000万美元[99] 股权激励 - 公司向505名激励对象授予A股限制性股票67.54万股[80] - 公司完成2021年度股权激励计划A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登记数量36.63万股[81] - 公司H股激励计划拟使用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回购H股股份[81] - 公司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2.94万份股份上市流通[81] - 公司完成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366300股[102] - 公司完成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期股票期权行权29400股[102] 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本从381246492股增加至381642192股[102] - 公司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6元并转增0.4股[103] - 分配后总股本增至534191429股[103] - 按新股本计算每股收益为1.08元每股净资产为13.82元[103] - 公司总股本为381,642,192股[138] - 2021年H股发行价格为151.00港元/股[138] 股东持股变动 - 冯宇霞持股减少4416818股期末持股85286037股占比22.35%[105]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减少940股期末持股60703518股占比15.91%[105] - 周志文持股减少2415501股期末持股45981079股占比12.05%[105] - 董事冯宇霞持股减少441.68万股,期末持股8528.6万股[10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271.82万股,期末持股786.4万股[106]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增持39.66万股,期末持股832.61万股[106]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567.51万股,占比4.11%[106] 子公司与参股结构 - 公司持有苏州启辰55%的股权[7] - 公司持有无锡昭衍80%的股权
昭衍新药(60312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