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邦生物(603077)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和邦生物和邦生物(SH:603077)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7%[12] - 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61亿元[32] - 营业收入为5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7%[34] - 营业收入从2019年度的59.69亿元下降至2020年度的52.61亿元,减少11.9%[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4.25万元人民币同比暴跌92.08%[12]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4.25万元[2]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1亿元[32]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4.245237万元[81][8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4.25万元,同比下降92.1%[18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4%[12]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1亿元[32] - 第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0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净利润为290.95万元,同比下降99.4%[180] - 营业利润为4.4亿元,同比下降24.4%[180]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5.07亿元,同比增长184.5%[182] - 母公司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增长148.4%[183] - 基本每股收益0.0048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96%[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8元/股,同比下降92%[181]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47.27万元,同比下降105.1%[18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80,777,368.43元[197]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47.27万元人民币[19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7%同比下降4.30个百分点[1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亏损3.40亿元人民币主要系洪灾损失[16] - 公司确认营业外支出-洪灾损失4.226亿元人民币[162] - 洪水灾害导致营业外支出4.226亿元,含存货损失2.631亿元[49][50] -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对当期利润影响1625.91万元人民币[17] - 公司2020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7.39亿元,较2019年的12.76亿元下降42.09%[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42.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2%[34] - 营业成本从2019年度的46.09亿元下降至2020年度的42.72亿元,减少7.3%[178]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至6392.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92%[34] - 销售费用同比暴跌77.92%至6392.71万元[45] - 销售费用从2019年度的2.90亿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度的0.64亿元,减少77.9%[178] - 财务费用上升至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7.41%[34]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87.41%至1.207亿元[45] - 财务费用从2019年度的0.64亿元增加至2020年度的1.21亿元,增长87.4%[178] - 研发投入总额6154.55万元,资本化率35.53%,营收占比1.17%[46][47] - 公司化工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2.55%至32.3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8.93%[40] - 双甘膦/草甘膦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8.31%至22.6亿元,占比83%[42] - 联碱产品燃料动力成本同比下降17.09%至5.17亿元,折旧费用大幅下降32.17%[42] - 玻璃制造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4%至3.3亿元,燃料动力成本下降12.43%[40] - 采盐行业卤水产量下降导致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6.61%至1181万元[40] - 外购商品油业务成本同比上升10.82%至4189万元[42] - 双甘膦升级优化项目转固使折旧费用同比上升23.52%[42] - 公司农药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0.69%至1.456亿元,占比98.34%[43] - 成品油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0.82%至4189万元[43] - 其他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8.49%至1.36亿元[43] - 执行新收入准则后销售运费计入营业成本,联碱产品运费1.35亿元[42]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7.9%至3.21亿元[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5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4%,综合毛利率18.86%[35] - 化工行业收入5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9%,毛利率9.66%[36] - 玻璃制造行业收入9.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毛利率33.72%[36] - 双甘膦/草甘膦收入28.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5%,毛利率3.15%[37] - 纯碱行业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27.72%,毛利率24.8%[66] - 化肥行业营业收入5.83亿元,营业成本6.35亿元导致毛利率为负9.04%[66] - 农药行业营业收入30.06亿元,同比下降12.11%,毛利率4.46%[66] - 碳酸钠产量115.93万吨,同比下降4.41%,销售量106.37万吨,同比下降13.51%[38] - 公司外购制品玻璃754,165.61平方米进行贸易销售[39] - 洪灾导致碳酸钠直接存货损失22,410.68吨,氯化铵损失35,336.05吨[39]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39.37亿元,同比下降29.89%[6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6.24%达13.8亿元,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1.05%达16.07亿元[44] - 氯化铵年产量119.05万吨,排名全国第二[56] - 双甘膦产能为全球最大规模20万吨/年[56] - 草甘膦业务处于国内龙头企业地位[56] - 碳酸钠和氯化铵项目设计产能为110万双吨,产能利用率为106.81%[62] - 双甘膦项目设计产能为1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8.26%[62] - 草甘膦项目设计产能为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9.84%[62] - 公司双甘膦及草甘膦产能利用率较低主要系2020年8月18日洪灾导致停产影响[62] - 公司受汛情影响生产线于2020年10月5日全面恢复生产[62] - 子公司武骏玻璃净利润2.41亿元[73] - 子公司以色列S.T.K.生物农药营业收入1.95亿元,净亏损7761.82万元[73] - 参股公司顺城盐品净利润1963.94万元[73] - 双甘膦工艺创新使产能提升20%以上[76] - 双甘膦装置通过工艺优化进一步提升产能[3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国内销售收入在商品到达约定地点或买方自提完成时确认[161] - 公司出口销售收入在取得货款所有权转移单据并办妥银行交单手续时确认[1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蛋氨酸项目于2020年12月完成联动试车,当前处于试生产负荷提升阶段[2] - 公司重庆江津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包含1000t/d光伏玻璃面板和900t/d背板及2GW组件[3] - 预计2022年6月1000t/d光伏面板生产线投产,2023年1月背板及组件线投产[3] - 公司双甘膦项目产能为20万吨/年[5] - 公司在建蛋氨酸项目设计产能为7万吨/年液体蛋氨酸[5] - 公司磷矿开发项目设计产能为100万吨/年采矿和200万吨/年选矿[5] - 重庆光伏项目一期包含1000t/d光伏玻璃面板及900t/d光伏玻璃背板产能[19] - 重庆光伏项目一期包含2GW光伏组件封装产能[19] - 2021年目标双甘膦产能2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133.33%[31] - 2021年目标草甘膦产能5.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116%[31] - 2021年目标纯碱和氯化铵产能各12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116.36%[31] - 光伏玻璃3年投资计划形成5,700吨/日产能(3条1,000吨/日面板线+3条900吨/日背板线)[31] - 重庆武骏光伏项目一期投资包含1,000吨/日光伏面板线和900吨/日光伏背板线[31] - 蛋氨酸项目投产后将成为中国第四大量产企业[31] - 蛋氨酸项目2021年度将实现达产达标[78] - 公司通过工艺创新大幅降低蛋氨酸项目成本[76] - 光伏行业预计未来十年保持每年20%增长[75] - 纯碱价格自2020年下半年起上涨近50%[75] - 氯化铵价格上涨超过50%[75] - 纯碱价格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持续上涨[75] - 全球蛋氨酸需求量约130万吨且年增6%[75] - 2020年中国草甘膦产量56.2万吨同比下降3.44%[21] - 草甘膦价格从年初至2020年12月上涨38%达2.84万元/吨[21] - 草甘膦价格在年报发布日进一步上涨至3.30万元/吨[21] - 中国生物农药防治面积占比低于10%远低于发达国家20%以上水平[22] - 2020年中国纯碱产量2812.40万吨同比下降2.61%[22] - 纯碱行业有效产能3142万吨/年在产企业34家[22] - 2020年氯化铵产量1211万吨全国产能1562万吨[25] - 2020年房屋新开工面积22.44亿平方米2015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7.76%[25] - 浮法玻璃价格从2020年初1300元/吨上涨至年底1900元/吨创历史新高[25] - 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384条开工率64.06%日熔量163,725吨[27] - 公司产品毛利率受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存在市场价格波动风险[2] 股份回购和员工持股 - 公司2020年股份回购金额为1.20亿元,占净利润的293.27%[2]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数量为8781.53万股[2] - 2018年股份回购金额占净利润41.31%[80] - 2018年回购支付资金总额1.5亿元[80] - 2019年股份回购金额为2.5亿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8.37%[81] - 2020年股份回购金额为1.200716585亿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93.27%[81] - 2018年股份回购金额为1.4999980598亿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1.31%[82] - 公司回购股份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已获通过[8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购入公司股票24,121,180股,占总股本0.2731%[89] - 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人数不超过400人,认购金额不超过4000万元[89] - 2020年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为120,071,658.50元,现金分红比例达293.27%[10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26.4%[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4%[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126.40%至3.688亿元[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6.4%至3.69亿元[1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收窄至-2.104亿元,同比改善83.52%[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2.10亿元,较上年-12.76亿元改善83.5%[1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6%至7844.76万元[18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1.8%至4.90亿元[18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4.34亿元,较上年-9.63亿元改善54.9%[1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2.45亿元[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9.2%至21.29亿元[188]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0.2%至19.20亿元[18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同比减少70.3%至1.97亿元[1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45.9%至8.37亿元[18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4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12] - 货币资金增加43.24%至8.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08%升至5.74%[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00%至0元,因收回到期投资[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6亿元[171]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97.8%至11.59亿元,占比从4.05%升至7.86%[52] - 存货减少51.94%至6.33亿元,占比从9.10%降至4.30%[5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大幅增长352.07%至4.52亿元,占比从0.69%升至3.07%[5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668.51%至2.81亿元,占比从0.25%升至1.90%[52] - 在建工程从2019年的20.87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3.202亿元,增长11.1%[172] - 短期借款为16.021亿元[172] - 合同负债为1.125亿元[1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19年的112.33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111.418亿元,减少0.8%[173] - 少数股东权益从2019年的2.19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1.657亿元,减少24.5%[173]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3.58亿元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3.77亿元,增长5.4%[175] - 应收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1.18亿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2.14亿元,增长81.2%[175] - 应收账款从2019年的5.353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5.189亿元,减少3.1%[172]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19年12月31日的3.96亿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7.22亿元,增长82.4%[175]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的8.24亿元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的3.98亿元,下降51.7%[175] - 在建工程从2019年12月31日的18.70亿元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22.81亿元,增长22.0%[175] - 未分配利润从2019年12月31日的2.58亿元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6.01亿元,增长132.8%[176] - 受限资产总额达12.2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11.33亿元用于银行借款[53] - 流动比率从1.25降至1.05,同比下降16%,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154] - 速动比率从0.78提升至0.85,同比增长8.97%[154] - 资产负债率从20.93%上升至23.29%,同比增长11.28%[154]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0.42降至0.22,同比下降47.62%[154] - 利息保障倍数从8.09大幅降至1.04,同比下降87.14%[154]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从4.18提升至5.60,同比增长33.97%[15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从16.11降至7.95,同比下降50.65%[154] - 公司获得银行授信额度23.28亿元,已使用21.41亿元[155] - 13和邦01债券已于2020年4月22日完成本息兑付并摘牌[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16.36亿元[71] - 委托理财金额2.06亿元,年化收益率5.12%[98] - 委托理财实际收益1054.89万元[98] 产能和资源储备 - 公司拥有盐矿储量9800万吨[18] - 公司碳酸钠和氯化铵年产能为110万吨[18] - 公司盐矿年开发能力为210万吨[18] - 公司双甘膦年产能为20万吨[18] - 公司草甘膦年产能为5万吨[18] - 公司玻璃及特种玻璃年产能为46.5万吨[18] - 公司Low-E镀膜玻璃年产能为430万平方米[18] - 公司参股的顺城盐品年产能为60万吨工业盐及食用盐[18] - 天然气采购量为439,441,138.00方,价格同比下降6.78%[64] - 黄磷采购量为24,096,764.00公斤,价格同比上升2.88%[64] - 电力采购量为1,062,380,606.00度,价格同比上升2.22%[65] - 原煤采购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