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2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1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1.06%[20] - 扣非净利润亏损4.40亿元同比下降326.19%[20] - 基本每股收益-1.52元同比下降292.4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89%同比下降36.21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7.94亿元,同比下降2.28%[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亿元,主要受商誉减值4.23亿元影响[1][3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8.02亿元,净利润-5.15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9亿元人民币[76][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4%至9038.53万元人民币[84]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至-2.0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恒大系、融创系客户坏账准备增加[84] - 商誉减值损失达-4.26亿元人民币,导致商誉价值同比下降65.38%[84][91]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23亿元人民币[76][78] - 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1.77亿元人民币[76][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设计收入10.01亿元,同比下降5.22%;EPC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73%[32] - 设计咨询业务收入10.0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5.80%,同比下降5.22%[76][81]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4.7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6.68%,同比上升1.73%[76][81] -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业务收入2.1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11.85%,同比上升15.40%[76][81] - 公司提供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全产业链技术服务[54]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02%[81][82] - 西南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38%[81][82] - 境外资产规模为156.7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05%[9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度经营目标为做大做强做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108] - 公司以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大经济战略为契机,加大华南华北华中等市场区域开拓力度[108] - 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数字化及双碳BIM技术建筑智能化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及应用[108] - 公司计划在巩固长三角及西南经济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华北、西北及华中经济区域等市场[107] - 公司定位于新型城市规划设计与营造专家和设计企业业务新模式创新典范,在现有业务框架下拓展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计等多项设计业务[105] - 公司致力于成为跨区域的现代化设计企业,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并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106] 现金流和货币资金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4亿元同比增长38.2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4亿元,同比增长38.21%[2][33] - 合并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合计6.50亿元,同比增长20.48%[33] 资产和债务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4.06亿元同比下降29.47%[20] - 总资产32.93亿元同比下降11.41%[20]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67.21%至5121.91万元人民币[91] - 预付账款同比下降77.51%至1713.68万元人民币[91]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66.24%至2.04亿元人民币[91] - 无形资产期末数同比增加57.03%主要因华中总部办公楼土地使用权增加[8] - 商誉期末数同比减少65.38%因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增加[9] - 短期借款期末数同比增加66.24%因银行短期流动资金借款增加[12] - 应付票据期末数同比增加206.32%因增加使用票据[14] - 预收账款期末数同比大幅增加2852.62%因预收租赁款项增加[15] - 受限资产总额2705.58万元含货币资金冻结及未办妥房产证固定资产[96] 合同和客户 - 新签设计合同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16.82%[34] - 集团本部新签设计合同额12.30亿元,同比增长40.26%[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4.7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26.64%[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3.6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27.63%[84]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4%,金额9038.53万元人民币[8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91人,占总员工比例14.5%[87] - 公司拥有20余项装配式建筑相关软件著作权,承担10余项部省市装配式课题研究[66]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5项[67] - 公司设立"双碳技术研究中心"及"低碳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推进绿色建筑研发[163] - 研发中心大楼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163] - 公司自主研发的财务机器人已上线应用[69] 投资和并购 - 公司完成收购中衡卓创100%股权、华造设计100%股权及浙江咨询90%股权[75] - 公司间接投资多家已上市企业包括优刻得、博瑞医药等[75] - 公司投资的园区测绘具备全要素数字表达等数字孪生能力[70] - 公司投资的光辉城市拥有12万设计师用户[70] - 光辉城市为全国超过1500家设计院和380所高校提供软件云服务[70] - 对华中总部子公司增资至5000万元并投资2.5亿元建设研发中心[98] - 出资2.88亿元入伙元科壹号基金持股95.95%后转让部分份额[99] - 控股子公司浙江省工程咨询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7亿元[100] - 公司入伙苏州元科壹号基础设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7] - 公司入伙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重元叁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7] - 公司转让元科壹号基金部分合伙份额[137]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24.87万元人民币[119][122] - 董事长冯正功年度税前报酬为92.17万元人民币[119] - 总经理张谨年度税前报酬为89.29万元人民币[119] - 副总经理高霖年度税前报酬为96.47万元人民币[122] - 副总经理史明持股减持47300股[122] - 原副总经理李铮持股减持35000股[122] - 职工监事付卫东持股增持15000股[119] - 公司总股本变动减少67300股[122] - 公司董事长张谨自2003年至2011年9月担任董事长及院长职务[124] - 公司总经理陆学君自2003年至2011年9月历任结构工程师及监事等职务[124] - 公司董事张延成现任中衡咨询董事长及浙江咨询董事[124] - 公司董事柏疆红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70周年活动中获评优秀企业家[124] - 公司董事高洪舟自2002年至2017年历任浙江咨询总经理及董事长[124] - 独立董事杨海坤现任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24] - 独立董事龚菊明现任四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职务[124] - 独立董事贝政新现任五家拟上市及金融机构独立董事职务[124] - 公司监事廖晨、徐宏韬、付卫东在股东单位赛普成长担任监事职务,任期从2020年7月27日至2023年7月26日[130] - 公司董事冯正功、张谨、陆学君、张延成在股东单位赛普成长担任董事职务,任期从2020年7月27日至2023年7月26日[130] - 公司副总经理胡义新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届获得新财富金牌董秘,2019年获上海证券报金质量精锐董秘[126] - 公司副总经理黄琳2018年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9年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典型青年代表及江苏省紫金文化创意英才[126] - 公司副总经理路江龙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荣誉,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26] - 公司副总经理谈丽华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荣誉,并担任苏州科技大学产业教授[128] - 公司副总经理胡湘明获第六届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及江苏省紫金文化创意英才荣誉[128] - 公司副总经理高霖入选苏州紧缺人才,担任江苏省土木协会青年建筑师分会委员[128] - 公司财务总监孙王艳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2013年至2020年历任公司财务经理[1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胡义新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券业从业资格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独立董事资格[12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实际报酬总额为1624.87万元[135] - 副总经理李铮因个人原因离任[136] - 副总经理王志洪因个人原因离任[136]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3,383人,其中母公司1,140人,主要子公司2,243人[148] - 公司技术人员总数3,040人,占比89.8%[148] - 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455人,占比13.4%[148] - 公司本科员工1,917人,占比56.7%[148] - 公司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011人,占比29.9%[149] - 公司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339.97万元[152] 股东回报和股权激励 - 本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派发现金红利1.7亿元占2020年归母净利润78.05%[42] - 公司2018-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5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总额77.11%[42]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回购2,449,248股占总股本0.88%[44] - 股票回购交易总金额为22,473,028.56元[44] - 限制性股票解锁激励对象55名解锁数量149.7407万股[43] - 公司连续三年实现高股息现金分红[42] - 2018-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5,179.20万元,占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的77.11%[164] - 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4.167元/股调整为3.542元/股,调整幅度为-15%[157]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9.255元/股调整为8.63元/股,调整幅度为-6.8%[157] - 第二期股权激励解锁涉及55名激励对象,解锁股份149.7407万股[156] - 第三期股权激励54名激励对象符合解锁条件,2名不符合条件[157] - 因离职注销未解锁股权激励股份1.66万股[15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49.7407万股,变动后为200.9494万股,占比0.72%[19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20.4407万股,变动后为27,650.5234万股,占比99.28%[197] - 股份总数增加170.7万股,变动后为27,851.4728万股[197] - 限制性股票解锁149.7407万股[199] - 股票期权行权募集资金1,473.141万元,其中计入股本170.7万元[199] - 控股股东赛普成长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74] - 控股股东赛普成长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174] - 实际控制人冯正功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174] - 实际控制人冯正功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74] 审计和合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决策程序完备[155] - 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已建立并实施[158] - 年度审计费用为108万元[185] -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24万元[186]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5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1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3次[139] - 公司所有董事2021年均亲自出席全部15次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情况[139] - 董事张延成以通讯方式参加12次会议[139] - 董事柏疆红和高洪舟以通讯方式参加13次会议[13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42] - 公司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3]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4] - 公司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45]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20.5%[48] - 2020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30.2%较2019年增长46%[48] -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51.3%[50] -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21.47亿吨标准煤当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5%[50] - 目标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50] - "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目标30%以上[48] - 政府要求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每年不少于20%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51] - 建筑碳达峰时间预测为2040年比国家目标滞后10年[50] - 工程总承包模式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52] 公司荣誉和资质 - 公司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15项[38] - 公司总经理张谨获江苏省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全省共10人)[41] - 公司获国家工程监理最高资质工程监理综合资质[40] - 公司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达受管理级(2级)[39] - 公司董事长冯正功于2020年1月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提升品牌与行业影响力[58][59] - 公司位列202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收入前100强第12位(建筑设计类),上市建筑设计企业中排名第2位[59] - 公司以2020年设计营业收入位列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第41位(不含总承包收入)[59] - 公司拥有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最高资质),可承担所有专业工程类别监理业务[61] - 公司研发中心大楼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并获绿色+健康建筑双三星运行标识[64] - 公司设计的苏州广电传媒广场获LEED铂金奖(最高级别)[64] - 公司已完成天合光能、博世集团等多个重大节能项目[65] - 公司是首批获得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认定的企业之一[60] - 公司汇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71] - 公司董事长冯正功先生于2021年获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实践突出贡献奖[170] 技术应用和项目实践 - 公司装配式技术应用于约80%以上项目,近100%混凝土住宅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60] - 公司约80%以上的项目均包含装配式建筑设计[67] - 公司近100%混凝土住宅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67] 融资和担保 - 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16]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最高8000万元人民币担保额度[11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598.77万元(35,987,700元),期末担保余额合计3,598.77万元[191]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57%[191] - 委托理财发生额22.078731亿元(220,787.31万元),未到期余额3.294604亿元(32,946.04万元)[194] - 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37]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最高8000万元人民币担保额度[137] 公允价值变动和补助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70.56万元[27] - 政府补助收益1280.06万元[27] 会计政策变更 - 新租赁准则调整使用权资产金额为64,844,985.76元[181] - 新租赁准则调整租赁负债金额为55,696,938.23元[181] - 新租赁准则调整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金额为9,874,043.33元[181] - 新租赁准则调整预付款项减少1,790,814.18元[181] - 新租赁准则调整应付账款减少2,516,809.98元[181]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合同金额约为15.504亿元(1,550,402,600元),其中设计费暂估2,540.26万元,管理费酬金暂估2,500万元,合计暂估5,040.26万元[18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工程总承包业务扩大带来的项目管理进度管理采购及施工分包等管理风险[111] - 公司存在因并购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商誉减值的风险,可能对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111] - 公司所属行业发展依托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政策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受产业政策及不可抗力因素影响[111] - 公司工程技术服务领域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可能降低市场份额并影响经营业绩增长速度[111] 社会责任和捐赠 - 公司2019年至2021
中衡设计(60301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