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文轩(60181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2%[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3%[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2%[49][50] - 净利润达1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49]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0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55]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594.15万元[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594.15万元[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6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8%[50] - 销售费用1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5%[50] - 管理费用14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3%[50] - 总营业成本6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8%,其中发行业务成本占比73.53%[59] - 营业成本总额为66.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8%[60] - 出版业务营业成本18.554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21.57%,同比增长19.56%[60] - 发行业务营业成本63.250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73.53%,同比增长19.22%[60] - 一般图书发行成本大幅增长34.07%至26.734亿元人民币[60] - 教育信息化及装备业务成本下降35.09%至3.116亿元人民币[60] - 销售费用11.2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5%[61] - 管理费用14.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3%[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教学用书销售收入53.66亿元,同比增长12.45%[29] - 教育信息化及装备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32.79%[29] - 互联网销售业务收入23.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38.98%[32] - 三方物流业务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4.85%[34] - 资本经营业务基金群管理规模逾22亿元,实现项目退出收益4000多万元[35] - 出版业务营业收入2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3%,毛利率34.36%但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55] - 发行业务营业收入9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9%,毛利率29.89%但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55] - 教材教辅出版业务营业收入16.1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43.97%且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55] - 一般图书出版业务营业收入8.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7%,但毛利率24.51%且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55] - 互联网销售收入2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8%,毛利率10.52%但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56] - 教材教辅出版量3.17亿册,同比增长15.63%,销售量3.18亿册,同比增长12.08%[57] - 一般图书发行采购量1.35亿册,同比增长45.66%,销售量1.22亿册,同比增长32.03%[57][58] - 自编教材教辅销售量增长20.04%至14,258.86万册,销售码洋增长22.81%至16.01亿元[71] - 一般图书出版销售码洋增长29.87%至31.15亿元,营业收入增长19.47%至8.10亿元[71] - 教材教辅出版业务毛利率提升0.39个百分点至43.97%,销售收入增长12.10%至16.16亿元[74] - 一般图书发行业务销售量增长32.03%至12,151.21万册,营业收入增长31.89%至31.75亿元[71] - 公司一般图书销售码洋为311,450.96万元,销售收入80,957.20万元,同比增长19.47%[79][80] - 公司一般图书销售毛利率为24.51%,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80] - 教材教辅销售收入536,602.12万元,同比增长12.45%,毛利率39.43%[81] - 一般图书发行业务销售收入317,531.01万元,同比增长31.89%,毛利率15.81%[82] - 互联网销售实现收入226,046.15万元,同比增长38.98%,其中第三方平台收入占比72.22%[83] - 报刊业务销售收入4,816.41万元,同比增长33.95%,毛利率44.53%[86] - 发行收入同比增长250.5%至885.7万元,占营业收入93.01%[88] - 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4.88%至277.39万元,占营业收入6.95%[88] - 其他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8.35%至2.16万元[88] - 印刷成本同比增长116.77%至681.61万元,占营业成本91.46%[88] - 教材教辅发行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36,602.12万元,占合并营业收入51%及母公司营业收入82%[190] 各地区表现 - 四川省内营业收入7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4%,毛利率44.45%但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业务由产品集成模式向运营服务模式转型发展[99] - 公司深入挖掘省内教育服务市场新需求并拓展劳动与实践教育、教师培训、课后延时服务等多元化业务[99] - 公司强化全网连锁发行模式并加快运营新媒体渠道以巩固和扩大互联网业务市场占有率[99] - 公司实体书店持续推进店内经营提质增效并加大店外业务投入以做大业务规模[99] - 公司升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以打造文化消费服务新空间[99] - 公司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并拓展三方物流市场以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99] - 公司持续推进物流服务数字化建设并合理控制物流运行成本[99] - 公司集聚社会优质资源以提升投资拓展能力和投后管理水平[99] - 公司持续推进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协同发展[99] - 公司面临行业线上线下融合态势加剧和图书渠道多元化格局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100] 投资与金融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A股上市公司股票期末余额20,945.15元,较期初增长100.2%[22] - 银行理财产品减少6,500,000元,期末余额清零[22] - 应收款项融资中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8,753.14元至5,132,438元[2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皖新传媒增值54,841,600元至646,881,600元[22] - 成都银行投资增值106,400,000元至960,000,000元[22] - 中信并购基金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利润影响16,449,851.92元[22] - 文轩恒信基金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税后利润影响48,181,209.52元[22][23] - 新增对外投资总额1472.23万元,较上年减少43491.39万元[89] - 对四川萃雅教育科技投资90万元,持股18%[90] - 对文轩鼎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1382.23万元,持股66.45%[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增长100.3%至20945.15万元[9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成都银行股票公允价值增长12.46%至9.6亿元[92] - 支付对海南凤凰投资款3.17亿元人民币[52] - 公司全额认购成都银行可转债177.12万张,每张面值100元,总认购金额1.7712亿元[175]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理财授权额度为13亿元,2021年末理财余额为0元[177] - 长期股权投资为人民币754,803,876.08元,较上年增长约5.1%[19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人民币1,608,071,463.87元,较上年增长约11.1%[19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6%[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6%[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27.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9%[50][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0.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6%[6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1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8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4%[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99.68%至209.45万元,主要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未续买[69] - 应收票据增长142.72%至10.55亿元,因物流业务票据结算货款增加[69]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482.48%至5.02亿元,因新增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69] - 长期应收款减少54.22%至1.43亿元,因分期收款货款转入应收账款[69] - 在建工程增长284.38%至1.45亿元,因出版传媒创意中心二装工程投入[69]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6,040,029,278.72元,较上年增加约4.4%[197] - 应收账款为人民币1,555,884,147.93元,较上年下降约2%[197] - 存货为人民币2,742,158,426.84元,较上年大幅增长约28.7%[197] - 其他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02,276,759.44元,较上年激增约482.5%[197] - 在建工程为人民币144,794,764.90元,较上年大幅增长约284.5%[197] - 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345,014,851.31元,较上年下降约22.9%[197]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0.6%至187.74亿元,2020年为169.69亿元[198][199] - 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7.6%至75.30亿元,2020年为69.99亿元[198]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8.8%至54.07亿元,2020年为45.50亿元[198]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2.4%至5.42亿元,2020年为4.43亿元[198]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25.7%至5.94亿元,2020年为4.73亿元[198] - 其他应付款同比下降41.0%至3.87亿元,2020年为6.56亿元[198] - 母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3.6%至48.21亿元,2020年为42.43亿元[200] - 母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6%至7.90亿元,2020年为7.48亿元[200] - 母公司存货同比增长29.1%至7.82亿元,2020年为6.06亿元[200]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8.4%至52.27亿元,2020年为44.17亿元[199] 股东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123,384.1万股为基数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0元(含税)[3] - 共计支付现金股利39,482.91万元(含税)[3] - 公司拟以总股本123,384.1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0元(含税)共计支付现金股利39,482.91万元(含税)[145]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145]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杨淼[12]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为李泽源[12] - 罗勇于2021年4月担任公司党委书记[116] - 罗勇于2021年5月担任公司董事长[116] - 公司于2021年4月新增党委委员刘先生[118] - 公司于2021年5月新增副董事长刘先生[118] - 公司于2021年5月新增非执行董事戴卫东[118] - 公司于2022年1月24日新增执行董事李强[118] - 公司于2022年1月24日新增非执行董事柯继铭[118] - 公司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非执行董事罗军[118] - 公司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非执行董事韩小明[118] - 公司非执行董事张鹏自2013年5月起任职[118] - 公司总经理李强自2019年4月起任职[118] - 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强自2021年6月起任职[118]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王媛媛于2022年1月6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炳希参与近千个资产评估项目和30多家公司IPO的资产评估[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旭于2022年1月24日获委任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肖莉萍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任期自2022年1月24日起[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先生曾于2006年至2013年及2016年2月两度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监事王焱自2011年11月起担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119] - 监事赵洵自2017年5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19] - 监事会主席唐雄兴自2017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炳希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兰红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监事职务[120] - 独立监事冯建于2022年1月24日获委任为第五届监事独立监事[120] - 独立监事王莉于2022年1月24日获委任为第五届监事独立监事[120] - 第四届监事会独立监事刘密霞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独立监事职务[120] - 副总经理陈大利于2022年1月24日退任副总经理职务[120] - 王华光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120] - 赵学锋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120] - 王华光于2021年6月起任公司党委委员[120] - 赵学锋于2021年6月起任公司党委委员[120] - 兰红曾于2005年6月起任公司监事职务[120] - 邹健于2021年6月起任公司党委委员并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副总经理[121] - 胡勃于2021年6月起任公司党委委员并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副总经理[121] - 胡巍于2021年6月起任公司党委委员并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副总经理[121] - 马晓峰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121] - 杨淼于2022年1月24日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21] - 游祖刚于2022年1月退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21] - 朱在祥于2022年1月退任公司财务总监[121] - 董事长何志勇于2021年5月21日因年龄原因离任[128] - 副董事长陈云华于2021年5月2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28] - 罗勇于2021年5月21日被选举为执行董事并推选为董事长[128] - 刘龙章于2021年5月21日被选举为执行董事并推选为副董事长[128] - 戴卫东于2021年5月21日被选举为非执行董事[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肖莉萍于2022年1月24日离任(2021年4月1日提出辞任)[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育棠于2022年2月17日提出辞任(任期届满)[129] 关联方与控股股东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于2021年12月14日完成四川民族出版社无偿划转[110] - 控股股东承诺五年内将竞争业务及资产注入公司以解决同业竞争[110]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股份限售期为锁定期满后第1至第36个月内[161]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每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所持内资股股份总额的30%[161]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或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61]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63]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错位发展[163]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承诺五年内将民族社竞争业务及资产注入公司[165] - 公司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签订房屋租赁框架协议,预计各年交易上限均为4600万元人民币[170] - 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房屋租赁协议2021年实际发生额为4048.53万元人民币[172] - 该房屋租赁协议使用权资产2021年末余额为10474.87万元人民币[172] - 控股股东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参股成都银行64,243,800股,占比1.78%[182] - 控股股东参股交通银行279,422股,占比0.00038%[18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国资委[184] 其他重要事项 - 优学优教平台覆盖学校6,250所,服务学生427.39万人[29] - 直播超1000场,短视频播放量超2.5亿次,实现销售码洋超4000万元[31] - 实体书店发行主题出版物超1100万册[33] - 童书社群沉淀超10万个精准用户[33] - 累计运营图书品种达500余种[31] - 天府书展图书总销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