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7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56%[2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27,818.36万元,同比增长33.48%[38][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73.68万元,同比增长119.73%[38][40] - 基本每股收益2.13元/股,同比增长121.88%[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86%,同比增加10.13个百分点[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3%,同比增加9.32个百分点[2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7,215.94万元,环比下降17.36%[2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3.57万元,环比下降24.78%[28]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4,203,003.01元,同比增长135.33%[35] - 2021年营业收入327,818.4万元,同比增长33.48%[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73.68万元,同比增长119.73%[5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48%至32.78亿元,主要因工业主导产品及商业板块销售增长[63][69] - 儿科治疗领域营业收入89,089.48万元,毛利率84.98%,同比增长48.31%[107] - 妇科治疗领域营业收入49,366.19万元,毛利率81.49%,同比增长37.73%[107] - 特色中药治疗领域营业收入15,940.51万元,毛利率87.54%,同比增长35.47%[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06%至18.52亿元,与收入同向增长[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67%至5261万元,主要因新增研发项目投入增加[63]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719.71%至192万元,主要因票据贴现息和借款利息增加[63] - 医药工业成本同比增长44.33%至3.6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7.17%升至19.46%[73] - 商业成本同比增长16.04%至16.5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98.23%降至89.5%[73] - 儿科产品原料成本同比上升58.02%至9811.95万元,占该品类成本73.34%[73][77] - 妇科产品原料成本同比上升41.48%至7956.97万元,占该品类成本87.09%[7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98%至9.92亿元,主要因市场投入增加[78][8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67%至5261.14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1.64%[78][8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719.71%至192.36万元,主要因票据贴现息增加[78][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增长43.92%[24] - 医药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4.48%[24]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1.02%[24]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增长43.92%[41] - 龙牡壮骨颗粒单品销售同比增长47.75%[41] - OTC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28%[41] - Rx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23%[41] - 电商业务同比增长177.10%[41] - 龙牡壮骨颗粒销量为48,628.82万袋[42] - 健脾生血颗粒/片销量为887.57万盒[42] - 小金胶囊销量为668.19万盒[42] - 便通胶囊销量为567.43万盒[42] - 雌二醇凝胶销量为96.82万盒[42] - 医药工业收入168,224.76万元,同比增长43.92%[59] - 医药商业收入158,818.50万元,同比增长24.48%[59]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增长43.92%至16.82亿元,毛利率78.59%(减少0.06个百分点)[65][66] - 儿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8.31%至8.91亿元,但成本增幅59.33%高于收入增幅[66] - 商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97%至17.55亿元,毛利率提升0.76个百分点至5.56%[65][66] - 儿科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61.5%至2815.68万盒,生产量同步增长40.73%[70] - 公司核心产品龙牡壮骨颗粒、健脾生血颗粒/片及小金胶囊合计销售收入占工业收入50%以上[14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4.64%,成本反而下降5.54%,毛利率提升20.02个百分点[66][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6元人民币,合计分配利润1.23亿元人民币[7] - 2022年计划推进七蕊胃舒胶囊新产品上市及便通胶囊市场覆盖[143] - 研发聚焦中药新药、儿童药物高端制剂及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开发[143] - 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库存周转率及物流效率[143]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总投入为5379.13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5251.08万元,资本化支出128.05万元[110] - 研发投入占医药工业收入比例为3.20%[119]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38%[119] - 公司在研项目共39项,包括新药研发项目25项、二次开发项目10项和保健食品4项[110] - 七蕊胃舒胶囊获批上市[110][114] - 小儿宣肺止咳糖浆完成Ⅲ期临床研究[110] - 牛黄小儿退热贴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110] - 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和拉考沙胺糖浆已提交注册申请[114]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低于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10349.45万元[1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4%,占净资产比例为3.43%[119] - 小儿宣肺研发项目投入金额605.36万元,同比增长157.82%,占营业收入比例0.18%[120] - DKLSN开发研究研发投入金额526.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16%[120] - LK开发研究研发投入金额390.45万元,同比增长110.20%,占营业收入比例0.12%[120] - 原料药VD2开发研究研发投入金额323.92万元,同比增长102.79%,占营业收入比例0.10%[120] - 牛黄小儿退热贴研发投入金额293.60万元,同比增长94.82%,占营业收入比例0.09%[123] - 七蕊胃舒胶囊研发投入金额284.35万元,同比增长0.83%,占营业收入比例0.09%[123] - 在职科研人员160人,涵盖中成药、化学药等专业领域[60] - 2021年合计有效专利100项,新申请专利25项[60] - 在研项目39项,其中新药研发项目25项[60] - 研发团队共16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8.13%(125人)[8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4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5%[24] - 总资产为2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06.46%至2.59亿元,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带来利润增长[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增加106.46%,主要受益于销售规模增长[84]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227.26%至2.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77%升至10.57%[88] - 应收账款增长42.93%至4.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74%升至16.82%[88]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26.73%至1.51亿元,主要因银行承兑票据减少[88]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33.56%至3.03亿元,因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8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下降74.18%至2372万元,因理财产品重分类[88] - 短期借款增长125%至4500万元,新增借款4500万元[88] - 境外资产规模153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4%[90] - 受限资产总计7601万元,含2000万元票据保证金及5601万元质押担保[91]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21年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29288.5亿元,同比增长20.1%[49] - 2021年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77.9%[49] - 2020年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1956亿元,同比增长28.3%[49] - 2021年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预计2260亿元,同比增长15.5%[49] - 2020年药品批发企业前100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规模73.7%[49] -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60%[49] - 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5%[49]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49] - 202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目标占比98%以上[49] - 2025年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目标占比65%以上[49] - 医保目录新增74种药品,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71%[55] - 5年内上市新药66个,新药占比达99%[55] - 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覆盖19省区74个中成药[55] - 第一批和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分别公布160个和36个[52] -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2711个中药标准[52] - 七蕊胃舒胶囊1.1类新药获批上市[52] - 互联网销售处方药政策在海南自贸港试点[52] - 医保将"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纳入支付范围[52] - 中药饮片监管明确处罚原则和标准要求[52] - 中成药集采含小金胶囊/丸/片等品种[55] - 2021年中成药产量231.8万吨,同比下降0.04%[96] - 公立医院端中成药销售2020年2398亿元,同比下降13.8%[93] - 公司面临医保控费政策及带量采购导致的药品降价压力[139][144] - 中药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为中药材,价格和产量受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市场供求等外部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利润水平[147] - 经营成本增加风险,受国家环保政策、国际局势、大宗辅料持续上涨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147] - 中成药集采带来产品价格下降风险,2022年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带量采购,将中成药逐步纳入集采范围,以量换价[147] - 新药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面临临床疗效不足、安全性风险等问题,产品上市后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和经济回报不佳等风险[14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共召开6次股东大会,审议25项议案[151] - 2021年共召开15次董事会,其中现场方式召开1次,通讯方式召开14次,共审议59项议案[151] - 2021年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共召开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次提名委员会,8次审计委员会,1次战略与风险控制委员会[151] - 独立董事发表独立董事意见20份,召开专项会议1次,因股权激励事项向全体股东征集投票权1次[151] - 2021年监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其中通讯方式召开7次,现场召开1次,共审议16项议案[154] - 2021年共披露信息146份,其中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77份,规范性文件65份,信息披露工作获得上交所考评为B[15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5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多项重要议案[15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月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5] - 公司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于3月1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5][188]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于3月1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8] - 公司2021年第1季度报告于4月2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8]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于7月1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于10月2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8] - 公司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2021年共召开14次会议[192] - 公司董事2021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5次,亲自出席率100%[191] - 公司2021年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于7月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188] -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167] - 年报内容位于第42页共233页[168]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170][173] 高管与董事会信息 - 董事长何勤通过股权激励获得318,720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1.36万元[162] - 董事汪俊通过股权激励获得254,977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71.08万元[162] - 副总裁布忠江通过股权激励获得84,992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1.96万元[162] - 财务总监程朝阳通过股权激励获得84,992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9.05万元[162] - 副总裁黄志军通过股权激励获得106,240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8.22万元[162] - 副总裁裴学军通过股权激励获得127,488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8.92万元[162] - 副总裁高凯通过股权激励获得84,992股股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4.78万元[162] - 监事会主席杜明德减持13,757股股份,年末持股45,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3.71万元[162] - 独立董事李曙衢、杨世林、果德安年度税前报酬均为9.00万元[162] -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部长、总裁助理、常务副总裁汪思洋现任昆药集团董事长[166] - 深圳亿胜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勤曾任昆药集团董事长、总裁[166] -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室主任、审计部部长裴蓉现任昆药集团董事[166] -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部副部长杨庆军现任昆药集团董事[166] - 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许良现任华立集团财务总监[166] - 浙江中瑞江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李宏娅曾任昆药集团监事[166]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杨世林曾任昆药集团独立董事[166] - 公司独立董事果德安担任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169] - 公司总裁汪俊曾任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169] - 公司监事胡剑现任华立集团审计监察部部长[169][17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杜明德自2014年9月任职至今[169] - 公司副总裁高凯现任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169] - 公司副总裁布忠江现任子公司叶开泰国药董事长[171] - 公司财务总监程朝阳曾任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171] - 公司董事会秘书周捷曾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171] - 多名高管在华立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监事等职务[174] - 公司董监高2021年全年总计发放税前薪酬616.28万元[184] - 薪酬决策程序: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184] - 薪酬确定依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根据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公告的《2021年绩效责任书》执行[184] - 董事、监事薪酬及津贴根据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津贴待遇标准及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董事、监事薪酬管理制度》执行[184] - 董事、监事、高管的基本薪酬按月支付,年终绩效按年支付[184] - 李宏娅因个人工作变动辞任董事职务[184] - 汪俊经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选举为董事[184] - 独立董事、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在公司领取薪酬[184] - 除董事、监事职务外,在公司有具体管理职务的人员按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制度对应的公司职级工资执行[184] - 薪酬支付情况详见《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184] 子公司与投资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持有药品批文257个[56][60] - 公司以自有资金1100万元向健民中医门诊部增资,完成后占股100%[130] - 公司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10万澳元受让HeraMed Limited 10,857,385股,约占6.13%股权[130] - 叶开泰国药净资产47,112.38万元,净利润1,503.86万元[135] - 福高公司净资产3,519.10万元,净利润342.27万元[138] - 维生公司净资产6,387.93万元,净利润243.72万元[138] - 健民大鹏净资产61,597.83万元,净利润34,328.26万元[138] - 健民大鹏为公司联营企业(持股比例33.54%),主营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138] 产品销售与集采中标 - 健脾生
健民集团(60097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