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414.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75.1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亏损7.63亿元实现扭亏[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826.3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亏损7.95亿元显著改善[24] - 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8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4.9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37] - 营业总收入为414.8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29.89亿元人民币减少3.5%[189]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2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94] - 营业利润从2021年亏损11.00亿元人民币改善至2022年盈利1609.00万元人民币[19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75.18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净亏损7.63亿元人民币[191]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1年-0.56元/股提升至2022年0.05元/股[191] - 综合收益总额为9738.92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净亏损6.67亿元人民币[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6%至393.58亿元[5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34%至3.35亿元[59] - 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1.36%至4.24亿元[66] - 营业成本为393.5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02.25亿元人民币减少2.2%[189] - 研发费用为7.0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28亿元人民币减少3.1%[189] - 财务费用为4.2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15亿元人民币减少17.7%[189] - 利息费用为5.1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44亿元人民币减少4.8%[189] - 研发费用为4.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94]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改善,从2021年亏损13.00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亏损3079.89万元人民币[191] - 公司有息负债从7月份最高值下降27.91亿元至130.09亿元,财务费用同期减少8229万元同比下降15.01%,资产负债率下降2.55个百分点[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业务毛利率下降1.37个百分点至5.10%[62] - 通信电缆及光缆收入同比增长31.29%[62] - 海上风电收入同比下降71.14%[62]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5%至118.48亿元[67] - 电气装备用电缆业务收入增长9.65%至18.20亿元[67] - 通信电缆及光缆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7.81%至5.51亿元[67] - 海上风电业务收入暴跌63.28%至3.40亿元[67] - 新能源项目部四个月内取得订单2.3亿元,装备类客户取得排产订单5.71亿元,核电市场获两千多万元订单,航空航天市场形成新产品销售额2100余万元[36] - 新能源市场四个月内取得订单2.3亿元[53] - 装备类客户取得排产订单5.71亿元[54] - 航空航天市场新产品销售额2100余万元[54] - 股份母公司取得电力行业排产合同24.2亿元[52] - 电力电缆产量同比下降37.96%[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6,241,435.40元,不进行利润分配[115]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航证券有限公司[21] - 公司面临中低压电力电缆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87]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不足及流失的风险[88] - 原材料占电线电缆总成本比重80%以上,其中铜和铝占成本70%以上[41] -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年销售收入规模达万亿以上,生产企业数量10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0余家[43] -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10%,而美国前十名占70%以上,日本前七名占65%以上,法国前五名占90%以上[44] - 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规模达25GW(含框架竞标),为历史新高且同比大幅增长[46] - 中国沿海省市“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新增装机规模有望突破55GW,2023-2025年装机规模约34GW,预计有望超40GW[46] - 2023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10GW,同比实现翻倍增长[46] - 海缆占据海上风电总投资规模10%-12%,预计至2025年全国海缆系统市场空间可达385亿元[48] - 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从2015年606万千瓦突破1亿千瓦,占总光伏装机比例从14%提升至35%以上[50] - 2019年海上风电招标体量达15.6GW,同比增长225%[46] - 全球海上风电预计2022-2030年间新增260GW容量,2030年末累计并网容量达316GW[45] - 2030年全球累计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预计达18.9GW,其中欧洲11GW,亚洲5.5GW[4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2%[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42%至4.00亿元[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4%至3.997亿元(2022年)对比4.512亿元(2021年)[1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23.4%至12.101亿元(2022年)对比5.417亿元(2021年)[1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3.9%至166.457亿元(2022年)对比146.154亿元(2021年)[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5.5%至20.844亿元(2022年)对比22.047亿元(2021年)[19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8.047亿元(2022年)对比-15.452亿元(2021年)[19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下降29.3%至4.185亿元(2022年)对比5.917亿元(2021年)[19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14.9%至64.714亿元(2022年)对比76.071亿元(2021年)[200] - 母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长23.4%至66.519亿元(2022年)对比53.925亿元(2021年)[2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转负为-3.290亿元(2022年)对比1.640亿元(2021年)[200]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下降31.1%至7.298亿元(2022年)对比10.587亿元(2021年)[2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28.07亿元人民币[19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达21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24]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111.6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27.18%[31] - 货币资金为38.8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8.46亿元略有增长[182] - 应收账款为53.0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47.84亿元增长10.9%[182] - 存货为26.1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27.37亿元下降4.5%[182] - 短期借款为92.3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95.94亿元下降3.8%[182] - 长期借款为16.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22.45亿元下降27.2%[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7.4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6.43亿元增长2.7%[182] - 资产总计为211.9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208.65亿元增长1.6%[182] - 负债合计为163.4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61.50亿元增长1.2%[182] - 其他应收款为2.2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89亿元增长16.4%[182] - 合同负债为3.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5.20亿元下降35.6%[182] - 公司总资产为155.6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54.34亿元人民币增长0.8%[186][187] - 货币资金为23.4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5.10亿元人民币减少6.4%[185] - 应收账款为38.6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3.97亿元人民币增长13.7%[185] - 短期借款为31.8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3.49亿元人民币减少5.0%[186] - 未分配利润为-7613.91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9196.22万元人民币改善17.2%[187] - 衍生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43.19%至6567万元[7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107.31%至13.91亿元[74] - 货币资金中17.99亿元因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受限[75] - 应收账款余额为70.33亿元人民币[172]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17.28亿元人民币[172]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04.68万元[97] - 总经理邵文林年度税前报酬为64.56万元,持股145,800股[96] - 副总经理仇家斌、房权生、施云峰年度税前报酬均为47.75万元[96][97] - 董事会秘书夏成军年度税前报酬为47.26万元,持股145,800股[97] - 总会计师闫修辉年度税前报酬为8.42万元[96] - 董事长生长山持股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为0元[96] - 离任财务总监卜荣年度税前报酬为27万元[97] - 离任董事会秘书王学明年薪为20.63万元[97] - 职工监事张新富年度税前报酬为19万元[96] - 离任监事梁永青年度税前报酬为13.5万元[9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实际支付报酬总额为504.68万元[102][103]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7万元[102] - 公司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结构为基本年薪加岗位考核年薪加效益年薪[102] - 公司监事会主席戚侠同时担任股东单位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00] - 公司监事王学柏同时担任股东单位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务[100] - 公司独立董事王跃堂同时担任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99][101] - 公司独立董事张利军同时担任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执委会主席[99][101] - 公司独立董事裴力同时担任北京中乾证融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99][101] - 公司监事邵泓淦同时担任宝应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99][101] - 公司董事生长山在股东单位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10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233户[152]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199户[152] -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37,406,433股,占总股本比例31.90%[154] - 新泰骏景盛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报告期内减持25,155,700股,期末持股89,342,405股,占比6.51%[155] - 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持股54,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3.94%[155] - 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4,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3.94%[155] - 华夏兴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5,614,037股,期末持股15,614,037股,占比1.14%[155] - 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2,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88%[155] - 张素芬持股11,32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83%[155] - 孙荣华报告期内减持333,500股,期末持股10,149,600股,占比0.74%[155]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持有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59.92%股权[159] - 实际控制人持有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53.24%股权[159] - 实际控制人持有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49.22%股权[159] - 实际控制人持有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47.64%股权[159] - 实际控制人持有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5.62%股权[160] - 实际控制人持有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20.85%股权[160] - 实际控制人持有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69.99%股权[160] - 宝胜集团持有宝胜股份146,716,819股股份[133] - 宝胜集团持有宝胜股份437,406,433股股份[133]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公司对沈阳沈飞线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8346.6万元人民币[81] - 公司持有沈阳沈飞线束科技有限公司43.51%的股权[81] - 沈阳沈飞线束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0665.54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8589.47万元人民币[84] - 沈阳沈飞线束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3362.6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27.28万元人民币[84] -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266.81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745329.08万元人民币[84] - 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45207.85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56977.87万元人民币[84] - 宝胜(宁夏)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240.92万元人民币[84] - 宝胜(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19.68万元人民币[84] - 公司以现金方式向沈阳沈飞线束科技有限公司增资8,346.60万元人民币[143] - 增资后公司将持有线束公司43.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143] - 投资收益为4220.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194] - 现金流量套期储备收益为3008.76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亏损2010.96万元人民币[192]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02.97亿元人民币,为全年单季最高[26] - 公司7月份新签合同高达19亿元,12月份资金回笼15.3亿元,并为下一年储备合同52亿元[34] - 2022年下半年公司运输费下降29.44%,盘具采购价节约1287.28万元,追缴原材料供应商补偿金1015万元,原材料采购费用节约960万元,机配件采购量下降50%并节约183万元[34] - 股份母公司在外货款从年初29.03亿元减少5.37亿元至23.6亿元,下降18.5%[37] - 在外货款从年初29.03亿元减少至23.6亿元下降18.5%[54] - 逾期一年以上货款减少1611.93万元下降24.4%[54] - 清回疑难货款近1.5亿元[54] - 在外货款占比从21.46%下降到17.27%[54] - 12月份实现回笼15.3亿元[54] - 原材料成本占比96.63%同比下降2.70%[6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8.7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75%[6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62.4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1.28%[68] 研发和创新活动 - 研发投入总额7.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0%[71] - 公司工艺改进项目立项108个结题88个,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8件发明专利20件,新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2件发明专利授权11件[39] - 中压耐火电缆和低烟无卤控制电缆等项目实现经济效益4262.7万元[39] - 公司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5项、企业标准33项、技术规范1项[39] - 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8件发明专利20件[57] 公司基本信息和合规 - 公司聘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生长山、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闫修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张庶人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宝应安宜镇苏中路一号[18] - 公司A股股票简称宝胜股份,代码600973,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网站[19]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8] - 公司2022年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6,241,435.40元,无可供分配利润[5]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90] - 第七届董事会由8人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91] - 第八届董事会由11人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人[91] - 报告期内共召开11次董事会议,其中第七届10次,第八届1次[92] - 监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人[92] - 报告期内监事会召开会议6次[92] - 公司完成4期定期报告和53个临时公告
宝胜股份(60097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