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渤海化学(60080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渤海化学渤海化学(SH:600800)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为20.28亿元,同比增长8.18%[18] - 营业收入2,028,278,718.63元同比增长8.18%[3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2%至20.28亿元,去年同期为18.75亿元[1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下降308.5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下降292.47%[18] - 归母净利润亏损181,771,100元[31] - 净利润亏损1.8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8715万元[101] - 营业利润由盈转亏,从盈利1.30亿元转为亏损1.91亿元[10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下降314.29%[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下降314.2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7%,同比下降9.46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9%,同比下降8.84个百分点[20]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8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8484万元[102]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37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035万元收窄16.5%[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1,995,146,686.45元同比增长24.30%[34] - 营业总成本同比激增27.0%至22.01亿元,去年同期为17.32亿元[100] - 财务费用57,420,559.47元同比激增224.05%[34] - 财务费用暴涨224.0%至5742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至2645万元[100] - 研发费用91,421,309.48元同比增长83.74%[34]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83.7%至9142万元,去年同期为4976万元[10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3.7%至3581万元,但营业成本增长20.2%至3626万元[10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3%[108] 现金流同比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7.53万元,同比下降90.58%[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75,338.85元同比下降90.58%[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897.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59%[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924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68.37%[10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4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流出3.24亿元[11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26.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改善45.3%[112]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8%[10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6%[108]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62亿元,同比下降6.21%[19] - 总资产为48.91亿元,同比增长0.49%[19] - 资产总计为4,890,525,549.79元,较期初4,866,624,451.64元增长0.49%[92] - 短期借款1,258,299,921.52元同比增长42.22%[36] - 短期借款为1,258,299,921.52元,较期初884,776,545.31元增长42.22%[92] - 未分配利润-617,714,443.元同比恶化41.70%[36] - 未分配利润为-617,714,443.21元,较期初-435,943,339.42元下降41.70%[93]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9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381亿元增长19.3%[9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472.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572.8万元下降1.8%[91] - 存货期末余额为8.0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94亿元增长16.4%[91]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3.0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93亿元下降17.4%[91]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8026.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45亿元下降44.6%[9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2.6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328亿元增长6.1%[91] - 固定资产为2,077,860,140.98元,较期初2,182,868,439.13元下降4.81%[92] - 在建工程为53,380,404.09元,较期初39,785,077.61元增长34.17%[92] - 长期待摊费用为65,906,685.77元,较期初98,226,090.29元下降32.90%[92] - 货币资金为6,808,585.49元,较期初16,127,164.58元下降57.78%[96] - 长期股权投资为2,581,235,957.63元,较期初2,583,122,988.46元下降0.07%[97] - 其他应收款为64,839,677.25元,较期初13,761,040.82元增长371.18%[97] - 应付账款为74,194,137.40元,较期初61,549,412.57元增长20.54%[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9%[110]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公司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945,228,067.46元[117]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43,827.62元[117] - 本期专项储备减少816,800.44元[117] - 未分配利润减少181,771,103.79元[117] - 本期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183,031,731.85元[117] - 综合收益总额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82,214,931.41元[117]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6,895,604.28元[121]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7,712,404.72元[121]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762,196,335.61元[121]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17,714,443.21元[12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27.73亿元增长至期末28.60亿元,增加8675万元(增幅3.13%)[124][127]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5.99亿元改善至期末-5.12亿元,增加8714.67万元[124][127]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230.17万元[124] - 专项储备增加190.47万元[12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484.50万元[12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24.32亿元减少至期末23.90亿元,下降3421.11万元[12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41亿元扩大至期末-8.74亿元,减少3376.73万元[128] - 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4.38万元[128]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502.04万元,使用311.56万元,净增190.48万元[126] - 实收资本保持11.86亿元不变[124][127] - 公司实收资本为1,185,787,580.00元[130][131] - 资本公积为2,040,569,399.50元[130][131] - 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773,306,978.58元[130] - 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15,639,815.91元[13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5,323,991.93元[131]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813,657,078.80元[131]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72,987,991.34元[131]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90.37万元[22] - 企业取得子公司等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188.62万元[22]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120.45万元[23] - 因疫情导致停车检修产生的非经常性损失为-2068.34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净影响为-1663.02万元[23] 业务和运营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同比上涨60.88%[27] - 丙烯价格同比涨幅不足4%[27] - 不同工艺制丙烯成本同比上涨15%-45%[27] - 丙烯行业陷入明显亏损状态[27] - 公司采用Lummus的Catofin工艺建成国内首套60万吨PDH装置[28] - 公司丙烷脱氢装置产能为60万吨/年[57] - 应急燃气锅炉项目规模为20t/h[57] - 污水预处理项目处理能力为17-34 m³/h[57] - 异味治理项目处理能力为12000m³/h[57] - 余热回收项目规模为1465万KW/a[57]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丙烷和天然气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44]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因主要原材料丙烷从国外采购[4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渤海石化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安全生产风险[44]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北京华旭金卡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1,089,339.58元[43]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天津银海环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4,403,844.54元[42]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亏损3,562,517.30元[43]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天津清源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净亏损2,923,059.50元[43] - 渤海石化2022年净利润存在业绩承诺无法完成风险[32] - 收购中钞纸业24.93%股权对价1,116.21万元[3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916.8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取得子公司支付1116.21万元[113] 关联交易和担保 - 2022年上半年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73,425.97万元,占原预计金额101,140.00万元的72.6%[73] - 公司调增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74,750.00万元,调整后年度预计总额达175,890.00万元[7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25,000万元,期末担保余额25,000万元[79]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9.04%,其中关联方担保金额为0[7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91,135,219股(占比32.99%),其中质押195,000,000股[83] - 股东天津环球磁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1,731,347股(占比14.48%),其中质押43,000,000股[8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525户,无优先股股东[81] -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911亿股,限售期至2023年1月14日[86] - 河北海航石化持有流通股7493.79万股,占总股本6.32%[84] - 上海井能石化持有流通股2509.49万股,占总股本2.12%[84] - 天津环球磁卡集团持有流通股1.717亿股,为第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84]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81]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郭子敬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5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51]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47]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无重大失信情况,诚信状况良好[72]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及违规担保情况[71][72] - 渤化集团承诺渤海石化2020至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23,033.28万元、23,585.51万元和23,154.55万元[64] - 重大资产重组后控股股东渤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上升至56.15%[65] - 标的资产过户后设置24个月经营过渡期考核原业务[65] - 渤化集团承诺60个月内不变更上市公司控制权[65] - 业绩承诺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机制:收盘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价低于发行价时延长6个月[64] - 渤化集团取得股份优先用于业绩补偿承诺履行[64] - 立案调查期间渤化集团承诺不转让股份[64] - 原业务出现亏损时承诺12个月内完成资产置出[65] - 渤化集团与磁卡集团均承诺避免关联方资金占用[65] - 渤化集团保证上市公司人员独立性[65] - 渤化集团承诺不干预上市公司劳动人事及工资管理并保证完全独立[66] - 渤化集团承诺不干预上市公司财务决策及资金使用[66] - 渤化集团承诺不与上市公司共用银行账户[66] - 渤化集团承诺原则上不与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68] - 渤化集团承诺关联交易将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定价[66] - 渤化集团承诺不从事与上市公司相竞争的业务活动[68] - 渤化集团承诺若违反承诺将向上市公司充分赔偿[68] - 渤化集团承诺不侵占上市公司利益[69] - 渤化集团36个月内无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内幕交易[69] - 渤化集团承诺确保上市公司填补回报措施得到履行[69] 环境和社会责任 - 渤海石化氮氧化物实际排放总量142.74吨,占年许可排放量592.08吨的24.1%[54] - 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总量10.9吨,占年许可排放量115吨的9.5%[54] - 颗粒物实际排放总量19.4吨,占年许可排放量94.2吨的20.6%[54] - 渤海石化2022年上半年外排生产废水总量6.46万吨,占年许可排放量12.57万吨的51.4%[54]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20年8月完成备案,备案编号120308-2020-018-H[58]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141][142]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43] - 公司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14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5] - 公司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46] - 公司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可辨认资产及负债[146][147] - 合并财务报表已抵销内部交易并将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148] - 合营企业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进行会计处理[15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52]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3]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项目其他综合收益下列示[154]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6]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后不进行重分类[15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9]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6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16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公司采用三阶段模型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损失计提,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计提,第三阶段按已发生信用减值计提[164] - 应收款项按组合计提坏账:应收账款分账龄组合(不同账龄不同损失率)和关联方组合(风险较小)[166]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汇票(风险较小)和商业承兑汇票(三个月内个别认定,三个月以上按账龄计提)[166] - 其他应收款分押金保证金组合(风险较小)、关联方组合(风险较小)和账龄组合(不同账龄不同损失率)[16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个或类别计提跌价准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169] - 合同资产减值计提参照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法,不含融资成分采用简化方法[17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可直接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12个月预期损失计提[164] - 预期信用损失变动形成的损失准备调整计入当期损益、预计负债或其他综合收益[167]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企业合并类型及支付方式确定,包括同一控制下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份额、非同一控制下按合并成本、现金支付按实际购买价款、权益证券按公允价值[173]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