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熊猫(60077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6%[2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32亿元,同比增长14.66%[38] - 营业收入为4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6%[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2.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42亿元,同比下降45.77%[38] - 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06亿元,同比下降30.46%[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8.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88%[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59元/股,同比下降45.77%[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9.37万元人民币[32]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人民币0.30亿元,较2020年的0.59亿元下降49.1%[35] - 政府补助收益为人民币0.13亿元,较2020年的0.11亿元增长26.8%[35]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人民币0.14亿元,较2020年的0.09亿元增长61.0%[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人民币88.48万元[36] - 2021年实际营业收入人民币453,184.24万元,超出目标400,000万元约13.3%[138] - 2021年实际利润总额人民币10,568.11万元,低于目标12,000万元约11.9%[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9%[71] - 销售费用为4182.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3%[71] - 管理费用为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7%[71] - 研发费用为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53%,主因销售人员人工费用增长[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56] -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2.003亿元,同比增长20.52%[75] - 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业务营业收入为17.165亿元,同比增长11.26%[75] -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25.587亿元,同比增长16.09%[75]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848.31万元,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0.20%[75] -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97%至1.36亿元,占总成本60.45%[85] - 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材料成本达12.62亿元(占比92.65%),同比增长13.37%[85] -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材料成本大幅增长30.26%至19.73亿元,占比提升至84.36%[85] - 其他业务材料成本激增651.30%至256.58万元[87] - 智能制造核心部件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1.16%至3537.34万元[85] - 表面贴装产品销售量6575.43万盘,同比增长12.21%[80] - 智慧交通设备等销售量2003台,同比下降61.10%[80] - 信息网络设备等销售量123.1353万台,同比下降1.93%[80]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44.839亿元,同比增长14.37%[78] 各地区表现 - 深圳地区营业收入为9.145亿元,同比增长46.75%[78][79] - 成都地区营业收入为5.117亿元,同比增长3.58%[78]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电子制造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3.41%至人民币4,485.75万元[117] - 信息产业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6.91%至人民币4,730.51万元[117] - 通信科技公司净利润同比上升41.52%至人民币1,351.62万元[117] - 成都熊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8.75%至人民币1,747.64万元[117] - 南京熊猫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95%至人民币665,221.84万元[118][121] - 南京熊猫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4.57%至人民币13,407.32万元[118][121]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2%至人民币603,174.57万元[121][122]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上升10.03%至人民币14,738.71万元[121][122] - 关联方成都中电熊猫等3家公司位列2021年前五大客户[15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8.94%,其中关联方销售额占19.03%[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人民币400,000万元,利润总额目标人民币12,000万元[139] - 公司布局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和数字园区三大领域[124] - 科技投入比达到5%以上[65] - 研发投入总额2.20亿元(占营收4.85%),资本化比例3.13%[89] - 研发人员501人(占员工总数1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6.43%[90][92] - 公司2021年获得授权专利55件[41] - 公司全年引进本科及以上人才近100人[43] - 公司以现金人民币42,630万元收购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30%股权[112] - 公司收购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30%股权[162]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06%[27]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亿元人民币[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06%[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亿元人民币[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因采购商品支付现金增加[9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1%[2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6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3%[27] - 应收票据增加至597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99%,较上期增长68.92%[97]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至202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3%,较上期下降86.02%[9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人民币0.20亿元,较期初下降86.0%[36]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至7.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较上期增长138.01%[97]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至1.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0%,较上期增长384.54%[97] - 境外资产规模为1.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9%[99] - 货币资金受限1.15亿元,应收票据受限3590万元,合计1.51亿元[99] - 2021年末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37.23%[148] - 2021年末流动负债人民币219,488.26万元[148] - 2021年末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96,321.85万元[148] - 2021年末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0万元[148] - 流动比率1.83,速动比率1.36[148] - 2022年3月LPR报价:1年期3.7%,5年期以上4.6%[148] 公司治理和合规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 - 公司确认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年报真实性[8] - 公司法定代表人夏德传同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19] - 公司外文名称为Nanjing Panda Electronics Company Limited(NPEC)[19] - 董事会秘书与证券事务代表均由王栋栋担任[20]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发布《南京熊猫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85] - 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且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8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89] - 公司修订《重大决策办法》等4项制度及《南京熊猫管理文件汇编2021》[191] - 公司修订《南京熊猫企业年金计划实施细则》以提升职工退休待遇[191] - 2021年5月组织学习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194] - 公司定期编制《监管通讯》传递最新监管信息[194]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五方面完全独立[194][195] - 控股股东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194]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6月29日召开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19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2月8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9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2月28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99] - 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20个营业日发出书面通知[200] - 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10个营业日或15日发出书面通知[200] - 公司向H股股东发出股东大会通函[200] - 股东大会由董事长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主持[200] - 股东大会安排核数师代表出席会议并回答股东提问[200] - 股东大会安排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代表出席会议并回答股东提问[200] - 公司要求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尽量出席股东大会[200] - 公司鼓励所有股东出席股东大会[200] - 公司符合香港联交所公众持股量规定[180] - 年度股东大会拟于2022年6月30日前举行[180] - 公司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79]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74] - 2022-2024年持续关联交易协议获股东大会通过[161] - 公司担保子公司融资及使用闲置资金理财[165] 股东回报和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4元(含税)[7] - 公司以总股本913,838,529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人民币12,793,739.41元(含税)[7] - 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222,538,007.45元[167] 行业和市场趋势 - 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8万亿元[49] - 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及工业软件蕴含百亿至千亿级市场容量[49] - 工业APP目标到2025年突破100万个[55] - 软件业务收入目标2025年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55] -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51] - 智慧交通领域推动5G网络通信设施覆盖及设施数字化感知系统建设[51][54]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部署"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智能化改造[54] - 信息通信行业规划目标2025年建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55] - 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相互补充促进双碳目标实现[50] - 中国内地城轨运营里程达8773.22公里,预计2025年将超13000公里[101] - 平安城市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6980亿元[104] - 智能制造目标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105]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1年增加值增长15.7%,创近十年新高[106] - 电子信息制造业预计2022年行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在10%~15%范围[123] - 截至2021年底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3.99亿户[126] - 智慧公共事业物联网终端3.14亿户同比增长25.1%[126] - 智能制造物联网终端2.54亿户同比增长20.9%[126] - 智慧交通物联网终端2.18亿户同比增长4.8%[126] - 预计2022年物联网终端用户将达15亿户[126] -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增至138.2亿美元[127]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总数达7300万台套[127] - 工业APP数量达40.3万个[127] - 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5215亿美元增至2026年12475亿美元[127] 其他重要内容 - 退休金计划供款额为员工薪金的16%左右[168] - 年度爱心援助基金等支出共计140余万元[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