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84%至4.964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8%至3659.84万元[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35%至3709.35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09%至0.1094元/股[21] - 公司2022年报告期营业收入为49,643.57万元,归母净利润为3,659.84万元[3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84%至4.96亿元人民币[39] - 营业总收入从去年同期226.85百万元增至496.44百万元,增长118.9%[101]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37.88百万元增至43.06百万元,增长13.7%[10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4%至7944.26万元(2021年同期:1760.00万元)[10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1%至0.1094元/股(2021年同期:0.1041元/股)[103]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3.6%至4305.69万元(2021年同期:3788.33万元)[10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增长5.1%至3659.84万元(2021年同期:3483.01万元)[103] - 综合收益总额为43,056,929.17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36,598,408.10元[11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37,883,279.63元[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9.52%至1.75亿元人民币[3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3.73%至1.78亿元人民币[39] - 销售费用从去年同期30.58百万元大幅增至178.50百万元,增长483.8%[101]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210.5%至5043.76万元(2021年同期:385.01万元)[105]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431.3%至8985.78万元(2021年同期:1691.17万元)[108] - 支付职工现金为23,717,083.19元,同比增长170%[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设立六大事业部覆盖超高端、高端、中高端及细分市场产品线[26][27][28][29] - 公司产品矩阵包含超高端天青贵酿系列、高端君道贵酿系列、中高端高酱系列及新零售贵酒匠系列[32] - 公司军星系列定位军旅文化白酒并采用体验店加服务商分销模式[32] - 十七光年果味酒品牌以一二线城市年轻女性为目标消费者并进入电商及便利店渠道[33] - 子公司上海君道贵酿实现营业收入1674.38万元人民币[41] - 子公司上海贵酒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49.62万元人民币[41] - 公司报告期内以酒制造及销售和不动产运营为主要经营活动[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员工持股计划设定业绩目标为2022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6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6亿元[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供应链作业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34] - 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提升产品品质[34] - 公司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并设置锁定期以稳定核心人才[34] - 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升级供应链ERP、人事系统及经销商折扣率计算器等工具[34] - 公司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并完成年度风险评估以加强内控管理[35] - 公司基酒生产周期为一年,采用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工艺[27]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73%至4041.62万元[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1%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1%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21] - 总资产同比增长11.75%至12.367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微降0.50%至4.8亿元[20] - 稀释每股收益0.1094元/股与基本每股收益持平[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73%至4041.62万元人民币[39]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30.14%至8625.23万元人民币[40] - 应收款项较上年末增长218.54%至3343.99万元人民币[40]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末下降58.04%至3646.61万元人民币[40]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末增长35.73%至2.91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总资产为12.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07亿元增长11.7%[93][9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625万元,较期初6627万元增长30.1%[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344万元,较期初1050万元增长218.6%[93] - 存货期末余额4.50亿元,较期初3.51亿元增长28.2%[9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200万元,期初为零[94]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11亿元,较期初1.15亿元下降3.2%[94]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414万元,较期初2108万元下降32.9%[94]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2.91亿元,较期初2.14亿元增长35.7%[94] - 公司总负债从期初492.94百万元增至期末618.94百万元,增长25.6%[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482.40百万元略降至期末479.99百万元,减少0.5%[95]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1,106.66百万元增至期末1,236.71百万元,增长11.8%[9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期初35.13百万元降至期末6.17百万元,减少82.4%[9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653.08百万元略降至期末647.32百万元,减少0.9%[9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79.61百万元进一步降至期末-84.75百万元[9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368.40百万元降至期末324.25百万元,减少12.0%[99] - 母公司营业亏损扩大至462.81万元(2021年同期亏损:128.32万元)[10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7%至4041.62万元(2021年同期:1.66亿元)[10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8.9%至5.58亿元(2021年同期:3.75亿元)[108]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亏损扩大至576.45万元(2021年同期亏损:212.46万元)[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9,353,332.87元,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付39,353,332.87元[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299,702.87元,同比恶化[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000,000元,其中借款收到32,000,000元[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57,091,905.20元,同比增长153%[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50,554.92元,同比下降114%[1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6,250,737.34元,较期初增长30%[10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82,400,591.21元,其中未分配利润26,439,357.94元[115] - 收到税费返还92,784.43元[11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616,634.67元[116] - 其他项目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9,626,657.25元[116]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17,767,352.18元[116] -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536,356,018.10元[117] - 少数股东投入资本4,000,000.00元[117] - 提取一般风险准备1,512,465.75元[118] - 期末未分配利润-2,171,192.35元[118] - 期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52,588,408.59元[118] - 资本公积增加107,837,167.68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17]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34,469,431.00元[122][123][124][126]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992,801.34元至128,707,251.07元[122]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权益工具增加40,002,823.92元[122]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5,143,845.31元至-84,752,037.84元[122]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44,153,867.89元至324,250,681.14元[122] - 2021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大幅增加111,119,346.84元至125,068,610.23元[123] - 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995,257.26元至-75,992,100.23元[123] - 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110,124,089.58元至369,374,801.83元[123] - 公司股份总数334,469,431股[12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98,825.73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495,141.49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中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701,587.71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019.1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9,847.66元[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246.34元[23] 行业环境与竞争 -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从2017年1593家减少至2021年957家,降幅达39.9%[25] - 预计"十四五"期间白酒行业前30名企业将占据65%以上市场份额[25] - 公司面临消费习惯转变风险,酱香型白酒在高端消费中占主导地位[43] - 公司面临行业环境变化风险,白酒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42] - 公司面临白酒市场竞争风险,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42]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48]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10项议案包括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45][48] - 公司独立董事孙加锋、罗韵轩任职满6年离任,肖冬光因担任酒体研究院顾问离任[49][50] - 公司选举门峰、陈建波、高玲为新任独立董事,任期自2022年7月8日起[51] - 高利风由总经理改任副董事长,鄢克亚由副总经理改任总经理[49]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上限为27人[53] - 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人民币2800万元[53] - 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回购均价的70%[53] - 公司回购股份141.66万股,占总股本0.4235%[54] - 回购均价28.23元/股,使用资金总额3999.27万元[54] - 公司未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52] - 控股股东持股143,433,141股占比42.88%[8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429户[84] - 控股股东6,684,575股处于冻结状态[86] - 前十名股东中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3亿股,占比42.8%[87]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141.66万股,占总股本0.42%[87] - 五牛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长期避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且目前无违反[64][66] - 韩宏伟承诺在条件满足时逐步将白酒业务注入公司[66]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67] - 公司向控股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借款余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77] - 控股股东免息借款导致公司确认资本公积37.62万元人民币[77] 诉讼与法律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新事项但存在已披露诉讼[68] - 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公司股权转让纠纷已二审判决[68] - 成都万泰置业有限公司与公司股权转让纠纷已二审判决[68] - 诉讼涉及金额500万元人民币,发回重审,未形成预计负债[70] - 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索赔金额300万元人民币,案件审理中[71] - 商标侵权诉讼索赔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案件审理中[71] - 证券诉讼涉及金额216万元人民币,二审审理中[71] - 公司要求被上诉人返还财顾费100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要求被上诉人赔偿财顾费利息损失暂计10052.78元人民币[72] - 公司要求被上诉人承担律师费40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上诉总金额暂计1430202.3元人民币[72] - 一审判决公司支付差旅费用20149.53元人民币[72]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量12363吨[56] - 废气平均排放浓度126mg/m³,排放总量0.85吨[56] - 废气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限值200mg/m³[56] - 化学需氧量(CODcr)监测值在13-18mg/L范围[58] - 氮氧化物实测浓度在95-110mg/m³范围[58] 会计政策与合并范围 - 公司半年报未经审计[68] - 上年年度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涉及事项无变化[68] - 报告期内公司无破产重整事项[68] - 公司历经多次名称变更及注册地迁移最终于2019年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12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二级子公司13户和三级子公司14户较上年增加2户子公司[129] - 公司采用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并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3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41]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付出资产及发行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136]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37]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调整或有对价并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37]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按公司政策进行调整[143] - 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143]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4] - 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4]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45]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48]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149]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49] -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49] -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1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0] - 债务工具分类取决于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151] - 公司管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一致[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减值损失 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2] - 未划分为特定类别的债务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53] - 权益工具投资通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但管理层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3] - 金融负债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条件包括消除会计错配或基于正式书面文件的风险管理策略[153] - 由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指定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4] - 公司对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4]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即认为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54] - 对于应收账款 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 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5] - 公司对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和应收集团内关联方款项 保证金 押金及应收电商平台货款等其他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5] -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在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 净额为借方余额的列示为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 净额为贷方余额的列示为合同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159]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净额时 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1] - 持有待售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净额增加
岩石股份(600696)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