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至127.98亿元人民币[17] - 营业收入12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0%[42][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26%至8.74亿元人民币[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6%[4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25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4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7.14%至0.29元/股[1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63亿元人民币[20] - 母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2,850,116,534.22元[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00.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7%[43] - 公司总成本970,654.44万元同比上升36.11%,上年同期为713,120.84万元[54] - 公司总成本同比增长36.11%,从713,120.84万元增至970,654.44万元[56] - 销售费用6.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0%[43]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49.20%[6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35%,主要因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及薪酬支出上升[44] - 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4.35%[60] - 研发费用4.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9%[4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49%,主要因电子新材料研发项目投入加大[44]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8.49%[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新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22%[25] - 电子新材料行业营收4,338,864,663.17元,同比增长58.22%,毛利率26.51%[47] - 化工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69%[25] - 化工产品行业营收2,187,823,964.13元,同比增长67.69%,毛利率19.48%[47] - 合金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15%[25] - 合金材料行业营收4,630,261,353.08元,同比增长33.15%,毛利率7.20%[47] - 医药制造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81%[26] - 医药制造行业营收896,237,547.92元,同比下降61.81%,毛利率64.75%[47] - 抗病毒药物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下降72.97%[78] - 抗病毒药物毛利率65.47%同比下降25.72个百分点[78] - 抗感染药物营业成本8416万元同比上升163.5%[78] - 抗感染药物毛利率-4.3%同比下滑110.62个百分点[78] - 心脑血管药物营业收入9615万元同比上升43.98%[78] - 内分泌及代谢药物毛利率77.37%同比下降27.25个百分点[78] 各地区表现 - 分地区境外和省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但毛利率同比下降,主因包括主耗材成本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及医药产品因疫情销售大幅下滑[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计划在电子新材料板块扩大生产规模并抢占市场份额[108]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开发锂电池正极材料和氟树脂材料等电池材料[108] - 公司推进积层箔等研发项目产业化进程以替代进口并开发差异化高端产品[109] - 公司加快钎焊箔电池铝箔乌兰察布化成箔生产线等已投产项目产能释放[109] - 公司加强能源管控体系建设紧跟双碳政策实现降本节耗[109] - 公司部分产品涉及出口易受国际市场影响需加强套期保值[110] - 化成箔生产可能受国内高电耗产业限制政策影响[110] - 研发投入存在不确定性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111] - 项目建设存在成本高于预期和经济效益未达预期风险[111] - 部分产品需求及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111] 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 - 母公司2021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239,937,291.43元[4] - 母公司2021年末资本公积金为1,297,970,372.42元[4] - 公司2019年和2020年实施回购股份视同现金分红100,895.10万元[4]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占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67.19%[4] - 母公司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74,832,410.63元[4] - 母公司2021年度提取盈余公积285,011,653.42元[4]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0年股份回购金额视同现金分红209.71百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45%[144] - 最近三年(2018-2020年)现金累计分配利润占年均可分配利润比例为192.15%[144] - 2021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因2019-2020年股份回购视同现金分红1008.95百万元[147] - 最近三年(2019-2021年)现金累计分配利润占年均可分配利润比例为67.19%[147]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59%至19.57亿元人民币[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1.59%[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9%[42][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59%,主要因三大行业销售额大幅增加及销售回款上升[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4.09%至86.70亿元人民币[17] - 总资产同比下降20.31%至221.56亿元人民币[17] - 资产总额2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1%[42] - 资产负债率59.13%,同比下降5.26个百分点[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增加3.58亿元人民币[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1,161,483,023.01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4.49%[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44.49%[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61亿元人民币,当期增加3.58亿元人民币[9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60亿元人民币,当期增加3.60亿元人民币[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期总利润影响为2.84亿元人民币[95]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44.49%[67] - 其他应收款增加2,386.78%[67]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88.83%[67]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146.84%[67] - 在建工程减少57.66%[67] - 开发支出减少98.37%[67] - 商誉减少97.94%[68] - 应交税费增加1,142.04%[68] - 受限资产总额59.91亿元[7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10亿元人民币[21]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05亿元人民币[2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52.30%,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4] - 投资收益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8.55%[43]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338.55%,主要因出售东阳光药51.41%股权产生处置收益[4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659,436,581.7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15%[6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26.30%[61] - 研发投入2.46亿元占营业收入26.92%[8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55.46%[8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95%[84] - 研发投入占净资产比例为4.09%[84] - 焦谷氨酸荣格列净研发投入4,888.35万元同比下降90.89%[86][87] - 利拉鲁肽研发投入1,346.04万元同比下降76.53%[86][87] 生产和销售数据 - 中高压化成箔生产量4,140.39万㎡同比增长37.13%,销售量4,122.73万㎡同比增长33.72%,库存量32.41万㎡同比下降34.34%[51] - 环保制冷剂生产量46,769.76吨同比增长50.33%,销售量42,108.00吨同比增长25.69%,库存量5,702.00吨同比激增448.14%[51] - 医药制剂产品生产量3,105.56万盒同比下降65.53%,销售量3,523.88万盒同比下降45.05%[5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05,560.9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06%[5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121,106.9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38%[5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41,618.2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5.23%[59] 成本结构分析 - 电子新材料原材料成本187,903.48万元同比上升76.50%,占总成本比例从14.92%增至19.35%[54] - 合金材料原材料成本375,998.32万元同比上升34.22%,占总成本比例达38.74%[54] - 化工产品其他成本18,764.91万元同比激增106.05%,主因产销量上升及运输费采用一票制结算导致运输成本上升[54] - 医药产品原材料成本16,756.96万元同比下降22.39%,人工成本3,058.35万元同比下降26.85%[54] - 电极箔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74.79%,从69,651.13万元增至121,743.34万元[55] - 锂电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04.43%,从16,987.05万元增至34,726.85万元,主要因材料价格上涨[55] - 电子光箔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90.02%,从26,570.15万元增至50,487.37万元[55] - 化工产品其他成本同比增长106.05%,从9,107.17万元增至18,764.91万元,主要因运输成本上升[56] - 医药产品其他成本同比增长190.03%,从1,310.06万元增至3,799.62万元,主要因药品批件摊销增加[56] - 电容器能源动力成本同比增长80.10%,从3,851.91万元增至6,937.30万元[55] - 磁性材料能源动力成本同比增长62.52%,从1,916.81万元增至3,115.23万元[55] - 钎焊箔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0.70%,从46,697.22万元增至65,701.84万元[55] - 空调箔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达26.47%,金额为256,889.00万元[55]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余额为7.15亿元人民币[98] -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余额为负3.44亿元人民币[98] - 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本期净利润为6,601.50万元人民币[100] -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本期净利润为负20,042.25万元人民币[100] - 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08,654.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100] -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7,258.4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100] - 关联方优艾希杰东阳光(韶关)铝材销售有限公司采购电子箔等产品金额达10.72亿元[199] - 关联方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4.15亿元[197] - 关联方乳源县立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2.47亿元[197] - 关联方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接受劳务金额为4223.59万元[197] - 关联方宜都山城水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受劳务金额为3969.31万元[197] - 关联方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3094.44万元[197] - 关联方韶关市山城水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受劳务金额为3044.35万元[197] - 关联方优艾希杰东阳光(韶关)铝材销售有限公司接受劳务金额为1881.83万元[197] - 关联方乳源县立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电子箔等产品金额为9312.31万元[199] - 优艾希杰东阳光(上海)铝材销售有限公司电子箔和钎焊箔销售额达1.184亿人民币[200] - 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大健康销售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为551.27万人民币[200] - 东阳光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药品销售额达416.18万人民币[200] - 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印刷品和天然气销售额为239.12万人民币[200] - 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达136.19万人民币[200] - 广东东阳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为72.53万人民币[200] - 东莞东阳光保健品研发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达42.92万人民币[200] - 东莞市东阳光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为39.6万人民币[200] -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达28.03万人民币[200] - 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印刷品销售额为25.42万人民币[200] 公司战略和行业展望 - 公司出售东阳光药51.41%股份剥离医药资产[27] - 璞泰来持有氟树脂公司60%股权并规划2万吨/年PVDF产能[28] - 乌兰察布化成箔生产线达84条年产能2500万㎡[29] - 电池铝箔项目通过村田认证并实现量产供货[29] - 计划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建设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30] - 公司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建设铝电解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生产基地[94] - 2020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为514.3亿元,同比增长5.2%[33] - 预计2021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达559.4亿元,同比增长8.8%[33] - 预计2025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将达660.3亿元,2020-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5.1%[33] - 2020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为150.6亿元,同比增长3.7%[33] - 预计2021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增至170.1亿元[33] - 预计2025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达202.7亿元,2020-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6.1%[33] - 公司医药制造板块经营主体东阳光药自2021年12月29日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4] - 公司电极箔产能规模全球领先,是国内最大化成箔工厂[34] - 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子光箔加工基地[35] - 公司拥有广东省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36] - 公司核心产业属于电子元件材料制造行业,电极箔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104] - 公司已形成电子光箔-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一体化产业链[107] - 氯碱化工第四季度因能耗双控政策驱动产品价格上涨[2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治理架构[112] - 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并指定上交所网站为披露平台[114]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其中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1项议案[117] - 董事长张红伟持股2,63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106.02万元[121] - 副董事长唐新发持股从501,100股增至1,186,800股,增持685,700股,增幅136.8%,未在公司领取报酬[121] - 离任董事张寓帅持股从1,555,100股增至2,626,000股,增持1,070,900股,增幅68.9%[121] - 董事、总经理李义涛税前报酬总额104.33万元[121] - 董事、副总经理张光芒税前报酬总额101.88万元[121] - 董事、董事会秘书王文钧税前报酬总额47万元[121] - 董事、财务总监钟章保税前报酬总额77.86万元[121] - 3位独立董事覃继伟、谢娟、付海亮税前报酬均为10万元[12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972.6万元[121] - 张红伟自2008年2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于2020年4月升任董事长[122] - 唐新发自2015年5月起担任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122] - 李义涛自2018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于2020年4月升任总经理[122] - 钟章保自2018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122] - 王文钧自2018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并于2021年4月升任董事[122] - 张光芒自2010年10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于2021年4月升任董事[122] - 覃继伟自2020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22] - 谢娟自2018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22] - 付海亮自2020年4月起担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2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董事长1名副董事长1名总经理1名财务总监1名董事会秘书和5名董事[122] - 卢建权自2010年9月起担任深圳市东阳光化成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东阳光(60067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