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沪科(60060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上海科技上海科技(SH:600608)2023-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66,774,990.16元,同比增长13.73%[22]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18,832.63元[6]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0122元/股,同比增长177.27%[23]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135元/股,同比增长187.23%[23]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3%,同比增加3.93个百分点[23] - 公司营业收入36677.5万元同比增长13.73%[41] - 公司营业利润544.89万元同比增长46.97%[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88万元同比增长175.31%[41] - 营业收入366,774,990.16元,同比增长13.73%[42][46] - 营业收入3.67亿元,较上年3.22亿元增长13.78%[187] - 净利润414.16万元,较上年274.18万元增长51.05%[18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88万元,同比增长175.33%[188] - 基本每股收益0.0122元/股,较上年0.0044元增长177.27%[18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7%至2.93亿元(2021年:3.17亿元)[190]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027%至607.68万元(2021年:9.92万元)[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49,492,731.53元,同比增长14.54%[42][46] - 综合毛利率4.71%,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46][48] - 销售费用4,469,374.60元,同比增长167.56%,主要因仓储费、码头费及装卸费增加[42] - 管理费用5,137,919.03元,同比增长48.82%,主要因中介费及员工绩效增加[42][44] - 财务费用2,478,869.81元,同比下降28.88%[42] - 公司综合毛利率4.71%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39] - 商品贸易成本本期金额为3.4949亿元,较上年同期3.0514亿元增长14.54%[54] - 塑料粒子成本本期金额为3.4949亿元,较上年同期2.69亿元增长29.92%[54] - 铝锭成本上年同期金额为3613.65万元,本期未开展业务导致成本下降100%[54] - 销售费用本期数446.94万元,较上年同期167.04万元增长167.56%[57] - 管理费用本期数513.79万元,较上年同期345.25万元增长48.82%[57] - 营业成本3.49亿元,同比增长14.53%[18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7%至2.81亿元(2021年:3.08亿元)[190] - 利息费用维持在414.83万元高位(2021年:415.54万元)[1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塑料粒子销售量42,915.55吨,同比增长11.93%[51] - 塑料粒子营业收入366,771,028.44元,同比增长28.70%[48] - 公司采购聚苯乙烯类产品4.1万吨同比降低7.78%[39] - 公司销售聚苯乙烯类产品4.29万吨同比增长11.93%[39] - 控股子公司上海益选实现营业收入30,830.38万元,净利润184.19万元[67] - 上海益选销售聚苯乙烯31,858.70吨,批量供货下游白色家电厂家[68] - 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商品贸易业务[172] 各地区表现 - (注:原文未提供明确按地区分组的业务或财务表现关键点)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扩大塑料粒子业务规模并拓展下游实体制造企业销售以提升核心产品占比[73] - 加强非生产原料工业用品MRO业务延伸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73] - 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强化塑料粒子细分行业管控能力[73] - 运用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强化在线协同效应提高供应链服务能力[73] - 推进南京斯威特集团债权公开挂牌转让工作加快国资备案流程[74] - 大宗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服务毛利率较低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75] - 面临经济周期波动风险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紧密[75] - 存在经营信用风险因预付款和应收账款较多可能影响合同履行[75] - 采用远期外汇信用证结算面临汇率波动导致采购成本变动风险[76] - 对逾期回款客户实施信用重评现场走访及催收等风险控制措施[77]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12,539.15元,同比下降200.0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12,539.15元,同比下降200.01%,主要因税费支付增加及应收账款未回款[42][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剧烈:Q1净流出35,011,425.60元,Q2转为净流入59,717,407.16元,Q3和Q4分别净流出15,629,182.5元和15,089,338.21元[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9017亿元,较上年同期6.8822亿元下降43.31%[5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8310亿元,较上年同期6.7296亿元下降43.07%[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601.25万元(2021年:601.22万元)[19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43.3%至3.90亿元(2021年:6.88亿元)[19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508,066.96元,同比增长6.54%[22]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197,563,644.44元,同比下降9.09%[22] - 公司报告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515,301,922.34元[6]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22,887,382.05元,占总资产11.58%,同比增长96.30%[62] - 存货减少至34,928,263.38元,占总资产17.68%,同比下降42.66%[62] - 应付账款激增至17,984,806.59元,占总资产9.10%,同比暴涨1,112.61%[62] - 合同负债减少至1,012,925.58元,占总资产0.51%,同比下降66.34%[62] - 租赁负债减少至0元,同比下降100.00%[63] - 货币资金减少至8966.5万元,同比下降14.7%[180] - 应收账款增至2288.7万元,同比上升96.3%[180] - 存货减少至3492.8万元,同比下降42.6%[180] - 流动资产总额降至1.97亿元,同比下降8.6%[180] - 资产总额降至1.98亿元,同比下降9.1%[181] - 应付账款增至1798.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12.8%[181] - 合同负债降至101.3万元,同比下降66.3%[181] - 流动负债总额降至1.24亿元,同比下降15.4%[181] - 母公司货币资金降至4229.9万元,同比下降43.0%[184] - 母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增至7637.6万元,同比增长1281.5%[184] - 公司总资产为211.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192.22亿元增长9.95%[185][186] - 负债总额达149.98亿元,同比124.77亿元增长20.19%[185] - 所有者权益为6.14亿元,同比下降9.02%[186] - 合同负债300.94万元,同比101.29万元增长197.15%[185] - 交易性金融负债61.50万元,上年无此项记录[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9.4%至4714.87万元[19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为-75881.88万元(2022年末)和-76283.76万元(上年末)[198][200] - 少数股东权益为54.14万元(2022年末)和60.19万元(上年末)[198][20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29,323.00元,主要受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14,959.95元影响[27][28] -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当期利润减少614,959.95元,该负债为美元人民币锁汇工具[29]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270,000.00元,较2021年的300.00元大幅增长899倍[27] - 与公司正常经营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损失118,624.26元[27]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益21,196.55元[28] - 所得税影响非经常性损益-110,600.52元[28]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97,535.86元[28] 关联交易和依赖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9.40%[5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8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99.68%[55] - 关联方香港石油化学有限公司采购额3.0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0.10%[56] - 报告期内与香港石化实际发生日常关联交易金额3.06亿元[139] - 关联交易采购额占公司报告期总采购额的80.10%[139] - 公司与香港石化签订关联交易框架协议预计年度采购额不超过6亿元[137]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38.77万元[85] - 总经理蒋炜报告期内税前报酬为55.57万元[85] - 董事会秘书刘文鑫税前报酬为18.65万元[85] - 财务负责人黄骁税前报酬为5.95万元[85] - 职工监事向海英税前报酬为19.5万元[85] - 职工监事赵哲税前报酬为17.5万元[85] - 独立董事钟德红、周立、苏建明各自税前报酬均为7.2万元[8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保持30,000股不变[85] - 公司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8.77万元[94] - 公司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动,黄骁被聘任而刘文鑫离任,原因为工作调整[95]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2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4人,合计26人[105] - 员工专业构成中行政人员16人占比61.5%,销售人员5人占比19.2%,财务人员5人占比19.2%[105] - 员工教育程度中硕士5人占比19.2%,本科12人占比46.2%,专科5人占比19.2%,其他4人占比15.4%[10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216户[155]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038户[155] - 第一大股东昆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9,486,311股,占比12.01%[157] - 第二大股东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785,371股,占比6.32%[157] - 第三大股东孙伟持股16,399,900股,占比4.99%[157] - 股东吴鸣霄持股10,490,000股全部为限售股,占比3.19%[157] - 股东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质押股份10,392,685股[15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昆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3] - 实际控制人成立于2004年7月[163] -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无其他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163] 融资和担保 - 公司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亿元年度综合授信额度由控股股东提供担保[134] - 公司向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申请5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由控股股东提供担保[135] - 公司向南洋商业银行申请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实际使用7727.06万元[136] - 控股股东昆明交投为银行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34][135][136] - 公司以存货及应收款项为控股股东提供质押反担保[134][135][136] - 公司与控股股东昆明交投签订的两笔借款合同展期,金额分别为2100万元和7400万元,利率为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4.35%[141] - 公司提前归还7400万元借款合同项下的1505.53万元借款本金,当前向控股股东借款余额为7994.47万元[142]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3746.17万元,其中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13000万元[145]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09.84%[145] - 公司为控股股东昆明交投提供反担保,涉及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8000万元的授信及贸易融资协议[146] - 公司持有对南京斯威特集团的历史遗留担保余额为746.17万元[145] 历史遗留问题 -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为3.486亿元人民币[125] - 资金占用期末合计值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高达532.17%[125] - 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历史遗留资金占用余额3.466亿元[125] - 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历史遗留资金占用余额200万元[125] - 报告期内未新增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125] - 公司拟通过债权转让方式解决历史资金占用问题[126] - 公司正按照昆明市国资委要求,对审计、评估报告及处置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以解决斯威特集团历史遗留债权债务问题[148] - 公司银行账户于2022年11月被司法扣划金额为1,700,939.17元[149] - 2007年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涉及申请执行借款本金2,600万元[149] - 公司已通过资产拍卖及代偿等方式向工行浦东分行清偿2,978.73万元[149] - 公司代债务人偿还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借款本金及利息1094.63万元[131] - 公司对南京宽频科技等提起诉讼涉案金额1222.96万元[131] 审计和内部控制 - 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16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11] - 公司拟支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酬共计31万元[100] - 年度审计费用为26万元人民币[130] -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5万元人民币[130] - 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提供审计服务8年[130] - 公司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12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2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0,391,429.78元,第二季度下降22.4%至85,658,853.27元,第三季度回升3.4%至88,554,200.21元,第四季度再下降7.2%至82,170,506.90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逐季大幅下滑:Q1为2,074,794.43元,Q2下降40.3%至1,239,256.77元,Q3骤降52.8%至584,910.27元,Q4暴跌79.5%至119,871.16元[25]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同比减少,因产品市场价格变动及库存调整[45] - 银行承兑汇票开票保证金42,516,427.21元受限,占总资产21.52%[64] - 母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余额为8,568,550元,报告期内无新增投资[66] - 聚苯乙烯总产能525万吨同比增长15.38%新增产能70万吨[34] - 聚苯乙烯总产量355.11万吨同比增长12.43%[34] - 聚苯乙烯进口量88.9万吨同比减少23.97%[34] - 聚苯乙烯消费总量432.09万吨同比增长1.44%[35] - 国内PS产能预计2027年达929万吨,产能复合增长率9.69%[70]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24.09万元(2021年:-137.24万元)[190] - 研发费用未列支(2021年:未列支)[19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459.9万元[19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13.25万元[195]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9.8万元(2022年)和28.93万元(对比期间)[19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3.05万元(2022年)和-442.18万元(对比期间)[1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699.91万元(2022年)和-1113.55万元(对比期间)[1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5万元(2022年)和3725.41万元(对比期间)[195] - 综合收益总额为401.88万元[19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2.74万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