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178亿元,同比下降43.4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80.32万元,同比下降1007.8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16.60万元,同比下降606.00%[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元/股,同比下降1014.2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58元/股,同比下降583.3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17%,同比减少0.721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59%,同比减少0.665个百分点[20] - 公司营业收入为3.178亿元,同比下降43.42%[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80万元,同比下降1007.81%[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17万元,同比下降606.00%[3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42%至3.18亿元人民币[40] - 净亏损4,48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净利润493万元)[10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3.4%至3.1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5.62亿元)[106] - 净利润为亏损3067.32万元,同比下降168.6%[111] - 基本每股收益-0.064元/股(2021年同期0.007元)[10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元/股,同比下降168.8%[111]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0,673,202.00元[137]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4,732,376.68元[139] - 公司2021年度净亏损70947.2万元[1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10%至2.76亿元人民币[40][4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3.65%至896.79万元人民币[40][4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3.72%至364.93万元人民币[40][4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06%至3600.75万元人民币[40][4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1%至2.76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5.03亿元)[10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3.7%至897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467万元)[106] - 财务费用为3,601万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3,609万元)[106]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9.4%至1.42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3.50亿元)[11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741.40万元,同比增长61.5%[113] - 信用减值损失为-58.64万元,同比改善101.1%[111] - 资产减值损失为-736.65万元[1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57亿元,上年同期为-1.3799亿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3.73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38亿元人民币[40][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3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上年同期为-1.38亿元)[11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7亿元,同比下降62.3%[113]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06亿元,同比增长16.2%[1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40万元,同比改善20.8%[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上半年的-87.77百万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的19.47百万元[1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下降78.4%,从2021年上半年的3.39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318.04万元[116]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64.7%,从2021年上半年的3.64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29亿元[11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降67.1%,从2021年上半年的3.61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19亿元[116]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减少90.1%,从2021年上半年的4.09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4043.55万元[1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9.29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15亿元有所改善[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7.21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3.27亿元显著减少[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7.36万元,而2021年上半年为-2.02亿元[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9亿元,同比下降19.8%[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23.49万元,同比下降54.61%[23] - 总资产为17.215亿元,同比下降7.73%[23]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603.02%至3.2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收回实控人占用资金3.22亿元[44]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26.48%至5.98亿元人民币[44] - 存货较年初下降58.99%至3774.32万元人民币[44] - 其他应收款较年初下降97.13%至1103.4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收回实控人欠款[44]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价值5717.5万元,较年初减少2.42%[45] - 使用权资产期末价值388.53万元,较年初减少28.57%[45] - 无形资产期末价值2.24亿元,较年初减少2.49%[45] - 应付票据期末清零,较年初减少100%[45] - 合同负债期末3184.34万元,较年初增长50.85%[45] - 长期借款期末2.5亿元,较年初增长11.11%[46] - 其他应付款期末1.3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50.99%[46] - 受限资产总额3.68亿元,含货币资金2214.56万元及抵押资产[47]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3.2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62万元增长603%[98] - 应收账款增至5.9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31亿元增长26.5%[98] - 其他应收款大幅减少至1103万元,较期初3.845亿元下降97.1%[98] - 存货减少至3774万元,较期初9203万元下降59%[98] - 短期借款维持10.411亿元人民币高位[9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减少至4633万元,较期初1.414亿元下降67.2%[99]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19.379亿元,较期初-18.931亿元增加2.4%[100]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至5.003亿元,较期初4.076亿元增长22.7%[10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降至2.197亿元,较期初3.975亿元下降44.7%[102] - 母公司短期借款维持10.411亿元不变[103] - 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15.17亿元人民币(期初为14.87亿元)[104] - 负债总额下降8.4%至14.83亿元人民币(期初16.19亿元)[104] - 2022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17,320,988.66元[138] - 2022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486,647,786.66元[137] - 2021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2,450,315.20元[140] - 2021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07,182,691.88元[139] - 资本公积余额为1,294,077,700.01元[137][138] - 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本息余额共计141807.86万元[1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ML氨基复合材料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11] - 公司ML氨基复合材料生产成本比传统氨基复合材料降低20%[34] - 森华云数据持久性超过99.9999%[29][36] - 森华云主机实现秒级创建和秒级计费[29][36] - 公司拥有2项发明专利和50余项软件著作权[35] - 公司化工业务产量对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8] - 公司化工新材料业务平均经营规模较小需扩大以获得规模效益[52] - 高性能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较高行业竞争风险度提升[52] - IDC与云计算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具有较好市场前景但面临竞争加剧风险[52] - 公司主营业务IDC及云计算服务需应对数据集中海量数据管理复杂等技术挑战[52] - 云计算属知识密集型产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存在高度依赖性[53] - 公司已开通数据中心机柜1035架[148] - 公司与国内知名手机厂商签署1500架和5000架数据中心服务框架协议[148] - 公司化工业务竞争优势逐渐降低计划有序退出该板块[147] - 公司计划向互联网服务板块倾斜资源重点布局东数西算节点[1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867.9亿元[33] - 数据中心集群平均上架率要求至少65%以上[33] - 公司计划处置闲置土地1000余亩及相关资产[79] - 公司计划退出化工板块业务并向互联网服务板块倾斜资源[79] - 张北榕泰云谷数据中心位于"东数西算"京津冀枢纽节点[7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计划[61] - 公司2022年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涉及9名高管职务变动[58]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情况[7] - 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为0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0%[75] -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于2022年1-6月累计归还占用资金32,843.14万元[78] - 2022年6月27日以现金方式归还占用资金13,028.64万元[78] - 2022年6月2日至23日以现金方式归还占用资金455.45万元[78] - 2022年1-5月及6月1日归还占用资金19,359.05万元[78]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已进行内部控制整改[77] - 2021年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达14.9亿元[84] - 截至2021年末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余额为3.28亿元[84] - 2021年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累计偿还11.62亿元[84]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案件数量达12起(含金融机构借款纠纷)[81][82]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上交所纪律处分(2018-2019年报虚假记载)[83]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及业绩预告不准确被广东证监局警示[84] - 公司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及大额到期债务未偿还情况[86] - 公司银行账户冻结及资产查封事项频发[146] 股东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ST榕泰,代码600589[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727户[90] - 广东榕泰高级瓷具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95,647,893股,持股比例为13.59%[92] - 高大鹏期末持股数量为82,828,134股,持股比例为11.76%[92] - 揭阳市兴盛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64,386,835股,持股比例为9.15%[92] - 肖健期末持股数量为46,036,477股,持股比例为6.54%[92] - 刘艳婷期末持股数量为8,471,323股,持股比例为1.20%[92] -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7,444,900股,持股比例为1.06%[92] - 杨宝生期末持股数量为4,857,713股,持股比例为0.69%[92] - 阮盛铁期末持股数量为4,354,100股,持股比例为0.62%[92] - 金雷期末持股数量为3,978,000股,持股比例为0.57%[92] 子公司与投资 - 新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额5400万元[48] - 控股子公司揭阳市天元投资净资产1398.06万元,净利润-1.9万元[50] - 公司持有10家合并财务报表子公司包括4家全资一级子公司和1家控股一级子公司[143] - 公司新增3家合并财务报表主体较上期[144] - 公司已支付合并价款的大部分并计划支付剩余款项[156]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765-2010区B标准[64] - 公司废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第一标准[64] - 公司主要污染物包含烟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及石油类氨氮[64] - 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为500吨[65] - 公司配备3台锅炉尾气脱硫设施[65]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不少于2次[67] - 公司通过4项环境评价项目,文件号分别为粤环审{2009}37号、38号、43号、44号[66] 会计政策与合并报表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56]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6]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5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财务报表[159] - 因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60]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61]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相关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62]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增长投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63]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164]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包括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共同承担负债[165]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等四个条件[166]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9]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7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173]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 但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按交易价格计量[17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7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近期出售目的、短期获利模式或衍生工具特征[175] - 不符合摊余成本或OCI分类的金融资产默认计入当期损益[175]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175] - 交易性金融负债需满足近期出售、短期获利模式或衍生工具特征[177] -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变动主要计入损益,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可能计入OCI[178]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与初始金额扣除摊销后孰高计量[17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满足转移规定[179] - 实质性修改金融负债需终止确认并确认新负债,差额计入损益[180] - 金融资产转移按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分别处理终止确认[18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终止确认部分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1]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按转移日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对应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1][182]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继续确认金融资产并将收到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182]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限售资产需扣除流动性补偿金额[182] -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8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信用损失为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83] - 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及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83] - 信用风险未
*ST榕泰(60058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