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一股份(600506) - 2023 Q2 - 季度财报
统一股份统一股份(SH:600506)2023-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758.19万元,同比增长1.41%[42] - 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6] - 营业收入从1,200.6百万元增至1,217.6百万元,增长1.4%[1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62.33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6.1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2.33万元,营业利润为-1,272.32万元[42] - 净利润亏损从40.2百万元收窄至17.6百万元,改善56.2%[117] - 基本每股收益-0.092元/股,较上年同期-0.272元/股有所改善[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9%,较上年同期-18.07%显著提升[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2110.28万元人民币[1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收益347.9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坏账准备转回367.99万元[22] - 营业亏损同比收窄17.8%至1777.48万元[119] - 基本每股亏损收窄36.3%至每股-0.093元[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62.33万元,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762.33万元[127] - 2022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020.18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额同比收窄56.2%[1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46] - 营业成本从999.0百万元增至1,016.4百万元,增长1.7%[117] - 财务费用为3960.73万元,同比下降15.75%[45][46] - 财务费用从47.0百万元降至39.6百万元,下降15.8%[117] - 研发费用从11.4百万元降至7.7百万元,下降32.5%[117]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38.4%至1159.78万元[11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3.8%至45.51万元[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5,962.68%[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962.68%[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59倍至1.08亿元[1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99万元,上年同期为-1.16亿元[46][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99.8%至55.04万元[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亿元,同比下降482.95%[46][4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5.18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6.23亿元[12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07亿元主要用于其他投资支付[12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1.44亿元,同比下降73.01%[50] - 应收账款为3.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80%[50] - 存货为2.06亿元,同比下降28.28%[50] - 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533,249,740.76元下降至2023年6月末143,902,017.82元降幅73.01%[109]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147,762,226.06元增长至2023年6月末314,433,332.49元增幅112.80%[109] - 存货从2022年末287,869,721.31元下降至2023年6月末206,451,223.49元降幅28.28%[109]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1,065,678,892.31元下降至2023年6月末754,289,339.37元降幅29.22%[109] - 固定资产从2022年末324,970,197.70元下降至2023年6月末288,926,793.28元降幅11.09%[109] - 投资性房地产从2022年末33,932,166.71元增长至2023年6月末54,795,130.94元增幅61.48%[109] - 公司总资产2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9%[19] - 公司总资产从25,112.0百万元减少至21,725.6百万元,下降13.5%[110] - 货币资金从303.9百万元大幅下降至4.3百万元,降幅98.6%[112] - 其他应收款从21.4百万元激增至311.0百万元,增长1,355.6%[114] - 长期应付款从500.0百万元减少至170.0百万元,下降66.0%[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4亿元较期初减少73.7%[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33亿元,较期初的4.51亿元下降3.9%[127] - 2022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2亿元,2023年同期4.33亿元,同比增长114.4%[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65亿元,较期初的-2.48亿元进一步恶化[127]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为2.28亿元,较期初的2.50亿元下降8.8%[132] - 应付账款同比大幅增长63.43%至142,771,002.10元,主要因对主要供应商应付款未到期[52]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6.21%至21,679,797.45元,系预收货款结转收入所致[52] - 应交税费同比激增392.16%至21,688,984.09元,主要因未取得采购发票致增值税增加[5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98.15%至112,455,766.01元,含到期长期借款及合并或有对价[52] - 长期借款余额662,195,994.26元,其中66,219.60万元为收购统一石化股权提供的担保借款[53][52] - 受限货币资金3,899,800.00元为保函保证金[54] - 生物性生物资产同比下降4.28%至39,022,848.88元,占总资产比例1.80%[52] 业务运营与市场环境 - 公司润滑油脂业务主要原材料基础油价格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2年同期小幅上涨[26] - 新能源产业链润滑油液需求快速上升包括电池热交换液及储能热交换液等[27] - 国际原油价格2023年上半年高位运行受俄乌战争及欧佩克减产影响[26] - 润滑油添加剂价格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相比无明显回落[26] - 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基础油价格居高不下[59] - 石化炼厂开工率普遍不足造成供应紧张[59] - 公司未开展果品经营业务[24] - 公司属农业行业,主营业务为润滑油销售及石油制品制造[138] 子公司表现 - 统一石化子公司总资产219,165.29万元,上半年净利润2,366.45万元[57] - 统一无锡子公司营业收入33,352.45万元,净利润444.93万元[57] - 突破润滑油公司营业利润832.53万元,总资产31,258.02万元[57] - 收购统一石化导致合并净利润调减296.67万元[45] - 统一石化2023年承诺EBITDA为24494.78万元[59] - 统一石化2022年承诺EBITDA为21328.38万元[59] - 统一石化2021年承诺EBITDA为14051.51万元[59] 渠道与供应链 - 公司拥有线下一级经销商1300多户及全国专业维修保养门店渠道37000多家[33] - 公司可做到1.5万家门店直送且下单后72小时出货[33] - 公司采用72小时发货制,拥有近2000种润滑油液牌号[38] 研发与实验室能力 - 实验室拥有300余台设备,可检测187项润滑油关键参数[35] - 实验室获5项国家节能产品奖、71项高新技术成果、300多项权威机构认证[35] - 公司新能源产品数量新增55个[43] 低碳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约70%的产品已完成ISO14067产品碳足迹和碳减排量核算和认证[30] - 公司低碳战略布局进入成熟阶段每一款低碳产品均获bsi或SGS碳足迹核查报告[28] - 公司提出零油墨零标签产品包装理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31] - 公司承诺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34] - 2021年公司率先实现工厂碳达峰[34] - 公司完成ISO14064碳排放认证,开展27个产品碳足迹核算[34] - 公司完成了ISO14067的12个系列润滑油产品碳足迹核查,节碳量达到5-43%[77] - 公司通过使用可拆卸吨箱模式累计减少了约5万多个钢桶包装[77] - 公司制定了碳中和战略路线图,目标2021年碳达峰,2030年减碳50%,2040年碳中和[77] - 公司完成了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77] - 公司积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联盟,推出可拆卸吨箱、纸盒包装等新型可持续包装形式[77] 环保与合规 - 统一石化现有2台活性炭净化VOC设备和5台低氮改造燃气锅炉[72] - 统一石化2023年5月排污许可证注销改为排污登记管理[71] -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开展污染物检测及安装污染物在线检测设备[75] - 公司制定了环保责任制和环境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程序文件[7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关联股东深圳建信投资持有44312061股表决权股份[66] - 关联股东新疆融盛投资持有35278015股表决权股份[66]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030户[99] - 公司总股本为192,000,000股(基于第一大股东持股44,312,061股占比23.08%推算)[101] - 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建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4,312,061股占比23.08%且全部为限售股[101][104] - 第二大股东新疆融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5,278,015股占比18.37%且全部为流通股[101][103] - 前两大股东深圳建信与融盛投资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9,590,076股占比41.45%[10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预案[68][69] 关联交易与资金往来 - 公司以1701.05万元人民币价格转让家合房产应收款债权[91] - 关联方昌源水务作为唯一意向受让方以挂牌价1701.05万元人民币受让债权[91] - 家合房产债权转让款已于2023年3月31日前全额收回[91] - 公司与深圳建信签订资金支持协议借款总额不超过65,000万元人民币[93] - 2021年及2022年分别向深圳建信借款46,400万元和3,600万元累计借款50,000万元[93] - 截至报告披露日累计偿还借款本金33,000万元偿还利息4,615.56万元[93] - 公司对深圳建信借款本金余额为17,000万元[93] 担保与承诺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663,207,682.57元[95] - 公司担保总额663,207,682.57元占净资产比例153.21%[95]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446,764,068.58元[95] - 子公司西力科向上海银行申请并购贷款授信额度83,880万元实际放款75,000万元[95] - 非公开发行认购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83] - 承诺出具日至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六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83] - 若违反减持承诺则减持所得收益全部归公司所有[83] - 承诺避免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同业竞争[85] - 关联交易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85] - 若因同业竞争承诺导致公司损失将承担赔偿责任[85] - 承诺将商业机会优先给予公司以避免同业竞争[85] - 承诺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关联交易[85] - 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审议和披露程序[85] - 承诺保证关联交易公允性不发生显失公平交易[85]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不干预经营且承担填补回报责任[87] - 控股股东建信融盛投资承诺承担关联交易导致的赔偿责任[87] - 公司承诺若违反填补回报措施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87] 法律与合规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8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9]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规担保情形[89] - 半年报审计事项及破产重整事项均不适用[89] 资本运作与公司变更 - 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以13.98亿元收购统一石化等公司100%股权[134] - 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44,312,061股,全部由深圳建信以现金认购,认购金额为307,082,582.73元[135] - 扣除发行费用14,936,453.34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92,146,129.39元[136] - 募集资金中计入股本44,312,061.00元,计入资本公积247,834,068.39元[137] - 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变更为192,018,934.00元[135] - 深圳建信成为控股股东,控股比例为23.08%[13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37] - 2022年12月28日决议将公司名称变更为"统一低碳科技(新疆)股份有限公司"[137]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48亿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1.92亿元,增幅29.8%[127][129]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2年上半年的2.24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4.72亿元,增幅110.7%[127][129] 合并报表与会计政策 - 2023年半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8户,合并范围无变化[139]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146]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条件达成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商誉不足部分计入损益)[152]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含所有子公司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15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需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55]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 超额亏损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6]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处置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57] - 共同经营中本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资产/负债及收入/费用[15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60]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16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62]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163] - 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63] - 股东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163] - 利润表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当期平均汇率折算[163] - 现金流量表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率变动影响单独列报[163]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67] - 债务工具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按摊余成本计量[169] - 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或指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2]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7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74] - 公司对金融工具采用三阶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按整个存续期计量 已发生信用减值按整个存续期计量[175] - 应收票据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 结合当前状况及未来预测 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6] - 应收账款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 结合当前状况及未来预测 编制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6] - 其他应收款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 结合当前状况及未来预测 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7] - 金融资产修改导致现金流变化时 按重新议定现金流以原实际利率折现重新计算账面余额 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8]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为期末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 通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按存货类别计提[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