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9.9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6.32万元,同比增长28.0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2.03万元,同比增长24.88%[17]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长33.33%[18] - 稀释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长33.33%[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增长29.41%[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4%,同比增加1.03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8%,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18]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6%达到4.03亿元[29] - 公司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28.03%达到3446.32万元[2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6%至4.025亿元[3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95%至4.025亿元(2021年半年度:3.661亿元)[9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8.02%至3446万元(2021年半年度:2692万元)[9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3.33%至0.24元/股(2021年半年度:0.18元/股)[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4,463,217.21元[11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691.86万元[1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107,902.53元[12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06%至3.448亿元[3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7.85%至193万元[3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5.49%至931万元[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17%至1600万元[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16%至1600万元(2021年半年度:1378万元)[9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7.85%至193万元(2021年半年度:601万元)[97]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入419万元(2021年半年度:净收入483万元),主要受利息收入驱动[97] - 财务费用为192,116.04元,同比变化189.7%[101] - 利息费用为272,613.26元[101] - 利息收入为83,802.51元,同比下降61.6%[101] - 其他收益为98,671.04元,同比增长593.8%[101] - 信用减值损失为209,304.91元,同比下降95.9%[101] - 营业利润为-5,558,877.07元,同比下降438.1%[101]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9.63万元,同比大幅改善(上年同期为-1.18亿元)[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205亿元至280万元[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96,197,258.77元,同比增长40.6%[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6,289.74元,同比改善102.4%[1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35,060.04元,同比改善4,567.5%[10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6,454,001.22元,同比下降69.4%[1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1,343,086.22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的18,919,535.98元,实现正向现金流[10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3%,从57,668,909.74元增至59,563,839.58元[10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减少34.4%,从57,842,656.88元降至37,963,105.32元[107]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60.1%,从2,830,576.36元增至4,530,823.08元[10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56.7%,从1,110,751.16元增至1,741,177.49元[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773,978.74元,较期初4,426,467.11元增长391.6%[108] 业务线表现 - 塑料管材业务营业收入3063.18万元,亏损523.48万元[29] - 流体机械业务营业收入3.72亿元,净利润3969.8万元[29] - 合肥通用环境公司贡献营业收入3.719亿元及净利润3970万元[37] - 管材业务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40] - 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挑战[40] - 管材业务销售大区不平衡销售量波动大市场开拓能力不足[39] -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部分竞争对手转向市政管市场对公司产生冲击[3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15%至3063万元(2021年半年度:5115万元)[10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1.7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81%[17]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95.95%至37万元[34]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201.67%至4554万元[35]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长123.71%至3116万元[3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66亿元,较期初3.96亿元下降7.6%[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8亿元,较期初1.79亿元增长10.4%[88] - 存货期末余额为2.54亿元,较期初2.79亿元下降9.0%[8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84亿元,较期初2.51亿元下降26.8%[89]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3541万元,较期初1882万元增长88.2%[89]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4554万元,较期初1509万元增长201.8%[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4亿元,较期初6.38亿元增长2.5%[90]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79万元,较期初443万元增长392.4%[9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49亿元,其中应收股利1.46亿元[92][93]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4.05亿元,与期初持平[93]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87.54%至350万元(期初:2812万元)[94]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9.42%至10.359亿元(期初:8.673亿元)[94] - 租赁负债同比下降8.93%至1924万元(期初:2113万元)[94] - 未分配利润增加15,428,366.05元[11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6.54亿元[117]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39亿元[124]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3亿元[126]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58.25万元[126]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减少2461.74万元[1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06,144,446.09元[130]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余额为146,421,932.00元[130]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402,215,280.38元[130] - 公司盈余公积余额为354,910.45元[13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33,187,091.92元[1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盈余公积增加1,537.50元[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较期初增加2,109,440.03元[128]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70.06万元[21] - 债务重组损益7.4万元[21] - 单独减值测试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5万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38.77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46.95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94.3万元[22] 关联交易和承诺 - 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3.1998亿元人民币[67] - 存款业务本期存入金额为7.6447亿元人民币[67] - 存款业务本期取出金额为7.5518亿元人民币[67] - 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3.2927亿元人民币[67] - 关联方承兑汇票业务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70] - 承兑汇票业务实际发生额为535.3271万元人民币[70] - 蓬莱路园区租赁报告期租金支出229.76万元人民币[73] - 长江西路研发中心租赁报告期租金支出107.09万元人民币[76] - 流体产业园厂房租赁报告期租金收入40.59万元人民币[76] - 天湖路园区对外租赁报告期租金收入166.22万元人民币[76] - 合肥院持有环境公司100%股份并承诺资产合法完整无权利限制[54] - 合肥院承诺避免与国通管业新增同业竞争业务[56] - 合肥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并确保公平定价[56] - 国机集团承诺避免与国通管业产生同业竞争[56] - 所有承诺均于2014年4月15日作出且持续有效[54][56] - 国机集团承诺不直接从事与国通管业相同或相近业务以避免同业竞争[58] - 国机集团承诺促使其他控制企业不新增与国通管业相同或相近业务[58] - 国机集团承诺将商业机会优先给予国通管业若其愿意利用[58] - 国机集团与合肥院承诺保持上市公司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独立性[58] - 国机集团承诺关联交易按市场公允价格进行并履行披露程序[60] - 合肥院承诺2015年污水处理关联交易收入占比降至50%以下[60] - 合肥院承诺2016年污水处理关联交易收入占比降至25%以下[60] - 合肥院承诺2017年不再新签污水处理关联交易合同[60] - 国机集团确认中国电器院与环境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6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全部15项议案无否决议案[42] - 原监事翟绪斌因退休离任补选周斌为新任监事会主席[44][45]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红或转增[46] - 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19,034,851.16元[1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9,034,851.16元[127]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8]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524户[79] - 控股股东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53,907,212股,占比36.82%[81] - 第二大股东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497,360股,占比7.85%[81] - 第三大股东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00,000股,占比3.28%[81] - 股东曹卫宏报告期内减持229,700股,期末持股1,553,000股,占比1.06%[81] - 珠海聚隆定增2号基金报告期内减持263,200股,期末持股1,448,801股,占比0.99%[81] - 珠海聚隆新能源基金报告期内减持157,300股,期末持股1,096,855股,占比0.75%[81] - 股东曹佰元报告期内增持948,807股,期末持股948,807股,占比0.65%[81] - 股东潘晴期末持股931,400股,占比0.64%[81] - 截至2000年7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为40,006,893.26元,折合股本40,000,000股[135] - 巢湖市第一塑料厂持股27.38%即10,952,000股[135] -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31%即10,524,000股[135] - 2004年公开发行3,000万股A股后注册资本增至7,000万元[136] - 2008年以资本公积转增股份3,500万股,总股本增加3,500万元[137] - 截至2008年9月18日安徽国风集团直接间接持股23.317%共24,482,640股[137] - 2015年发行41,421,932股购买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100%股权[1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46,421,932股[138] 子公司和合并范围 - 2022年上半年纳入合并报表子公司2户,持股比例均为100%[139][140] - 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全资二级子公司持股100%[139] - 公司合并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48]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对价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0]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50]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50] - 企业合并发生中介费用等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2] - 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直接从权益中扣减[152] - 非同一控制合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1][157] - 处置子公司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8]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作为单项交易会计处理[158] - 丧失控制权时原有子公司相关其他综合收益转为当期投资收益[158]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前期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于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5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新增持股比例对应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9] - 共同经营中投出或出售资产(不构成业务)仅确认交易产生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62]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63]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处理[16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无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67]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168]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摊余成本及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至各会计期间[166]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或按比例调整[165] - 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后续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及股利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71]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单项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1] - 混合合同可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172][1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一般计入当期损益[175] - 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5]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孰高计量[17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终止确认部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180]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按转移日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0]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按三阶段计量:阶段1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阶段2按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阶段3按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并改按摊余成本计息[183] - 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仅确认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为损失准备[182] - 应收款项与合同资产采用简化计量方法,按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全额计提准备[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准备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不减少账面价值[184]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限售资产需扣除流动性补偿金额[181] -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81]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考虑债务人经营变化、环境变化、担保物价值变化、还款行为变化及信用管理方法变化等因素[185] - 金融工具被视为低信用风险时,
国机通用(600444)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