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9%[19] - 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38.14%[56] - 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91亿元人民币[4] - 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78亿元人民币[178]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915亿元人民币[179]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40.64亿元,同比增长39.12%[57][58] - 研发费用5.43亿元,同比增长28.24%[57][59] - 研发经费投入6.2亿元,同比增长41.6%[27] - 化工行业总成本503,227.07万元同比增长41.79%,其中直接原材料331,078.72万元占比65.79%同比增长61.71%[64] - 高端氟材料总成本134,531.63万元同比增长52.17%,其中直接人工17,830.7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0.84%[64] - 电子化学品直接原材料成本20,007.45万元同比增长73.84%,占总成本比例49.08%[64] - 工程技术服务燃料及动力成本1,708.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47.77%[6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90.07%[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190.07%[57][59]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9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现金流[20] 业务线表现:高端氟材料 - 高端氟材料营业收入18.78亿元,同比增长66.08%[60][61] - 高端氟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08%至18.78亿元[106] - 氟树脂产能达3万吨/年,国内排名第二[41] - 氟橡胶产能共5500吨/年[41] - 公司氟树脂及氟橡胶产能已居国内领先地位[48] - 聚四氟乙烯树脂设计产能30000吨,产能利用率101.2%,在建产能18500吨,已投资额7800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完工[101] - 氟橡胶设计产能1500吨,产能利用率118.2%,无在建产能[101] - 含氟气体材料设计产能4000吨,产能利用率110.3%,在建产能4600吨,已投资额41675万元,预计2022年12月完工[101] - 聚四氟乙烯树脂年产能增加5000吨[102] - 淘汰六氟化硫落后产能1000吨/年及聚氨酯新材料落后产能10000吨/年[102] 业务线表现:航空化工材料 - 航空化工材料营业收入29.53亿元,同比增长23.89%[60][61] - 航空化工材料毛利率34.44%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106] - 航空轮胎定点研制企业,系国内重要航空有机玻璃研制企业[43] - 气象气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并远销国外[43] - 轮胎设计产能50000条,产能利用率96.4%,无在建产能[101] 业务线表现:电子化学品 - 含氟电子气体产能位列国内前三[42] - 电子特气产品包括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20余种特种气体[42] - 国内电子气体行业现有单元特种气体超过260种[35] - 公司是国内具备高纯度三氟化氮研制能力的领先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六氟化硫、高纯度六氟化硫和硒化氢研发的企业[52] - 公司研制的高纯度含氟电子气体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产品已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批量使用,实现进口替代[52] 业务线表现:其他产品 - 聚氨酯新材料生产量11,880吨同比增长24.09%,销售量10,902吨同比增长16.56%[62] - 聚氨酯类新材料设计产能15000吨,产能利用率79.2%,在建产能25000吨,已投资额255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完工[101] - 涂料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2000吨,产能利用率86.3%,无在建产能[101] - 轮胎生产量48,178条同比下降29.65%,销售量45,973条同比下降21.00%[62] - 子公司黎明院聚氨酯技术获"中国专利银奖"[43]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2.81亿元,同比增长54.97%[61]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55.69%[6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6.2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35%,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7,714万元占比12.44%[69]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2,658人,占总员工比例37.05%[70] - 申请专利305项,其中发明专利225项[27] - 2021年公司申请专利305件,其中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25件,获得国内专利授权226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15件[83] - 公司开展科研项目共计248项,其中34项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3项为国家其他重点科研项目,50项为省市重点科技计划和横向委托研发项目,101项为企业自主研发重点项目[83] - 公司2021年获批国家级创新中心"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52] - 公司承担国家省级重大有机氟科技项目达40余项[40] -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合成新技术获四川省2020年科学技术二等奖[40] - 子公司西南院获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5] - 公司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达到1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80个[48] - 公司下属12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各类科研资质,百余项技术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8] - 公司2021年荣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三十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3] - 公司新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包括2家企业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等[84] - 公司2021年2个子公司获得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48] 生产与运营 - 主要生产装置(氟树脂、氟橡胶等)满负荷生产,涂料、轮胎等装置产能利用率超80%[29] - 关键原材料自给自供减少采购支出超1亿元[29] - 聚四氟乙树脂生产量30,359吨同比增长19.05%,销售量29,268吨同比增长10.42%,库存量1,847吨同比大幅增长94.63%[62] - 三氟化氮销售量2,691吨同比增长3.34%,库存量11吨同比下降72.17%[62] -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方式,民用产品定价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产品成本和必要利润率与客户协商确定[80]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由营销部门获取订单并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80] - 公司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由生产部门编制需求计划单并经批准后执行[80]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65.47亿元同比增长38.68%[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6,0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9%[66] 项目与投资 - 实施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30] - 完成昊华气体收购黎明大成40%股权[30] - 西南院签订焦炉气制甲醇项目合同金额8.8亿元[28] - 全资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164] - 全资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164] - 全资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163] - 工业副产气制氢技术已推广20余套工业装置[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79.34亿元净利润目标11.20亿元[117] - 2022年相关支出预算增长7.1%较2021年提升0.3个百分点[114]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高性能氟材料及高端特种材料领域开展六项重点技术培育专项行动[120] - 公司积极申报配套建设和科研项目以争取更多国家资金支持,并加强特品配套质量、安全和保密管理[120] - 公司计划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包括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改革[121] - 公司加大项目建设投资预算考核权重,将投资执行情况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挂钩[122] - 公司2022年底前对重点岗位视频监控应装尽装,八大特殊作业施工现场原则要求全程视频监控[123] - 公司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重点用水单位节水型企业认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123] - 公司组织全系统进行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编制2022年度重大风险评估报告[125] - 公司部分产品在低端领域面临国内产能严重过剩风险,将积极研发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129]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130] -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博弈对化工行业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影响,将加强市场监测和营销策略调整[127] 行业与市场 - PTFE市场价格下半年大幅下降29%[34] - 中高端PTFE产品价格降幅控制在10%以内[34] - 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全行业链GDP贡献近4000亿元[36] - 全球航空轮胎年需求量约900万条 法国米其林 日本普利司通 美国固特异占据全球87%市场份额[36] - 2021年中国民航机队轮胎年消耗量约25万条 国产化率平均不到10%[36] - 预计2035年国内航空轮胎消耗量将增至60万条[36] - 中国涂料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占行业总数95%以上[37] - 2021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39] - 2021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7092.1亿元同比增长34.3%[113]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85倍[113]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增长2.24倍煤炭开采业增长2.13倍[11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16倍[11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87.8%[11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75.5%[11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38.9%[11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下降57.1%[113] 原材料采购 - 主要原材料三氯甲烷采购价同比上涨75.1%[103] - 氢氟酸采购价同比上涨24.1%[103] 公司治理与股权 - 中国中化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间接收购中国昊华持有的昊华科技590,198,123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4.21%[11] - 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向766名激励对象发行2060.50万股,认购款为2.36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向49名激励对象发行200.00万股,认购款为2518万元人民币[11] - 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预留授予200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1年1月27日完成登记[134] - 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060.5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0年6月16日完成登记[134] - 深圳嘉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持有公司股份8,600,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4%[155] - 深圳嘉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1月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完毕,截止2021年12月31日不再持有公司股份[155]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任期原定于2022年2月20日届满,因两化联合重组及年报编制工作延期换届[145] - 独立董事申嫦娥女士和许军利先生因任职满六年于2021年12月28日提出辞职[146]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提名李姝女士和赵怀亮先生为独立董事候选人,接替任期届满辞职的申嫦娥女士和许军利先生[153][154] - 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54] 高管与薪酬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茂良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85.47万元[144] - 副总经理李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10.10万元[144] - 财务总监何捷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6.67万元[14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姚庆伦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08.54万元[144] - 监事会主席张金晓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6.38万元[144] - 监事张德志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8.14万元[144] - 职工代表监事李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47.60万元[144] - 职工代表监事杨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1.40万元[144] - 董事会秘书苏静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3.14万元[144] - 公司监事冉绍春于2021年2月28日离任,其任职期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2.31万元[14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077.95万元[14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实际报酬总额为1077.95万元[160] - 报告期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总额为1077.95万元[160] 人事变动 - 董事会秘书刘政良于2021年3月22日被解聘[145] - 副总经理冉绍春于2021年11月10日被解聘[145] - 胡冬晨自2021年2月21日起担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149] - 公司2021年3月聘任冉绍春为副总经理[161][162] - 公司2021年3月聘任苏静祎为董事会秘书[162] - 公司2021年3月解聘刘政良董事会秘书职务[161][162] - 公司2021年11月因工作调动解聘冉绍春副总经理职务[162] - 公司2021年3月苏静祎离任监事及监事会副主席职务[161] 子公司表现 - 晨光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8亿元[111] - 西北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9亿元[111] - 子公司晨光院从事有机氟开发生产五十多年[40] - 子公司西南院获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5] - 全球三大PSA技术服务供应商之一[45] - 蒽醌法制过氧化氢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5] - 公司旗下拥有10家科技型配套企业,主要以"小批量、定制化"模式提供配套研发及生产[50] 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可供全体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5.91亿元人民币[4] - 公司以总股本919,229,65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1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2.67亿元人民币(含税)[4]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27亿元人民币,占净利润比例为35.05%[178] - 公司2020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9.48亿元人民币[178]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675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2021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5.906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总股本为919,229,657股[178][179] - 2020年度每股现金分红0.247元[178] - 2021年度每股现金分红0.291元[179] - 公司章程规定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10%[178]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每股派红利2.47元(含税)[137] - 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5.05%[137]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11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0%[19] - 货币资金2,555,421,643.09元,占总资产21.92%,同比增长28.53%[73] - 短期借款272,105,928.06元,同比大幅增长159.33%[73] - 应付票据186,883,521.56元,同比增长225.23%[73] - 开发支出51,182,176.69元,同比增长151.10%[73] - 合同负债458,373,577.10元,同比增长59.70%[73]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增加882万元至1.49亿元[108] 非经常性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733.82万元人民币[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8.02万元人民币[23] - 营业外收入286,154,792.23元占利润总额28.67%,主要为政府补助[71] - 营业外支出221,897,407.66元占利润总额22.23%,主要为离退休人员支出[71]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107条[137] - 公司与50余家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137]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133] - 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8次监事会[134
昊华科技(60037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