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392,777,349.75元(约3.93亿元),同比下降30.30%[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92.7773百万元,同比下降30.30%[5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30%至3.9278亿元,主要因当期结算项目减少[53][5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689,529.83元(约-2.01亿元)[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6895百万元[51]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651,626.52元(约-1.89亿元)[6][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6516百万元[51] - 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7亿元,四季度亏损收窄至-1949万元[27]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076亿元,占全年营收的52.3%[27] - 2021年度净利润亏损20,106.4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38.74万元[190] - 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9,277.73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0.30%[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1.37%至1.4869亿元,主要因收入下降所致[53][54] - 销售费用为50.103百万元,同比下降34.95%[5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95%至5010万元,主要因销售人员减少[53][5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95%至5010.3万元,上年同期为7701.7万元[65] - 管理费用为226.7638百万元,同比下降8.05%[5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05%至2.27亿元,上年同期为2.47亿元[65] - 研发费用为110.6017百万元,同比下降42.13%[5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2.13%至1.106亿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53][5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2.13%至1.11亿元,上年同期为1.91亿元[65] - 财务费用为-5.9698百万元,同比减少384.35万元[51] - 技术开发/服务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1.83%至1.161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78.20%[57][60] 各业务线表现 - 计算机与通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08%至3.7585亿元,毛利率微增0.07个百分点至64.79%[57] - 智能交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2.56%至1476万元,毛利率下降28.74个百分点至-9.08%[5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8.69%达1.2205亿元,无关联交易[6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8.73%达4268万元,存在新增供应商[62][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73%,其中资本化比重为5.29%[66] - 新获得软件著作权34项,新申请专利7项[40] - 公司以5G网络建设为契机快速形成5G商用支撑能力[92] - 公司推出5G技术储备产品包括切片管理、云网协同、AIOps等运维管理产品[92] - 公司重点研发微服务管控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及数字化应用产品[93] - 公司整合监控、综合资源、MSS、信息安全等主线产品建立统一解决方案[93] 现金流表现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387,390.35元(约-1.21亿元),同比下降120.3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0.33%至-1.214亿元,主要因收到其他经营活动现金减少[54][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20.33%至-1.21亿元,上年同期为5.97亿元[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Q1的-1.544亿元改善至Q4的2587.57万元[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9,827,316.70元(约16.90亿元),同比下降3.16%[24]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424,324,647.55元(约24.24亿元),同比下降11.36%[2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1.405亿元,较期初减少621.79万元[3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79.43万元,较期初增长342.8%[3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同比激增342.71%至3079.4万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1]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97.67%至77.2万元,上年同期为3317.0万元[71]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飙升803.47%至3900.1万元,主要系待付岗位补贴[72]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75.35%至1117.3万元,主要因缴纳上年计提税费[72] - 货币资金中9.04亿元因冻结及保证金原因受限[74] - 租赁负债新增941,366.66元[149]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北京亿阳信通总资产15052.32万元净资产-79894.98万元净利润-2533.54万元[80] - 亿阳安全技术总资产95117.74万元净资产9436.58万元净利润2615.58万元[80] - 上海亿阳信通总资产9326.65万元净资产-1018.05万元净利润-1453.79万元[80] - 广州亿阳信息总资产679.65万元净资产-6662.99万元净利润-1443.98万元[80] - 武汉亿阳信通总资产3511.32万元净资产-12222.75万元净利润513.70万元[80] - 西安亿阳信通总资产3372.46万元净资产-22331.83万元净利润-2540.81万元[80] - 公司持有6家子公司100%股权均处于司法冻结状态[7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亿阳集团1.6836%股权年末公允价值12,978.91万元评估减值770.57万元减值率5.78%[189]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83.84万元[31][33]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47.36万元,较2020年2361.71万元下降76.8%[3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06.04万元,较2020年-2254.10万元实现扭亏[30] - 营业外收支净额-3682.98万元,主要系非经常性损失项目[31] 诉讼和违规担保 - 公司涉嫌违规担保余额涉及本息26.91亿元,其中21.67亿元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8] - 公司尚需承担担保或清偿责任余额为24,684.23万元(约2.47亿元)[9] - 违规担保总额为48,783.79万元,涉及控股股东亿阳集团及关联方上海申衡[145] - 截至报告期末违规担保余额为34,270.23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13.3%至4.46%不等[145] - 公司需承担担保或清偿责任余额为24,684.23万元(截至2020年12月25日)[145] - 涉嫌违规担保未完结余额涉及本息26.91亿元[160] - 公司不承担担保或清偿责任的金额为21.67亿元[160] - 尚在诉讼中的担保金额本金为13.55亿元[160] - 公司需承担担保责任的余额为2.47亿元[160] - 涉及重大诉讼仲裁案件总金额超过人民币21.7亿元,包括纳斯特定投8300万元、前海海润3.2亿元、华融信托5亿元等案件[156][157] - 公司对纳斯特定投案件承担100%连带清偿责任,涉及金额8300万元[156] - 公司对前海海润案件承担100%连带清偿责任,涉及金额3.2亿元[156] - 华融国际信托诉讼案件涉及金额5亿元,目前处于二审阶段[156] - 德润融资租赁案件涉及金额8255.83万元,公司承担100%连带保证责任[156] - 交银国际信托诉讼案件涉及金额4亿元,目前处于二审阶段[156] - 安徽华地恒基案件涉及金额2亿元,公司承担亿阳集团不能清偿部分的1/2责任[157]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案件涉及金额4亿元,目前处于二审阶段[157] -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案件涉及金额5055.29万元,公司承担100%连带清偿责任[157] - 吉林柳河农商行案件涉及金额2亿元,公司承担亿阳集团不能清偿部分的50%责任[157] - 与汇钱途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存在3,388.5万元借款合同纠纷[158] - 与北京晟昊宏翔科技有限公司存在1,920.97万元买卖合同纠纷[158] - 与北京华睿创业投资中心存在2,000万元合同纠纷[158] - 未决诉讼涉案本金合计145,545.46万元[192] - 履约保函执行金额15,480.06万元[192]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以60万元罚款[159]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邓伟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以60万元罚款[159] - 亿阳集团时任执行董事邓清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以30万元罚款[159] 管理层和治理 - 公司董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915.78万元[103] - 董事兼总裁曹星持有公司股份37,200股且未发生变动[103] - CMO李鹏持有公司股份15,000股且未发生变动[103] - 离任董事会秘书方圆持有公司股份8,000股且未发生变动[103] - 董事兼董事长袁义祥从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53.4万元[103] - 董事王晓宁从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68.4万元[103] - 董事韩东丰从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2.5万元[103] - 董事兼CTO陈晓峰获得税前报酬111.23万元[103] - 总裁曹星获得最高税前报酬160.86万元[103] - CFO戚勇获得税前报酬16.93万元[103]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915.87万元[11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涉及7人包括董事会秘书CFO监事和独立董事的离任和聘任[111]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其中通讯方式召开10次占比83.3%,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次[119] - 董事王晓宁缺席1次会议,亲自出席11次,委托出席1次,出席率91.7%[119] - 董事方圆对取消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投反对票,理由涉及3%以上股东提案权合规性问题[120][121] - 审计委员会由陈晋蓉、王晓宁、郭介胜组成[122]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由袁义祥、王晓宁、陈晓峰、郭介胜组成[122] -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由郭介胜、陈晋蓉、陆鹏组成[122] - 公司于2021年8月26日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使用专项报告[118] - 公司于2021年4月28日批准2020年度报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15] - 公司于2021年6月29日通过股份回购方案及授权议案[118] - 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批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18]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23] - 董事袁义祥在其他15家单位任职包括大连和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107][108] 研发和人员结构 - 研发人员总数45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7.11%[83]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博士2人硕士44人本科362人专科47人[8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56人30-40岁207人40-50岁79人50-60岁13人[83] - 公司员工总数1,226人其中技术人员1,041人占比84.9%[126]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035人占比84.4%其中博士3人硕士96人本科936人[126] - 劳务外包总工时80,40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3,154,602.78元[130] 会计和审计事项 - 会计差错更正涉及2020年度及2021年前三季度部分财务数据调整[28] - 公司存在跨期确认收入问题对三季度收入利润产生重大影响需在年报中调整[124] -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中应收账款调整增加161,375,680.75元[152] - 收入确认跨期更正导致主营业务收入调整增加39,959,963.78元[152]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2021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增加3,214,845.13元[149] - 会计政策变更使2021年1月1日负债合计增加2,755,083.41元[149] - 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88][189] - 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199] -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审计总能发现重大错报[199] - 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且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199] - 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199] - 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高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199] - 审计需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199] - 审计需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199] - 审计需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199] - 审计需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200] - 审计需就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200]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为100万元[154]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40万元[154] 风险和市场环境 - 公司主要银行账户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导致部分业务投标活动受到较大影响[94] - 公司新签约合同金额较以前年度下降较大[94] -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可能演变为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94][95] - IT企业在5G相关市场竞争中具有技术和行业理解优势[94]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风险需紧跟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95] - 中国电信业务收入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4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9.5万亿元,同比增长17.7%[42] 历史违规和内部控制 - 公司控股股东违规占用巨额资金并违规提供巨额担保导致2019年受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112] - 公司2017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邓伟被公开认定10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113] - 时任董事长曲飞时任总经理田绪文时任财务负责人王龙声被公开认定5年内不适合担任相关职务[113] - 公司业绩预告不准确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为违规行为之一[11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113] - 纪律处分被通报中国证监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114] - 控股子公司北京唯家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不清晰[136] - 审计委员会下设内审部门人员未到位[136] - 违规担保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尚未全部清偿[136]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3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761户[167]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084户[167] - 控股股东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7,573,483股,占总股本32.89%[169] - 亿阳集团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4,459,419股[169] - 第二大股东大连万怡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3,245,833股,占总股本5.27%[169] - 大连万怡投资有限公司质押股份15,555,833股[169] - 大连万怡投资有限公司冻结股份17,690,000股[169]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亿阳集团持有流通股143,114,064股[170] - 控股股东亿阳集团股份质押融资总额758,568,015.84元[179] - 大连万怡投资有限公司质押融资总额290,000,000元[179] - 亿阳集团在2022年6月28日前不得减持公司股份[180] 股份回购和员工持股 - 股份回购方案拟回购数量779.72至1,169.5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24%至1.85%[182] - 股份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40,000,000至60,000,000元[182] - 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认购669,966股认购金额11,432,986元[131] - 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买入599,600股占总股本0.106%[132]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111,432,986元扣除发行费用15,560,062元[132] - 亿阳集团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64,459,419股认购金额1,100,000,000元[132] - 员工持股计划二级市场购买均价15.106元/股总成本9,057,538.36元[132] - 员工持股计划存
ST信通(60028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