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恒科技(60028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大恒科技大恒科技(SH:600288)2022-08-17 16:0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1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23.4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2.8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9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2%[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51元/股,同比增长112.76%[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6%,同比增加2.32个百分点[23] - 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减少4.76%[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3.44万元,同比增长112.88%[45]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同期11.32亿元减少4.76%[53] - 营业总收入为1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15] - 净利润为8449.57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36.1%[1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23.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9%[1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51元/股,同比增长112.8%[1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23万元,同比增长112.9%[126][128]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0%[115] - 研发费用为1.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15] - 公司销售费用1.19亿元,较上年同期1.63亿元减少27.01%[53] - 公司研发费用1.06亿元,较上年同期1.15亿元减少7.63%[53] - 营业成本为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115] 财务表现: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47.33%[22]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亿元,较上年同期-5,655.70万元增长338.92%[5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至2.54亿元(2021年同期流出1.72亿元)[1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增至1.59亿元(2021年同期流出3436.48万元)[1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35亿元(2021年同期净流出5655.70万元)[1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8.27亿元(2021年同期11.03亿元)[1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0.3%至1.22亿元[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1369万元,同比改善28.0%[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1.37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现金增加1.59亿元[124] 财务表现: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增长至36.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1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至18.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14%[22] - 货币资金减少46.38%至3.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00%降至8.75%,主要因对外投资[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09亿元,主要因投资谱尼测试股票[56][60]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258.33%至9329万元,主要因理财投资[56] - 短期借款增长186.08%至2.12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从2.09%升至5.75%[56] - 应收账款增长至7.72亿元,较期初6.07亿元增长27.1%[107] - 存货增至8.45亿元,较期初8.40亿元增长0.6%[107] - 合同负债降至4.76亿元,较期初5.46亿元减少12.8%[108] - 未分配利润增至11.01亿元,较期初10.16亿元增长8.4%[109] - 合同负债为4476.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113] - 应付账款为6429.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113] - 未分配利润为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14亿元(期初5.92亿元)[1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下降70.5%至5909万元[124]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8869万元,较期初增长4.1%[126][127]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11.01亿元,同比增加15.2%[126][128]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余额为15.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5%[129]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9736万元人民币,达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29] - 实收资本(股本)保持4.37亿元人民币不变[129][132] - 资本公积保持1.61亿元人民币不变[129] 业务线表现: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 - 母公司营业收入14,448.99万元,同比增长37.34%[45] - 母公司下属光电所营业收入7,520.35万元,同比增长40.36%[45] - 母公司下属光学薄膜中心营业收入5,962.40万元,同比增长36.37%[46] - 中国大恒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47] - 机器视觉组团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0.25%[47] - 大恒图像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49] - 苏州恒视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9] - 中科大洋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较2021年同期2.38亿元减少26.47%[49] - 大恒普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0.40万元,较2021年同期263.38万元增加150.74%[5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3%至1.44亿元(2021年同期1.05亿元)[119] - 营业利润大幅增长116.6%至9730.94万元(2021年同期4493.65万元)[119]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0.7%至9736.05万元(2021年同期4850.41万元)[119] 业务线表现:投资与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达5961.48万元人民币[25] - 母公司参股公司诺安基金实现投资收益2,564.40万元,同比减少42.29%[47] - 大陆期货实现投资收益123.9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89%[49] - 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52.98万元,对非主营业务利润产生大额影响[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852.98万元[4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5852.98万元(2021年同期为0)[119] - 认购谱尼测试股票1.5亿元,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53万元[60] - 诺安基金管理公司20%股权账面价值3.37亿元,报告期收益2564万元[61] - 参股公司诺安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28亿元[62] - 对外股权投资总额3.79亿元[59]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技术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0,577.72万元[4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至1354.21万元(2021年同期1265.27万元)[119] - 公司研发的太赫兹光谱仪成功应用于危险品检测研究及无损检测等科研领域[36] - 皮秒激光器成功应用于卫星观测站及卫星测距系统中[36] - 公司薄膜事业部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生化、分析仪器、图像图形等行业[36] 业务线表现:媒体与解决方案 - 中科大洋4K/8K超高清视频解决方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台、广东台等大型媒体机构落地应用[31] - 媒体融合业务已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代表性机构落地应用及合作[32] - 融媒演播直播业务应用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东京奥运会、西安全运会转播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活动[33] - 媒体云服务业务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中关村论坛、广州日报等单位提供云端生产能力[33] - 中科大洋报告期内完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台全国首批8K超高清播出项目[40] - 公司控股孙公司大恒软件服务于党政、水利、邮政、中小金融、能源等行业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3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44.2亿元增长至2023年29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15%[37] 法律诉讼与仲裁 - 公司与苹果公司合同纠纷涉及仲裁反请求金额约74,446,866元人民币,新增利息请求约7,271,080.64元人民币[9]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及大恒创新与苹果公司的仲裁案件尚未开庭,暂无法判断对损益影响[9] - 公司对苹果业务相关应收账款按50%比例计提减值准备,体现谨慎性原则[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与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仲裁涉案金额合计约74,446,866元[85][86] - 苹果公司提起仲裁反请求涉及金额约7,271,080.64元[85][86] - 仲裁反请求新增利息约7,271,080.64元[85][86] - 公司对苹果公司应收账款计提50%减值准备约人民币5000万元[66] - 苹果公司提起仲裁反请求涉及金额约人民币74,446,866元[66] - 苹果公司新增利息请求约人民币7,271,080.64元[67] - 公司控股孙公司大恒医疗涉及重大诉讼,涉案金额为人民币215万元[84] - 北京融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诉讼请求判令大恒医疗支付约人民币215万元[84] - 公司控股孙公司大恒医疗涉及诉讼案件受理费为71,650元[85] - 北京融恒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人民币8,550,000元[85] - 诉讼保全费为24,000元[85] - 案件受理费71,650元由原告北京融恒医院管理有限公司预交[85]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郑素贞持有的129,96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被轮候冻结,占公司总股本比例重大[7] - 公司法定代表人鲁勇志,董事会秘书严宏深,证券事务代表陶冉[16][17]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北座13层,报告期内未变更[18] - 公司电子信箱为600288@dhkj.sina.net,投资者关系电话010-82827855[17]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增补何建国为董事[70][72][73]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等13项议案[72] - 副董事长赵忆波离任并辞去审计委员会等职务[73] - 选举王学明为公司副董事长[73]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081户[95] - 第一大股东郑素贞持股129,960,000股,占比29.75%[97] - 第二大股东任奇峰持股19,736,811股,占比4.52%[97] - 第三大股东吴立新持股16,080,000股,占比3.68%[97] - 董事鲁勇志持股903,279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00] - 公司总股本为4.37亿股,第一大股东郑素贞持股29.52%[133] - 控股股东郑素贞持有129,96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冻结[65] - 任奇峰和任沛瑞承诺在2021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大恒科技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1%[81]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但管理层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5]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的情况[6][7] - 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74] 担保与承诺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重大担保事项[9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0,908.17万元[91]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10,908.17万元[91]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5.81%[91]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3,534.44万元[9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2,623.96万元[91] 关联交易与资金往来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88][8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股东郑素贞女士未发现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情况[87]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且无环保违规[78] 会计政策与报表编制 - 公司营业周期为一年[14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对价与净资产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4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公允价值计量 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或当期损益[144][145] -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及负债在满足条件时按公允价值单独确认[145]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确认购买日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14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46]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51] - 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单独列示[152]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及比较报表[153] - 公司合并子公司时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54] - 处置子公司时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54] - 购买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54]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购买日前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155]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计量[156]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56]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160]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16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67]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属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仅将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0]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71]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2]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条件时以净额列示[174] - 财务担保合同初始确认后按预期信用损失准备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孰高计量[176] - 金融资产转移时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确定是否终止确认[177] -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涵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178]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3个月以内0% 4-12个月5% 1-2年15% 2-3年40% 3年以上100%[181]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3个月以内0% 4-12个月5% 1-2年15% 2-3年40% 3年以上100%[181][183] - 银行承兑汇票除特殊迹象外不计提坏账准备[182]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账款组合评估无收回风险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83] - 其他应收款中投标保证金信用损失风险较低不计提坏账准备[186] - 应收款项融资期限一年内列应收款项融资 一年以上列其他债权投资[184]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92]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192] - 周转材料使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192] - 合同资产与同一合同下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194]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确定方法详见附注四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十)金融工具[195] - 公司未持有待售资产[196] - 公司未持有债权投资[196] - 公司未持有其他债权投资[197] - 公司未持有长期应收款[197] - 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及合营企业权益性投资三类[197] - 重大影响定义为对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权但无控制权[198] - 重大影响判断依据包括董事会代表参与、政策制定参与、重要交易、管理人员派遣及关键技术提供[199] - 对联营企业投资属于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