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3.93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2201.73万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05.08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1769.84万元人民币[22] - 基本每股收益0.0917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0.0504元人民币[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4%,同比增加3.69个百分点[23] - 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29.56%[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3.9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41] - 母公司营业收入10520.58万元,同比增长87.57%[41] - 母公司净利润4850.41万元,同比增长234.32%[41] - 公司营业收入为1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6%[5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9.6%至11.32亿元(2020年同期:8.74亿元)[109] -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2514.56万元(2020年同期:亏损4272.08万元)[10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3.93万元(2020年同期:亏损2201.73万元)[110] - 基本每股收益0.0917元/股(2020年同期:-0.0504元/股)[1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6%,从5608.8万元增至1.0521亿元[113]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9.8%,从2367.5万元增至4493.6万元[113] - 净利润同比增长234.3%,从1450.8万元增至4850.4万元[11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34.3%,从0.0332元/股增至0.1110元/股[11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04万元[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52]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4.6%至7.56亿元(2020年同期:6.07亿元)[109] - 研发费用增长23.6%至1.15亿元(2020年同期:0.93亿元)[10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0%至1.63亿元(2020年同期:1.24亿元)[10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3.5%,从729.1万元增至1265.3万元[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2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65.0%[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65.0%,从-1.045亿元增至-1.725亿元[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收窄67.3%,从-1.051亿元降至-3436.5万元[1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6.1%,从9.504亿元增至11.032亿元[1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61.3%至1.017亿元[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增长148.9%至1.161亿元[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28.4%至-1900万元[1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9,621%至6110万元[12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9,757%至3999万元[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36%[22] - 总资产36.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7%[22] - 货币资金为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5%[56] - 短期借款为46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28%[56] - 其他流动资产为9940.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32%[56] - 开发支出为275.1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8.67%[56] - 投资收益为4930.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37%[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5%,从3.556亿元降至3.466亿元[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44.6%至1.042亿元[1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长1.1%至21.12亿元[122]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4%至4.18亿元[122] - 未分配利润增加4.3%至9.36亿元[122] - 货币资金减少至3.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7亿元下降42.5%[101] - 应收账款增至7.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99亿元增长8.5%[101] - 存货增至9.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34亿元增长13.0%[101] - 流动资产总额为26.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22亿元增长1.6%[101] - 短期借款减少至468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9808万元下降52.3%[102] - 合同负债为5.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58亿元增长1.5%[102] - 未分配利润增至9.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36亿元增长4.3%[103]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1.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1亿元下降13.8%[10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8.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19亿元增长1.1%[105] - 母公司短期借款降至0元,较期初1970万元减少100%[105] - 合同负债大幅下降52.7%至2482.56万元(期初:5248.06万元)[106] - 流动负债减少37.0%至6584.13万元(期初:1.05亿元)[106] - 未分配利润增长6.8%至7.59亿元(期初:7.10亿元)[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母公司光电所营业收入5358.02万元,同比增长57.95%[41] - 母公司光学薄膜中心营业收入4372.28万元,同比增长153.99%[42] - 母公司光学薄膜中心净利润592.51万元,同比增长197.52%[42] - 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9.15%[43] - 中国大恒机器视觉组团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30.23%[44] - 中国大恒机器视觉组团净利润3113.20万元,同比增长574.16%[44] - 泰州明昕实现营业收入2353.95万元,同比增长215.15%[49] - 泰州明昕净利润为-162万元,同比减亏86.23%[49] - 大恒普信净利润同比减亏55.41%[51] - 机器视觉组团拥有完整核心部件产品线和系统集成能力,自主研发检测系统软件领先同业[36] - 中科大洋超高清制播业务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落地应用[30] - 媒体大数据服务应用于百余家电视台,视频云服务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江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落地[32] - 公司光电所研发太赫兹光谱仪应用于危险品检测研究及无损检测科研领域[35] - 光电所天文皮秒激光器提升测距能量和回波率,应用于卫星观测站及卫星测距系统[35][38] - 中科大洋拥有4K/8K视音频处理、AI、大数据、云计算、IP化数据传输等核心技术能力[37] - 公司半导体元器件产品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绿色照明、仪器仪表及消费电子电器[33] - 机器视觉业务受"芯片荒"影响,供货周期大幅拉长,原材料成本攀升[63] 各地区表现 - (注:提供的文本中未明确提及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数据)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机器视觉行业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103亿元,预计2023年达197亿元,复合增速超过13.8%[36] - 预计到2026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3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郑素贞持有的129,96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公安部门冻结[7] - 公司股票代码60028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20]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北座13层[18]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100080[18]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严宏深联系电话010-82827855[17]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陶冉电子邮箱taoran@dhxjy.com.cn[1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780.65万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98.85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254,984,905.84元[59] - 持有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49%股权,期末账面价值124,287,412.58元,报告期损益2,208,820.33元[60] - 持有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权,期末账面价值337,133,827.27元,报告期损益44,435,127.85元[60] - 主要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3,075.67万元,营业收入78,414.05万元[60] - 参股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22,217.56万元,营业收入46,772.39万元[61] - 控股股东郑素贞持有129,960,000股被冻结,占公司总股本29.75%[64][65] -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4,590.12万元[60] - 泰州明昕微电子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162.00万元[60] - 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获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0] - 2021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71]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74][75]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75] - 公司及控股股东郑素贞女士未发现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况[8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81] - 报告期内存在重大担保事项[8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293.80万元[8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4,627.74万元[85]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5.51%[85]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2,293.80万元[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623户[89] - 第一大股东郑素贞持股129,960,000股,占比29.75%[91] - 第二大股东任奇峰持股19,736,811股,占比4.52%[91] - 第三大股东吴立新持股16,680,000股,占比3.82%[91] - 股东郑素贞所持全部129,960,000股处于冻结状态[91]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88] - 公司实收资本为436,800,000元[123][124][125][126][128][12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99,888,511.86元[124][126]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1,944,721.45元[126] - 公司盈余公积为113,791,803.49元[124][12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866,725,079.95元[12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19,150,116.75元[126] - 少数股东权益为375,837,306.72元[12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94,987,423.47元[12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29,452,965.92元[129]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8,504,077.71元[1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477,957,043.63元[130]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人民币436,800,000元[130][13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392,560.30元[13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758,672,616.47元[13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366,895,834.64元[13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530,989.24元[13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654,091,974.56元[13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6,573,207.94元[13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人民币160,681,067.35元[130][131] - 公司总股本为43,680万股[133][134]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42] - 公司正常营业周期为一年[143]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法律与仲裁事项 - 公司对苹果公司合同纠纷涉及的应收账款按50%比例单项计提减值准备[9] - 苹果公司提起仲裁反请求涉及金额约74,446,866元[9]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及大恒创新与苹果公司存在合同纠纷[9] - 与苹果公司仲裁涉及金额约74,446,866元,应收账款已计提50%减值准备[66] - 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及孙公司大恒创新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涉及金额6430.14万元[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4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4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4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49]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5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并按照统一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反映[154] - 合并程序包括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15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61]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单独列示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6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届满或转移且实质转让风险报酬[164] - 金融负债替换或条款实质性修改时终止确认原负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4] - 合并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列示[155] - 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净利润项下列示[15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56]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9]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需确认单独持有资产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160][16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无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6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含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1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168]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时,股利收入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168]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69]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71] - 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72]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73] - 公司评估债务人经营成果、监管、经济或技术环境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以判断信用风险[175] - 公司监控担保物价值或第三方担保质量变化是否影响违约概率[175] - 公司关注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的情况作为信用减值证据[175] - 公司定义已发生信用减值资产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或破产重组[175] - 公司计量预期信用损失采用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现值方法[176]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账面余额与折现现金流现值差额计量损失[176]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减记不再预期收回现金流的金融资产账面余额[176] - 公司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79] - 公司对租赁应收款和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损失计量准备[180] - 公司根据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或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准备[180] - 公司对3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0%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81][182][184] - 公司对4-12个月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5%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81][182][184] - 公司对1-2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
大恒科技(600288)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