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3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1%[19] - 2021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235.16亿元[28]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35.16亿元,同比增长7.81%[43][44][45][4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8%至235.16亿元人民币[1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全年净利润为10.25亿元[2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0.25亿元,同比减少0.86%[4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0.9%至10.25亿元人民币[18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5%[19]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股,同比下降1.25%[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0.73元/股,同比增长29.9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6%,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96%[2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35,979.24万元,是全年最高的季度[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474.72万元,是全年最高的季度[22] - 净利润同比增长8.0%至22.44亿元人民币[186]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股(上年同期0.56元/股)[186]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175.58亿元,同比增长6.19%[44][45][4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至175.58亿元人民币[185] - 销售费用8.05亿元,同比增长13.53%[4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5%至8.05亿元人民币[185] - 研发费用8.52亿元,同比减少8.44%[4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4%至8.52亿元人民币[185] - 人工费用同比增长4.14%至175,175.64万元,占收入比重7.45%[53] - 营业成本为11.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188] - 研发费用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18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5亿元,同比下降39.91%[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91%,减少124,483.96万元至311,937.82万元[57]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589.79万元,主要来自第四季度[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1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92亿元,同比下降162.20%[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19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9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19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1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54亿元,较上年的-9.959亿元有所改善[1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922亿元,较上年的-12.556亿元大幅恶化[1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54.67万元,较上年的2.325亿元由正转负[19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904亿元,较上年的19.46亿元增长43.4%[19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4.232亿元,较上年的10.862亿元激增123.1%[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47亿元,较上年的19.722亿元下降6.3%[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886亿元,较上年的11.391亿元增长21.9%[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301亿元,较期初的42.026亿元下降46.9%[193]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22.8%从103.16亿元降至79.61亿元[1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3.6%从16.68亿元降至12.75亿元[179] - 应收账款增长23.3%从25.56亿元增至31.53亿元[179] - 预付款项增长30.2%从10.37亿元增至13.50亿元[179] - 存货增长90.4%从6.49亿元增至12.35亿元[179] - 存货同比增长90.41%,增加58,649.87万元至123,519.56万元[58] - 短期借款增长218.7%从2.86亿元增至9.11亿元[180]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18.61%,增加62,497.42万元至91,086.21万元[58] - 合同负债减少37.7%从18.33亿元降至11.41亿元[18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7.74%,减少69,167.08万元至114,091.25万元[5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减少96.2%从24.35亿元降至0.94亿元[180] - 无形资产增长25.9%从18.24亿元增至22.96亿元[179] - 商誉减少13.3%从9.28亿元降至8.04亿元[17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42.97亿人民币减少至22.64亿人民币,下降47.3%[183]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6.68亿人民币降至12.75亿人民币,减少23.6%[183]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8.76亿人民币下降至7.53亿人民币,减少14.0%[183] - 母公司存货从1.38亿人民币增至2.52亿人民币,增长82.6%[183]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8.86亿人民币增长至30.24亿人民币,增加4.8%[183] - 母公司总负债从40.56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19.63亿人民币,下降51.6%[184] 所有者权益和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3.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9%[1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58.09亿人民币增长至167.66亿人民币,增幅为6.1%[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5.84亿人民币增至133.51亿人民币,增长6.1%[181] - 未分配利润从88.53亿人民币增长至95.67亿人民币,增幅为8.1%[181] - 资本公积从3.52亿人民币大幅增加至8.12亿人民币,增长130.6%[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5.84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为32.243亿元[195] - 未分配利润为88.535亿元,占所有者权益合计的56.0%[195] - 综合收益总额为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0%[18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6.4%至4.61亿元人民币[186] - 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长16.8%至12.20亿元人民币[186]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窄至4.0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4.71亿元)[18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当期利润减少40,552.70万元[26] - 投资收益为1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188] 业务线表现 - 防伪税控业务收入32亿元,毛利率50.91%[47] - 企业财税业务收入39.3亿元,毛利率52.82%[47]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8%至2,347,585.40万元,毛利率提升1.16个百分点至25.35%[48] - 网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58%至458,551.31万元,毛利率提升6.07个百分点至24.22%[48][50] - 智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26%至418,527.20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9.34个百分点至4.35%[48] - 防伪税控业务收入减少33,901.29万元至320,024.40万元,毛利率下降3.02个百分点[48] - 企业财税服务业务收入减少2,921.98万元至392,977.72万元,毛利率下降2.17个百分点[48] - 网信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8.58%至347,470.9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2.48%提升至19.83%[50] - 云代账全年累计销售逾100万套同比增长超过70%[29] - 助贷业务放款额近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29] - 发票系统运维和12366服务中标率近80%[29] - 爱信诺企业服务平台推广用户数量近200万户[29] - 累计参与网信市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29] - 建成智慧税务大厅70余项[29] - 治安社采平台进入全国20余个省市[35] - 智能粮库系统在全国20多个省2000余座粮库应用[35] - 中储粮1900余座粮库应用智能粮库系统[35] - 用户规模近2000万户[41] - 公司金税产业毛利率水平逐渐降低[75] - 电子发票开票平台提供商已超过百家[75] - 税控设备U-key基本处于免费状态且供货厂商众多[75] 地区表现 - 华南区域收入同比增长40.57%至206,151.77万元,但毛利率下降9.77个百分点至37.31%[48] 研发和创新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154,730.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58%,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44.95%[54]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4,10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1%[55]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675人,本科生3,416人[55][5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40岁为主(1,986人),30岁以下1,851人[56] - 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3个[31] - 公司聚焦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新一代区块链框架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73] - 公司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5G和AI等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目标为成为国际一流的信息产业集团[71] - 公司聚焦信息安全核心业务[71] - 公司依托千万企业用户资源[71] - 公司持续深耕企业信息化市场及政府(行业)信息化市场[71] - 公司以"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抓手[71] - 公司以"四个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71] - 公司践行六大发展战略包括创新驱动、人才强企、发展服务等[71] - 公司致力于成为企业财税综合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7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家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主力军[71] - 公司以税务信息化、电子证件和移民管控为核心拓展海外市场[73] - 公司试点组建加密经济事业部探索加密经济新模式新市场[74] - 公司打造4类核心产品+3类重点产品+N项行业重点产品的4+3+N信创产品体系[73] - 公司推动金税四期系统建设融合税控开票客户端与51发票云服务[73] - 公司强化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动金融服务业务稳定增长[73] - 公司通过外部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化融资助力产业发展[74] - 公司统筹规划密码、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创等重点技术领域标准与知识产权[74] - 公司有序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74] - 公司着力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4] - 公司需加强人才储备面临吸引和保留高端人才的压力[76] - 公司推行分业经营板块管理平台运作模式存在管理层级较多管理链条过长的风险[76] - 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预计为240亿元[104] - 2021年年度投资计划总额预计为8.89亿元[104]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71] - 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决策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77] - 公司三名独立董事在专门委员会中担任召集人或主要成员[77] - 公司已制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和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77] - 公司通过邮件电话及现场接待等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77] - 董事孙哲谷超灵监事弓兴隆范晓昆及副总经理程臻因个人原因离任[91] - 新任董事杨嘉伟监事施起吴德永及副总经理杨为琛支俊辉张萍[91] - 公司在股东单位任职人员共5人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股东单位[87]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95]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3月17日审议通过12项议案,包括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年度报告等[9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9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97]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3月17日提议选举杨嘉伟为公司董事候选人[98]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5月31日提议聘任杨为琛担任公司副总经理[98]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9月17日提议聘任支俊辉担任公司副总经理[98]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10月22日提议选举王清胤为公司董事候选人并聘任张萍为副总经理[9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于2021年3月17日对公司高管2020年度工作进行评议[99] - 战略决策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03]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总次数为12次[94] - 董事会会议采用通讯方式召开次数为11次[94] - 董事会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次数为1次[94] - 无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的情况[94] - 报告期内无证券监管机构处罚情况[92] - 公司现任董事长为马天晖曾任航天科工集团产业发展部部长[84] - 公司现任总经理为陈荣兴曾任山东及青岛航天信息总经理[84] - 公司财务总监张凤强曾任航天科工集团财务部副部长[85] - 公司总审计师吴德永曾任航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85] - 公司副总经理周振浩曾任航天三院人力资源部部长[85] - 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法曾任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85] - 公司副总经理杨为琛曾任河北航天信息技术董事长[85] - 公司副总经理张萍曾任航天科工集团网信部副部长[85] - 公司副总经理支俊辉曾任华迪计算机集团董事长[85] - 公司监事会主席施起曾任航天晨光股份财务负责人[84] - 董事长马天晖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1.54万元[82] - 董事兼总经理陈荣兴持股30,000股且税前报酬总额为111.54万元[82] - 独立董事朱利民、苏文力、邹志文税前报酬均为14.29万元[82] - 财务总监张凤强持股30,000股且税前报酬总额为94.50万元[82] - 总法律顾问罗霄持股28,520股且税前报酬总额为94.94万元[82] - 副总经理马振洲持股28,520股且税前报酬总额为93.61万元[82] - 副总经理刘海法持股20,000股且税前报酬总额为94.50万元[82] - 副总经理杨为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80万元[82]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持股总数保持137,040股无变动[83]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919.54万元[8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总额为919.54万元[90]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14.29万元/人[90]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741,448,172股,占总股本比例40.02%[151]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持股61,816,878股,占总股本比例3.34%[151]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1,495,024股,占总股本比例2.78%[15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5,052,600股,期末持股48,992,418股,占比2.64%[15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有741,448,172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无限售流通股数量[152]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为第二大股东,持有61,816,878股人民币普通股[152]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有51,495,024股人民币普通股[152]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有48,992,418股人民币普通股[152] -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为第五大股东,持有16,516,320股人民币普通股[152] -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第六大股东,持有14,817,400股人民币普通股[152] - 四家基金资管计划各持有14,794,566股人民币普通股,包括博时、易方达、大成和嘉实基金[15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632户,较上一月末的95,282户减少1,650户[150] - 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156] - 公司股份总数因可转换债券转股增加34,666股,变动后总股本为1,852,884,638股[147] - 航信转债报告期转股额为748,000元,转股数为34,666股[161][162] - 航信转债累计转股数为62,
航天信息(60027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