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鑫科材料(60025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鑫科材料鑫科材料(SH:600255)2023-03-1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2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3亿元,同比下降4.74%[37][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71.27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6.0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增长66.0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00.3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31%[20]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万元,较第三季度4,015万元环比下降113.1%[22] - 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897万元,为全年单季最高[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1%,较上年减少2.16个百分点[21] - 扣非净利润第四季度为1,042万元,显著高于第二季度154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上年同期为0.03元/股[21] - 2022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05元稀释每股收益0.05元[17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4%,较上年增加2.63个百分点[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7.63亿元,同比下降2.99%[39][40] - 加工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为25.92亿元,占总成本比例96.24%,同比增长1.5%[47] - 加工制造业人工成本为3673.63万元,同比下降20%,占总成本比例降至1.36%[47] - 铜基合金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3.4亿元,占比96.41%,同比微降0.22%[47] - 辐照特种电缆直接材料成本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0.83%,占比94.72%[47] - 研发费用1.33亿元,同比下降1.2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28%[50][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铜基合金材料营业收入为27.39亿元,同比下降4.89%[42] - 辐照特种电缆营业收入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6.33%[42] - 铜基合金材料生产量为37,444吨,同比下降21.20%[44] - 新型镀锡铜带年产能为15,000吨[34] - 铜加工收入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191] 各地区表现 - 主要控股公司安徽鑫科铜业总资产35.9亿元净资产13.93亿元营收28.91亿元净利润7468.57万元[72] - 广西鑫科铜业总资产6.98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收1.25亿元净利润亏损1941.11万元[72] - 鑫谷和金属(无锡)总资产7.69亿元净资产5.97亿元营收1.5亿元净利润7945.38万元[72] - 安徽鑫鸿电缆总资产1.7亿元净资产8276万元营收3.08亿元净利润727.1万元[72] - 铜陵鑫科科技总资产9176.77万元净资产5301.25万元营收4389.22万元净利润亏损98.26万元[72] - 江西鑫科铜业总资产2.51亿元净资产2.46亿元营收0元净利润亏损180.07万元[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设立江西鑫科建设年产1.8万吨精密电子铜带项目,扩大电子铜合金产能[65] - 设立全资子公司鑫科金属整合供应链,实现统一采购管控以降低成本[67] -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8万吨精密电子铜带项目[97][105] - 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新型电池产业园(2GWh)项目[97] - 新型电池产业园(2GWh)项目总投资10.8932亿元[105] - 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鑫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105] - 预计2023年中国高端铜板带材消费量达115.37万吨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3.64%[74] - 公司铜合金板带材产能从2022年5万吨扩大至2023年末8万吨增长60%[75] - 公司为规避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制定了期货套期保值操作制度和期货战略保值议事规则[80] - 公司存在研发短期不能见效甚至失败的风险研发流程长投入高[80]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随销售规模扩大持续增加存在回收风险[8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1亿元实现由负转正[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亿元,上年同期为-1.41亿元[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259亿元,与第三季度1.297亿元形成显著反差[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3%[20] - 2022年末总资产为3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1%[20] - 资产总计增长至38.5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00] - 2022年全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6,471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贡献9,945万元[24][26]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661万元,较2021年289万元增长128.7%[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83万元,较2021年收益164万元转亏[25] - 其他收益同比激增1769.73%至652,712.83元,主要因政府补助款增加[57] - 投资收益暴跌1239.26%至-21,830,040.53元,因期货平仓亏损[57] - 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长至98,402,012.56元,因子公司政策性搬迁处置资产[57] - 非经常性损益中所得税影响额为2,091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93万元[2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2.901亿元,期内无变动且对利润无影响[27]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3.84亿元,同比增长93.98%[55]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5.74亿元,同比增长31.57%[55] - 固定资产增加37.91%至11.305亿元,占总资产29.31%,因广西鑫科项目投入[59] - 在建工程激增99.45%至2.803亿元,因鑫谷和搬迁及江西鑫科项目投入增加[59] - 长期借款增长108.39%至93,951,066.66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2.44%[5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暴增2773.28%至15,539,897.03元,因长期借款重分类[59] - 货币资金受限7.359亿元,因票据及信用证保证金[62] - 公司投资江西鑫科4亿元持股80%并表长期股权投资本期亏损180.07万元[70][72] - 公司投资鑫科金属3000万元持股100%并表长期股权投资本期亏损51.71万元[70][72] - 货币资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8.10亿元增加到2022年12月31日的8.40亿元[199]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8亿元减少到2022年12月31日的3.56亿元[199] - 应收票据从2021年12月31日的6325万元减少到2022年12月31日的4444万元[199] - 预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8209万元减少到2022年12月31日的7783万元[199] - 其他应收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558万元减少到2022年12月31日的944万元[199]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1年12月31日的90万元大幅增加到2022年12月31日的999万元[199] - 存货增加至5.8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200] - 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增长至7974.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6%[200] - 固定资产增长至11.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200] - 在建工程翻倍增长至2.8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4%[200] - 使用权资产增长至470.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0.9%[200] - 无形资产增长至868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200]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至1832.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0%[200]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下降至4338.6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1%[200] - 应付账款增长至2.29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1%[200]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5.27亿元人民币[163]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108.45%[163]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1亿元人民币[16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82300.3万元[164] - 为全资子公司鑫谷提供反担保最高债权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1500万元[164] - 为鑫科材料提供反担保最高债权金额为3000万元[164] - 截至报告期末上述反担保已全部到期[16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5] - 2021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1] - 公司2021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导致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115] - 公司董事会制订《未来三年(2022-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待股东大会批准[115] - 公司制定2020-2022年股东回报规划[114] - 现金分红政策完全符合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决议要求[117] - 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17] - 利润分配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117] - 独立董事在分红事项中履职尽责并发挥作用[117] - 中小股东权益在分红决策中得到充分保护[117] - 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16] - 公司承诺当累计未分配利润高于注册资本10%时,任意连续三年现金分红次数不少于一次[155] - 公司承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55]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3次均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84]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与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85] - 公司严格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报备制度防范内幕交易[86]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关于选举董事和独立董事的议案[87]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87]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及财务决算报告[87]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22日召开[115] - 八届二十一次董事会审议批准股东回报规划[115] - 公司2022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1次[99] - 公司董事宋志刚参加董事会11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99] - 公司董事张龙参加董事会11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99] - 公司董事张小平参加董事会11次其中以通讯方式参加9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99] - 公司独立董事杨政参加董事会11次其中以通讯方式参加9次[99] - 公司独立董事李克明参加董事会11次其中以通讯方式参加9次[99] - 公司独立董事汪献忠参加董事会11次其中以通讯方式参加10次[99]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杨政李克明汪献忠宋志刚王生[100]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101]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04] - 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绩效评价及激励建议机制[122] - 子公司管理遵循《子公司管理制度》规范[123] - 内控体系通过董事会审议并披露评价报告[123] - 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12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81.87万元人民币[91][94] - 董事长宋志刚持股4,800,000股,年度报酬58.85万元[90] - 总经理王生持股2,800,000股,年度报酬88.74万元[90] - 副总经理邢维松持股减少400,000股至600,000股,变动原因为行权减持[91] - 财务总监胡基荣持股2,800,000股,年度报酬73.19万元[91] - 副总经理杨春泰持股2,800,000股,年度报酬98.97万元[90] - 董事张小平持股1,000,000股,年度报酬7万元[90] - 独立董事杨政、李克明、汪献忠各获得年度报酬10万元[90] - 监事会主席贺建虎年度报酬5万元[90] - 职工监事钱敬和晏玲玲年度报酬分别为36.3万元和34.52万元[90] - 对董监事津贴进行调整以吸引和激励人才[10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及避免损害公司利益[15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消费活动[153]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数量为987.60万份[103] - 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数量为1,497.50万股[103] - 138名激励对象符合股票期权行权条件[103] - 27名激励对象符合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条件[103] - 限制性股票第一期解除限售数量为1497.5万股,占获授总数50%[119] - 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数量为987.6万份[119] - 注销3名激励对象尚未行权股票期权31万份[119] - 2022年第三季度自主行权431.43万股,占当期可行权总量43.68%[119] - 2022年第二季度自主行权177.05万股,占当期可行权总量17.93%[119] - 2022年第四季度自主行权35.9万股,占当期可行权总量3.64%[120] - 限制性股票解锁上市流通时间为2022年4月18日[119] - 股票期权自主行权起始日为2022年5月25日[119] - 2022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期间实施限制行权[119] - 涉及激励对象总数为27名[119]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有限制性股票总计18,000,000股,其中已解锁9,000,000股(占比50%),未解锁9,000,000股(占比50%)[121]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2元,期末市价为每股2.58元(较授予价上涨115%)[121] - 股票期权持有总量为15,920,000股,报告期内可行权3,184,000股(占比20%),实际行权300,000股(占比可行权量的9.4%)[12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497.5万股至1497.5万股[16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2141.88万股至179101.24万股[169] - 股份总数增加644.38万股至180598.74万股[169] - 股票期权累计行权644.38万股占可行权总量65.25%[170][172] - 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1497.5万股[170][172] - 四川融鑫弘梓科技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176,959,400股占比9.80%[176][178] - 芜湖恒鑫铜业集团持股28,558,255股占比1.58%其中质押28,000,000股[176] - 控股股东变更为四川融鑫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三台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180][182] - 四川融鑫承诺18个月内(2022.12.26-2024.6.26)不转让所持股份[184] - 前十名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1%最高为胡春晖持股0.71%[176] - 股权激励限售股涉及10名高管合计持股9,450,000股[177] -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总量为270,708,109股[176] - 控股股东四川融鑫成立于2022年6月17日主营新材料技术业务[178] - 前十大股东中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情况[176][177] - 公司无债券及优先股发行记录[186][188] - 船山文化、李瑞金、恒鑫铜业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确保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147] - 船山文化、李瑞金、恒鑫铜业承诺长期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价格公允透明[147] - 李瑞金承诺自2018年9月29日起不减持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以维护控制权稳定[147] - 四川融鑫承诺自2022年12月26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至2024年6月26日)[149] - 四川融鑫承诺权益变动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无结构化融资或股份质押情形[149] - 四川融鑫承诺长期保证公司独立性,确保人员、资产、财务、业务及机构完全分开[149] - 四川融鑫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不投资与公司相同或类似产品[149] - 船山文化、李瑞金、恒鑫铜业承诺长期保持公司独立经营能力,避免影响独立性行为[147][149] - 四川融鑫承诺避免与上市公司进行不必要的关联交易并履行回避表决义务[151] - 四川融鑫承诺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及要求提供担保[151] - 船山文化及李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