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控股(60016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武汉控股武汉控股(SH:600168)2022-03-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11,899,168.53元,同比增长22.4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936,276.95元,同比增长56.1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7,436.42元,同比下降99.76%[22]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增加56.19%[23]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74万元,同比减少99.76%[24]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增加55.56%[23][24]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008元/股,同比减少99.75%[23][24]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1%,同比增加2.38个百分点[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加56.19%[4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3.98亿元,同比增加1243.28%,主因沙湖厂土地处置收益[4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74万元,同比减少99.76%[46] - 营业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22.41%;营业成本14.84亿元,同比增长26.50%[46]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9,894万元,较计划增加26,479万元[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4.84亿元,同比增长26.50%[46] - 污水处理业务电力成本同比上升56.38%至1.74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比例15.25%[52] - 污水处理折旧费用增长39.64%至4.45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39.1%[52][53] - 污泥处置费用同比增加42.9%至1.23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处理量增加导致[53] - 自来水业务电力成本上升5.58%至5420.83万元人民币,占比33.1%[53] - 隧道运营折旧费用下降2.27%至7043.22万元人民币,占比62.82%[53] - 污水处理药剂及消毒剂成本增长22.4%至9721.92万元人民币[52] - 自来水消毒剂成本下降13.64%至1383.09万元人民币[53] - 污水处理电费成本为1.735亿元,同比增长56.38%,主要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投产运行所致[54] - 污水处理折旧费用为4.447亿元,同比增长39.64%,主要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投产运行所致[54] - 污泥处置费用为1.226亿元,同比增长42.90%,主要由于污水处理量增加导致污泥产量增加所致[54] - 其他生产成本为1.974亿元,同比增长51.06%,主要由于子公司投入运营导致无形资产摊销增加所致[54] - 财务费用3.385亿元,同比增长37.83%[59] - 研发费用5869.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92%[59][62] - 税金及附加2715.86万元,同比增长75.72%[6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693,965.39元,同比下降82.32%[22]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同比减少82.32%[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86.94万元,同比减少82.32%[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2.32%至1.99亿元,主要因应收污水处理费结算周期延长及支付污水成本增加[6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3.14%至12.72亿元,因污水处理服务费结算周期较长[6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55.78%至7.94亿元,因污水处理成本上升[68]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90.22%至5434万元,因研发费用支付增加[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77亿元[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4.56%至13.52亿元,因偿还债务减少[69]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2021年污水处理量达92,981.81万吨,同比增加14,685.40万吨,增幅18.76%[32] - 公司2021年供水量30,383.86万吨,同比增加849.12万吨,增幅2.87%[32] - 公司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到318.43万吨/日(含委托运营规模0.85万吨/日)[40] - 污水处理量92,981.81万吨,同比增长18.76%[40] - 自来水供水量30,383.86万吨,同比增长2.87%[40] - 下属宗关水厂和白鹤嘴水厂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30万吨/日[40] - 汤逊湖厂扩建工程新增10万吨/日处理能力[37] - 黄家湖厂扩建工程新增20万吨/日处理能力[37] - 北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0万吨/日[37] - 海南澄迈镇域污水处理厂已接收规模0.85万吨/日[39] - 武汉市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规模10万吨/日[38] - 湖北省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规模1万吨/日[38] - 污水处理结算水量93024.4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87.70%[44] - 自来水生产供水量30384万吨,结算价格0.55元/吨,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8.06%[44] - 特许经营模式收入增长37.26%至16.8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21.89%[50] - 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18.77%至9.3亿吨,自来水销售量增长2.87%至3.04亿吨[50] - 代销模式收入微降0.95%至1.62亿元人民币[50] - 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35.53%,同比下降5.23个百分点[49] - 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业务毛利率-0.95%,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49] - 武汉市主营业务收入18.89亿元,毛利率26.91%,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4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706,440,388.50元,同比增长6.17%[22] - 总资产为18,025,521,487.00元,同比增长10.39%[22]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1.24%至8.82亿元,主因支付3.86亿元股权收购预付款[71]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32.14%至27.61亿元,因污水处理费应收款项增加[71] - 其他应收款同比激增548.37%至5.76亿元,因子公司土地收储补偿款[71] - 合同资产新增6006万元,因按新收入准则调整已完工未结算资产[71]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7.09%至3.15亿元,主要因支付中建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治理公司注册资本金7640万元及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增加[7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100%至0元,因2021年7月转让武汉远大弘元股权[72] - 在建工程减少45.41%至8.76亿元,因排水公司项目完工转固[72]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3,245.35%至4.52亿元,因预付收购工程公司50%股权转让款3.86亿元[72]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76.99%至5945.71万元,因资产减值准备增加[72] - 短期借款减少46.51%至7.88亿元,因到期归还[73] - 长期借款增加38.19%至67.53亿元,因运营和工程建设需要[73] - 应交税费增加276.25%至9340.6万元,因企业所得税及土地增值税增加[73] - 合同负债增加8,815.85%至2178.43万元,因PPP项目债券资金转入[73]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68.46%至1619.47万元,因转让武汉远大弘元股权[74]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支出额462.45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4.25百万元[82] - 公司出资76.4百万元用于投资中建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82][83] - 公司收购工程公司股权支出386.05百万元[82][84] - 公司转让武汉远大弘元10%股权,受让价为51.98百万元[8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收购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议案[101] - 2021年8月26日董事会通过收购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议案[115] - 公司收购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119]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142.26亿元,归母净资产45.48亿元[85] - 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689.6百万元,净利润486.64百万元[85] - 参股公司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总资产12.29亿元,净资产8.01亿元[86] - 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有限公司获得政府运营补贴73.0106百万元,净利润0万元[86] 管理层讨论和业绩指引 - 2022年预计营业收入为301,686万元,营业成本为244,739万元[91] - 2022年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477万元[91] - 2022年污水板块计划结算量为96,569万吨[91] - 2022年供水板块计划供水量为29,864万吨[91] - 2022年工程施工板块计划主营业务收入为96,161万元[91] - 2022年预计营业外收入为2,816万元[91] - 污水处理服务费回收周期较长存在应收款项风险[96] - 北湖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投运导致折旧及财务费用提高[93] - 利率波动可能导致公司融资成本增加[93] 公司治理和高管信息 - 总经理曹明年薪57.58万元[103] - 副总经理刘宁年薪47.39万元[103] - 职工代表监事曾云波年薪46.71万元[103] - 独立董事贾暾、张司飞、杨小俊年薪均为9.52万元[103] - 独立董事吴立年薪3.97万元[103] - 离任独立董事陶涛年薪5.56万元[103] - 公司监事及高管薪酬合计为349.20万元[104] - 职工代表监事王翔薪酬为38.05万元[104] - 副总经理谭嗣薪酬为47.65万元[104] - 财务负责人李磊薪酬为36.85万元[104] - 董事会秘书李凯薪酬为36.88万元[104] - 公司董事何愿平现任碧兴物联科技董事长及碧生源控股独立董事[106] - 独立董事贾暾现任杭州上城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及财务负责人[106] - 监事会主席王静现任武汉市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06] - 职工代表监事曾云波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106] - 副总经理谭嗣曾任建设银行武汉分行投资中介科科长[10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付报酬总额为371.34万元[112] - 报告期末实际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344.83万元[112] - 2021年7月9日独立董事陶涛因任期届满六年离任[107] - 2021年11月25日董事袁建伟因工作变动辞职[107] - 2021年6月23日选举吴立为新任独立董事[107][113] - 2021年12月10日选举汪海平为新任非独立董事[107][113] - 2021年8月26日董事会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115]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6次[116]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19]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2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22]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23]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贾暾、张司飞、吴立、周强、刘宁[118]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吴立、杨小俊、贾暾、黄思、周强[11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张司飞、杨小俊、贾暾、黄思、周强[118] - 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黄思、周强、曹明、杨庆华、贾暾[118] - 报告期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机制已实施,但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134] 股东回报和分红政策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9元(含税),共计119,917,277.95元[5] - 公司总股本为709,569,692股[5]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131] 研发和人力资源 - 研发费用5869.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92%[59][62] - 研发人员14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4.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4%[63] - 公司员工总数999人,其中母公司312人,主要子公司687人[126] - 生产人员520人,占员工总数52.1%[126] - 行政人员275人,占员工总数27.5%[126] - 技术人员138人,占员工总数13.8%[126]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649人,占员工总数65%[126] - 劳务外包总工时1,461,481小时,支付报酬总额3,780.41万元[130] 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 - 水务集团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于2017年4月阶段性中止[99] - 水务集团2018年6月27日函告变更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99] - 变更后承诺允许公司5年内优先收购水务集团自来水业务资产[100] - 控股股东自来水业务存在同业竞争,2018年已通过承诺延期变更议案[138] - 关联方武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销售自来水金额162,243,889.72元[200] - 自来水关联交易定价为0.55元/吨[200] - 取消自来水代销费的决议经2020年12月11日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0] - 关联交易结算方式采用支票与汇票[200] - 水务集团承诺在30个工作日内对土地瑕疵造成的损失进行现金全额赔偿[194] - 土地房产瑕疵保障措施有效期自重组核准后12个月至24个月[194] - 水务集团承诺2024年6月30日前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192]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 - 公司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258亿元,主要来自土地及建筑物收回收益[23][28] - 二郎庙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为980156.00公斤,平均浓度13.50 mg/L[141] -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一二期2021年COD排放总量1055856.87公斤,平均浓度15.56 mg/L[142] -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2021年COD排放总量162119.80公斤,平均浓度10.27 mg/L[143] - 黄浦路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417119.00公斤,平均浓度16.00 mg/L[143] -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1419138.00公斤,平均浓度14.50 mg/L[144][145] -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255823.00公斤,平均浓度14.75 mg/L[145] - 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2798836.00公斤,平均浓度20.49 mg/L[146] - 三金潭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3036782.12公斤,平均浓度16.75 mg/L[146] - 沙湖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91842.39公斤,平均浓度14.67 mg/L[147][148] -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总量1198620.00公斤,平均浓度21.92 mg/L[148] - 北湖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实际排放总量2183.69吨,仅为核定年总量11680吨的18.7%[149] - 北湖污水处理厂2021年氨氮实际排放总量15.92吨,仅为核定年总量584吨的2.7%[149] - 北湖污水处理厂COD年平均浓度10.60mg/L,远低于40mg/L排放限值,达标率100%[149] - 北湖污水处理厂氨氮年平均浓度0.08mg/L,远低于2mg/L排放限值,达标率100%[149] - 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排放量693吨,为核定年总量1825吨的38%[149][150] - 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2021年氨氮排放量18.3吨,为核定年总量182.5吨的10%[149][150] - 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COD年平均浓度26.70mg/L,低于50mg/L排放限值[149] - 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氨氮年平均浓度0.80mg/L,远低于5mg/L排放限值[149] - 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2021年COD年平均浓度9.19 mg/L,年排放总量24668.00 kg[174] - 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2021年氨氮年平均浓度0.49 mg/L,年排放总量1256.00 kg[174] - 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COD核定排放总量为182.50吨/年[174] - 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氨氮核定排放总量为18.30吨/年[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