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6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25] - 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5999万元[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02%[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37.93万元人民币[25] - 合并净利润5257.9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7.93%[51] - 母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5056.82万元[7] - 2021年营业利润6447.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8%[36] - 非归母净利润为-5437.93万元,同比减亏25016.69万元[38]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62.93亿元,同比增长3.28%[51][57]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整体毛利率7.41%,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62] - 光伏业务总成本25.73亿元,同比增长8.81%[72] - 光伏业务原材料成本20.12亿元,占总成本78.21%,同比增长16.72%[72] - 公司总成本54.26亿元,同比增长3.80%[7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51%至1.06亿元[8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0.28%至3.03亿元[8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7.50%至4239.82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及利息费用减少[85] - 研发投入总额2.2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9%,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22.05%[86] - 研发投入为2.2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9%,同比下降14.24%[9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7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241.69万元,同比增长165.71%[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5.7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9.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67%[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亿元,同比恶化90.9%[59] 业务分部表现:光伏产业 - 光伏产业营业收入32.01亿元,同比增长10.12%[56] - 光伏组件销售1.4GW创历史新高[38] - 光伏组件出货量1.4GW,同比增长13.3%[49][56] - 光伏业务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7.42%[62] - 国内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4.8亿度[49] - 公司持有国内光伏电站装机规模350MW[49][56] - 多晶硅片销售量1902.27万片,同比下降51.32%[68] - 组件生产量1449.54MW,同比增长17.22%[68] - 光伏外贸出口费5739.70万元,同比下降54.33%[72] - 多晶硅片非硅成本为0.50元/片,电费成本0.1元/片[116] - 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54.1MW,总发电量48,361.26万千瓦时,总电费收入30,713.46万元[121] - 光伏电站总补贴收入20,907.52万元[121] - 国内光伏电站总收入中补贴占比67.36%及脱硫电费占比32.64%[120] - 甘肃地区光伏电站装机95MW,电费收入10,604.65万元,补贴收入8,386.00万元[121] - 云南地区光伏电站装机100MW,发电量11,942.47万千瓦时,电费收入6,486.50万元[121] - 山西地区光伏电站装机50MW,电费收入3,480.83万元,补贴收入2,263.53万元[121] - 多晶硅片产量655MW,产能利用率93.57%[127] - 晶体硅电池组件产量1,449.54MW,产能利用率64.42%[127] - 电池组件在建生产线总投资额2,066.88万元,当期投资额34.68万元[127] - 设计产能提升350MW,产线升级改造后设计产能达2,250MW[127] - 光伏产品晶体硅电池境外销售收入达175,555.59万元,境内销售收入为60,790.02万元[130] - 光伏产品晶体硅电池境外销售毛利率为3.67%,境内销售毛利率为4.08%[130] - 光伏产品多晶硅片销售收入为1,819.36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20%[130] - 其他(多晶硅锭)销售收入为16,405.48万元,销售毛利率为13.61%[130] - 晶体硅电池境外销售中亚洲地区销售收入最高,达61,113.77万元,销售毛利率为5.81%[130] - 北美洲地区晶体硅电池销售收入为63,444.26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26%[130] - 欧洲地区晶体硅电池销售收入为38,887.32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16%[130] 业务分部表现:汽车零配件业务 - 汽车零配件业务收入30.04亿元,同比下降3.72%[62] - 汽车热系统业务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53.07亿元[48][51] - 爱斯达克营业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长6.40%[54] - ESTRA Auto销售收入15.03亿元,同比下降13.33%[55] - HVAC/座舱空调系统(SDAAC)生产量85.2万套/万件,同比下降15.14%[68] - PTC/发动机冷却系统生产量229.3万套,同比增长18.44%[68] - 汽车零配件运输费4592.09万元,同比增长104.09%[72] - HVAC/座舱空调系统原材料成本4.35亿元,同比下降21.65%[72] - PTC/发动机冷却系统(SDAAC)产能利用率57.33%,设计产能400万套,报告期产能229.3万套[108] - HVAC/座舱空调系统(SDAAC)产能利用率61.4%,设计产能250万套,报告期产能153.5万套[108] - PTC发动机冷却系统(SDAAC)销量同比增长9.93%至231.3万套,产量同比增长18.44%至229.3万套[112] - HVAC/座舱空调系统(ESTRA Auto)销量同比下降33.42%至26.63万套,产量同比下降18.52%至24.46万套[112] - Compressor/压缩机(ESTRA Auto)销量同比下降0.83%至91.6万套,产量同比增长6.75%至90.17万套[112] - HVAC Control/空调控制器(ESTRA Auto)销量同比增长10.74%至215.54万套,产量同比下降7.61%至211.92万套[112] - Compressor售后服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93.11%至8.24万套[115] - HVAC Control售后服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643.27%至6.04万套[115] - PTC/发动机冷却系统运输费同比激增103.96%至2807.59万元[75] - 压缩机业务运输费同比上涨141.12%至835.10万元[75] - 控制头业务运输费同比大幅增长148.82%至529.55万元[75] 地区市场表现 - 境外收入32.46亿元,同比下降16.63%[65] - 西北地区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06.65%[65] - 境外资产为32.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30.75%[100]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ESTRA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2021年营业收入为150,328.93万元,净亏损为3,451.94万元,同比下降57.54%[141] - 埃斯创汽车系统卢森堡有限公司净亏损11,893.76万元,同比下降198.26%[141] - 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58,061.04万元,净利润为3,374.65万元,同比增长56.25%[141] - 航天光伏(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04,808.22万元,净利润为764.16万元,同比增长12.74%[141] - 内蒙古上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8,932.37万元,净利润为1,653.25万元,同比增长27.56%[141]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 - 投资收益为1.38亿元,同比下降69.67%[5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90万元,同比下降147.15%[5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9600.07万元人民币[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319.17万元人民币[34] - 营业外收入为776万元,同比下降82.28%[59] - 营业外支出为1379万元,同比上升187.76%[59] - 公司转让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20%股权产生投资损失128.74万元[136] - 公司出售上海康巴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产生投资收益9,639.94万元[136] - 转让康巴赛特100%股权实现投资收益9639.94万元人民币[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导致损失184,463,540.0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3,191,685.00元[13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存货为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3%[97] - 投资性房地产为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70%[97] - 合同负债为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2%[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94.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74%[9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2084.0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58%[9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共396名,获得专利授权3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39] - 公司研发人员396人,占总员工比例17.59%[87]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44] - 中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达1.6倍,市场占有率13.4%[44] -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累计装机突破300GW[45]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182GW,同比增长46.1%,出口量98.5GW,同比增长25.1%[45] - 多晶硅产量50.5万吨,同比增长28.8%;硅片产量227GW,同比增长40.7%[45] - 电池片产量198GW,同比增长46.9%;光伏产品出口额超280亿美元,同比增长43.9%[45] 管理层讨论和未来指引 - 公司预计2022年合并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合并利润为5,000万元[149] - 光伏产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多晶硅、工业硅、纯碱、钢铁、铝材等行业受能耗双控压力影响[151] - 汽配产业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导致客户需求波动和生产计划受阻[151] - 国际贸易中海运费上涨且港口拥堵,给光伏组件出口带来运营压力[151] - 俄乌局势导致ESTRA Auto暂停对俄罗斯客户供货,并密切关注对欧洲工厂的影响[150] - 光伏板块大尺寸高效组件生产能力不足需持续改造升级[153] - 汽配板块新能源产品开发起步较晚技术储备较弱影响市场开拓[156] - 热系统产业埃斯创韩国客户集中度高未摆脱该问题[157] - 欧洲区韩国市场受疫情购买力下降及新车上市放缓影响[15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股票代码60015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2] - 公司聘请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6]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1] - 母公司2020年末未分配利润为负1.16亿元[7] - 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6531.99万元[7] - 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10.5亿元[7]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7]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3项议案[162][166] - 股东大会决议均无否决议案情况[162][166] - 公司未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62] - 公司严格按《公司法》《证券法》要求完善治理结构[159]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事项[162] - 公司对涉及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登记备案管理[15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总计16.5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24%[7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总计8.7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53%[80] - 波兰工厂(埃斯创卢森堡)计划投资金额51,097.12万元,报告期投资4,801.9万元,累积投资20,889.65万元[108] 董事会与委员会活动 - 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94]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9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9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200] - 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2021年8月19日审议上半年经营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194] - 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2日审议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94] - 战略委员会2021年4月28日讨论法人治理体系建设[197] - 战略委员会2021年12月22日建议建立全球研发中心并推进客户多元化[197] - 提名委员会2021年4月28日讨论全球化人才队伍建设方案[19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12月30日审议高级管理人员2021及2022年度薪酬方案[200] - 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月15日召开[185] - 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召开[185] - 公司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获董事会全票通过[188]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董事会全票通过[188] - 公司计提减值准备[18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获董事会全票通过[188] - 公司向航天科技财务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部分转授子公司[188] - 公司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减资[188] - 公司挂牌出售新光电器20%股权[188] - 公司全资子公司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90] - 公司挂牌转让上海康巴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19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减少注册资本[188] - 公司预计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185]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452.51万元[173] - 董事荆怀靖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87.01万元[169] - 董事张建功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0.02万元[169] - 独立董事赵春光、郭斌、万夕干各自获得税前报酬10万元[169] - 职工代表监事王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1.64万元[169] - 职工代表监事刘雪冬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1.91万元[173] - 财务负责人贺宁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7.08万元[173] - 副总经理史佳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32.68万元[173] - 董事会秘书万潞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38.68万元[173] - 离任职工代表监事胡剑豪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42.43万元[173] - 公司向原副董事长吴昊和原董事会秘书李亚军发放2020年绩效奖励及十三五期间任期留存收入共计54.2万元[177] - 董事兼总经理赵立2021年领取薪酬期限为10月至12月[177] - 副总经理史佳超2021年领取薪酬期限为2月至12月[177] - 董事张建功2021年领取薪酬期限为1月至9月[177] - 职工监事王戎和刘雪冬2021年领取薪酬期限为8月至12月[177] - 原职工监事胡剑豪和苑永红2021年领取薪酬期限为1月至7月[177] - 董事张建功和总会计师贺宁坡领取报酬包含十三五期间任期留存收入[17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52.51万元[184] 关键人员背景 - 闵斌担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兼首席信息官[181] - 朴铁军担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部部长[181] - 朴铁军担任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181] - 赵春光担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181] - 郭斌担任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181] - 贺宁坡担任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181]
航天机电(6001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